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川洪雅山體崩塌致5間農房被掩埋、3人失聯,山體崩塌的危害有多大
今日有一條消息引發了大家的關注,那就是四川洪雅山體崩塌事故,導致了5間農房被掩埋,還有三人失聯,那麼三體的崩塌危害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們來空拆嘩一起聊一聊。
一般山體崩塌多發生在山地的山坡,還有丘陵地區。山體崩塌會對於工程建設的危害有很大,輕的話可能會影響施工速度,重的話那就會破壞建築,而且因為山體滑坡,經常會使交通中斷,影響了公路的正常運輸,而大規模的山體崩塌更是可以堵塞河道,摧毀公路,掩埋村莊和交通設施。
❷ 關於樂山的羅城古鎮和眉山的柳江古鎮,哪裡好耍點介紹哈嘛
柳江古鎮,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柳江兩岸,歷史上稱為「明月鎮」,始建柳江古鎮導游圖
於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清代中期,因鎮上柳、姜兩姓族人合資修建了一條石板長街而更名為「柳姜場」,1780年定名為「柳江場」。歷代屢廢屢興。柳江被稱作「煙雨柳江」,白天感覺不到這點。到了晚上,小雨淅瀝,坐在望江客棧的二樓上,在朦朧的燈火中,聽雨望江,才彷彿找到了「煙雨柳江」畫意。
編輯本段悠久的歷史
柳江鎮古為蘆村,南宋紹興十年(即公元1140年)始建為「明月鎮」,距今已有864年的歷史。鎮東有明朝弘治四年(公元1488年)修建的木禪寺,大清康熙11年(公元1672年)重建在鷹嘴山下邊,歷史上是峨眉山的起香地,現有碑文記載,三隻腳老虎萬倉岩、寺廟前後古跡多,現有景點十三處(未開發)。鎮南有晉朝道家葛洪練丹處的抱朴洞,洞下兩股清泉,終年不息。鎮西有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石柱房。鎮北有書法家張帶江,張樓房的故攔賣居。優美的自然風光柳江古鎮地處五鳳山東,玉屏山麓,依山臨水,東西南三面環水,東有花溪河,西跨楊村河,兩條河流蜿蜒穿鎮而過。鎮域內有山有水,有峰有嶺,有樹有石。每當春末夏初,駐足橫跨楊村河上的柳江石拱大橋。近觀,沿河兩岸古樹成蔭,河水波光瀲灧,水中鵝鴨嬉戲,游魚穿梭;遠眺,八面山聳峙逶迤,五鳳山蒼翠欲滴,柏木崗林海茫茫。登臨玉屏山森林度假村,佇立擱鼓崖上,可東觀八面晴嵐,西眺瓦屋飛瀑,北望雪山皚皚,南瞻仙山峨眉。身感清風拂面,耳聞百鳥啁啾,使人心曠神怡,樂不思歸。
編輯本段豐富的旅遊生態資源,便捷的交通條件
柳江古鎮柳江古鎮
處於洪雅縣的幾何中心,是洪雅縣山區與平壩的過渡帶,一鎮居中,將洪雅縣分為南北兩部,南部七個鄉鎮的竹木、葯材、煤炭、鉛鋅礦等,外運時必經於此。洪高公路縱貫古鎮南北,人流、物流、車流,三流匯聚,為柳江鎮增加不少經濟收入。古鎮又是南遊瓦屋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必經之地,森林公園景區之一的玉屏山森林度假村就在廳謹古鎮西山。通過鎮境內的兩條縣級公路,還可以環游峨眉仙山、樂山大佛、三蘇祠。古鎮山清水秀,有數萬畝人工林和天然林,珍稀古樹參天蔽日(僅橄欖、麻柳、千丈、銀杏、黃桷蘭、黃角樹等掛牌保護的就有108株)。林區中的湖泊、山溪、瀑布、飛禽走獸,都能給人以自然的野趣,使人返樸歸真,凈化心靈。古鎮內,百花爭艶,古木參天,古屋輝映,石徑蜿蜒,雙江環繞,鐵索橫空,石橋飛流,古樹蔭江,古廟生香,舊園新色,白鷺翔集,雄鷹盤旋,旅遊景點之多,開發潛力實實在在。柳江古鎮有豐富的竹木資源,森林覆蓋率為67%。古鎮內水電資源充足。目前,已有水電站12座,總裝機15735千瓦。鎮內還有繁多的土特產資源,有開發採集價值的上百個品種;葯材類有黃柏皮、杜仲、五倍子等五種,年產量5萬公斤以上;野生菌類有30餘種,年產2萬公斤以上;野生菜如蕨苔,蕨鶏粉、竹筍,年采5萬公斤以上;野生果如獼猴桃等,年采3萬公斤以上;栽培類,大宗的有茶葉、柑、梨、李、核桃、栗子等;家養類,有雞、鴨、鵝、魚、兔、豬、羊、奶牛等,且多以天然飼料為主,營養價值高,僅豬肉一項年產達2000噸以上。
編輯本段淳樸的民風民俗
柳江古鎮自然條件優越,特產富庶,但因地處偏僻,自古交通閉塞,雖有花溪河,船筏可通洪雅和嘉定(樂扮衡基山),但未得以充分利用,很少向外接觸。明代以後,縣內水利灌溉增多,農業生產穩定,長期形成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因此,民風淳厚,民俗古樸。日常生活中,鄉親們都以誠信待人,和睦相處,平時走門串戶,相互幫助,互通有無,毫不斤斤計較。對待外地來客總是滿腔熱忱,照顧周全,使人有賓至如歸之感。
編輯本段獨特的飲食文化
柳江古鎮不但風景秀麗,而且當地的飲食風味別具特色,價廉味美。當你走游疲憊時,可進入河邊茶棚,啜飲一杯用山泉水沖泡的本地出產的綠茶,以緩解唇乾舌燥;當你暑熱難耐時,可去小食店裡吃頓豆花飯,或在路邊小攤上買個葉兒粑或米粑充飢。其它的傳統風味小食還有糖心油炸粑,酸豆腐腦、肥腸豇豆粉、又麻又辣的白宰缽缽雞、滾燙的狗、羊肉湯鍋等。如果你冬末早春來旅遊,還可以品嘗到熏得黃橙橙、香噴噴、油汪汪的老臘肉。河中的十多種優質天然野生魚類味美可口,國內難尋。
編輯本段旅遊看點
老街
柳江古鎮建於南宋,與現代建築一水之隔的是明清時代的建築。一座座古樸的木板房吊腳樓依著根枝盤
柳江古鎮風景(10張)錯的黃葛古樹,木板房半邊街的盡頭,連接著一條石板長街,不著一字,盡現街道的滄桑古樸。柳江鎮依傍的河流不叫柳江,而是花溪河與楊村河。兩條河匯集於柳江鎮,楊村河中有一個小島。原來是一片草坪,大約1988年被街上的居民逐步搞成了文化站。島上綠樹掩映處隱隱有民居,頗有詩情畫意。據說小島早年被一畫家買下定居,讓人不由贊嘆這位畫家的眼力。
古樹
古鎮從來多古樹。柳江古鎮不僅生長著許多巨大的黃葛、麻柳古樹,還有一株據說已有200年樹齡的黃桷蘭。那株高齡黃桷蘭高達數十米,枝繁葉茂,且花香襲人。讓人稱奇的遠不止此,與這株黃桷蘭一牆之隔的曾家大院中有一株奇樹,樹上掛滿了像豇豆般細細長長的果實。當地沒人知道它的名字,也沒人知道它的來歷,我們只好稱它為「豇豆樹」。
老宅
長有「豇豆樹」的院子叫曾家大院。柳江歷史上曾有「曾、張、楊、何」四大家族,民間流傳「曾家的房子、楊家的頂子、張家的丫頭子、何家的穀子」。曾家園是今天唯一保存較為完好的家族庄園。據考證由
曾氏後裔曾藝澄於1927—1937年歷經10年建成,原佔地1162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402平方米,為「四院三戲台」布局,有四個四合院,三個戲台,院中有觀景台、八字龍門、小姐樓、書房、石牌坊,還有牡丹園、荔枝園和休閑亭,足見院主人昔日的豪華氣派。更為奇特的是,這座宅院鳥瞰呈繁寫的「壽」字。據說當時曾家大院的主人為追求順應「壽」字的筆畫布局,把外面的牆或樓建造得頗為獨特,尤其是臨河的一排樓房,修建得如鋸齒一樣,一拐一彎,形態怪異獨特,也顯示出設計者獨具匠心的智慧和縝密的心思。整座宅院引進西洋建築圖案裝飾,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是近代中西合璧建築的典範,曾家大院也因此成為柳江古鎮最耀眼的一景。曾家園是免費參觀的,走進大院,戲台上還在表演川劇,吸引不少遊人圍觀。[1]
編輯本段交通指南
成都沒有直達柳江古鎮和瓦屋山的旅遊班車,需要在新南門車站搭乘到洪雅的班車,然後轉車至柳江或瓦屋山。其中成樂高速68公里,下高速後進入省道,50公里後至洪雅。洪雅到柳江、瓦屋山為雙車道旅遊線路。始發地目的地里程(公里)車費班次間隔最早班最晚班裡程時間
成都洪雅1183840分鍾7:405:403小時
洪雅柳江30620分種6:005:0040分種
洪雅瓦屋山802330分鍾4:004:302.5小時
特別說明:1、關於班次間隔:洪雅至柳江和洪雅至與屋山發車班次間隔不固定,隨乘客數量而略有小幅變化。最晚發車時間也可能因為乘客較少而取消。希望遊客充分了解這一點,最好別在出行計劃中安排晚班車。2、關於柳江至瓦屋山:柳江古鎮距瓦屋山約50公里,車費為15元,全程約2小時。從柳江古鎮前往瓦屋山,需搭乘洪雅至瓦屋山的班車,請遊客參照洪雅--瓦屋山的發車信息,合理安排時間。3、關於里程時間:客運班車,沿途有旅客上下,里程時間會有所誤差(>=30分鍾)。
編輯本段住宿指南
住宿概述
柳江古鎮旅遊開發始於2008年,隨著旅遊的升溫,旅遊公司、個體經濟體、農家共同加入到其旅遊接待中來,大致分為三個群體。[旅遊公司]旅遊公司是柳江古鎮開發的最大投資者,也是優質資源的最大佔有者。旗下的曾家大院、柳江別院等不僅地理位置好,在裝修、接待規模等方面也明顯優於其它接待單位,其服務定位於崇尚高標准消費的遊客。[規模接待單位]柳江古鎮有幾家規模接待單位,住宿能力在50人以上,這類服務單位通常以旅遊團隊為主要的贏利來源,同時兼散客接待,在設施、服務、價格上處於第二層次。多投資上百萬,部分有銀行或私人借款,在資金壓力的作用下,贏利期望值較高,收費較一般農家樂高一些。[農家樂]限於資金和膽識,這部分農家樂通常是最弱的一部分,由於無法接待團隊,僅憑周末和黃金節假日高峰期有所贏利。在客房設施、價格、服務上參差不齊。部分農家樂的設施和規模接待單位接近甚至有所超越,而且農家樂的贏利期望值合理,所給出的房間價也更低,是最實惠的住宿選擇。
住宿預訂
柳江古鎮住宿接待服務中,鎮上農家佔有相當的比例,在價格上佔有優勢,也成為遊客主要的選擇,在鄉游網上可提前預訂。周末和五一等黃金節假日,遊客數量驟然增多,因此,旅遊高峰時段預定服務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做法。也有部分遊客喜歡到了以後再逐家看看,最終落實下來。其中,後一種做法處理不當,會帶來糾紛。處理不當引發沖突張先生一行12人到柳江後,逐家看了看,最終選定鎮上的一家提供住宿服務的農家,口頭約定入住並在農家外停車。在隨後游古鎮的行程中,另一家服務單位邀請張先生一行到他家入住,並熱情地引大家上樓看房間,在比較價格和條件後,張先生一行便決定改住後一家。於是,一行人將車從前一家開走,並停在後一家。於是,耿耿於懷的前一家主人在鎮上找到了張先生的車,並和後一家主人大吵起來,最後發展到粗暴的肢體動作,派出所民警的介入才阻止了事態的進一步的升級。究其原因,前一商家認為後一家「敲」了自身的生意,當然不讓。作為客人的張先生一方,雖沒受到沖突的直接影響,但整個旅程已經很難「愉悅」了。張先生一行在這事上就處理不當,「價廉物美」是所有消費者的心理,這可以理解。但在和農家約定的情況下,張先生改到另一家入住的確不妥,是柳江文化中所不能接受的。這在部分地區可能沒什麼,但柳江不行。所以,建議在挑選農家時,可以多選幾家,最後決定,一旦決定就不要改變,以免挑起事端。
消費指南
1、大型團隊出行,應選擇規模接待單位,旅遊公司和規模接待單位是首選,可要求更低折扣,並可和餐飲一同訂下,餐飲和住宿一並預定,接待方在考慮綜合利潤的情況下,會在餐飲和住宿上讓出更多利潤,遊客將享受到更多實惠。2、私家車自駕出行,農家樂是最佳的選擇。多輛車前往,可選擇農家樂「套房」,一客廳、多房間,類似於家庭住房布局,相對私密的空間更適合朋友之間相聚。農家樂要挑挑,挑好了,在設施上不亞於規模單位或旅遊公司客房。喜歡水岸的遊客可以選擇靠河的農家,價格略貴;喜歡清靜的遊客,可以選擇步行街和玉屏街後的農家樂;喜歡停車方便的遊客,可以選擇玉屏街和老街背後的圍鎮公路側農家。3、消費莫「從眾」。由於大部分遊客是初次去柳江,對當地旅遊服務單位並不清楚,由此會自然產生「從眾」心裡,哪裡人多,就往哪裡擠。有一家餐館的老闆就告訴記者,午餐時段,如果12:00以前有一桌客人,那整個中午生意肯定就不錯,這是因為,後來的遊客見有人消費,潛意識就消除了對服務單位的不信任心理。住宿也是,看到外面車多,就往裡擠。柳江的服務單位中,除了營業較早的一批之外,後來加入旅遊接待的單位生意都存在不穩定現象。究其原因,關鍵還是他們的服務很多不為外面的遊客所了解。因此,建議遊客從走幾家,多看看,多問問,具備一定的基礎信息後,再決定在哪家消費。
❸ 眉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三蘇祠
三蘇祠,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紗縠行南段,始建於北宋,現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遺存,佔地面積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三蘇祠為清代園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廳(古祠大門)、饗殿、啟賢堂、來鳳軒、東西廂房及廊構成三進四合院,在同一中軸線上,由南而北。東西廂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礎上又有自由變化,從而形成不嚴整對稱的格局。
三蘇祠是研究三蘇及三蘇文化的重要場所,是研究明清建築藝術和園林藝術的重要實物範例。
2、瓦屋山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行政隸屬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縣,距成都180公里,佔地面積105萬畝,由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景區、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區、八面山尋古攬勝區等系列景區組成。空氣清新,能見度高,宛如仙境,迷魂凼是其最大魅力。
核心景區瓦屋山系中國歷史文化名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被譽為「中國鴿子花的故鄉」,「世界杜鵑花的王國」。
榮獲全國重點生態旅遊景區,全國森林公園十大標兵單位,全國文明森林公園、省級自然保護區、四川森林康養示範基地、中國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單位、中國森林養生基地、中國森林氧吧等稱號。
3、黑龍灘
黑龍灘風景區是依託黑龍灘水庫而形成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川西第一海」、「成都後花園」。
黑龍灘風景區位於仁壽縣人民政府以西12公里,北距成都64公里,屬龍泉山南麓。
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審定為四川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黑龍灘風景區是一座人工湖泊,湖周長160公里,南北長32公里,水面23平方公里,蓄水3.6億立方米。黑龍灘湖面寬闊,湖中有72座島嶼,湖岸蜿蜒曲折,島上綠樹成蔭。
4、彭祖山
彭祖山,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山不高、台階緩,滿山綠樹成蔭,修竹滴翠,據傳是商賢大夫彭祖故里和安葬地,有彭祖墓等景點。彭祖山風景區,是國內獨有、世界唯一以長壽養生為特色的文化旅遊風景名勝區。
景區沿府河、岷江岸邊,北起凈皇九股泉,南到縣城關刀山公園,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區內山巒環抱、溪流逶迤,有修竹滴翠、果園飄香,四季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成為人們休閑、旅遊,領悟和體驗養生之道,追求健康和諧生活的好去處。
5、柳江古鎮
柳江古鎮,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楊村河兩岸,這里並沒有名為「柳江」的一條河,之所以稱為「柳江古鎮」還有段歷史原因。
柳江古鎮歷史上稱為「明月鎮」,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清代中期,因鎮上柳、姜兩姓族人合資修建了一條石板長街而更名為「柳姜場」,1780年定名為「柳江場」。歷代屢廢屢興。
柳江被稱作「煙雨柳江」,白天感覺不到這點。到了晚上,小雨淅瀝,坐在望江客棧的二樓上,在朦朧的燈火中,聽雨望江,才彷彿找到了「煙雨柳江」畫意。
❹ 四川哪裡又發現一小眾旅行地還能看見吊腳樓和老街,滿滿的川西風味。
四川又發現一小眾旅行地,還能看見吊腳樓和老街,滿滿的川西風味
中國的古鎮數量很多,其中,光是知名度高的就有不少,但是,小編覺得,那些人氣很高的古鎮,確實有自己的亮點。可問題是,我們去這些地方就為了散心,結果,卻因為人流量太多,導致無心看景緻,這對遊客來說,不是旅遊的初衷。與其選擇那些熱鬧非凡的地方,實際這些小眾古鎮,也是很有看點的。柳江古鎮它所在位置,在四川省眉山市。
整座大院在建造過程,引進了西洋圖案,給我們的印象,看起來富麗堂皇,可以說是結合了中西合璧兩大優點。因此,該大院也是古鎮當中最閃耀的風景。曾家園可以免費游覽,經常還會在園中有川劇表演,吸引很多遊客在這里駐足觀看。這處古鎮,小編就介紹到這里,各位朋友,有機會的話你會趕來看看嗎,歡迎留言哦!
四川有一低調古鎮,源罩千年古樹就有108棵,名字超有詩意,看點十足
❺ 柳江古鎮在什麼地方了如果從成都出發,多長時間可以到了
國內知名好玩的景點也是很多的,比如知名的麗江、或者是蘇杭,但是也並不是只有這兩個地點,我們看到國內真正很美的,類似桃源的地方還是很多的。如果說,哪裡是最美麗的,最像桃源的?今天所講解的,那就是地處於四川特別有名氣的“柳江古鎮。”
如水、如詩、如畫,在這樣的美麗無比的氣候下,這里的一切都是顯得那麼美麗,給人的感覺,仿若在天堂一樣。那種體驗,就像是宋代文人,將他們所畫所寫的水墨畫給搬了出來,古鎮如此的美麗,畢業旅行不來趟這里,不覺得有點遺憾么?
旅遊地點:柳江古鎮,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楊村河兩岸
❻ 洪雅縣屬於哪個市
洪雅縣隸握仿搜屬於四川省眉山市。
洪雅縣地處四川盆地西南,屬成都平原經濟區,是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輻射區,幅員1896平方公里,轄12鎮,常住人口29.6萬。全縣森林面積206萬畝,森林覆蓋率超71.4%,負氧離子平均濃度達國家Ⅰ級標准,全年空氣優良天數常年超過300天。
洪雅縣交通便捷,內通外暢。距成都雙流機場110公里、天府國際機場140公里,車程僅1小時左右,屬成都「1小時經濟圈」。全縣正按照「兩山通高速、軌道達機場、飛機飛成渝」的立體交通目標,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地形氣候:
洪雅縣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年降雨量1435.5毫米,(1971-2000)年日段歷照1006.1小時,年無霜期307天,年平均氣溫16.6℃,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
洪雅縣地形由西南向東北高低梯次變化形大卜成高山、中山、深丘、淺丘、台地、河谷、平壩,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河谷平壩分布在青衣江、花溪河兩岸,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
全縣呈南北兩端寬,中間狹窄,形狀如啞鈴。南北長64km,北部寬46km,中間僅15km,境內有瓦屋山、玉屏山、金舟山、八面山、九龍山、隱蒙山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洪雅縣
❼ 冬天成都周邊游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謝謝邀請,要說冬天成都周邊最好玩的地方,個人覺得成都盡管地處四川盆地,但這個大冬天的還是應該找可以看雪景滑雪玩雪的地方去玩玩,而成都周邊的可以看雪玩雪的地方還是不少的,最美的就是大邑的西嶺雪山和眉山的瓦屋山了。西嶺雪山距離成都主城的距離要近些,但俺沒去過,而瓦屋山所在的眉山市洪雅縣距離成都主城的距離要遠些,但這里俺去玩過,就重點介紹下瓦屋山吧!
瓦屋山在距離眉山數十公里的地方,是一個美麗的森林氧吧,這里空氣清新、風景優美,而且不同的季節去都有其獨特的美景,春天和冬天去是最好的,且不說春天時瓦屋山滿山開著的杜鵑花、鴿子花,就是這寒冷的冬天,瓦屋山的雪景就是四川甚至西南地區最美的,沒有之一。
柳江古鎮號稱「煙雨柳江」,這里有川西風情吊腳樓、中西合璧曾家園、訪古尋悠水碼頭、親水臨河古棧道、百年民居匯老街,還有聖母山碑林、世界第一大睡觀音、108棵千年古樹等著名的特色景觀。據說在柳江,在小雨淅瀝的晚上,坐在臨江那些客棧的二樓上,在朦朧的燈火中,聽雨望江,才能夠感受到「煙雨柳江」畫意......
❽ 柳江古鎮景點介紹
柳江古鎮景點介紹如下:
老街
柳江古鎮建於南宋,與現代建築一水之隔的是明清時代的悄喚棚建築。一座座古樸的木板房吊腳樓依著根枝盤錯的黃葛古樹,木板房半邊街的盡頭,連接著一條石板長街,不著一字,盡現街道的滄桑古樸。
柳江鎮依傍的河流不叫柳江,而是花溪河與楊村河。兩條河匯集於柳江鎮,楊村河中有一個小島。原來是一片草坪,大約1988年被街上的居民逐步搞成了文化站。島上綠樹掩映處隱隱有民居,頗有詩情畫意。據說小島早年被一畫家買下定居,讓人不由贊嘆這位畫家的眼力。
古樹
古鎮從來多古樹。柳江古鎮不僅生長著許多巨大的黃葛、麻柳古樹,還有一株據說已有200年樹齡的黃桷蘭。那株高齡黃桷蘭高達數十米,枝繁葉茂,且花香襲人。讓人稱奇的遠不止此,與這株黃桷蘭一牆之隔的曾家大院中有一株奇樹,樹上掛滿了像豇豆般細細長長的果實。當地沒人知道它的名字,也沒人知道它的來歷,我們只好稱它為「豇豆樹」。
老宅
長有「豇豆樹」的院子叫曾家大院。柳江歷史上曾有「曾、張、楊、何」四大家族,民間流傳「曾家的房子、楊家的頂子、張家的丫頭子鏈蠢、何家的穀子」。曾家園是唯一保存較為完好的家族庄園。
據考證由曾氏後裔曾藝澄於1927—1937年歷經10年建成,原佔地1162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402平方米,為「四院三戲台」布局,有四個四合院,三個戲台,院中有觀景台、八字龍門、小姐樓、書房、石牌坊,還有牡丹園、荔枝園和休閑亭,足見院主人昔日的啟則豪華氣派。
古鎮簡介
柳江古鎮,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楊村河兩岸,這里並沒有名為「柳江」的一條河,之所以稱為「柳江古鎮」還有段歷史原因。柳江古鎮歷史上稱為「明月鎮」,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清代中期,因鎮上柳、姜兩姓族人合資修建了一條石板長街而更名為「柳姜場」,1780年定名為「柳江場」。歷代屢廢屢興。
柳江被稱作「煙雨柳江」,白天感覺不到這種氛圍。到了晚上,小雨淅瀝,坐在望江客棧的二樓上,在朦朧的燈火中,聽雨望江,才彷彿找到了「煙雨柳江」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