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浒传》中有哪些故事
一、武松打虎
武松一路喝酒,喝到快活林,装做十分醉。见一个高大的汉子在槐树下乘凉,猜想这就是蒋门神。
武松用了打草惊蛇的法子,东倒西歪地先进了客店,嚷嚷着:“店家过来!”酒倌过来问道“客官有什么吩咐?”过了一会儿,武松说:“叫那妇人下来,伴我喝酒。”酒倌说:“那是老板娘。”武松说:“就便是老板娘,陪我喝酒有什么关系?”柜台后面的老板娘火了骂道:“你这贼人!”武松提起老板娘,丢进大酒缸里。
几个酒倌过来,也被武松扔进了酒缸里.一个酒倌跑去叫来了蒋门神,蒋门神吃了一惊,大步赶过来。武松迎上去,举起拳头在蒋门神面前晃了晃,忽然转身就走。蒋门神大怒,正要追赶,武松转身起左脚踢中蒋门神的小肚子,蒋门神疼得蹲下去,紧接着武松的右脚又起,踢在对方额角,蒋门神往后便倒。这一招叫“玉环步,鸳鸯脚”。
武松踩住蒋门神,一顿重拳,打得蒋门神连声求饶。武松教训了他一顿,“你把抢来的客店还给人家,今天就离开快活林 再不许回来!”快活林酒店又还给了施恩。
B. 水浒传背景简介
《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罗贯中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
望采纳,谢谢
C. 血溅鸳鸯楼思维导图。
如下图所示:
武松在鸳鸯楼杀死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大字,连夜越城而走。因棒疮发作,被张青家伙计捉住。
孟州知府着人缉拿武松,张青介绍武松到二龙山宝珠寺鲁智深、杨志处去,母夜叉孙二娘将武松打扮成行者。来到蜈蚣岭,与庵里假扮出家人与女人调笑的先生打斗起来。
武松性格分析
1、武松英勇无畏、爱憎分明。
武松是108个梁山好汉当中的一个,他空手能打死老虎、为兄长报仇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从这里可以体现出武松勇猛无畏、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
2、武松嫉恶如仇、敢作敢当。
在《水浒传》中对武松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来看,武松是一个刚正不屈、敢作敢当、嫉恶如仇、恩怨分明的人。武松这个人物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敢作敢当。
3、武松武艺高强。不仅能一人打虎,在梁山上也是排名前列。
4、武松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D. 三寸丁谷树皮是啥意思为什么把武大郎取这么个绰号,有啥典故或出处啊
三寸丁谷树皮,意思就是形容长得矮小且丑陋难看的男子。
这个绰号是“三寸丁”和“ 谷树皮”两个绰号的连用。
1、《隋书》中写道,男女十七岁以下为中,十八岁以上为丁。称三寸丁的人,就是形容这个人长得矮小。
2、而在另一文献《本草图经》中写道:谷树有二种,一种皮有斑花纹,称为斑谷。云谷树皮,意指皮色斑麻粗恶。
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上身长下身则短;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4)水浒传故事介绍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武大郎,《水浒传》虚构人物、并无人物原型、武家排行老大、唤作武大郎、河北清河县人。从小父母双亡,含辛茹苦将兄弟武松抚养成人。以卖炊饼为业,娶妻潘氏金莲。
施耐庵根据元朝无名氏的《大宋宣和遗事》以及元朝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以上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中描写的行者武松和武松打虎的故事进行衍生编撰出的新人物(据《浙江通志》记载,武松是个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的流浪汉,并无哥哥)。
历史上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的阳谷县县令武植,但并不可能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就病死的施耐庵所写的武大郎的原型。
E. 下图水浒传中的事迹简写,拜托了
题目这么回答:
第一张图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二张图浔阳楼宋江吟反诗。第三张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四张图景阳冈武松打虎。
然后我简单跟你说一下故事背景。
第一张图说的是林冲被高俅陷害充军,高俅还指使押送林冲的人在路上杀掉林冲,却不料鲁智深一路保护,救了林冲。
第二张图说的是宋江发配期间,喝醉了酒,写了反诗。后面导致被判死刑。
第三张图说的是林冲在山神庙无意中发现了富安等人陷害自己的奸计,于是杀了他们,投奔梁山。
第四张图大家都知道了,武松去找哥哥的路上,路过景阳冈,打死了猛虎。
F. 求一张做水浒传PPT用的背景图
网络水浒词条底下有一些老的画图,我觉得挺合适的,比如这张:
http://ke..com/subview/2578/4991915.htm
G. 武二郎的名字叫做武松,那武大郎的真名究竟叫什么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从始至终都有一个疑问:武二郎叫大名鼎鼎的武松,而武大郎的名字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就叫大郎。是作者忘了交代?还是觉得没必要交代呢?结合《水浒传》的创作背景,我们能否找出武大郎的原型,并解密其真实姓名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武松
但至于这个修改者是谁?或者这个假设本身是不是成立的,就需要更多的砖家来破译了。
如果您喜欢作者的回答,请顺手给个赞!
H. 水浒传的主要人物介绍(至少八个)
1、宋江
宋江(1073~1124),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着《水浒传》中的人物。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身材矮小,面目黝黑,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在一百零八将中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2、卢俊义
绰号“玉麒麟”,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祖居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有妻子贾氏、管家李固、仆人燕青。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被吴用等人利用李固与贾氏的奸情,使计赚上梁山,后来成为梁山第二首领。卢俊义和宋江一同受招安后,征讨了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官至武功大夫、卢州安抚使。
3、吴用
吴用(?~1124)是小说《水浒传》中登场的虚拟人物,梁山排名第三,上应天机星,山东菏泽市郓城县车市村人。
吴用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
4、公孙胜
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征方腊前返回蓟州,潜心修道。
5、关胜
绰号大刀,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惯使一口青龙偃月刀。
6、林冲
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氏,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后火并王伦,尊晁盖为梁山寨主。他参与了梁山一系列的战役,为山寨的壮大立下汗马功劳。
7、秦明
一百单八将之一。因其性如烈火,故而人称“霹雳火”。祖籍山后开州。善使一条狼牙棒。本是青州指挥司统制,攻打清风山时,因中宋江的计策,被俘后无家可归,只得归顺。自上梁山后,秦明凭手中狼牙棒,在一系列战斗中屡立战功。
8、呼延灼
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时,坐第八把交椅。
(8)水浒传故事介绍背景图片扩展阅读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
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明清两朝,出现了多个版本的《水浒传》续作,另有很多小说、戏剧等以《水浒传》中的故事为素材,比如明朝的世情小说《金瓶梅》就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情节发展而来的。
另外,《水浒传》还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在国外很多国家流传开来,如18世纪流传到日本、朝鲜,朝鲜最早的小说之一《洪吉童传》和日本曲亭马琴的小说《南总里见八犬传》的创作,都受到了《水浒传》的影响。19世纪,《水浒传》又流传到了欧美各国,出现了德语、法语、英语等译本。
I. 水浒传的人物关系图(简单的)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人物关系比较复杂。但其中主要的人物关系如下:
一、兄弟关系
1、张横、张顺。
2、 宋江、宋清 。
3、童威、童猛。
4、解珍、解宝。
5、 孔明、孔亮。
6、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7、穆弘、穆春。
8、孙新、孙立。
二、夫妻关系
1、孙新、顾大嫂。
2、张青、孙二娘。
3、 王英、扈三娘。
4、宋江、闫婆昔。
三、派系关系。
1、二龙山:鲁智深、杨志、武松、张青、孙二娘、施恩、曹正。
2、少华山:史进、朱武、陈达、杨春。
3、桃花山:周通、李忠。
4、白虎山:孔明、孔亮。
5、芒砀山:樊瑞、项充、李衮。
6、登州派:解珍、解宝、顾大嫂、孙新、乐和、孙立、邹渊、邹润。
7、饮马川:裴宣、邓飞、孟康。
8、黄广山: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
9、青州将领:泰明、黄信。
10、清风山、燕顺、郑天寿、王英。
11、祝家庄:祝龙、祝虎、祝彪。
12、李家庄:杜兴、李应。
四、师徒关系
1、候健、薛永。
2、朱富、李云。
3、林冲、曹正。
4、史进、李忠。
五、结拜关系
1、戴宗、杨林。
2、李逵、汤隆。
3、杨雄、石秀。
4、张横、李俊。
5、宋江、李俊。
六、家人及社会关系。
1、弟报兄仇:武松,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
2、鲁智深与史进一起火烧瓦罐寺。
3、武松帮施恩义夺快活林。
4、扬雄、石秀带着时迁上梁山。
5、高俅和林冲是死对头。
6、燕青是卢俊义的家童,李应是杜兴的仆人。
7、宋江和花容是好友。
8、萧让和金大坚是同乡。
创作背景:
1、创作基础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2、小说取材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3、书名由来
“水浒”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但至于这个书名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