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东济南出土的一块墓志,告诉我们秦琼为什么病了12年
其后每多疾病,因谓人曰:"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旧唐书》
这是秦琼对于自己在贞观年间一直生病的交代,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他戎马一生,前后经历了二百多战,受伤无数,吐出来的血也有几十斗了,又怎么可能不生病呢?这并非虚言。
秦琼作为秦爱的儿子,从小跟着父亲和祖父隐居,自然耳濡目染了很多官场的事情,这对他的影响很大。他长大后虽然愿意参军建功立业,但等天下大定之后,他不愿意入朝参与到尔虞我诈的斗争中去。
所以等到李世民登基,天下已然平静下来,他这样的武将已经没有多少用处的时候,文臣和武将之间必然不会团结如初,他选择急流勇退,也学祖父和父亲,隐居下来。但他是大唐的大功臣,不可能退隐到家乡去过闲适的日子,只能在左武卫大将军的位子上称病。
这一病就是12年,直到638年去世。秦琼的所作所为,是李世民乐意见到的,贞观年间,文臣的作用已然超过了武将,正是偃武修文的时候,秦琼的做法无疑是识时务的,所以李世民自然允了秦琼,由着他一直“生病”。
秦琼去世之后,李世民“特令所司就其茔内立石人马,以旌战阵之功焉。”这是独一份的荣誉,五年之后,秦琼的画像又入了凌烟阁,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❷ 秦琼、程咬金的墓葬在哪里
“江南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的帝陵数量和密集度自然为全国之最。具统计,陕西共有历代帝王陵墓70多座。其中秦始皇陵修建历时37年之久,兵马俑世界闻名;武则天和唐高宗合葬墓乾陵中的无字碑则举世无双,然而陵园群最大的却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合葬陵墓的昭陵。
被誉为“天下名陵”的昭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之一,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大家熟悉的魏征、徐懋功、尉迟敬德、秦琼、程咬金等唐朝着名的将相都陪葬在昭陵。这些陪墓葬以地理位置或墓葬规格来体现。因昭陵是以山为陵,唐太宗的妃子和嫡出公主都陪葬在靠近陵山的地方,魏征、阿史那思摩(李思摩)和阿史那社尔的墓葬也享受了这种较高的礼遇。
昭陵的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着名的“昭陵六骏”即位于昭陵祭坛,原石在每块上角有欧阳询书太宗自撰的马赞诗,随后另有殷仲容隶书刻于座上,如今俱不可见,原诗收入《全唐文》中。六骏浮雕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威武雄壮,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昭陵的这些石刻在品类、造型及题材上,既不取生前仪卫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独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写实,富有政治意义的不同凡响之作。
在徐懋功的墓葬地,建立了昭陵博物馆,包括两个碑石陈列室和出土文物、雕刻绘画展厅。展出近年来发掘出土的十多座陪葬墓中文物外,陈列昭陵范围出土的各式唐代墓志铭等文物,因为这些碎石独有的巨大书法艺术价值,这座博物馆又被人称为“昭陵碑林”。其中有欧阳询的《温彦博碑》、褚遂良的《房玄龄碑》、唐高宗李治御制御书的《李?薇?返龋?俺葡∈勒淦贰?span class="bjh-br">
❸ 秦琼墓在哪
秦琼死后被敕葬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墓前有石人马。2007年,陕西省礼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开的秦琼、敬德门神文化保护计划,将秦琼墓前的石羊、石人、石马等文物收藏于昭陵博物馆内。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李密,又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最后与程咬金等加入李唐。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众之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死。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贞观十七年入凌烟阁。
❹ 秦琼之墓在什么地方
秦琼之墓在昭陵,昭陵位于陕西礼泉县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
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死。李世民追赠其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命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
贞观十三年(639年),该封秦琼为胡国公,十七年(640年),李世民画秦琼等人的全身像挂入凌烟阁。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李密,又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最后与程咬金等加入李唐。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众之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死。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贞观十七年入凌烟阁。
❺ 秦琼的祠墓
五龙潭秦琼祠位于公园北部,总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整组建筑为唐代风格,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布局,有正殿、东廊、西亭廊及大门,大门外建有影壁与建筑呼应。正殿内秦琼塑像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李霁教授主持完成,两侧悬挂着吉常宏先生撰写的龙门对楹联。塑像高3.6米,身披戎装,手持令节。东廊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于新生教授手绘的《贾家楼聚义图》铜腐蚀浮雕,浮雕两侧南北墙壁各镶嵌3米高、0.8米宽的碑刻。南面墙刻有关于“图形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的诏书,北面墙刻有山东省图书馆原馆长、文史专家任宝祯先生考据集成的《秦琼事迹年表》。东廊内自南向北还依次布置了《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唐初统一战争示意图》、《秦琼征战形势图》。西亭廊处主要以线描石刻为主,突出了“秦彝托孤”、“临潼救驾”、“当锏卖马”、“幽州认姑”、“走马金堤”、“计降敬德”等十个情节。
❻ 历史上的秦琼秦叔宝 秦琼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秦琼是病死的。
秦琼经常生病,每逢病时就对人说:“我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都有几斛多,怎么会不生病呢!”
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死,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
(6)秦琼墓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秦琼生平: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
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
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秦琼轶事:
李世民起兵时才十八、九岁,年轻气盛,最瞧不得敌人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要是打仗时在两军阵前看到对面敌人有嚣张的,就回头给身边的秦琼说:“去灭了他。”
于是秦琼纵马持枪而出,独闯敌阵,在万军之中把那个嚣张的家伙给灭掉。——每次都是这样。
秦琼用的枪和一般人不一样,比一般人的要粗要大要重很多,跟随李世民打王世充的时候,秦琼在洛阳城下耀武扬威,把自己的枪插到地上,然后回去了。
王世充派手下人出去拔枪,十几个人一起拔没有拔出来。然后过了一阵秦琼回来了,一把手拔了出来。——到后来这支枪成了国家礼器,每次朝廷举行重大典礼的时候,都把它陈列出来。
❼ 唐朝大将秦琼简介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
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
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7)秦琼墓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秦琼本来是隋朝将领,在隋朝名将来护儿任职,来护儿时常看好秦琼,认为他定能出任投递,后来在卢明月造反时,秦琼跟着张须陀前往征讨,秦琼和罗士信各领前人埋伏卢明月,结果卢明月中计,张须陀大破卢明月,秦琼和罗士信因此远近闻名。
公元616年,秦琼跟着张须陀征讨瓦岗,结果张须陀中计战死,秦琼带着其余部下归附裴仁基,后来裴仁基因为和萧怀静不和,杀死萧怀静后投降瓦岗,秦琼不得不跟着裴仁基。
宇文化及杀死杨广,秦琼跟着李密打宇文化及,第一次被宇文化及打散,但是秦琼挺身而出救了李密,并收散兵逆袭了战局,但是因李密负伤,胜仗中部将没有任何奖励,恰逢王世充来攻打瓦岗,李密军溃败,秦琼投降王世充,王世充任秦琼为龙骧大将军。
但是王世充在公元619年自封为帝,将裴仁基处死,秦琼与程咬金看不惯王世充为人,奔投李唐。之后秦琼为李世民父子效力,深得李渊的器重。
唐朝建朝后,秦琼还是跟着李世民四处征讨,在公元623年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琼
❽ 秦琼墓在什么地方
贞观十二年(638年),时任徐州都督的秦琼去世,陪葬昭陵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距西安市70公里,距咸阳市3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25公里谢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