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打金枝背景图片
扩展阅读
新媒体运营动态图片 2024-05-07 02:00:34
关于搞笑图片 2024-05-07 01:52:40

打金枝背景图片

发布时间: 2022-11-27 02:08:57

A. 京剧打金枝是那个朝代

京剧打金枝是唐代唐代宗时期,“醉打金枝”。
《打金枝》讲述大唐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风风光光地嫁给了汾阳王郭子仪七子郭暧为妻。新婚燕尔,小两口浓情蜜意十分恩爱。可是这位刁蛮任性的公主却在在公公郭子仪八十大寿之日,自此皇家身份不前往拜寿,令郭暧颜面尽失,怒火冲天地回宫与公主理论,醉酒大胆打公主。

B. 晋剧《打金枝》的主要内容

有一年,唐朝名将郭子仪办寿宴那天,郭府张灯结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喜气洋洋。突然传来一个消息:驸马郭暖打了升平公主!

这本来只是一个家庭风波,传开后却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后来还成为多种戏剧的素材,如《打金枝》《醉打金枝》等等。

C. 醉打金枝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是唐玄宗还是唐素宗

唐代宗李豫时期,打的“金枝”就是李豫的第四女升平公主。

醉打金枝的故事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在家宴后,借酒壮胆而痛打老婆升平公主的故事。

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不改往日金枝玉叶的做派,动不动对丈夫和公婆发脾气。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社会里媳妇见了公婆是要行大礼的,但公主是皇帝女儿,是君,公婆虽是长辈也是臣,所以那时郭子仪夫妇反过来要向公主下跪。

郭暧对此十分不满,公婆尚且向公主行礼,自己岂非矮了两辈下去?平日在颐指气使的公主面前他倒也不敢有所造次。这天,郭暧心里不爽,在家宴上多喝了几杯。

当即要求升平公主应该遵守妇道,给郭子仪夫妇行下跪礼,结果被升平公主严词拒绝并遭到当面训斥。

此时,这酒是壮胆药,这酒是忘情水,喝高了的郭暧借着酒劲,也不顾昔日情分,把公主拖回卧室饱以一顿老拳,打的公主满脸开桃花。

这可不得了,公主立即回到娘家皇宫大院里找自己的爹爹代宗皇帝去哭诉。郭子仪连忙把儿子捆起来送到皇宫请罪。最后,在皇帝和郭子仪的调停下,小夫妻才和好如初。

(3)打金枝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相关人物:

1、升平公主

升平公主(750年—810年),唐肃宗李亨孙女,唐代宗第四女,母崔贵妃, 碑志皆言其讳升平公主,表字升平公主(野史作金枝女)。唐代宗永泰元年,公主下嫁郭子仪之子郭暧,生四子二女。

升平公主又贤明又有才思,雅为父亲所爱宠,恩礼冠诸主。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十月初七日薨,累赠齐国公主,赐谥昭懿,女儿郭贵妃为公主立奉慈寺追福。升平公主的婚姻故事,被后人编为戏剧《打金枝》,传唱至今。

2、李豫

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初名李俶,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762年-779年在位)。

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安史之乱中,以天下兵马元帅名义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太子。

宝应元年(762年)即位。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豫在位时期,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

大历十四年(779年),李豫崩逝,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醉打金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升平公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豫

D. 戏曲打金枝反映的是什么朝代什么事

戏曲打金枝反映的是唐朝郭暧打升平公主的故事。

大唐,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七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

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皇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4)打金枝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郭子仪本身是将士,但是他还拥有很高的政治智慧。他是当时少有的元老大臣,历经几代君主依然在朝纲之上。

在几代君主的侍奉中,郭子仪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所谓伴君如伴虎。郭子仪也是时而被拿去军权,时而被重用。

但是身为四朝元老的他,皇帝并不会去真的动他,因为为君者最怕猜忌,对于几代大臣,已然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不可轻易剔除。

代宗重振朝纲,天下重新享受了一段短暂的太平,决定采取联姻的方式拉拢郭子仪,也是一次对于他信任的表态,儿子醉打金枝后,郭子仪负荆请罪,表明了对皇室的忠诚。

E. 豫剧的代表曲目有什么

据1956年统计,传统古装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配》、《梵王宫》、《三上轿》、《黄鹤楼》、《三拂袖》、《涤耻血》、《桃花庵》、《对花枪》、《天地配》、《铡美案》、《龙凤令》等。

1、《春秋配》

豫剧《春秋配》是豫剧大师陈素真的代表剧目,是豫剧传统剧目。

该剧描写的是李春华与姜秋莲历经坎坷和磨难终成姻缘的感人故事,剧名因取自剧中人物之“春”“秋”二字而得名。

《春秋配》是一出传统唱功老戏,很多剧种都有,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冗长,后多只演“捡柴”“砸涧”两折。

尤以“捡柴”一场最为经典,这也是陈素真花费心血精益求精之作,是一出集唱功、念白及表演于一体的折子戏,展示出古代男女主角,借荒郊拾柴火之际谈情说爱的画面,展现出主人公姜秋莲率真的性格,及敢于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

2、《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为 豫剧作品,原名《老征东》或《杨文广夺印》;1954年,经宋词改编,更名《穆桂英挂帅》,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剧本于1956年出版,收入《戏曲选》第3卷(1959);其主要剧情为: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

佘太君离朝带领全家转回河东,然而忠心耿耿的佘氏太君却心系国家安危,遂派文广、金花进京打探。此时安王造反,宋王校场选帅。少年气盛的文广、金花在校场刀劈王伦夺得帅印。宋王得知杨门之子遂封穆桂英为帅出征。为了国家安危,老年的穆桂英披上旧日的铠甲,满怀豪情又擂响了出征的战鼓。

(5)打金枝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以宋朝为背景的戏如杨家将和岳家将等题材,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爱情、婚姻、道德伦理的戏。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认定河南大学豫剧传承基地为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F. 下面这些图片都代表了哪些行当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着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着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着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着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着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着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G. 越剧 吕瑞英打金枝 全集唱词

范瑞娟饰郭暧,吕瑞英饰公主。唱词如下:

(公主 白)尊敬公婆

(郭暧白)却又何来?你既知道,出家之后尊敬公婆

今日是你公婆七十双寿,你为何不去拜寿呀

(郭暧唱)今日是汾阳王寿诞期,文武百官都到齐

众兄嫂成双作对来拜寿,只有我独自一人羞又急

我临行怎样嘱咐你,你不去拜寿是何意

(公主 唱)噢~我只道怒气冲冲为何故,却原来为此区区小事体

(郭暧白)哼~小事来

(公主 唱)你道我不把公婆敬,我笑你驸马不知礼

(郭暧唱)你还说是我不知礼,分明是你把我爹娘看不起

(公主 唱)并非我不敬公婆不拜寿,从来是君拜臣来无此礼

(郭暧唱)君臣名份虽有定,你嫁与郭家便是我郭暧的妻

哪一个儿媳不把公婆拜,哪一个丈夫见妻要行大礼

(公主 唱)哼~我虽招你为驸马,比不得民间夫与妻

要知道你我的身分不能比,凤凰雀鸟有高低

(郭暧 白)你~

(公主 唱)你是唐家的臣民子,我乃是金枝玉叶帝王的后裔

(郭暧唱)可恼可恼~既然你是金枝玉叶帝王女

为何与我配夫妻,如今既已嫁与我,就应该前去拜寿行大礼

(7)打金枝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戏剧历史背景:

唐代宗将女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第六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

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王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王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沈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闯宫》一折是《打金枝》的轴心与故事最高潮。公主的傲慢任性、郭暧的年少气盛在这一折中有更为明显的突出表现。

H. 豫剧<打金枝>的问题

《打金枝》背景
唐代中叶,郭子仪是三朝元老,历玄宗、肃宗、代宗三帝,在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力抗回纥入侵,挽救大唐江山中立下赫赫战功。
代宗即位不久,听信宦官谗言,剥夺了郭子仪兵权。代宗对功臣的猜忌,加上宦官把持朝政,擅权横行,引起其他功臣和将帅的不满和忧虑。
“打金枝”发生之时恰巧边关传来吐蕃20余万人入侵关中,京城面临直接威胁,代宗慌忙下诏御敌,结果满朝文武竞无一人敢奉诏挂帅。危急之中,代宗这才重新要启用郭子仪,将郭暧连升三级,使其父子带领郭家军平定外乱,安定社稷,为唐王朝继续效忠出力。

I. 各地的戏曲都有什么特点

地方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指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一方面,地方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地方戏又具有不同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

这是因为,地方戏是“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传承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期待着在时代精神的表现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方言不同,除京剧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据统计,中国的地方戏遍及全国各地。



地方戏生存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总体构成中的众多局部形态,由于感受到日益强烈的文化交流障碍,从而陷入某种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戏就是如此。

尽管地方戏的创作和演出仍在进行,且不时有令人惊喜的佳作出现;但地方戏观众的流失和市场的萎缩,就总体而言却是不争的事实。这说明许多地方戏未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在文化生态发生变化时缺乏自我调适的能力。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地方戏

J. 在中国的历史上,唯一一个胆敢打公主的驸马是谁

相信,“醉打金枝”很多人都看过,这个典故出自唐朝,更是晋剧着名的传统作品,后来,这个故事更成了徽剧、汉剧、川剧、湘剧、婺剧、滇剧、桂剧、粤剧、同州梆子、秦腔、豫剧、河北梆子、越剧、评剧、京剧的经典剧目。

唐代宗说道:“这是你不知道了,确实如此,假使他要做皇帝,天下难道还是你家所有吗?”唐代宗因此流下眼泪。经过这件事,升平公主算是看清了郭家在朝廷的地位,也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升平公主回到家后,改掉了自己的臭脾气。

郭子仪打了郭暧数十板,郭暖也是个大大咧咧的人,见妻子换了副脾气,便将这件事抛诸脑后,对妻子越来越好。就这样,一场“醉打金枝”的闹剧成就了唐朝一对“模范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