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牛汉半棵树背景
据牛汉讲,《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的,但又不完全是。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更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
⑵ 《远去的帆影》这首诗歌作者所想表达的是什么是怎样一种时代背景
表达感情:
没有人知道帆的辛苦,迎风而上,在浪涛中匍匐前进。自己就好像帆一样,突出了了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生活经验。似乎在暗示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生命体验相关。
正因为如此,这首诗才更显出它的独特的感受的具体性和深刻性。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认知,和自己对命运的把握和认知。
背景:抗日战争时期,牛汉在做地下党工作的时候。
情感基调:
先是低沉,后面应该是高昂的情调,突出自己对突破命运的信心和自信,情感整体是高昂的。
(2)半颗树朗诵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远去的帆影》原文:
我是一叶帆,满是补丁的粗麻布的帆, 记不得离开港口已经有多久多久。
但我知道,要到达彼岸还很远,很远、很远、很远。
大海不给我岸,大海根本不相信有岸。
我是帆,我相信海的尽头是岸,这是我的沉没在海底的千万代祖先不屈的遗言。
我只能在波峰浪谷里挣扎,命运没有给过我安详的蓝天和平静的海面。
飓风纠集霹雳、闪电和暴雨,撕裂着、焚烧着我单薄的布帆。
倾斜的桅杆在痛苦地叫喊,缆索在暴风雨中悲壮地歌唱,海水飞腾起来冲刷我。我的浑身挂满晶亮的盐粒,那横劈竖砍的闪电,把我杀戮得鲜血淋漓。
太阳沉没之后,在黑戌戌的大海上,我还在闪亮。
在我的背后,遥远的岸上 ,人们在闪电中瞥见我,我小小的,我一闪一闪。
人们说:“雷电多么绚丽啊!”
人们说:“霹雳多摸柔和啊 !”
人们说:“我这远远的帆影姿态翩翩。”
我多么飘逸、多么神秘、多么魅人,人们哪里看得清楚。
我呜呜啸叫的创洞,我在浪涛上怎样匍匐前进。
我变成海难者悼念的碑,动荡不宁的碑,闪电颜色的碑。
大海时刻想吞没了我,因为我是一叶帆,我永远塑立在险恶的浪涛上。
我永远比海高,我就是不沉的岸。
作者生平:
牛汉,1923年10月生于山西定襄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原名史承汉,因为上了两年小学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对,总把 “承”字写错,被父亲改为史成汉(在文章《我的第一本书》中提到过),曾用笔名谷风,远祖系蒙古族,原名叫“承汉”的原因不明。
14岁之前一直在乡村,放牛、拾柴火、唱秧歌、练拳、摔跤、弄泥塑、吹笙、打群架,是村里最顽皮的孩子,浑身带着伤疤,一生未褪尽。父亲是个具有艺术气质和民主自由思想的中学教员,大革命时期在北京大学旁听过,旧诗写得颇有功力。
他十岁以后就入迷地翻看父亲所藏的那些似懂非懂的书刊。母亲教他诵读唐诗。母亲生性憨直倔强,他的性格上继承了她的某些感情素质。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亲流亡到陕西,在西安叫卖过报纸,学过几个月绘画,徒步攀越陇山到达天水,进入一个专收战区流亡学生的中学读书。入迷地画画写诗,几次想去陕北鲁艺学习未成。
“1936年冬在家乡读初中时,13岁的我参加了牺牲救国同盟会,毫不含糊。1937年10月,14岁的我在日本侵略军的炮火声中离开了家乡。1938年冬天,15岁的时候在甘肃天水加入共产党。”
牛汉说,“1938年一二月份,当时父亲在醴泉县做事,我一个人留在西安,靠叫卖报纸糊口,舍不得拆下一块银元花。有一天,看到街上贴着一个广告,说民众教育馆内办了一个漫画学习班,正在招收学员,我从裤裆里拆下了两块银元去报了个名。
教画的先生里有一位诗人艾青,不过当时我只迷画,还没有迷上诗,尽管跟他学画画。没有想到,艾青后来既是我的老师也成了我的朋友。”
作者代表作品:
长诗:《鄂尔多斯的草原》(1942年)。
诗集:《彩色生活》(1951)、《祖国》、《在祖国面前》、《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温泉》(1984)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
《爱与歌》(1954)、《蚯蚓和羽毛》、《牛汉抒情诗选》、《我的第一本书》(被选为语文人教版八下课文) 、《半棵树》、《华南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下课文)、
《中国当代文学百家——牛汉诗歌精选》、《半棵树》、《空旷在远方》、《汗血马》(被选为人教版八上课文)等。
散文:《童年牧歌》、《中华散文珍藏本·牛汉卷》《牛汉散文》,《萤火集》、《滹沱河和我》(2013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悼念一棵枫树》(获1981年~1982年文学创作奖)等。
诗话集:《学诗手记》、《梦游人说诗》2本。
日本、韩国汇编出版了牛汉的诗选集。
《悼念一棵枫树》获1981年-1982年文学创作奖,《温泉》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
⑶ 急寻“华南虎”课件
http://www..com/?q1=%BB%AA%C4%CF%BB%A2&ft=ppt
⑷ 求帮写现代诗歌朗诵比赛串词.. 急需.超级感谢啊~~
寂静的夜里,有一种幽幽的情愫将身心缠绕,一层层的漫卷在周围,微闭着双目,放一首心仪的曲子,让那感人的音符慢慢的浸润到血液里。每一首歌都有它的独自的情怀,每一首可以停留在心底的旋律,都是因为其中的一句话或是一段旋律勾起了过往,百听不厌是因为曲调里刻着一张无法忘怀的容颜。——依依
(一)雨轻轻弹,我一生在纸上
橘香色的琉璃瓦,悬在半空,凭痴意,收于笔底,思绪暗结绮罗,雨轻轻弹,我一生在纸上。
雨,滴落窗台,淅淅沥沥的雨丝抚摸着我的柔软,动感的旋律敲打着耳膜,是谁?掀起了我寂寞的裙摆。
犹若丝丝潮水袭入脑海,你的出现,注定了我浪漫有了起点,那种感觉是一种想象里从未触及的真实,一直真切的行走在那白纸之上的阡陌之间。
去年落花场景今朝又在重演,雨纷纷中坠落的那不是花瓣啊,而是一个女子的心事,那伏在雨滴上的片片花瓣,犹如一个女子在花季未了却的心愿,漂浮在水面上,等待着读懂的人来安抚。
我不知道是前世的情,还是今世的劫,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在无涯的思念里。
你说:想你,想你,就是想你。
打开那台小小的彩色打印机,一张白纸,深深浅浅,大大小小,都是这几个字。
(二)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蕊寒,花白里透着淡淡的绿,淡淡花香,淡淡雪飘,一瓣瓣花语,落花亦伤城,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
在我的指间荡漾着对你如水般的柔情,花之语,几人能懂?淡淡的伤感,怀抱半旧的记忆,那是,爱的印迹。
岁月的轮回中,细数着彼此的青丝,当我发现第一根白发时,我知道,那是因为一个人的名字,永远烙印在我的脑海。
低吟浅唱,轻诉流年,穿云度帘,伴花眠,浅语轻言,斜倚着满怀愁绪,丝丝清音宛如前世枫桥边的箫音。
你说喜欢我的双眸,犹如一泓深湖,爱意一直延伸到湖底,看久了会自己迷醉。
小影斜横,怕花残,凄迷月光下的袅袅生烟,我悄悄的哭了,在梦里我们相依相拥,醒来,那张清晰的脸庞,在渐渐的泛黄。
(三)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
人难寐,淡淡月光之下,目之所及,我在这里,遥遥地释放着思念,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
摇落思念,隔着依稀的岁月,在时光的背后痴守,来世,是我们望不见尽头的虚无,一曲清歌兰心梦语寄幽弦。
你的身影,默默地矗立在我的心底,已经渐渐定格成为一幅水墨画,拔歌而行,在诗经里归醉,风过花飘零,花瓣雨,花瓣城。
在无涯的光阴里戒你如烟,仍在默默守候冥冥中的惊鸿,唐风里的缠绵,是因有你的柔情蜜意,轻轻吹响那些过往,情深处,断肠几许?
你说:爱你,爱你,就是爱你!
那张白纸的后面,都是这几个字,爱你,一行比一行大的字迹。
(四)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
煮一池月光,透过橘绿色的窗,当满天的花,落尽了繁华,忧伤了落寞的夜,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
记忆,在时间淡却之前,你的背影卷入马蹄踏起的尘埃,飞花飘若雨,借流年的碎影,于心尖谴绻流恋,轻挽青丝小篆描笺。
溶溶的月色溶不掉思念,正惆怅,几番魂梦牵,细思量,今生何其长?
思忆,无休止的被拉长,心上秋,总是离人泪,时光缓缓流过从此添了心事,月儿对着花儿想,思念也会随着摇曳过往,一切又有了我未曾来过的沉寂。
捡起那些失落的红,惊慌的贴住月儿的脸,而我,倚在岁月斑驳的小屋门前,终是化成了烟,悄悄注视,光滑过时的质感,一行清泪弹落似雨。
纤指轻弹,穿汉宫秋月,一曲终了,音符已经散尽,情却越聚越多,难以随着音乐声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