❶ 拔罐怎么找穴位
1.用拔罐法治疗感冒 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咳嗽、头痛,全身酸痛、怕冷等。 取穴:大椎 1、风门 2、肺俞 3、曲池 4、合谷 5、外关 6、太阳穴7。对于发烧者可以取大椎穴用刺络拔罐法。 2.用拔罐法治疗头痛 症状:头部胀痛。 取穴:合谷、大椎、太阳穴。 3.用拔罐法治疗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痰多,伴胸骨后疼痛,气急,胸闷等。 取穴:天突8、大椎、中府9、肺俞、丰隆10、尺泽11。 4.用拔罐法治疗胃痉挛 症状:突发性剧烈上腹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胃痉挛常见于有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有胃神经官能症病史者。 取穴:中脘12、足三里13、天枢14、内关15。 5.用拔罐法治疗失眠 症状:入睡困难,多梦,头晕、健忘、疲倦无力等。 取穴:心俞16、肾俞1 7、脾俞1 8、内关、三阴交1 9、安眠20。 6.用拔罐法治疗高血压 症状:头痛、头晕、头胀、耳鸣、失眠,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 取穴:大椎、肝俞2 1、心俞、肾俞、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7.用拔罐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症状:腰臀部、大小腿右侧、小腿右外侧及足背侧发生放射样、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等。 取穴:肾俞、环跳2 2、承扶2 3、殷门2 4、委中2 5、承山2 6、悬钟2 7、风市28。 8.用拔罐法治疗关节炎 症状:关节疼痛、肿胀酸麻、屈伸不利等。 上肢取穴:大椎、肩髎29(音辽)、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取穴:环跳、阳陵泉30、足三里、风市。 脊柱取穴:身柱3 1、大椎、腰阳关32。 9.用拔罐法治疗颈椎病 症状:颈部僵硬或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前臂。手指或指尖麻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取穴:大椎、肩中俞33、天宗34、曲池、合谷。 10.用拔罐法治疗肩周炎 症状:肩部疼痛、夜间尤甚及肩部有压痛,活动受限等。 取穴:肩髎、天宗、阿是穴(即痛点处)。 附注: 1
❷ 拔火罐法 详细过程..适应症 禁忌症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1.调节作用
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加之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并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促使机体恢复功能,阴阳失衡得以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
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间物质的交换,其功能的调节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且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此外,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2.不同罐法不同作用
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如走罐具有与按摩疗法、保健刮痧疗法相似的效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强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并可加深呼吸,增强胃肠蠕动,兴奋支配腹内器官的神经,增进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可加速静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量及贮备的分布情况。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循经走罐:还能改善各经功能,有利于经络整体功能的调整。再如药罐法,在罐内负压和温热作用下,局部毛孔、汗腺开放,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可更多地被直接吸收,根据用药不同,发挥的药效各异。如对于皮肤病,其药罐法的局部治疗作用就更为明显。水罐法以温经散寒为主;刺络拔罐法以逐瘀化滞、解闭通结为主;针罐结合则因选用的针法不同,可产生多种效应。
操作要讲方法
既然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拔火罐当然并不简单,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险,生活中并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果乱施穴道,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BB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http://hi..com/szzytl
❸ 拔罐有什么好处啊
在古代,拔活罐就已经流行的了,火罐疗法在古时候又称“角法”,它主要是通过热力排除火罐内的一种负压吸附于体内,对于解除人体肌肉或关节的疼痛,是非常有效果的。如今的社会,拔罐已然成为一种养生保健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青睐,其实拔火罐有好处也有一定的坏处,那么拔罐到底都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小匠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全面的认识拔罐这件事。
一、拔罐的好处1、祛除体内的寒气和湿气
拔火罐可以将我们人体身体内部的寒气、湿气排出体外,这是因为拔火罐的方式是与皮肤直接接触,可以从皮肤组织部位把体内的寒气和湿气排除出来,从而使得我们在拔罐之后会感觉精神百倍。
3、有炎症的人不宜拔火罐
喜欢拔火罐的朋友要注意了,如果本身身体就有炎症或者出血性疾病的经历,建议不要拔火罐,否则的话会引起严重后果,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4、拔罐后注意保暖,不要受风着凉
拔罐会使人体的皮肤毛孔处于一个被开放的状态,这个时候更应该注意保暖,尽量做到不外出,避免受风着凉,从而防止寒湿风邪的入侵。
以上就是给大家解说的关于拔罐的一些好处和应当注意的事项,总而言之,事物的发展大多总有两面性的,虽然好处并不少,但是该注意的点也挺多,所以,希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拔火罐这件事情。
我是“教育小匠”,用心解答有趣、有料的问题,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