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膝盖骨凹陷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背景图片大全小清新 2025-10-08 19:20:25
当前图片在哪里 2025-10-08 19:19:50

膝盖骨凹陷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1-31 17:34:52

⑴ 足三里在哪个位置

  • 足三里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即:膝关节处有一个髌骨,髌骨下两边有两个坑,叫膝眼穴,内侧的叫内膝眼,外侧的叫外膝眼,从外膝眼开始,往下,四个指。胫骨的前边一个指头宽,然后四个指头在外膝眼的下面,这个位置就是准确的足三里穴。)

    第二种寻找方法: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把你的手腕横纹,对准膝盖处髌骨的上边,这手自然的搭下去,中指尖指的位置)换左手用同样方法可以找到左腿足三里。

  • 3

    【温馨提示】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⑵ 人体的关节有哪几种

按关节面的形状可分为

1、球窝关节

关节头呈球状,另一骨的关节面呈窝状,包裹着关节头的一部分。因此关节头与关节窝只是松弛地连接,能作屈、伸、内收、外展、环转和旋转运动,是活动性最大的一种关节结构。典型:髋关节。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做外展和内收,绕垂直轴做旋转。

2、平面关节

此关节活动的发生继发与其他活动。例如,当你屈曲和伸展肘关节时,没有引起其他的关节运动。然而,腕骨运动不能仅靠一个活动运行。腕骨运动,需要腕关节在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内收的前提下进行。

3、椭圆关节

由两个分别是凸和凹的椭圆型关节面组成,可作前后和左右的运动。典型举例:手腕。手腕以额状轴为中心产生屈伸运动,以矢状轴为中心做尺、桡偏。

4、鞍状关节

两个关节面均呈马鞍型,彼此成十字形交叉接合,每一骨的关节面既是关节头,又是关节窝,可作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动作,比椭圆型关节的活动能力大。

典型:大拇指关节。虽然大拇指能做屈、伸、内收、外展和旋转动作,但是与腕骨运动相似,旋转运动需继发于其他关节活动出现。如果在不屈曲和外展的前提下,你试着转动你的拇指,你发现无法做到。

当拇指内收的时候,请注意下拇指所指的方向;当外展和屈曲拇指时,所指方向大约改变了90度。这种旋转动作并不是主动的,而是关节的形状造成的。尽管大拇指关节不是一个真正的双轴关节因为旋转受限,但是因为主动运动还是绕两个轴发生,因此还是归位此类。

5、滑车(屈戌)关节

一骨凸起的部分嵌在另一骨凹陷的部分,只能作单一平面的屈、伸运动,仿如门铰的操作一样。肘关节中的肱尺关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6、车轴关节

桡尺关节,展示了另一种类型的单轴运动—车轴关节。当前臂旋前旋后时,尺骨不动,桡骨头绕于尺骨产生活动。车轴运动其实就是以纵轴为中心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⑶ 跑步造成膝盖受伤,还能继续跑吗

春天是最适合运动的季节,既不太冷、也不太热,不管到了哪里,都是百花盛开。此外,逐渐延长的日照时间,可以调整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平衡,使人精神振奋,常有运动的冲动。

而说到运动,没有比跑步门槛更低的了。可能正是因为门槛低、参与者多,关于跑步的问题也特别多。

膝盖模式图(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想一想你买过的可升降椅子,它们是怎么坏的?

第一,如果老是斜着坐、躺着坐,气压杆受力不均匀,可能会出现破损;

第二,每把椅子都有一个最大载重质量,如果体重超过最大载重,椅子便可能罢工;

第三,总体而言,坐得越久,使用寿命越短。膝盖的情况与此相似。

首先,如果肌肉、韧带过于薄弱,不能正确固定膝关节,膝关节受伤的概率就大大增大;其次,体重越重、对膝关节的压力越大,出现膝关节损伤的可能越高,实际上,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超重是膝关节炎最大的风险因素;最后,运动量增加过快,超出膝盖的适应限度,膝盖自然会抗议

总体而言,超重、肥胖人群的运动能力比正常人差,建议从较低的速度、较小的里程数开始,逐渐增加,有条件的话,可以监测自己的心率,确保不要超出合适的范围。

-------------------------------

参考文献

[1]美国运动医学学会. 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M]. 王正珍, 译. 2010.

[2]乔丹D.梅茨尔, 克莱尔科瓦里克. 跑步损伤的预防和恢复[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3]ALENTORN-GELI E, SAMUELSSON K, MUSAHL V等. The Association of Recreational and Competitive Running With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h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and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017, 47(6): 373390.

[4]HAMNER S R, DELP S L. Muscle contributions to fore-aft and vertical body mass center accelerations over a range of running speeds[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13, 46(4): 780787.

[5]MILLER R H, EDWARDS W B, BRANDON S C E等. Why don’t most runners get knee osteoarthritis? A case for per-unit-distance loads[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014, 46(3): 572579.

[6]VAN DER WORP H, DE POEL H J, DIERCKS R L等. Jumper’s knee or lander’s kne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jump biomechanics and patellar tendinopath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4, 35(8): 714722.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⑷ 有的动物(前肢)膝关节向前,有的向后,这是为什么运动上有什么不同吗

错了。都是向前的。猫和狗的膝盖靠下,所以你会觉得他是向后的。你看到的向后的地方,想当我我们人类的胳膊肘。你说的膝盖相当于人类的手腕。

猫和狗的爪骨已经分开,更接近人类的手。蹄类动物比较落后。

兽类奔跑速度和脚的构造也有密切的关系,熊类和猿猴类动物为什么奔跑的速度较慢,主要由于这些动物都是“跖行”的——即用脚板触地行走。这类动物的脚上,从趾头到后跟的部位上都长有厚肉的脚板,靠脚板贴地行走,缺少弹力,所以跑不快。人类也属于“跖行”动物,所以跑不过一般兽类。短跑运动员作100米冲跑时几乎全用脚趾奔跑,跖部和跟部离地,尽量大的限度减少接触面,以便增加弹力,这样跑的速度就增快了。

奔跑速度较快的兽类,一般都是“趾行”动物,如虎、豹、狗等爪类的动物。

它们全是利用趾部站立行走的。它们的前肢的掌部和腕部,后肢的跖部和跟部永远是离地的,所以这些兽类都以善跑出名。

兽类中还有一类“蹄行”动物。所谓蹄行,就是利用趾甲来行动。这类动物,随着环境的适应,四肢的指甲和趾甲不断扩大,逐渐溃化成坚硬的“蹄”。

蹄行的兽类又分为奇蹄和偶蹄。

奇蹄类动物有:马、犀牛等。

偶蹄类动物有:牛、羊、鹿、骆驼、河马等。

同是“蹄”行动物,但由于体形和蹄形发展不同,跑速也不同。如体形精干,四肢修长的马、鹿就比体形肥苯,四肢粗壮的牛、河马等动物跑的快,跑的灵活。

腿的不同构造对行动速度毫无疑问是起很大作用的。另外,不同构造的腿型对兽类在不同的环境里的行动效率,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平坦的地面上,“跖行”的熊是跑不过“蹄形”的马的;但如换了光滑的冰面,马的蹄就容易滑倒,相反,具有扁平脚掌的熊就不会滑倒,跑的就比马快。同样是“蹄行”动物,在平地上马比骆驼跑的快。但在沙漠里,长有宽厚肉蹄的骆驼,就更适宜这种沙丘环境,马就甘拜下风了。

在草原里,马奔跑的时速可达40-50哩,绵羊顶多跑15哩。但在崎岖的山路上,长有修长四肢和硬蹄的马,登山下山的行动就不方便;而绵羊腿短并细,有底部凹陷,象吸盘般的蹄就有利于在陡坡上奔跑,甚至在峭壁上也能站稳。

我们在把不同类型的动物四肢加以比较,就更容易看清腿与腿的不同构造和适应的功能。

⑸ 请问血海穴在什么地方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有称为血海的穴位。(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或者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