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代皇帝画像都是收在什么地方,得以保存到现代的呢
干隆十四年(1749),高宗检阅库中积储,发现所藏画像多斑驳脱落,乃命工部将内府所藏的历代帝王后妃、圣贤名臣肖像重新装裱。其中帝后像用黄表朱里,臣工像则朱表青里,以此来区分尊卑不同。再命大学士会同领内务府王大臣等详定次序,竣工后进呈御览,仪礼极为庄重。高宗观看后饬令将这些图像改贮于南薰殿中,由内务府管理,每逢夏月负责检曝。事后高宗还亲制《南薰殿奉藏图像记》以志其事。古代帝王圣贤图像改贮此地后,南薰殿成为专门保存这批画像的宫殿。因此这批图像也被称作“南薰殿图像”。嘉庆二十年(1815),清仁宗下令将南薰殿图像收入《石渠宝笈三编》。受命编纂的胡敬又另编《南薰殿图像考》二卷,对这批画像的流传渊源、收存考订,对画中人物都进行了详细的考证记述。南薰殿图像历经宋、元、明三代累积而成,凡卷、册、轴一百余件,图像五百八十余帧。上古五帝伏羲、唐尧、夏禹、商汤和西周武王五像位居南薰殿图像之首,是南宋淳元年(1241)理宗至太学,作《道统十三赞》后,命当时着名画家马麟绘像。其时所绘共十三像,虽属臆想之作,但与史实大体相近,也是极为珍贵难得的,遗憾的是现今仅存有其中五幅。唐高祖、太宗以及后唐庄宗等画像也非唐人作品,而是出自明人手笔。
‘贰’ 古代没有照相机怎么有图片
古代没有照相机,图片是来自于画像。
据记载,大部分的豪门贵族主要是依靠画像,留下影像的,没有照相机的时代,画像总的来说还是不够真实的,因为其成本太高,雇一个人画的画像可以给自己拍很多的照片了。不过在那个封建的朝代中,照相机的问世并且被广泛的使用还是很难的。
其实无论是画像还是照相机,都是为了记录我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只不过能够真实的记录下来当然是好事,但是画像那种的艺术也是值得赞颂。
古人画像的特点
回溯绘画的源头,东西方绘画的伊始或许略无异处,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绘画的风格和表现形式逐渐分化开来。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绘画讲究阐明客观事实,而中国画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更侧重意境之美。因此,中国古代人物画与西方肖像画相较并不是很写实。
相较于花鸟山水,中国画中的人物肖像起源更早,在历经百年的络续与变迁之后,明代肖像画逐渐形成了其完整的流派体系。虽然这一时期的肖像画并不是绘画的主流方向,但在人物画的发展上,不仅吸收了西方写实绘画的技法,还充分融合了本民族的绘画语言,在中国肖像画的历史上亦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叁’ 问: 我想下载一些古代的画作,高清的,在什么网站上可以免费下载到
清 查士标 青山卞居轴91.5x55.4天博.tif
清 胡湄 鹦鹉戏蝶图 绢本 98.2X50.3.tif
清 蒋廷锡 蜀葵宣花图绢本76x39天博.tif
清 郑板桥155x84.tif
王午生,柏松图.tif
王震,簪花寻味图.tif
王震,花禽图.tif
王鹿公.tif
郑板桥 竹半幅.tif
陈汝言 山水53-ok.tif
高其佩.tif
黄溱-山水.tif
仿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
华岩
唐 虞恭公温彦博碑 宋拓 ok
唐隶
天博001-傅山傅眉山水
天博002-石涛 山水册
天博003-瓯香馆写生册
天博004-孔子弟子像卷
天博005-宋代雪渔图
天博006-观潮图卷
佛像唐卡
├─仙道
││01540-文征明-老子像.TIF
││5-指画怒容钟馗图-hx-原大.tif
││60:八仙神通图--0.tif
││八仙图.tif
││北宋李公麟西岳降灵图卷(全)绢本26.5x582.tif
││唐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纸本35.5x338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tif
││唐 梁令瓒 星宿图(宋摹本) 绢本27.5x489.7故宫博物院藏.tif
││唐(传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绢本30x292徐悲鸿纪念馆.tif
││宋 佚名 九歌图卷纸本全卷37x891故宫.tif
││山西水陆画十六屏 手卷33×384.tif
││张果见明皇图卷-代绢ok.tif
││明 沈希远 游仙图卷.tif
││正道图钟馗.tif
││清 12屏群仙祝寿手卷全卷52x195.tif
││清 任熊无款 群仙祝寿图佛道86X170.tif
││清 任薰 群仙图 纸本 55x99.tif
││清 佚名(传武宗元)朝元图卷.TIF
││清 殷奇 张果老幻驴图册页绢本20.6x31.8大都会.tif
││清代-临天王送子图25X254.tif
││范增-老子出关.tif
││范曾 道法自然 30x59.tif
││范曾钟馗.tif
││谢申 八仙过海.tif
台052-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台053-元 赵孟頫 前后赤壁赋行书
台054-猿马图
台055北宋 宋徽宗赵佶诗帖
台056-宋 刘松年 罗汉图一
台056-罗汉图1
台057-宋 刘松年 罗汉图二
台058-宋 刘松年 罗汉图三
台059-宋 刘松年 罗汉图 四
台060宋 叶肖严 西湖十景
台061清 董邦达 西湖柳艇
台062清 董邦达 苏堤春晓
台063清 董邦达 双峰插云
台064清 董邦达 曲院风荷
台065清 董邦达 南屏晚钟
台066清 董邦达 三潭印月
台067清 董邦达 平湖秋月
台068清 董邦达 断桥残雪
台069清 董邦达 柳浪闻莺
台070清 董邦达 曲院风荷御题
台071清 董邦达 双峰插云御题
台072art-断桥残雪御题
台073清 董邦达 花港观鱼御题
台074清 董邦达 柳浪闻莺御题
台075清 董邦达 西湖暮雪
台076art-张宗苍西湖图
台077art-关槐西湖图
台078art-墨林二妙
台079art-纪游画册 西湖
台081art-孤山放鹤
台082玄-金 武元直 赤壁图
台083art-文征明 扇面画选16开
台083玄-榴实图
台084玄-三友百禽
台085玄-葑泾仿古图
台086art-四梅花图卷
台086玄-清 王翚 溪山红树图
台087art-薛绍彭草书大年帖页
台087玄-兰竹合作
台088art- 无款星宿图卷
台088玄-锦春图
台089玄-白鹰图
台090-纺车图卷
台090art-红梅孔雀图页
台090玄-仙萼长春图16开
台091-1宋四家-蔡襄11张
台091-2宋四家-黄庭坚11张
台091-3宋四家-米芾13张
台091-4宋四家-苏轼24张
台091-5宋四家23张
台091-摹卢鸿草堂十志图卷
台092-苕溪诗卷
台094-小雅鹿鸣之什图卷
台094玄-仇英扇面画选9张
台095-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图
台095玄-董其昌书法杜甫庙诗
台096-怀成都十韵诗卷行草书
台096玄-沈周扇面画选9张
台097-骷髅幻戏图页
台097玄-唐寅扇面画选14张
台098-货郎图
台099-四景山水
台100-明人书法(扇面)13
台100玄-恽寿平王晖花卉山水合册12
台101玄-八大山人花鸟册页6
台102玄-明清山水扇面18
台103玄-闲居赋
台104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全卷)
台105玄-宋四小品(书法)6
台106玄-秋庭戏婴
台107玄-南枝春早
台108玄-青卞隐居
台109玄-元 方从义 高高亭图
台110玄-雪滩双鹭
台111玄-元人画册选集12张
台117玄-明 仇英 仙山楼阁
台118玄-山亭文会图
台119黄州寒食诗帖
台120唐 怀素 自叙帖
台121明清花鸟扇面
台122山水册西湖画舫
台123清 郎世宁 雪点雕
台北故宫分享
唐 孙过庭 书谱全卷纸本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玄-美国)北宋 李成 晴峦萧寺图
(玄-辽博)临唐太宗帖
(玄-辽博)任伯年人物图
(玄-辽博)元 赵孟頫 归去来并序
(玄-辽博)南宋 陆游 行书自作诗卷
(玄-辽博)曹娥辞
(玄-辽博)梅花仕女图
(玄-辽博)楷书东坡记游
(玄-辽博)楷书勤政励学笺
(玄-辽博)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玄-辽博)泥金书四得绪论
(玄-辽博)清 黄慎 柳塘双鹭图
(玄-辽博)清 龚贤 渔歌子词卷
(玄-辽博)祝允明行书七律诗
(玄-辽博)竹菊图
(玄-辽博)节书远景楼记
(玄-辽博)草书千字文
(玄-辽博)草书洛神赋
(玄-辽博)草书论书帖
(玄-辽博)董其昌行书七律诗
(玄-辽博)行书仲尼梦奠帖
(玄-辽博)行书吴门避暑诗
(玄-辽博)行书归去来辞
(玄-辽博)行书欧阳修秋声赋
(玄-辽博)行书蔡行敕
(玄-辽博)赵之谦牡丹
(玄-辽博)郑板桥五言诗
(玄-辽博)郑板桥行书
(玄) 冷枚 梧桐双兔图
(玄) 清 恽寿平 晴川揽胜图
(玄)五代 南唐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玄)元赵孟頫 鹊华秋色
(玄)元 佚名 草虫图
(玄)元 倪瓒 枯木幽篁图轴
(玄)元 张渥 竹西草堂图
(玄)元 方从义 溪桥幽兴图
(玄)元 王蒙 葛稚川移居图
(玄)元 赵孟頫 老子道德经
(玄)元 赵雍 先贤图卷
(玄)元 鲜于枢 行草书王安石杂诗卷
(玄)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完美合璧卷
(玄)刘松年 罗汉图
(玄)北宋 宋徽宗赵佶 竹禽图
(玄)北宋 李公麟 维摩演教图
(玄)北宋 李成 小寒林图卷
(玄)北宋 李成 茂林远岫图
(玄)北宋 苏轼 新岁展庆人来得贴
(玄)北宋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合卷)
(玄)北宋 赵令穰 陶潜赏菊图
(玄)北宋 赵佶 祥龙石图卷
(玄)南宋 陈容 九龙图卷
(玄)吴宏 燕子矶莫愁湖
(玄)唐冯承素 摹兰亭序
(玄)唐 佚名 摹小楷黄庭经
(玄)唐 怀素 自叙帖
(玄)唐 欧阳询 扑商帖
(玄)唐 韩滉 五牛图
(玄)唐 颜真卿 争座位帖
(玄)宋 佚名 十八学士图
(玄)宋 佚名 花石草虫图
(玄)宋 孔子弟子像卷
(玄)宋 李公麟西岳降灵图
(玄)宋 米芾 研山铭
(玄)宋 米芾尺牍全册合卷
(玄)宋 赵光辅 番王礼佛图
(玄)宋 赵构 行书白居易自咏诗
‘肆’ 考古图片在哪里搜
考古图片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搜索,或者去图书馆查阅文献可以找到。
网上搜索考古图片可以去中国考古网,写的文章比较通俗,配图也还可以,还很良心地给出了参考文献,专业性上要强于维基网络,深度对一般人来说足够了。
考古表示古代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所观察到的共同体。"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着《考古图》(1092年)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伍’ 怎么搜到一些古建筑在各个朝代的图片
这个您直接在网络图片上搜索就可以了呀,只要你加上年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