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这是什么蛇
放大看了好几次,八成是【虎斑颈槽蛇】
虎斑游蛇,Rhabdophis tigrinus,游蛇科,颈槽蛇属。俗称为野鸡脖子等。由于虎斑颈槽蛇的特殊习性,常出没于农村粪圏厕所,也被人们认为是蛇类中比较不卫生的一种。
体长约0.8米左右。体重一般为200~400克。颈背有一明显颈槽,枕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斑块。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有方形黑斑,颈部及其后一段距离的黑斑之间为鲜红色;腹面为淡黄绿色。下唇和颈侧为白色。体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体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桔红色斑块相间排列,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形斑。虎斑颈槽蛇是我国学术界广泛争议的一种蛇类,由于性格温顺,很多学者都认为它是无毒性的蛇类。其实它是毒蛇(过敏体质有中毒死亡先例,在日本被归为毒蛇)但性格温顺。
生活于山地、丘陵、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 、水渠、稻田附近。以蛙、蟾蜍、蝌蚪和小鱼为食,也吃昆虫、鸟类、鼠类。广泛分布全国各地,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均有分布。北京各区县均有分布。
虎斑颈槽蛇具有毒腺,而且在齿槽后方具有较大的牙齿,形态上非常接近后沟毒牙的毒蛇。然而虎斑颈槽蛇并不是毒蛇,因为其毒腺与毒牙没有导管联通。其毒液不通过毒牙导管,而通过其他物理方式进入被咬者的伤口。虎斑颈槽蛇的毒性较为强烈,是游蛇中比较着名的足以对人类造成危险的蛇。作为一种并非毒蛇的蛇类,虎斑颈槽蛇却具有对人类有致命可能性的毒液。在日本确曾报导过遭虎斑颈槽蛇咬伤致死的案例。在中国也有过多起因本种蛇咬伤致危的案例。
❷ 广西黑色蝴蝶品种
虎斑蝶、麝凤蝶、幻紫斑蛱蝶
广西黑色蝴蝶品种主要有:虎斑蝶、麝凤蝶、幻紫斑蛱蝶。
幻紫斑蛱蝶(学名:Hypolimnas bolina)也称琉球紫蛱蝶,是蛱蝶科斑蛱蝶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及中国南方。幻紫斑蛱蝶雄蝶翅膀背面为黑色,前后翅中央有蓝色金属光泽的鳞片;雌蝶仅前翅有蓝鳞片。翅膀腹面呈褐色,外缘有两列白斑。多在林缘、灌丛出现,有守卫领域的行为。
❸ 这是什么猫科动物
绝对是小豹猫。
【中文名称】:豹猫
【拉丁学名】:Felis bengalensis 命名:Kerr, 1792
【俗名】:山狸,野猫,狸猫,麻狸,铜钱猫,石虎,抓鸡虎
【英文名】:Leopard Cat
【商品名】:狸子
【生态环境】:山地林区或郊野灌丛等处。常居于近水地方, 而远离干燥区域
【国内分布】: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山西,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山东, 河南, 江苏, 浙江, 安徽, 湖北, 湖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国外分布】:亚洲大陆东部和南部及南亚各群岛, 相邻各国均有分布
[编辑本段]分类信息
分类地位:
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哺乳纲 Mammalia → 真兽亚纲 Tberia → 食肉目 Carnivora → 猫科 Felidae → 猫亚科 Felinae → 豹猫属 Prionailurus → 豹猫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下属分类:
| 豹猫指名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bengalensis | 豹猫北方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euptilura | 豹猫华东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 | 豹猫川西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scripta | 豹猫海南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hainana
[编辑本段]濒危信息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豹猫 是一种有着美丽皮毛的猫科动物,尾背有褐斑点半环,尾端黑色或暗棕色。它们的体型比家猫稍大,约45-95cm,腿也更长,尾巴大约是身长的一半左右。随着分布区域的不同,它们毛发的底色也分很多种,包括淡褐色、黄色、灰棕色或红棕色。在北方地区往往灰棕色偏多。它们的身上点缀着或大或小深棕或黑色的斑点,前额到颈部常有四条深色的纵向条纹,四肢和尾巴也各有斑纹环绕,此外在背部中央常有一条斑纹贯穿全身。它们的腹部、胸部是白色的。它们的毛发长短各异,如果在北方地区,毛发则显得长而密,到了南方就成了精神的短毛猫了,豹猫的头部比较小,吻部也窄。它们的下巴是白色的,眼窝内侧和两颊都有白色斑纹。豹猫的耳朵比较长,尖端呈圆形,黑色的耳背也同样印有白色斑点。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一、国外主要分布:
豹猫是亚洲地区分布最广泛的小型猫科动物,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各地。包括: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朝鲜北部、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二、国内主要分布:
省份:
北京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台湾 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
天堂寨 松山(北京) 牛姆林 武夷山(福建) 武夷山(福建) 戴云山 白水江(甘肃) 南岭 南昆山 豫北黄河故道湿地 鼎湖山 大瑶山水源林(广西) 防城金花茶 道真大沙河 赤水桫椤 麻阳河 雷公山 习水 梵净山 茂兰 吊罗山 尖峰岭 坝王岭(昌江、白沙) 董寨鸟类 济源猕猴 鸡公山 宝天曼(内乡) 洪河 凉水 兴凯湖 九宫山 神农架 后河 桃源洞 壶瓶山 八大公山 索溪峪 莽山 长白山 鄱阳湖 武夷山(江西) 岩泉 桃红岭 桃红岭 井冈山 双台河口 老秃顶子 老秃顶子 白石砬子 六盘山(宁夏) 青海湖鸟岛 庞泉沟 太白山 佛坪 王朗 王朗 卧龙 缙云山 金佛山 珠穆朗玛峰 石林(云南) 哀牢山 大围山 金平分水岭 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 铜壁关 铜壁关 南麂列岛 清凉峰 天目山(浙江) 古田山 乌岩岭 三江(黑龙江) 瓦屋山 赛罕乌拉 朱家山 安溪云山 小溪 八仙山 梅花鹿铁布 黄河三角洲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
阿尔金山 长白山 中条山 大别山 都庞岭 关帝山 昆仑山-东段 老爷岭 老爷岭 小兴安岭 五指山 五指山 五台山 完达山 六盘山 芦牙山 太行山 清凉峰 秦岭 千山 祁连山 祁连山 大兴安岭南段 张广才岭 张广才岭 伏牛山 河湟谷地 吊罗山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豹猫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郊野灌丛和林缘村寨附近。分布的海拔高度可从低海拔海岸带一直分布到海拔3000m高山林区。在半开阔的稀树灌丛生境中数量最多,浓密的原始森林、垦殖的人工林(如橡胶林、茶林等)和空旷的平原农耕地数量较少,干旱荒漠、沙丘几无分布。窝穴多在树洞、土洞、石块下或石缝中。豹猫的巢域大小,根据Rabinowitz(1990)在泰国对3个雄性和1个雌性的无线电跟踪研究为1.5~7.5k㎡,核心区为0.7~2.0k㎡。豹猫主要为树栖,攀爬能力强,在树上活动灵敏自如。夜行性,晨昏活动较多。独栖或成对活动。善游水,喜在水塘边、溪沟边、稻田边等近水之处活动和觅食,主要以鼠类、松鼠、飞鼠、兔类、蛙类、蜥蜴、蛇类、小型鸟类、昆虫等为食,也吃浆果、榕树果和部分嫩叶、嫩草,有时潜入村寨盗食鸡、鸭等家禽。北方的豹猫繁殖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春夏季繁殖,春节发情交配,妊娠期56天左右,5~6月产仔,每年1胎,每胎2~4仔,以2仔居多。出生10天后的小猫睁开眼睛,23天后能够吃固体食物,如果小猫被杀死,母猫可能在当年内再次发情,并再次产下幼崽。南方地区的豹猫一年四季都可繁殖。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豹猫在我国分布广,资源数量大,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出口裘皮之一。60~70年代,我国豹猫毛皮年收购量约20~25万张,估计全国的豹猫资源量不少于100万只;70年代以后,豹猫在多数省区数量下降,有些省区(如北方和华东地区)豹猫几乎成为濒危物种;80年以后,年收购量约为60年代的1/3~1/2。陆厚基等曾统计过我国南方六省区(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江西)1955~1981年的收购数,60年代中期1964、1965年六省区的年收购量分别为22.2万和17.2万张;1978、1979年分别为12.6万,14.1万张(Lu and Sheng, 1986)。在80年代中期,我国的豹猫皮张年收购数仍保持在15~20万张左右。据Yu(1991,in Litt.)的资料,我国1989~1990年的豹猫皮库存量有80余万张。根据我们最近的调查,1991~1992年我国豹猫皮的收购数约在10万张左右,其资源约为60年代的一半。在我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是我国豹猫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收购量约占全国收购量的50%~60%。从1985年以来,没有有关豹猫的种群现状的科学报道(Yu, 1995)。
[编辑本段]饲养情况
国内有过少量养殖,在人工饲养下能够繁殖,性成熟年龄为2岁,动物园中饲养的寿命可达13年(寿振黄等,1962)。
[编辑本段]致危因素
1. 致危因素主要是长期以来作为毛皮兽而大量捕杀和贸易。
2. 经济林木(人工纯林)和作物的大面积垦植,使豹猫栖息地被破坏和恶化。
3. 作野昧食用,在80年代,华南地区每年的消耗量约数千。
4. 部分农区灭鼠后引起第二次中毒而造成豹猫死亡。
[编辑本段]现有保护措施
豹猫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大宗毛皮兽,资源较多,一直未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然而,在国际上被濒危物种公约(CITES)列入附录 II,指名亚种被列入附录 I,包括我国的种群。我国参加该公约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提案,经1985年该公约成员国大会通过,我国的指名亚种种群降为附录 II,多年的库存豹猫皮重新得以出口。但因管理不力,也带来大量捕杀和收购的负面影响。后经再次暂停出口多年,豹猫种群的威胁才有所减缓。
[编辑本段]保护措施建议
1、建议把豹猫列入我国II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把豹猫资源的持续利用与保护共同纳入我国法制轨道;
2、在豹猫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建立全国性的豹猫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库,收集和分析全国豹猫数量变动趋势,定期提出各省区每年的收购猎捕限额和出口限额的建议,实行对豹猫的监控和国际间的交流;
3、开展定期的豹猫资源数量变动调查,建立全国性的资源信息网络系统。
❹ 极为罕见!“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现身广东连山,为何只有我国有这种鸟
因为这种神秘的鸟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高,只有广东连山适合它,所以只有我国有这种鸟。
❺ “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现身广东连山,海南虎斑鳽到底是什么稀客
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福堂保护站附近时,发现一只从没见过的鸟倒在路边,无法起飞,遂向连山林业局和该保护区福堂保护站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救助。经专家确认,这只鸟是海南虎斑鳽(jiān)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现身广东连山,海南虎斑鳽到底是什么稀客?
❻ 红头绿身的都有什么蛇
最符合“红头绿身”体型特征的蛇是百花锦蛇,别名为白花蛇、百花蛇、花蛇、菊花蛇、红头锦蛇、百花锦蛇、百花晨蛇。这种蛇的头背通常为赭红色,体背灰绿色、淡灰色,具有30余个略呈六方的深色大斑块,体的两侧也各有类似的较小斑纹,一般左右对称排列,其腹面带白色。
该蛇的其他部位颜色,在颈、腹尾部有黑色与白色相间的宽斑纹,尾部有若干黑褐与红色相间的环纹,在体上还散布有不规则的呈深蓝色或蓝褐色小斑。
(6)广西哪里有虎斑图片扩展阅读:
百花锦蛇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和贵州等地。此蛇昼夜活动,以夜晚活动最活跃,耐寒力差,约于11月至12月初进入岩洞、岩缝沙沟边乱石洞中冬眠,冬季气温在23~25℃时,仍能出洞活动。
夏季白天气温在35℃以上,蛇多在石山下阴凉处活动捕食。以鼠类、昆虫、蜥蜴、鸟类为食。每年7月中下旬为产卵期,1年产1次,每次产卵6~14枚,卵长椭圆形,乳白色。
❼ “世界最神秘的鸟”现身广东连山,海南虎斑鳽为何比熊猫还稀有
海南虎斑鳽的数量已经不足1000只,属于世界濒危物种之一,而且这种鸟类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极高,人类很难观测到它们。
❽ “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现身广东连山,它到底有多神秘
“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现身广东连山,它是数量稀少昼伏夜出的海南虎斑鳽,所以十分地神秘。
一、“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现身广东连山
海南虎斑鳽主要生活在亚热带山地森林的山谷峡谷及其它有水的地区,夜间活动,常在丛林中活动。
❾ 图片上这条是什么蛇
颈槽蛇
为游蛇科颈槽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野鸡项、红脖游蛇、扁脖子。分布于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锡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多生活于农耕区的水沟附近。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225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与眼镜蛇等剧毒蛇一样,红脖颈槽蛇属进步蛇类。生态习性:生活于农耕区的水沟附近,白天活动,以蛙为食;受惊扰时,身体前段膨扁,局部皮肤扩张,背鳞间露出腥红色,有警戒威吓作用。1998年12月出版的《中国毒蛇学》(第2版)亦未把红脖颈槽蛇列入毒蛇分类。
然而此蛇在国内已经造成多起严重伤害甚至致死的案例,颈槽蛇属毒牙位于口腔后部,为后毒牙,而不是更先进的管牙,需要咬得很深并咀嚼才能注毒,一般被咬一口不会出现严重反应,加上性格大多温顺,所以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颈槽蛇属咬伤无对应血清,目前只能透析治疗。
树栖,穴居。白天活动,多发现于农耕区的水沟附近,主要以蛙、蟾蜍、蝌蚪为食,也吃小鱼、昆虫、鸟类、鼠类。该蛇分布广,适应性强。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爪哇、加里曼丹、苏门答腊)、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香港,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❿ 各位大师!请问这是广西虎斑木手串吗
黑檀,别名:乌木、黑紫檀;拉丁文名:Dalbergia melanaoxylon Guill&perr.大乔木,高达45m,直径达2.5m;板根大;材表常见小沟槽。本属15种,非洲11种,分布于西非和中非地区。该种常从喀麦隆、加蓬、赤道几内亚进口,数量较多。
中文学名 黑檀 拉丁学名 Dalbergia melanaoxylon Guill&perr. 别 称 乌木、黑紫檀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豆目 科 豆科 属 柿属 种 黑檀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非和中非地区。 木材名称 爱里古夷苏木
虎斑木材质细腻,十分重、硬、耐磨,富含油性,防潮性能极强、稳定性甚佳。在欧洲上层社会,虎斑木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与美国黑胡桃一样,虎斑木可以用于制作枪托,枪柄和体育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