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鹿的种类有哪些
鹿的种类举例如下:
1、梅花鹿
一种中小型鹿,雄性第二年起生角,雌性无角。梅花鹿群居性不强,雄鹿往往是独自生活,活动时间集中在早晨和黄昏,生活区域随季节变化而改变。春季多在半阴坡,夏秋季迁到阴坡的林缘地带,冬季喜欢在温暖的阳坡,主要以草、水果、草本植物、树芽、树、农作物为食。
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2、麋鹿
一种大型食草动物,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雌性体形比雄性略小。雌麋鹿没有角,雄性角多叉似鹿。尾巴长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野外绝灭(EW)。
3、斑鹿
样子与梅花鹿差不多,也长着一些白色的斑点。斑鹿生活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草原及森林中。喜欢群居,一般每群可多达100只以上。斑鹿的样子很漂亮,雄性斑鹿头上长着可长达1米而且分出三叉的角。所有的鹿科动物都是人们重点保护的动物。
4、驯鹿,又名角鹿
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雌雄皆有角。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处于半野生状态。食物主要是石蕊,也吃问荆、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叶。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在中国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中国鄂温克族使用驯鹿作为交通工具。
1996年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等级易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5、马鹿
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共有10个亚种,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雄性有角,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
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
中国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
2. 中国有几种鹿
中国的鹿种类很多,如梅花鹿、豚鹿、马鹿、白唇鹿、坡鹿、黑麂、水鹿、麋鹿、毛冠鹿、贡山麂、赤麂、驼鹿、驯鹿等数十种。
1、梅花鹿
是亚洲东部的特产种类,主要分布在是俄罗斯东部、日本和中国。中国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广西等有限的几个区域内,台湾亦分布有一个特有亚种。
2、豚鹿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由于栖息地破坏,种群数量极少,多存于南亚的杜德瓦国家公园和贾尔达帕拉野生动物保护园内。
中国仅有印支亚种,发现于1959-1960年间,分布于云南西部靠近中缅边境的耿马、西盟两县的南丁河沿岸。
3、马鹿
马鹿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包括亚美尼亚、阿富汗、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等。
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贺兰山;北京、山西忻州、甘肃临潭、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等地。
4、白唇鹿
青藏高原特有种,分布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四川分布自南坪向南至汶川,向西经宝兴、九龙至木里一线的川西北青藏高原延伸部分,约计28个县;甘肃分布于西部肃南、肃北及祁连山东部甘南玛曲县。
青海分布于祁连县以西的祁连山地区到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的玉树州;在西藏可可西里仅分布于东南部沱沱河沿到乌兰乌拉山东端之间,保护区外围通天河岸、杂日尕那等地有分布。
5、坡鹿
分布在柬埔寨、印度、老挝、缅甸、中国等地。可能灭绝:泰国、越南 。在中国分布于海南岛西南部的东方、白沙。
几十年前,在海南岛的东方、昌江、白沙、崖县、乐东、儋县、琼中、屯昌等县的低丘平原灌丛地带,都有坡鹿分布。由于栖息环境的急剧破坏和人们的强度猎杀,坡鹿由成片分布逐渐缩小到两个点:一是白沙的邦溪,另一是东方的大田,总数也就是五六十头。
3. 鹿大多数生活在哪里
鹿分布于欧亚、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纬40°以北地区和非洲西南部。
鹿科中的代表物种分布范围:
1、梅花鹿
别名:花鹿、鹿、哈,班龙(古称)。
分布:为亚洲东部特产种类。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目前野生较少,大部分为家养。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等地。
2、马鹿
别名:赤鹿、八叉鹿、黄臀赤鹿、白臀鹿、红鹿。
分布:分布较广。国内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贺兰山、青海、甘肃等地。国外分布于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俄罗斯东部、蒙古、朝鲜、韩国等。
3、欧亚驼鹿
别名:麇、罕达犴、堪达罕。
分布:为环北极型动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我国为欧亚驼鹿分布区的南缘,历史上分布较广,数量亦较多。现主要分布于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区。
(3)鹿是哪里的鹿图片扩展阅读:
国家对濒危物种——坡鹿的保护:
2014年06月19日,清晨,从文昌坡鹿保护站回迁到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40头坡鹿,撒着欢地在草场奔跑或悠闲地觅食。经过一个月时间的隔离监测,40头回迁的坡鹿已较好地适应了回迁地生存环境。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现存坡鹿的唯一种源基地,1996年,基于坡鹿保护原则,从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17头壮年坡鹿,迁移到文昌市昌洒镇沿海滩涂适宜生境进行保护。
截至2013年底文昌坡鹿保护站的坡鹿已发展到122头,已超出了该站海南坡鹿的容纳量(80—100头)。现在该站坡鹿食物明显不足,生境质量也每况愈下,虽然该站每年都种植一些牧草补充,但仍难消除坡鹿日益增长所带来的食物不足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多次向外地迁出个体进行保护管理等原因,该保护区坡鹿种群数量一度明显降低,种群恢复较为缓慢,回迁部分个体将有利于种群复壮。近三年来,该保护区在组织管理、基础建设和生境改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容纳、保护和管理更多坡鹿个体。
4. 鹿有多少品种
鹿在全世界约有52个品种。分别包含了花鹿属的4种、鹿属的10种、黇鹿属的2种、麋鹿属的1种、毛冠鹿属1种、麂属的7种、獐属的1种、驼鹿属的2种、驯鹿属的1种、狍属的2种、空齿鹿属的2种、南美泽鹿属的1种、草原鹿属的1种等。
其中该52个鹿的品种中最为常见是梅花鹿(为亚洲东部特产种类)、马鹿(国内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呼和浩特)、欧亚驼鹿(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的北部)、狍(分布于东北、内蒙古、青海、河北、河南)以及驯鹿(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北部)。
梅花鹿分布范围:
1、中国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广西等有限的几个区域内,台湾亦分布有一个特有亚种。
2、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立陶宛、马达加斯加、新西兰、菲律宾、波兰、乌克兰、英国和美国等地区已引进梅花鹿。
3、在韩国,梅花鹿已经灭绝,朝鲜和越南的种群也面临着可能灭绝的风险。
5. 鹿是什么颜色的
棕黄色斑块相间着白色条纹,且斑块之间深浅递变。
长颈鹿(学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长着豹纹的骆驼” 。它们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6-8米,体重约700千克,刚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皮毛颜色花纹有斑点和网纹型,头的额部宽,吻部较尖,耳大竖立,头顶有1对骨质短角,角外包覆皮肤和茸毛;颈特别长(约2米),颈背有1行鬃毛;体较短;四肢高而强健,前肢略长于后肢,蹄阔大;尾短小,尾端为黑色簇毛。牙齿为原始的低冠齿,不能以草为主食,只能以树叶为主食;舌较长,可以用于取食;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肤覆盖。
6. 鹿的栖息地是哪里具有什么特点
鹿栖息于苔原、林区、荒漠、灌丛和沼泽。分布于欧亚、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纬40°以北地区和非洲西南部。
鹿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胆囊。体长0.75~2.90米,体重9~800千克。胃4室,反刍。牙齿32~34枚。腿细长,善奔跑。多数种类具角,无角种类则具獠牙状上犬齿。
(6)鹿是哪里的鹿图片扩展阅读:
北方的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二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初长出的角叫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干枯脱落。1~2岁生出的初角几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后定型。
热带鹿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一年发情多次,角不脱落;温带鹿晚秋至冬季交配,多数一雄多雌,每胎产1~2仔,多达3~4仔。
7. 鹿是哪一族的图腾
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内蒙古巴尔虎、察哈尔、科尔沁等地区萨满巫师所戴的帽子都用铁皮制成鹿角加以装饰,所用的青铜镜和法鼓也都刻画着鹿的形象,说明蒙古先民、特别是森林狩猎民曾以鹿为图腾神灵。
希望能帮到您,可以采纳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