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白佛寺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头条抽奖的图片在哪里 2024-05-04 05:56:14
恶搞厕所搞笑图片大全 2024-05-04 05:56:06
国外视觉图片软件 2024-05-04 05:53:13

白佛寺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2-06 08:53:54

① 佛寺的寺内概貌

中国自白马寺建立后,全国各地就都建立有佛寺,佛寺既是住持三宝佛、法、僧的所在地。所以各寺庙也都塑造佛菩萨像在殿堂内供养。但其表法的内涵寓意却鲜为人知,说来让人惊叹! 1、有明显的纵中轴线,从主要出入口“三门”(由佛经中“三解脱门”的说法得名,也作“山门”)开始,沿轴线纵列数重殿阁,中间连以横廊,划分成几进院落,构成全寺主体部分。 佛寺
2、较大寺院在主体殿阁两侧,仿宫殿中廊院式布局,对称排列若干较小的“院”,按内容命名,如菩提院、般若院、净土院、塔院、阁院、律院、库院等。据记载,五台山大华严寺有15个院;成都大慈恩寺有20多个院;长安章敬寺有48个院,房屋4130余间,是为皇室专建的特大规模寺院。
3、主院和各小院均绕以回廊,廊内有壁画,有的还附建配殿或配楼。
4、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演变为殿前左右置双塔或于主体殿庭前方两侧分立塔院。中唐以后密宗盛行,多供菩萨立像,所以寺庙后部的讲堂或配殿开始建为二层以上的楼阁。唐代僧侣为宣扬宗教所作的俗讲已带有文化娱乐色彩,以后又在佛寺中出现戏场,使佛寺具有公共建筑性质。
5、寺中还有供僧徒生活的僧舍、斋堂、库厨等。大型佛寺还有磨坊、菜园等,有的附设客馆。此时期大量光建佛寺,史载南朝仅建康一地就有佛寺500余所。北魏末年都城洛阳有寺1367所,外地有寺30000余所。北齐邺城有寺4000余所,全境共达40000余所。唐代更多。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法”,一次拆去佛寺44600所。五代周世宗显德二年(955)“灭法”,拆毁境内佛寺 30336所。经几次灭法和自然损坏,唐代佛寺除个别殿宇外,并无保存完好的寺庙。 从元代起出现了佛寺的新类型,它的兴建同喇嘛教传入内地有关。佛教在7世纪中叶传入吐蕃(西藏),8世纪中叶吐蕃王赤松德赞迎请高僧莲华生入藏传教。他在密宗教义的基础上,融合吐蕃原有的巫教(即钵教或苯教)并吸收印度婆罗门教的某些神秘法术而创新教。因教中高僧称喇嘛(意为超人),所以这种佛教被称为喇嘛教。莲华生又按密宗金刚界曼荼罗(Mandala,又称曼陀罗)形制创建桑鸢寺(又称三摩耶庙)。喇嘛教几经起落,至元代大盛。萨迦寺法王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拜为国师,主管全国宗教事务,喇嘛教也成为蒙藏两族的主要宗教。明末清初,宗喀巴所创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占统治地位,受到明、清两朝特别是清朝皇帝的宠信,势力更盛。干隆时以喇嘛教为国教,尊活佛为国师。到清代中叶,黄教在藏族地区已有寺院约4000所,喇嘛达36万人;内蒙古有寺院约1000所,喇嘛约10万余人。 佛寺
按喇嘛教规,大型寺院实行“四学”制,设四“扎仓”(经学院),分别修习显宗、密宗、历算和医药。各扎仓都是大型经堂建筑,其中修习显宗的扎仓为入寺喇嘛共用,规模特大,称为“都纲”(大经堂)。扎仓以外,寺内设有专为供奉各种佛像的“拉康”(佛殿),各级活佛的“囊谦”(公署)、辩经坛、印经院、“嘛呢噶拉”殿或廊、塔(藏经塔或纪念塔)以及大量的喇嘛住宅。藏族地区的喇嘛教寺院一般依山就势建造,各个扎仓和囊谦相对集中,没有明显的整体规划;蒙古族或邻近城镇的寺院,多受汉族传统建筑影响,按纵中轴线布局,比较规整。着名的喇嘛教寺院有西藏的萨迦寺、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哲蚌寺、色拉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见图),内蒙古的席力图召、五当召,北京的雍和宫,承德外八庙等。 喇嘛教特别注重修法仪轨。修法、受戒、驱妖时要筑曼荼罗。曼荼罗即法坛,又名坛城、阇城,基本上是十字轴线对称、方圆相间、“井”字分隔的空间。在“井”字分隔成的九个空间或相间隔的五个空间里,按各种曼荼罗的要求布置佛菩萨,再现佛经中描述的世界构成形式。曼荼罗运用到建筑上,有的成为寺庙总体布局的构图,如西藏桑鸢寺,承德普宁寺后部、普乐寺后部等;有的成为佛殿的造型式样,如北京雍和宫的法轮殿,承德普宁寺的大乘之阁等。
古书记载
梵语尾贺罗Vihara,毗诃罗,鼻诃罗。寺原为官司之名。释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罗璧志余曰:‘汉设鸿胪寺待四方宾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国,馆摩腾法兰于鸿胪寺。次年敕洛阳城西雍门外立白马寺,以鸿胪非久居之馆,故别建处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为西方之客,若待以宾礼也。此中国有僧寺之始。’西土称为僧伽蓝,僧伽蓝译言众园。谓众人所居所,在园圃生殖之处,佛弟子则生殖道芽圣果也,经曰伽兰陀竹园祇树给孤独园。是西域之寺舍也。后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创立伽蓝而名以招提之号,隋炀帝大业中改天下之寺为道场,至唐复为寺。
寺院,《晋书·王恭传》:“恭不闲用兵,尤信佛道,调役百姓,修营佛寺,务在壮丽,士庶怨嗟。” 唐 白居易 《百花亭》诗:“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每一县固然都有圣庙即文庙,一般的庶民,是决不去参拜的,要去,则是去佛寺,或者是神庙。”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三里南明山中。这里山清水秀,岩石嶙峋,古树苍苍,飞瀑泱泱,曲涧微转,幽洞深邃,是风景幽奇的旅游胜地。 大佛寺风景名胜区总面积共25.5平方公里,由大佛寺景区、十里潜溪景区、南岩寺景区三部分组成。大佛寺景区离县城西南0.5公里,创始于东晋永和初年(公元345年)共有景点165个,其中人文景点45个,自然景观120个,为中国汉族地区142个重点开放寺院之一。这里群山环抱,奇岩突兀,亭台楼阁环布,古树修篁,故大佛寺又有“石城古刹”称。寺内依山崖开凿30年的石弥勒佛像,南朝文学家刘勰誉之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旷代之鸿作”,后世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沿途有锯解岩、誉为“江南敦煌石窟”的千佛岩、放生池、隐岳洞、晋昙光舍利塔、隋智者大师法塔(为纪念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凯而建)、朱子亭(朱熹于此着书立说)、朱梅、硅化石(又名木化石,距今已有1亿5千年历史),石门幽谷、磨崖石刻等景观。在大佛寺入口处,以大佛寺为依托,突出佛教文化内涵,气势磅礴的中国大佛城已开业,这又是一处好景观。大佛寺里最负盛名的文物是石雕弥勒大佛。据《新昌县志》记载,大佛开凿于南北朝时齐梁年间(约486一J516年),前后营造30余年。 新昌大佛寺牌坊
据《嘉泰会稽志》载,唐会昌五年(845年),石城建瑞像阁三层。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石城寺遭火焚。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镠钱八千万,起弥勒宝阁三层及殿宇300余间,赐寺名为“瑞像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奉沼改瑞像寺为宝相寺。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毗卢阁,三层五极,高十三丈五尺,改寺名为毗卢阁。后道兵燹,殿堂均毁,唯十丈金身石弥勒佛像独存。清朝末年,重建五层高阁,重装大佛及罗汉像。1925年,在寺门口立碑,上书“大佛寺”。至此,寺庙改称大佛寺,沿用至今。大佛寺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西方殿、大雄宝殿、大佛殿、地藏殿、藏经楼、隐鹤楼等,还有千佛院、智者法塔等建筑,此外还有朱子题字、隐岳洞、无量桥、放生池、龟化石,回音壁、米萧所书“面壁”题刻、古银杏、解开岩、仙客岩、七雨头、月峡等风景名胜。附近还有南岩寺、任公子钓台、化云洞、蝙蝠庵、十里潜溪、石屏幽谷、一线飞瀑、天烛万松、七盘胜景等。千佛院又称千佛岩,为天然溶洞;内塑海岛观音像,岩壁上分布着南齐永明三年(485年)开凿的1040余尊佛像。这些佛像高仅数寸,工艺精致,栩栩如生,与大佛一样,是中国早期南方石窟艺术的瑰宝,是研究南朝齐梁间雕塑艺术的重要实物史料。
千佛禅院位于大佛寺西北约300米,紧邻大佛寺的外山门,是除大佛之外的另一处石窑造像,因石窟内佛像总数超过一千,故名千佛禅院,俗称千佛岩,千佛岩,佛像确有千尊以上,据统计,石窑内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之多,小的仅数寸。千佛禅院前身是高僧于法兰创建的元化寺,成寺于公元345—356年,可见千佛岩的造像早于大佛南朝时,南方很少有石窑造像,因此位于新昌石城山的千佛岩就显得异常珍贵。千佛禅院在“文革”时曾遭受损坏,但大多得到了保留,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古代石窟造像艺术建筑,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门内,大佛寺的放生池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庙中的固有建筑,在新昌大佛寺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不管是香客还是游客,一进入外山门,就会被两处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照着两面青山、四面绿树,佛门净地的感觉油然而生。放生池南面岩壁“南无阿弥陀佛”为弘一法师手迹,“放生池”三字为钱思廉所书。 清光绪8年(1882年)普陀山慧根法师至缅甸开山取玉,雕琢了5尊玉佛。光绪15年(1899年),慧根法师自缅甸返普陀山,留下一坐一卧玉佛二尊,并在江湾建玉佛寺供奉。后寺毁于兵火,于1918年-1928年在现址修建新寺。玉佛寺山门前有照壁,寺内为仿宋三进建筑,前为天王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玉佛楼,上供玉佛坐像(释迦牟尼成道像),玉佛由整块玉雕,高1.92米,宽1.34米.两厢有卧佛殿、铜佛殿、观音殿和上海佛学院。卧佛殿缅甸小卧佛。长96厘米;另有一尊1989年来自新加坡的缅玉大卧佛,长4.6米。玉佛寺是上海名刹,并为佛教禅宗道场。参观游览、礼拜进奉者络绎不绝。坐落在市区北侧的安远路、江宁路口。建于1918年,是一座仿宋殿宇建筑,布局严谨,结构和谐,气势宏伟。寺内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方丈室),左右两侧有卧佛堂、观音殿、铜佛殿和斋堂,错落有致。每逢初一、十五或佛教传统节日,善男信女,三皈居土,接踵而至。院内香烟飘漫,福烛高照,都市风光中的丛林名刹,自是别具韵味,公元1882年,即清光绪八年,普陀山慧根法师经五台,历峨眉,入 西藏,到印度,礼佛后过缅甸,在当地华侨的赞助下,开山取玉,雕琢了五尊玉佛,并携返普陀山。路经上海,留下了坐佛、卧佛各一尊,即在江湾镇造庙供奉,称玉佛寺。1918年,寺庙毁于兵火,重择现址新建,新寺易名为“玉佛禅寺”。
其它相关
景点级别:AA
自然景观:保护区,珍稀植物
适合人群:白领,商务
最佳时间:一月,二月,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出游方式:参团
景区类型:历史文化
名寺名庙,分布较广,它们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师父”,忌直呼其名,或其它污辱性称呼。
二、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三、忌谈吐不当。与僧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② 南海观音在哪里

普陀山南海观音坐落于双峰山南端的观音跳山岗上。

此处势随峰起,秀林葱郁,气顺脉畅,碧波荡漾。莲花洋彼岸的朱家尖,隔海侍卫;双峰山坡麓的紫竹林,潮音频传。普陀山新的人文景观,海天佛国的象征。

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始建于1996年,1997年农历六月竣工,观音立像工程浩大,实为普陀开山以来之空前大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南海观音”题词,九月二十九日举行开光大典。

(2)白佛寺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