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松树下面生长,像珊瑚一样的一种菌类
就是【珊瑚菌】啊。
【珊瑚菌】又名“扫帚菌”;该菌体形俊俏,色泽秀美。珊瑚菌科Clavariaceae各属含有不少质地脆嫩、别具风味的食用菌,是我国野生食菌资源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珊瑚菌有很多的品种,颜色艳丽,有红、黄、白等色。像葡萄状枝瑚菌、葡萄状珊瑚菌都可以食用,一般别名帚菌、刷把蕈、扫把菌、笤帚、红扫把。珊瑚菌的子实体由基部生出多回分枝,基柄粗大,圆柱状或柱状团块,光滑,基部白色,具粉状斑点手压后变褐色;菌肉白色,有蚕豆香味;由基部向上分叉,中上部呈多次分枝,成丛,淡粉色、肉桂红色,顶端呈指状丛集,蔷薇红色,老时肉褐色,孢子狭长,脐突一侧压扁,有斜长的斑马纹状平行脊突。
珊瑚菌在世界很有名气,被称为野生之花,鲜甜爽囗,含有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天门各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等15种氨基酸,其中有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可以用药,具有和胃现气、祛风、破血缓中等作用,对小白鼠肉癌S-180,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珊瑚菌口感香脆,可以与各种荤素食品原料相搭配,既可炒、烩、爆、炸、熘,也可煮、拌、烧、煨、蒸、瓤、炖等。 特别提示:先将干品反复多次洗净泥沙,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钟待用。浸泡过的水可用来做汤或炒菜。菌内含异性蛋白质,食用蛋类、乳类、海鲜过敏者慎食!
㈡ 这是啥蘑菇,在路上拔的,路边长了好多
要是球状,是马勃,俗称牛屎菇、马蹄包、药包子、马屁泡;担子菌类马勃科。嫩时色白,圆球形如蘑菇,体型较大,鲜美可食用,嫩如豆腐。老则灰褐色而虚软,外部有略有韧性的表皮,顶部出现小孔,弹之有粉尘飞出,内部如海绵,黄褐色。
马勃-中药材
形,无不孕基部,直径15~20cm
【包被】:灰棕色至黄褐色,纸质,常破碎呈块片状,或已全部脱落
【孢体】:灰褐色或浅褐色,紧密,有弹性,用手撕之,内有灰褐色棉絮状的丝状物。触之则孢子呈尘土样飞扬,手捻有细腻感
【气味】:气似尘土,无味
子实体近球形至长圆形,直径15~20厘米。包被薄,易消失,外包被成块地与内包被脱离,内包被纸状,浅烟色,成熟后全部消失,遗留成团的孢体随风滚动。孢体紧密。有弹性,灰褐色,渐退成浅烟色,由孢丝及孢子组成;孢丝长,分枝,相互交织,浅褐色,粗2~4.5微米;孢子褐色,球形,有小刺。直径4.5~5微米。生于草地上。
大马勃
【特征】:不孕基部小或无,残留的包被由黄棕色的膜状外包被和较厚的灰黄色的内包被所组成,光滑,硬而脆,成块脱落;孢体浅青褐色,手捻有润滑感
子实体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5~20厘米,或更大,不孕基部无或很小;包被白色,后变浅黄或淡青黄色,由膜状外被和较厚的内被所组成,初微具绒毛,渐变光滑,质脆,成熟后开裂成块而脱落,露出浅青褐色的孢体;孢子粉状,球形,光滑或有时具细微小疣,淡青黄色,直径3.5~5微米;孢丝长,与孢子同色,稍分枝,有稀少横隔,粗2.5~6微米。
紫色马勃
【特征】:呈陀螺形,或已压扁呈扁圆形,直径5~12cm,不孕基部发达;包被薄,2层,紫褐色,粗皱,有圆形凹陷,外翻,上部常裂成小块或已部分脱落;孢体紫色
【性味】: 辛、平,无毒。
【成分】:含蛋白氨基酸、干酪基酸、尿素、麦角淄醇、类脂质、马勃素等。此外还含有磷酸、钠、铝、镁、硅酸、硫酸盐等。
(2)痈疽疮疖:马勃孢子粉,以蜂蜜调和涂敷患处。
【附方】:久咳不止。马勃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即愈。(《普济方》)
积热吐血。马屁勃为末,沙糖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冷水化下。(《袖珍方[1]》)
【贮藏】:置干燥处,防尘。
【用法用量】:1.5~6g。外用适量,敷患处。
在六界分类法中,属于真菌界,珊瑚菌类。
子实体陀螺形,直径5~12厘米,不孕基部发达;包被薄,两层,上部常裂成小块,逐渐脱落,内部紫色,当孢子及孢丝散失后遗留的不孕基部呈杯状;孢子粉状,球形,直径4~5.5微米,上有小刺;孢丝很长,分枝,有横隔,互相交织,色淡,粗2~5微米。生旷野草地上。
㈢ 这种黄色的菌类是什么长在君子兰的花盆里,也不知道多久了
黏菌,有水的时候是略圆的一团,没水酒变成黑色的小颗粒。
正如其名,一种黏糊糊的生命体。他们并不完全是真菌,而是单细胞的变形虫的表亲。尽管它们没有大脑和神经系统,它们却能够在迷宫中找到方向,还能记住食物的位置。
㈣ 请问这黄色的菌类植物是什么在广东粤西的深山山坡阴凉湿润的腐土上长出来的。是不是传说中的玉皇草
这个是能吃的。我在贵州这边。这边的超市里基本上都会有卖。价格跟茶树菇的价格可能差不多,也有可能略高一点。可以用来炖汤,煮火锅等,我在吃自助餐的时候,也有用它来炖鸡汤的,但是忘了叫什么名字,下次去超市给你看一下。
问了一下那个厨师。
叫虫草花。
虫草花可以平喘止咳,对于秋季容易干咳的人们,可以用虫草花来熬汤,可以滋润喉咙,利于肺气肿和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