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震时要躲在哪里
地震时的躲避方法:
(1)“就近室内躲避”。感觉地震发生时,就近躲避在小开间房屋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下,采用蹲下的姿势,降低重心,用双臂或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等强烈震动过去之后再行快速地撤离室内,疏散到室外安全地带。
躲避的目的是避免悬挂物或者高处物品掉落砸压。
(2)“躲在桌子、床等坚固的家具旁边”。当建筑物发生倒塌时,天花板和墙体塌落可能砸坏室内物品和家具,如果人员躲避在下面,容易造成伤亡;但天花板和这些物品或家具之间往往会形成一些空间或空隙,如果躲在这些空隙里将会减少伤亡的可能。
具体躲避位置的选择包括承重墙脚、构造柱与承重墙形成的角落等安全三角区,或者承重墙边的卫生间、结实的床侧面。这种做法适用于地震时房屋可能倒塌又跑无可跑的情况。
(3)“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震中附近的学校,采用快速外跑的措施,使得一楼、二楼的师生大部分成功避险,三楼个别跑出,四楼就没有跑出的;但靠近顶层的被压埋人员容易得到营救。
据此,人们总结出:“(对于楼层数只有四五层的)一楼、二楼往外跑,三楼以上向顶层跑”的方法。2008年汶川地震中,多数房屋是砖混或钢混结构,抗震性能好,延长了垮塌时间,从地震初动到房屋垮塌时间大概在一至两分钟,增加了逃生时间,师生们才得以逃生。
这种做法适用于地震时房屋可能倒塌,要使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的情况。但是,震时避险过程中,切不可盲目外逃,更不可跳楼。
‘贰’ 地震时适合躲避的地方
地震时适合躲避的地方是室内三角空间内。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的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被称作的生命三角。
地震时躲避地方特点
在办公室就近找牢固的桌子柜子或者报纸堆蹲下掩护抓牢,注意避开空调电扇吊灯,如在高层,千万别急于往楼下跑或直接往楼下跳,注意不要下楼写字楼电梯间周围非常牢固,因为这个地方全是由钢筋混凝土灌注的,办公室楼道里的柱子大多材质好承重力强。
在学校强震来临时,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课桌旁,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及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往教室跑。
‘叁’ 地震应该躲在哪
地震发生时应该就近躲在室内三角空间内最安全。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例如: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的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被称作的“生命三角”。 屋顶会落在物体或家具上,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三角空间;物体越大,越坚固,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是地板不够结实的地方不适合使用;上方为可陷落式天花板处不适合使用;头部必须低于大物体最高处;使用时注意空气的流通,尽量不要使自己留在最低处(可能受水、火、烟尘之困)。
‘肆’ 四川6.1级地震致4死41伤,1人危重,地震发生时躲在哪里最安全
那就是桌子下面,有力量大桌子,就是可以帮助自己的,就是很好的。
‘伍’ 地震躲在桌子底下还是桌子旁边
躲在桌子底下。
地震躲避技巧:
1、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
3、如果身处户外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5)学校地震躲哪里安全图片扩展阅读:
地震的注意事项:
1、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2、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陆’ 地震来了该往哪里跑,到底是躲在桌子里还是跑到空旷的地方去
地震时要就近躲避,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一、学校人员
在学校中,地震时要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乱跑或跳楼。
二、街上行走
在街上行走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三、车间工人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
四、行驶的车辆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五、楼房内人员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六、商店
在商店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6)学校地震躲哪里安全图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
地震时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2)、不要滞留在床上
地震时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不要到楼梯去,不要去乘电梯,如果地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3)、可选承重墙墙角作为避震点
地震时,如果家住楼房,下面这些地方是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柒’ 为了更好地在地震中求生,我们需要从小教会孩子哪些地震知识呢
#汶川地震13周年#距今已经13年了,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无法忘怀当年发生在四川汶川的这场灾难。
当年地震中的幸存者,有些还是孩子的,如今也陆续长大成人,在各行各业替死者活出了生的希望,生命的精彩。
“就像巧克力一块与一块之间交界处是最薄的地方,地球的板块交界处也非常得薄,叫做断层。”这是书中对断层的解释,简单明了,还用了宝宝最喜欢吃的食物来解释,让人一听就懂。
‘捌’ 地震应该躲在哪
1、学校蹲在课桌旁
强震来临时,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课桌旁,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及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2、户外别走过街天桥
较为完备的地震避难场所,无异于灾难发生后的一剂“镇静剂”。目前,北京、上海、昆明、深圳等地都相继建成多个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因此,我们应知道自家、工作单位、学校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
前往避难场所的途中,不走过街天桥,绕开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避开狭窄的街道、围墙、雨篷下。途中应将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没拿东西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
3、商场远离大玻璃
地震来时,或许你正在超市、商业街、商店里。此时最安全的地方是:商场里承重的柱子周围、低矮没有玻璃的货柜下。
最危险的地方是:户外的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高大的广告牌下,街灯下,物料堆放处。超市、商场里的玻璃柜台,较为高大的货架周围,扶梯下面,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下。
4、家里先往厕所跑
根据被称为世界上成功救援人数最多的救援队长———美国国际救援队库普队长的经验,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间”的地方才是最佳躲避地点。如承重墙墙角、大冰箱旁边、坚固的家具旁边、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危急中也可以选择桌子、床,在其旁边抱头屈膝,让头部低于床和桌子的高度,而且尽可能用枕头、椅垫保护住头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躲避垮塌物体对人体的伤害,等主震后再逃生。千万不能选择在阳台或靠近外墙的地方躲避,因为从地震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楼房最终都是外墙面垮塌,但主体留存。
5、汽车下车躲在两车间
地震时,待在车里最不安全。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一样,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在车内躲地震是较危险的做法,汽车的钢板根本不足以承受高处跌落物体的任何一击,很多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的,因此地震时如果在车里,相对安全的地方是:
(1)车内一侧:行驶途中感到地震,要抓牢座位扶手,防止碰撞。其他乘客,要用双手抱头,躲在车体一侧,等待停车躲避。
(2)非十字路口处:将车靠路边停下来,并打开双闪应急灯。
(3)空旷处:驾车迅速躲开高速公路、立交桥、电线杆、堤坝、隧道等地方。
(4)两车之间:若在交通拥堵的路段行驶,要马上下车伏地于两车之间的间隙。如果在停车场,要赶紧下车,在两车之间的位置抱头蹲下或卧倒。这样即使有大物体掉下来,也不至于直接压到人身上。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地震了,躲在哪里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