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去肝火刮痧刮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加油员卡通图片 2025-08-27 02:06:23
女人用的避孕套用图片 2025-08-27 02:05:39
迷路的图片唯美 2025-08-27 01:53:59

去肝火刮痧刮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7-13 08:11:26

⑴ 刮痧排毒刮哪里怎么刮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常用的刮痧用具包括刮痧板和刮痧油。
1.刮痧板
(1)牛角类①特点与功效牛角类刮痧板临床上尤以使用水牛角为多。水牛角味辛、咸、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消肿;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且质地坚韧、光滑耐用、原料丰富、加工简便;②注意事项忌热水长时间浸泡、火烤或电烤;刮痧后需立即把刮板擦干,涂上橄榄油,并存放于刮板套内。
(2)玉石类①特点与功效玉石具有润肤生肌、清热解毒、镇静安神、辟邪散浊等作用。其质地温润光滑,便于持握,因其触感舒适,适宜面部刮痧;②注意事项用完后要注意清洁;避免碰撞;避免与化学试剂接触。
(3)砭石类①特点与功效砭石采用的材质是泗滨浮石,这种石材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红外辐射频带极宽,可以疏通经络、清热排毒、软坚散结,并能使人体局部皮肤增温,用于刮痧的贬石刮痧板边厚小于3mm;②注意事项因砭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购买时需认真辨别真伪,购买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不含有害物质的砭石。
刮痧工具的材质不固定,形式多样,许多日常用具均可以作为刮痧工具使用:如铜钱、银元、瓷汤勺、嫩竹板、棉纱线、蚌壳等,现在还有了树脂、硅胶等现代材料所制成的刮痧工具。
2.刮痧油
(1)液体类①特点与功效主要有凉开水、植物油(如芝麻油、茶籽油、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药油(如红花油、跌打损伤油、风湿油)等,不仅可防止刮痧板划伤皮肤,还可起到滋润皮肤、开泄毛孔,活血行气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的中草药,煎成药液,根据病情选用;②注意事项刮痧油宜避火使用和保存;皮肤过敏者禁用,外伤、溃疡、瘢痕、恶性肿瘤局部禁用。
(2)乳膏类①特点与功效选用质地细腻的膏状物质,如凡士林、润肤霜、蛇油、扶他林乳膏等。亦可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芳香开窍等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制备成乳膏剂使用;②注意事项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宜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刮痧介质,如扶他林乳膏有镇痛、抗炎作用,用于风湿性关节疾病疗效较好。
1.操作要点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
(2)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循行路线,振奋一身之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再根据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经穴,可取得更好疗效。
(4)刮痧后嘱患者饮用温开水,以助机体排毒驱邪。
2.用途
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3.注意事项
(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2)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3)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
1.感冒刮痧疗法
采用穴位(风池、太阳、大椎、风门、肺俞、夹脊等穴)刮痧法,将红花油或万花油涂擦于穴位局部皮肤上,操作者用手紧握刮痧板从上至下刮拭,用力宜均匀柔和,痛甚处应反复重刮,每次治疗时间约15分钟。刮拭出痧后再给饮温开水或生姜汁糖水以发汗解表。隔日治疗1次。
2.黄褐斑刮痧疗法
先清洁皮肤,再均匀涂抹润肤乳,按照额头、眼周、面颊、口周、鼻部、下颌的顺序,用面部刮痧板依次从面部中间向两侧沿肌肉纹理走向或顺应骨骼形态单方向刮拭,在色斑、痛点处采用压力大速度慢的手法。然后按揉太阳、印堂、迎香、颧髎、承泣、四白、承浆、大迎、颊车及黄褐斑部位。刮拭速度宜缓慢柔和,力度均匀平稳,以皮肤潮红为度,不要求出痧。每周2次,4周为一疗程。

⑵ 刮痧可以刮哪些部位

刮痧的部位是根据疾病本身而定的,但常用的部位有大椎、肩颈、喉咙两侧、脊椎、脊椎两侧的肌肉、肘窝、腘窝等部位。

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扩展燃料

注意事项:

刮痧也要辨清体质,并非人人适合。刮痧是一种泄法,不能想刮就刮,泄得过度伤真气。任何一种疗法都不能包治百病,刮痧也有禁忌症。

对于正常的人来说,可能不怎么了解经络的作用,都是“哪儿痛,刮哪儿”,就好像拉肚子,就刮肚脐周围的穴位。小孩子皮肤比较嫩,不建议上小学之前的孩子刮痧;过饥、过饱、过渴、过分疲劳、醉酒等情况下也不要刮痧,可在饭后1小时刮痧。

⑶ 肝胆湿热刮痧治疗刮那

可以刮痧刮肝经,胆经,顺着大腿外侧从上往下刮,或者顺着上肢外侧从上往下刮便可。

⑷ 肝火旺刮痧刮哪里

可以用, 刮按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处,即是太冲穴。肝火旺时,点按此穴,可以平肝潜阳,行气解郁,活血化淤,清肝利胆。

足够的睡眠也很有帮助.另外,大椎是去火退热的要穴,不管是身体哪个脏器的实火和实热,在大椎穴拔罐都会有明显的疗效。

⑸ 肝火旺盛刮痧刮哪里呢

肝火旺的话可以去太冲穴以及膀胱经的肝腧、胆腧进行治疗的。

⑹ 怎么刮痧去火

刮痧有很好的去火效果。火所处部位的不同、表现不同,要刮的穴位也不同。你必须清楚自己上火的部位。例如:胃火主要表现出口干、口苦、口臭,肺火则浮现咽痛、咳嗽等咽喉不适,肝火表现为情绪烦躁、眼球充血,心火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
1、去肝火要点按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处,即是太冲穴。肝火旺时,点按此穴,可以平肝潜阳,行气解郁,活血化淤,清肝利胆。
2、去肺火要用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关节外侧出现的横纹末端,手肘弯曲,前臂上臂呈直角,肘弯横纹尽头处按压下去会有酸麻感。
3、去胃火要用内廷
内廷穴:位于脚趾头第二趾和第三趾间的接缝凹陷处
4、去心火要用外关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另外,大椎是去火退热的要穴,不管是身体哪个脏器的实火和实热,在大椎穴拔罐都会有明显的疗效。

⑺ 刮痧具体刮哪些部位

刮痧是流传很久的一种民间治疗方法,看病症选用应刮的部位和穴位,其实全身都可以刮的,不过我们常用的是后背,因为后背脊柱两侧是膀胱经,上面有背俞穴,膀胱经为太阳,主人体卫外功能,一旦受邪首先是膀胱经受邪,背俞穴为五脏六腑经气输注之所,刺激它可加强脏腑功能,起到强建身体的作用。

⑻ 肝火旺盛刮痧哪个部位

刮液下。如果真有这么旺。吃点板蓝根就不。或者是三黄片。

⑼ 刮痧能去火吗

刮痧去火关键要看是哪里的“火”,部位不同,“火”的表现不同,要刮的穴位也不同,例如:

胃火主要表现出口干、口苦、口臭,肺火则浮现咽痛、咳嗽等咽喉不适,肝火表现为情绪烦躁、眼球充血,心火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

1、去肝火要点按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处,即是太冲穴。肝火旺时,点按此穴,可以平肝潜阳,行气解郁,活血化淤,清肝利胆。

2、去肺火要用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关节外侧出现的横纹末端,手肘弯曲,前臂上臂呈直角,肘弯横纹尽头处按压下去会有酸麻感。

3、去胃火要用内廷
内廷穴:位于脚趾头第二趾和第三趾间的接缝凹陷处

4、去心火要用外关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另外,大椎是去火退热的要穴,不管是身体哪个脏器的实火和实热,在大椎穴拔罐都会有明显的疗效。

当然,如果能说明具体症状,配上相应的穴位,会更加有的放矢。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⑽ 可以用刮痧吗刮哪个地方可以降火

砭石刮痧确实可起到一定的去火作用。如肝火旺可刮拭点按太冲穴,达到平肝潜阳,行气解郁,活血化瘀,清肝利胆的目的。而去肺火要刮拭曲池穴,去心火要用外关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