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爱过ppt背景图片
扩展阅读
背景图片大全小清新 2025-10-08 19:20:25
当前图片在哪里 2025-10-08 19:19:50

爱过ppt背景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1-25 18:19:28

① 我想要做以“抵制日货,支持钓鱼岛”为主题的PPT,在英语课上讲,希望爱国人士帮忙做一下,或提供资料图片

Journa l of H ua iy in Teacher s College Soc ia l Sc ience Vo.l 32 2, 2010
=历史学>
民初抵制日货运动与日本的对华政策
印少云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 抵制日货运动是民初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广大民众参与外交、反对日本侵华的一
个重要方式。持续不断的抵制日货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对华政策, 进而间接影响
了民初政治的走向: 它使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在侵华手段上向温和的方向发展, 也牵制
了日本对中国内部军阀混战的参与和支持, 在客观上对中国政局的变换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
时, 抵制日货运动也使日本从列强的联合阵营中分离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列强对中国
革命的联合干涉, 日本也因此加紧在革命阵营中寻找新的代理人, 对中国革命阵营的分裂起
到了催化作用。
关键词: 民初; 抵制日货; 日本; 对华政策
中图分类号: K2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8444( 2010) 0220210204
收稿日期: 2010201221
基金项目: 2006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6JSBLS009); 江苏省/ 青蓝工程0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印少云( 19702), 女, 江苏泗阳人, 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对外关系研究。
近代以来, 随着民权思想的传入和国民意
识的觉醒, 民众对外交的参与热情一浪高过一
浪。尤其到了民国时期, 几乎没有什么外交事
件能够逃过公众的眼睛。但是孱弱的民国政
府, 既没有实力去捍卫国家的权益, 也没有胆量
和勇气去伸张民意。抵制外货就成为民众自发
地参与外交的重要渠道, 以此来表示对帝国主
义侵华辱华政策的不满。本文拟以民初北洋政
府统治时期的抵制日货运动为中心, 考察该运
动对当时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第一,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持续不断的抵制
日货运动使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在侵华手
段上在一定时期内向渐趋温和的方向发展。
民初的抵制日货运动使日本的对华政策由
大隈的/ 武力外交0 (以对华/ 二十一条0的提出
为主要代表), 到寺内的/威压外交0 (以西原借
款为主要表现), 再到1920年代中后期的/币
原外交0 (也称为/ 睦邻外交0 ), 在侵华手段上
体现了渐趋温和的特征。
甲午战争以来, 日本夙持大陆政策, 志在夺
取中国的权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为日
本施展其在大陆的/ 抱负0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1915年1月, 大隈内阁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臭
名昭着的/ 二十一条0, 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
抗议。没有等到大隈为自己的/ 成就0而高兴
的时候, 日本国内对这种强硬的对华政策所招
致的中国人的抵制的批评就已经接踵而至。尤
其是该事件所引发的中国举国一致的抵制日货
运动, 引起了日本国内部分人的担心, 一些人开
始怀疑日本传统的对华策略。横滨正金银行董
事小田切写道: 今后日本对华/ 若还和过去几
年一样, 采取侵略的、恫吓的、强迫的态度, 那么
必然会招致中国政府和多数人民的仇视和愤
慨, 妨碍日本在华发展经济事业0[ 1]。而标榜所
谓/ 王道主义0的西原更是露骨地说, 侵占领土
固然容易, 但是征服民心却要困难得多[ 1]。而
日本的政界元老山县友朋则批评大隈的对华政
策说: /此种缺乏远见之外交, 为国家前途计实
不胜忧虑。0[ 2]
由于大隈内阁赤裸裸的武力侵略政策和外
交讹诈手段引起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 所以
在袁世凯死后, 日本统治集团认为有必要采取
210
2010. 2 第32卷哲学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不会引起中国人反感的更好的办法。为此, 新
任内阁首相寺内正毅一改大隈内阁时期的对华
强硬姿态, 决定实施新的对华方针。这一方针
的突出标志是,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寺内的高
级顾问西原龟三5次秘密访问中国, 向段祺瑞
政府提供了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的所谓的/西
原借款0。这一新政策的实质在于以/ 中日亲
善0、/ 中日经济提携0为幌子, 谋取更多的利
益。正如西原本人所说: / 帝国对华政策的终
极目标或则是彻底加以侵略压迫; 或则是实行
王道亲善, , 即中国的领土, 要么由日本帝国
直接主动地保护, 要么让中国自己保全自己。
但若是前者, 则我国每年必须负担二十亿元的
支出, 更必须冒以国家命运作赌注的风险, ,
将激起四亿民众的反感, , 何如亲善主义政
策, 以使四亿民众与我和睦同化。0[ 3]
寺内内阁与他的前任大隈内阁所执行的对
华政策不过是手段上不同而已, 其积极推行对
华侵略和扩张的本质并没有任何改变, 而且更
为严重的是, 寺内内阁执政之时, 以/ 西原借
款0为诱饵, 不但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而
且还对段祺瑞扩充皖系势力准备发动内战的动
机大加利用, 诱使段政府与之签订了5中日军
事协定6, 并以此为依据, 派兵进入北满, 日本
政府依据这一借款/ 实际上取得中国军事上之
特殊地位0[ 4] 114。因此, 寺内内阁的对华政策不
仅未能缓和中国人民对日本的不满, 反而进一
步招致英国、美国对日本的不满, 尤其是1918
年由留日学生首先倡导的抵制日货运动再次提
醒了日本在华之举的失策。
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内强烈的排
日情绪, 1918年9 月, 继寺内内阁之任的原敬
内阁被迫再次修正了寺内内阁时期的对华政
策, 宣布放弃前内阁的援段政策。这种转变并
不意味着日本帝国主义真的要放弃其在华捞取
既得利益的目标, 在因/ 二十一条0而弹劾大隈
的内阁会议上, 原敬说: / 吾人认为, 诸如此次
取得中国同意而将发布之条约, 若致力于中日
亲善之道, 与中国结成最亲密之交往, 则谈笑之
间即可办成。0[ 5]他并没有否定/ 二十一条0本
身的必要性, 只是说这种做法招致中国的反对
不好。这也正是大正时期历届内阁对华政策最
终走上武力侵略道路的根本原因。
从大隈内阁的强硬政策到原敬内阁的
/ 新0对华政策, 表明日本在对华政策上向怀柔
和温和方向发展的特征。如果说这一发展的趋
势在五四前表现得不太明显的话, 那么五四以
后, 在原敬内阁的对华政策上得到了体现。五
四前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对日本的对华贸易影
响不大。五四运动以后, 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比如, 1918年各国对华商品输出总量中日本占
了441 9%, 可是从1919年以后, 就持续走低, 到
1921年, 降低到2415%; 1923 年, 因收回旅大
问题, 抵制日货运动再起, 当年日本对华输出量
只占各国对华输出量的2412% [ 6]。虽然在整
个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日本一直采取高压手段迫
使北京政府对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进行压制,
但其作用终究是微乎其微的。仅1923年因收
回旅大而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中, 在中国本土
之日人因此而受到的损失, 在天津约为一千二
百万, 上海约为四千万, 总计各端口超过一亿
元[ 7]。在对日本的贸易影响方面, 日本大藏省
调查表5支那排日之影响6指出, 六月间对华之
输出为1 405万元, 输入为1 866万元, 入超
46119万元, 比前年同期输出额减少1 34616万
元, 输入额增加855万元[8]。
抵制日货运动的蓬勃发展对日本对华政策
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24年, 随着加藤
内阁上台, 币原重喜郎担任外相, 日本对华政策
向温和方向发展的趋势得到进一步体现。1920
年代初, 日本正处在严重的经济困难之中。从
1920年开始慢性经济萧条接连不断地袭击日
本, 1923年关东大地震又造成了一百亿日元的
损失。加藤内阁上台后, 将振兴对外贸易列为
政府最紧急的任务。币原外相认为, 大力扩大
对华经济合作正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捷径。正因
为如此, 币原倡导的对华经济扩张政策为日本
统治集团所采纳。
1924年6月, 币原在议会宣布了他的对华
政策: 一、不干涉中国内政; 二、维护合理的权
益; 三、对中国现状抱同情和宽容的态度; 四、中
日实行经济合作, 共存共荣[ 9]。/币原外交0代
表了日本统治集团内部迫于经济危机的冲击而
对中国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的关注。/ 五卅0
惨案之后, 对于英国推动日本共同制裁中国的
建议, 币原外相曾这样表示, 日本对华贸易占日
本贸易总额的重要部分, 与英国情况不同, 长期
为中国/ 抵制日货0所苦。从政治大局考虑, 日
本不能忍受处于中国人长期怨恨的地位[ 10]。
这充分体现了日本在对华政策上一再调整的根
211
Journa l of H ua iy in Teacher s College Soc ia l Sc ience Vo.l 32 2, 2010
本原因。
第二, 抵制日货运动牵制了日本对中国内
部军阀混战的参与和支持, 在客观上对中国政
局的变换产生了重要影响。
民国北京政府统治时期, 日本在中国主要
采取了挑起南北之争, 以从中渔利的策略。袁
世凯死了以后, 日本政府又着意扶植段祺瑞的
皖系政权, 以便在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通过
西原借款, 日本不仅从中国得到了大量的经济
利益, 而且还得到了其他的包括政治强迫所不
能获取的权益。所以, 寺内在下台前曾不无得
意地自夸说: / 本人在任期间, 借与中国之款,
三倍于从前之数, 实际扶植日本在中国之权利,
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0[ 4] 116
当然, 能够对日本对华野心起到遏制作用
的还是民众以抵货运动为主的外交运动。1918
年, 留日中国学生以抵制日货相号召, 发起了全
国规模的反对军事协定的斗争浪潮, 这次运动
成为五四运动的一次公开的预演。而1919年
的五四运动不仅是广大民众对日本扶植下的段
政府的强烈声讨, 也是日本在华权益从欧战期
间形成的在华优势转变到在华失势的转折点。
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和驻沪武官佐藤少佐, 面对
上海异常激烈的排日声浪, 建议日本政府和参
谋本部撤退在边防军中任职的日本军官, 以免
激起更大的排日风潮[ 11]。
同一时期, 国内直系、皖系的矛盾已势如水
火。1920年5 月, 正当国内直、皖矛盾不断升
级, 双方公开备战之时, 日本也在密切关注着中
国的政局。5 月21日, 日本驻华公使小幡酉吉
向日本外务省报告说, 段祺瑞准备出动/ 参战
军0对付直系和奉系的联合, 建议根据北京政
府过去有关参战军不得用于政争的承诺, 应请
北京政府外交部对此予以说明[ 11]。担任北京
政府军事顾问的青木宣纯, 也向日本陆军参谋
部建议说: / 我国从前在中外人士间, 有援助段
祺瑞之误解, 这成为去年排日风潮之重要原因。
复查参战军(即今日之国防军)不使用于内战
一事, 政府当局曾有公开声明。而今段祺瑞为
对抗直隶派, 公然违反大总统的意旨, 使边防军
第一师、第三师及陆军第九师向保定方面出动。
对此如不采取任何处置, 则我国将被视为今日
尚在援助段祺瑞, 公然同情其反抗大总统意旨
之专横行为。此定将更增加今后之排日风潮
, , 此际我国可根据边防军不得用于内战之声
明, 向中国政府抗议, 使其履行声明。0[ 11]青木
的建议, 反映出中国此起彼伏的抵制日货运动
已经引起部分在华日本人员较为清醒的认识,
他们不得不考虑再次支持段祺瑞可能引起的严
重后果。
正当日本政府举棋不定之时, 南方政府向
日本驻广州领事提出质问, 并请日本实现编练
这支军队时做出的不用于政争的承诺。在上海
的日本商人也对政府的举棋不定表示了担忧,
他们担忧的不是别的, 正是这些年来一再发生
的抵制日货运动。上海日侨商业会议所要求日
本政府撤退边防军中的日本军官, 并提出: / 现
当本地排日风潮逐渐平息之际, 而因近日舆论
煽动, 恐将重新抬头。即使在北方援助边防军,
于我国有所收获, 则中国全国之舆论, 显然于我
国不利, 而整体所蒙受之损失实大。0[ 11]
迫于种种压力, 日本外务省于7月16 日发
表了对华的不干涉声明, 明确表示对这次直皖
战争采取中立态度。虽然皖系军阀于战争开始
之前曾经向日本驻华使馆提出各种援助要求,
但日本政府一直未做出明确反应; 与此同时, 段
祺瑞、徐树铮也向日本在北京的大仓洋行提出,
以天津裕元纺织公司股票二百万元作抵押, 要
求借款二百万元充当军费, 也未能实现[ 11]。这
其实只是抵制日货运动影响日本对待中国军阀
战争的态度的一个侧面, 可以断定, 以抵制日货
运动为主要形式的国民外交运动到底在多大程
度上影响了日本的对华政策是很难说清的, 但
是我们在讨论民初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日本渐趋
温和的对华政策的时候, 就不能不对这一原因
给予充分的关注。
第三, 抵制日货运动使日本从列强的联合
阵营中分离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列强对
中国革命的联合干涉, 日本帝国主义也因此加
紧在革命阵营中寻找新的代理人, 对中国革命
阵营的分裂起到了催化作用。
1920 年代的日本经济危机以及中国持续
不断的、越来越强劲的抵制日货运动使日本在
华利益受到了重大影响, 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
几乎所有日本政要都不能对此视而不见了。他
们的分歧在于以何种形式来干预和扭转这种状
况, 而不是根本否认这种状况的存在。币原外
交就代表了部分统治者以怀柔来实现其经济扩
张政策的主张。由于在根本上着眼于改变日本
在华形象, 并致力于消弭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
212
2010. 2 第32卷哲学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这在一定程度上, 使大革命时期曾经一度主张
联合列强干涉中国革命的英帝国主义的对华政
策在日本这里首先遭到拒绝, 无论这种拒绝是
如何巧妙, 给英国的打击都是不言而喻的。
/ 五卅0惨案发生以后, 中国再次掀起了新
一轮的抵制日货运动, 外相币原敏锐地看到,
/ 五卅0之后, 中国抵制日货运动造成了日本对
华贸易的急剧下降: 6 月, 华中进口日货额下跌
到300万美元, 这仅仅为前5 个月的平均额的
一半; 7月, 华南日货销售额由300 万日元降为
1812万日元( 300万美元按当时外汇汇率折算
为57212万余银元) [ 12]。币原担心, 这样发展
下去, 其对华的经济扩张政策势必遭到破产。
在/ 五卅0惨案的处理过程中, 日本外相币
原一方面担心中国乘机离间英、日关系, 在未来
的关税会议上失去英国的支持, 同时也害怕在
与中国的交涉过程中, 英国抢先与中国达成谅
解, 从而引起中国人民的不满, 掀起排日浪潮。
在他看来, 只有尽快与中国政府达成谅解, 解决
工人罢工被杀事件, 才可以缓和中国的排日浪
潮, 减少抵制日货运动给日本带来的损失。于
是, 他向内阁提议, 日本在确保/ 满洲的特殊权
益0的同时, 必须维护在长江流域的权益。为
此, 应努力改变日本人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日本应该寻求单独解决日商纱厂罢工案的处理
途径。
与日本人积极寻求解决/ 五卅0惨案的态
度不同, 英帝国主义在中国仍不顾事实地顽固
坚持对华外交的炮舰政策, 不但不积极寻求问
题的解决, 反而一意孤行, 继/五卅0惨案之后
不久, 又在广州制造了/ 沙基惨案0。并且还积
极推动美、日等国, 希望对中国进行共同的武力
镇压。在南方国民政府的领导下, 全国范围内
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英货运动。与此同时, 国
民政府还采取了单独对英的外交策略, 分化帝
国主义阵营。而日本也乘机于7月向段政府递
交了一份/ 单独警告0的照会, 允以联合列强,
磋商准许段政府以按照1922 年华盛顿条约决
议征收附加税、调查治外法权等为条件, 诱使段
祺瑞同日本单独解决上海问题, 从而摆脱其
/ 祸首0处境, 缓和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
日本寻求解决的姿态与南方政府/ 单独对
英0的策略有了共同的基础, 使日本有机会从
/ 五卅0的泥淖中解脱出来。尤其是随着华南
掀起了抵制英货的高潮, 日货遂乘虚而入, 大量
运销两广、福建等地。华北各口岸开始时是抵
制日货, 不久在南方政府的鼓动和影响之下, 实
际上变成抵制英货。结果, 英国对华贸易遭受
到了重大损失, 而日本对华贸易却扭转了下降
的趋势。1925年度, 日本在各国对华输出的总
额仍保持了与上年相当的水平, 而与此同时, 英
国却比1924年下滑了612个百分点, 这也是鸦
片战争以来英国第一次在对华贸易中落后于
日本[ 6]。
为了使单独对英的外交策略获得成功, 国
民政府在汉、浔事件后, 果断地收回了汉口和九
江英租界, 而对该地的日租界却分毫未动。这
一举动显然使日本大受鼓舞, 更为重要的是, 在
/ 沙基惨案0以后, 在对华贸易中, 英国的受损
与日本的获利, 也使日本对怀柔的对华政策甚
感满意。正如台湾学者吕芳上指出的那样,
/ 日人从五卅事件记取的教训是: 外国有力量
伤你身体, 中国人则有办法伤你-钱袋. 0[ 13]。
所以在1927年汉浔事件以后, 英国伙同其他帝
国主义国家准备出兵上海的时候, 日本委婉地
加以拒绝。它认识到, 在没有迫在眉睫的危机
的情况下出兵上海不是明智之举, 他们从中国
持续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看到, / 国家尊严对英
国人或许有更多的意义, 但贸易才是日本的一
切0。因此, 他们决定袖手旁观, / 宁可待在家
里继续开店营业0[ 13]。不久, 日本作了不派兵
的声明。
1927年3月24日, 英美军舰炮轰南京, 制
造了/ 南京惨案0。之后, 英法美意达成一致意
见, 准备共同武力干涉中国革命。英国再次邀
请日本共同行动时, 币原还是以日本在长江上
游有2 000居留民, 6 个领事馆、办事处, 日本不
能像英国那样采取强硬措施为由婉拒[ 14]。当
然, 日本采取这一对华政策还有更周全的考虑,
币原外相对中国革命阵营内部矛盾的了解和他
意在分化革命阵营的图谋, 都是他拒绝武力干
涉的原因, 为保护自身的侵华利益, 日本也因此
而加紧在中国革命阵营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
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阵营内部的分化。但有一
点是不可否认的, 即中国民众轰轰烈烈的抵制
日货运动是造成列强联合武力干涉政策破产的
重要原因。
(下转第252页)
213
Journa l of H ua iy in Teacher s College Soc ia l Sc ience Vo.l 32 2, 2010
充发挥, 仅仅浓缩为词, 或许具有音乐意义。辛
弃疾曾将5庄子# 秋水6隐括为5哨遍# 秋水
观6, 将庄子的话集成为5卜算子# 用庄语6, 是
以词为戏之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 改写和模仿古代诗文名
篇是常见的现象, 像屈原的诗篇, 贾谊的散文,
枚乘和司马相如的赋, 汉魏六朝乐府民歌, ,
仿效者不可胜数。这种活动, 首先是出于对名
作思想内容的喜爱, 仿其文体而抒发自己的感
悟; 其次, 在艺术形式方面是一种学习的途径,
如同书法和绘画教育中的临摹, 是不可或缺的
训练; 再次, 也是一种逞才献艺的文人雅事和争
强好胜的文字游戏。至于改编成小说戏剧, 那
应该属于另外一个题目, 今天不讲了。
( 2008 年在新加坡/ 狮城诗苑0社的讲
演稿。)
注 释:
¹ 谭家健5桃花源记的背景及影响6, 原载5陶渊明讨论
集6, 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 后收入谭家健着5六朝
文章新论6,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出版。
º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级同学编5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资料汇编# 陶渊明卷6, 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
» 谭家健5鲁褒的3钱神论4及其影响6, 台北5国文天
地6 195期、196期, 2001年8月、9月出版。后收入谭
家健着5六朝文章新论6,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年
出版。
参考文献:
[ 1 ] 钟忧民. 陶渊明研究资料新编[M ]. 长春: 吉林教
育出版社, 2000.
[ 2 ] 洪本健. 欧阳修资料汇编[M ]. 北京: 中华书
局, 1995.
[ 3 ] 管笛. 醉翁亭记研究[M ]. 合肥: 黄山书社, 2000.
责任编辑: 刘海宁
(上接第213页)
民初抵制日货运动无一不遵循/ 以经济促
政治0的理路, 很显然, 运动的最终结果和发起该
运动的初衷有很大的差别, 它没有也不可能阻止
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 但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
程度上, 该运动不但直接导致了日本对华政策的
调整, 也进而间接影响了民初政治的走向。
参考文献:
[ 1 ] 裴长洪. 西原借款与寺内内阁的对华政策[ J]. 历
史研究, 1982( 5): 21238.
[ 2 ] [日]信夫清三郎. 日本外交史: 上[M] .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1992: 394.
[ 3 ] 俞辛焞. 日本对直奉战争的双重外交[ J]. 南开学
报, 1982( 4): 59267.
[ 4 ] 刘彦. 最近三十年中国外交史[M ]. 上海: 太平洋
书店, 1932.
[ 5 ] [日]信夫清三郎. 日本外交史: 下[M] .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1992: 445.
[ 6 ] 丁应求. 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的研究) ) ) 以中日
关系为主[D]. 台北: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研
究所, 1986: 57.
[ 7 ] 留日学生之重要报告[N]. 大公报, 1923207215.
[ 8 ] 日报发表排货之影响[N]. 大公报, 1923207224.
[ 9 ] 沈予. 五卅运动与日本对华政策[ J] . 档案与历史,
1988( 4): 69278.
[ 10] 沈予. 论北伐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M] / /中美
关系史论文集.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8: 223.
[ 11] 章伯锋. 直皖战争与日本[ J]. 近代史研究, 1987
( 6): 1772189.
[ 12] Remer, Cha rles Freder ick. A Study of Chinese Boy2
cotts[M]. Ba ltimore: John H opk ins Press, 1933.
[ 13] 吕芳上. 北伐时期英国增兵上海与对华外交的演
变[ J]. 近代史研究所辑刊, 1997( 27): 1852229.
[ 14] 于永. 论北伐时期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 J]. 社会
科学辑刊, 2000( 3): 1072111.
责任编辑: 仇海燕
252
2010. 2 第32卷哲学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② 为爱国诗歌朗诵比赛做PPT.帮我找一些适合的图片吧.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觳鹿肉,笑谈可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③ 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教案 篇1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准备:

1.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与指导: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师生共同为幼儿园做一次大扫除活动

4. 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幼儿园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幼儿能初步掌握今天所学的童谣:大家都是中国人。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儿歌学习对祖国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增强爱祖国的情感。

3、幼儿能活动中获得快乐,加强其对童谣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知道自己是一位中国小公民,并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文中提到的各地方语言特色、民族特色

教学难点:各地相对应的语言特色与民族特色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导读法、启发式教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有关国庆节的相关活动图片。

2、儿歌所用的音乐cd。

3、若干个民族的传统服饰。

4、各地方言录音。

五、教学过程

(一)、民族服装展示

1、教师出示资料(民族服装)照片。师:你们知道这些是那些民族的穿的衣服吗?知道这些那个地方的人穿的吗?(教师组织幼儿开始讨论)

2、教师小结:

(二)童谣学习:

1、教师播放音乐,先给唱一遍童谣:

东是人,西是人,来来往往都是人。

阿拉阿拉上海人,俺们俺们山东人,俄伲俄伲苏州人,

噢们噢们香港人,戴花帽的新疆人,穿长袍的西藏人,

外地人,本地人,亲亲热热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

2、教师开始和小朋友们一块唱这首好听的童谣

3、在幼儿基本熟练以后,教师请若干幼儿给其他的表演一下,以带动其他幼儿更好的来学习这个童谣。

六、活动总结:

教师在活动结束以后,要给予及时的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其获得快乐。同时,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七、活动延伸: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唱这首童谣。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⒈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

⒉鼓励幼儿用形象的语言表达爱,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爱。

3. 引导幼儿感悟真挚深切的亲子深情,并能勇敢地表达出来:“我爱你就像”。

活动准备:

1.绘本ppt课件,背景音乐;图片若干:月亮星星、小河、小树、房子、大海等。

2.人手一张创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封面,提问:

师:封面上的字你都认识嘛?

师:你可以不认识其他的字但有一个字你一定要认识,那就是“爱”字

是的,这个故事讲得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1、这段关于“爱”的故事发生在谁身上呢?(两只兔子)

2、在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赶紧跟着它们一起跳进故事吧!

二、欣赏作品,感受爱的氛围

1.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师提问并运用图示帮助幼儿理解作品。

小兔子要上床睡觉了,它紧紧抓住大兔子的耳朵,问了什么?(要大兔子猜什么)

(1)师讲述第一段。

师提问:小兔子说她有多爱妈妈?她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示她的爱?

为什么小兔子把手张得不能再开?这表明小兔子爱妈妈爱地有多大?幼儿模仿动作:把手张开)

(2)那小兔子还会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呢?师继续讲述故事。要求:一边听一边记住:小兔子还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自己对妈妈的爱呢?

师提问:小兔子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他对妈妈的爱?

幼儿说出一个动作,并学说:我爱你就像。。。。那么。。

(3)学一学大兔子和小兔子,和班里的小朋友们一起比一比谁的爱最多。

三、拓展思维,迁移作品

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一张图片,请每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爱。

师:其实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表示我有多爱你。(出示图片:房子、海、围巾、柳树、星空、棒棒糖等)

2、幼儿看图表达,教师随机引导。

教师举例:房子有多大,我就有多爱你!棒棒糖有多甜,我就有多爱你!大海多宽广,我就有多爱你!围巾有多长,我就有多爱你!

四、延伸活动:

制作爱心卡

小朋友们将父母的爱和孩子的爱分别画在两种颜色的爱心卡片上进行展示,体现孩子与父母之间相互的爱。

幼儿园教案 篇4

游戏意图:

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游戏目的:

发展幼儿平衡能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年龄:

2.5岁~3岁。

游戏准备:

动物样子的纸箱3个、泡塑做的彩色石子、

游戏流程:

1、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瞧,老师这里有封信呢,我看看,是寄给谁的?(师念信)诶?是寄给谁的啊?谁寄来的?

2、看看信的内容,动物宝宝们饿了想请宝宝们送点吃的给他们,你们愿意吗?

3、游戏:走脚印。

(1)师:瞧,动物宝宝们都在那里,可是这里有一条河呢,我们怎么过去呢?(幼儿自己想办法。)

(2)师示范走石子路。

(3)请一个幼儿先示范,然后一个接着一个给动物送吃的。

温馨提示:

1、家长引导幼儿慢慢的走过河中间的石子路。并提出要求:能一个一个踩过去,能力强的孩子可是尝试双脚并拢一个个跳过去。

2、提醒孩子遵守游戏规则并注意孩子的运动量。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各种运动护具及其用途。

2、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已经初步掌握身体上会动的部位。

2、一个身上穿戴着各种护具的幼儿图例(护具包括:头盔、护腕、护肘、护肩、腰带、护腿、护膝、护踝等)。

3、 运动员穿戴着护具参加运动时的.照片或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回忆身体上会动的部位。

2、出示幼儿图例,讨论:

这个小朋友身上的穿戴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知道他们有什么用吗?

猜猜他要去做什么?

为什么要穿戴上这些运动护具?(幼儿无法识别的运动护具教师可加以补充,提升幼儿经验)3、出示运动员图片,讨论:

他们是谁?在做什么?

他们戴了哪些运动护具?为什么要戴?(进一步巩固运动护具的名称及其作用)4、说说我们平时在做哪些运动时要戴上运动护具?如果没有穿戴运动护具会怎么样让幼儿体会到运动护具对运动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幼儿在运动中穿戴运动护具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在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5、实践游戏:运动护具真正好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究纸棒的各种玩法,尝试迎面接力,掌握递接的方法。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纸棒若干、音乐。

2、奖品:小苹果、几个易拉罐当障碍物。

【活动过程】

一、音乐响起,师生一起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你们手中师什么东西吗?(幼儿回答)师:对,它是用报纸做成的纸棒。

二、玩纸棒

1、幼儿探索玩纸棒

师:你们想不想玩玩这根“纸棒”呀!(幼儿自由探索玩一玩)

2、刚才我们一起玩了一会了纸棒,那现在林老师问问小朋友,你是怎么样跟纸棒一起玩的。

3、幼儿互相交流不同的玩法。(抛接纸棒、扔纸棒、跳过纸棒、来回滚纸棒、望远镜等等)

三、传纸棒

1、先左手传纸棒(幼儿围成圆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新的游戏。左传纸棒,要求幼儿听老师口令,然后传纸棒。

2、交换用右手传递纸棒

师:刚才在传递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在传递纸棒的时候,有些小朋友注意力要集中,然后需要你们要耐心等待你前面小朋友的传递纸棒,在传递纸棒的动作要快,要稳,这样一定会传的更棒。

3、前后传纸棒:幼儿分成红、黄2组,每组幼儿一个接一个手伸直的间距站立。听教师队首一个接一个前后的快速传递纸棒。(传递不错的,教师用贴贴纸小苹果奖励一下。)

小结:几轮游戏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得到了几个小苹果。

四、接力游戏:

教师讲解示范并请个别幼儿示范练习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2队,队首幼儿分别拿着纸棒。听口令后,每队对首幼儿立即跳过小河,跑过山坡,助跑跨过障碍物然后跑原点,把纸棒传递给第二个人,然后排到队尾,第二个仁接过纸棒开始出发……以哪队先完成接力活动。落棒次数少的为准。

五、结束部分

那今天小朋友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也能做到耐心等待前面的小朋友来玩游戏。

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今天玩了这么久了,都有点累了,我们来放松放松,想想纸棒还有哪些玩法,好吗?跟着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离开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