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ppt卡通形象,有哪些
◆以下是英國媒體所評選的全球十大最受喜愛動畫人物及其所屬影片的票房收入情況。
一、史萊克:他的外貌很奇特,說話十分有趣,同時也很可愛,最終贏得了費奧娜公主的芳心,並得到了慣以達達尼昂式語氣說話的小花貓的幫助。
票房收入:《怪物史萊克》(2001年)249,890,192英鎊,《怪物史萊克2》(2004年)目前的票房收入已達257,018,752英鎊。
二、馬林:一條緋紅帶著白色條紋的小丑魚,不時在觀眾面前出現,四處尋找他失蹤的兒子尼莫。
票房收入:《海底總動員》(2003年)468,482,336英鎊。
三、巴斯光年:《玩具總動員》的明星動畫人物。
票房收入:《玩具總動員2》(1999年)266,692,304英鎊,《玩具總動員》(1995年)196,628,608英鎊。
四、米老鼠:迪斯尼電影公司最著名的動畫人物,不過近期已有些過時。
票房收入:《幻想曲》(1940到1990年)14,004,860英鎊。
五、白雪公主:迪斯尼電影公司所拍動畫故事片《白雪公主》至今仍然是全球最優秀的動畫影片。影片中的白雪公主依然使許多小姑娘如醉如痴,使她們把自己當成白雪公主。
票房收入:《白雪公主》(1937年)10.2億英鎊。
六、胡克船長:生性愛嫉妒人的大海盜,無惡不做,但形象令人難忘。
票房收入:《彼得-潘》(1953年)5300萬英鎊。
七、兔子傑西卡:兔子羅傑的妻子,說過這樣一句最著名的卡通人物台詞:「我並不壞,我只是被別人拉下水的。」
票房收入:《誰陷害了兔子羅傑》(1988年)191,646,992英鎊。
八、Bambi:影片《Bambi》中的一隻小鹿,雖然最初表現有些懦弱,但最終變好。為爭取在森林中存活下來,Bambi不停抗爭,其經歷曾經令觀眾禁不住落淚。
票房收入:《Bambi》(1942年)147,155,728英鎊。
九、克魯拉:當你問她感覺如何,克魯拉會這樣陰森森地回答你:「親愛的,很痛苦!」克魯拉是邪惡的化身。
票房收入:《101隻斑點狗》(1961年)1.15億英鎊。
十、巴魯:由魯德雅德-基普林的原作改編而成的迪斯尼音樂影片的人物,勸說一個名叫莫格利的男孩離開叢林。
票房收入:《森林王子》(1967年)113,002,424英鎊。
圖片:
◆10個世界著名的卡通形象
一、小熊維尼
喜愛這個憨態可掬的小熊,喜歡它的笨拙,喜歡嗜食蜂蜜,喜歡它的朋友--膽小的豬和同樣膽小的虎。
A·A·米那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他以兒子克里斯多夫和玩具熊為主角出了兩本童話書《Winnie-the Pooh》(1926)《Welcome the Pooh Comer》(1928)其中出色的文字和插圖,令小讀者們一下愛上了小熊維尼。
小熊維尼檔案:
●Pooh和朋友的歷險故事發生在百畝林(hundred Acre Wood)。
●Pooh的電視動畫贏過奧斯卡獎(1968)和艾美獎(1989及1990)。
二、芭比
她是永遠的大明星;她青春永駐;她有無數種身份和無數套衣服(當然價值不菲);她有經專家精心設計的三圍和五官,她是所有女性的夢想。
1959年,美國漢德爾太太製成第一個芭比娃娃,靈感來自女兒芭芭拉(小名芭比)的紙制洋娃娃,一經上市立即賣得火熱。40多年來小女孩們通過玩芭比了解成人世界,豎立偶像。
芭比檔案:
●全名是Barbie Millicent Roberts。
●有3姊妹,Skipper(1964年出世)、Stacie(1992),男朋友是Ken,1961年已相識,至今情比金堅,Ken有弟弟Tommy。
●從1959年至今,Barbie擁有達10億套時裝及10億雙鞋。
●共穿過45個國家或民族的服裝。
三、巴特·辛普森
在美國,最受歡迎的電視動畫片《辛普森一家》(港譯《阿森一族》)已經播到了第10季。10年來,春田鎮上的這個五口之家用他們荒誕的經歷諷刺著當代美國社會的生活和文化。辛普森一家的形象隨著電視劇的走紅而成為世界性的流行符號,其中愛搗亂的長子巴特·辛普森已經成為一個大眾偶像,連《時代》周刊也將他選為「20世紀演藝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其實巴特在動畫片里只能算是令人頭痛,搗個亂撒個謊,沒事愛跟大人對著干,禍闖大了一樣傻眼,這樣的小孩世界上何止千千萬萬,不過當他被推到潮流前線,注冊商標就變成了「春田鎮的壞男孩(Bad boy of Springfield)」,因為他的壞已經等同於「酷」,「壞」的一面也被特別放大、突出,大家愛就愛他身上一股天不怕地不怕、我是小孩我怕誰的氣質。
四、加菲貓
沒有一隻貓像它一樣好吃、自私、貪婪、膽怯、市儈……它的生命中最大的樂趣就是吃和戲弄奧多狗和自己的主人,它就是個有缺點的普通人。
吉姆·戴維斯只為以狗為主角的漫畫太多而不平,便創造了加菲。他將頭腦中貓的特性結合祖父詹姆斯·加菲·戴維斯的個性,結果加菲因為漫畫形象前所未有的人性化大受歡迎。
加菲貓檔案:
●出生日期:1978年6月19日
●出生地點:Mama Leone 義大利餐廳廚房
●出生體重:5磅6安士
●喜愛食物:義大利面條
●喜愛飲品:咖啡
●玩偶:啤啤熊Pooky
●玩伴:Odie狗
●最討厭:蜘蛛、郵差
五、機器貓
這是藤子不二雄最經典的漫畫,從1969年到1996年,機
器貓紅了整整27年。
來自22世紀,它有一個四維空間袋和無數高科技法寶;它沒有耳朵,全身發藍;最怕老鼠,最愛紅豆餅;它有一個比白痴稍強一丁點的主人、自己也不太聰明……可是,我愛機器貓,因為他代表了有難時能全心幫助你的朋友--不論它有
沒有這本事。
機器貓檔案:
●出生日期:公元2112年9月3日
●身高:129.3cm
●體重:129.3kg
●四圍:上中下和頭圍均是129.3cm
●馬力:129.3匹
●遇見老鼠時跳躍力:129.3cm
●時速:每小時129.3公里
●親戚朋友:大雄、靜宜、技安、牙擦仔、妹妹叮鈴。
六、Kitty貓
Kitty是個很女性化的貓(就像加菲的男性化)她干凈、溫順、乖
巧、無害。
1974年,Sanrio設計師為小錢包設計了一隻小白貓,她綁著一條紅絲帶,名叫Hello Kitty,天生一副明星相。一經出世,她就被印得哪兒都是,各種小文具、兒童用品、服裝配飾上都有她的身影。
Kitty檔案:
●性格:又cute又溫柔、上進有活力
●出生:11月1日,天蠍座
●體重:3個蘋果般重
●身高:3個蘋果直排
●喜愛食物:蘋果派
●專長:火局 曲奇、運動和彈鋼琴
●嘴巴:沒有,因為可以分享別人的感受
七、米老鼠
1928年,米奇誕生於火車上,這源於沃特·迪斯尼的一次心血來潮。剛出道時的米奇頑劣成性。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米奇變成了一個形象可愛、性格溫馴的紳士。而迪斯尼王國也由它開始了輝煌的歷史。
如今,米奇的樂觀善良已影響了整個美國乃至整個世界。人們都愛煞了這個整天傻笑的胖老鼠。
米老鼠檔案:
●米奇老鼠是於1928年11月18日初登銀幕,電影名《Steamboat Willie》。
●米奇老鼠是第一隻商品化的卡通角色,時為1929年。同年,米奇老鼠擁有了Mickey Mouse Club。
●1955年開始,米奇老鼠移居迪斯尼樂園做親善大使,接待
中外名人不計其數。
八、史努比
去年,史努比的創造者查爾斯·M·舒爾茲離開人世。而由於沒有合適的繼承者,伴隨人們50年的史努比的故事也落了幕,令人不勝唏噓。
是呀,誰還能接手為這個有思想、有內涵的小狗注入新的生命,繼續它的冷靜,多愁善感,善解人意,而且從不認為自己是只狗?
史努比檔案:
●史努比的父親曾於1989年6月18日連載的《花生》中出現過,提及它有8名子女,但至今只出現6名史努比家族成員,包括哥哥Spike、妹妹Belle、弟弟Marbles、Olaf、Andy。
●1970年,史努比僱用了一隻季候鳥當秘書,便是胡士托。
●史努比最討厭的就是鄰居的小貓WWLL。
九、芝麻街
它們挑戰著人類的傳統美學。玩具設計大師Jim Henson和FrankOz一同製作了《芝麻街》。
60年代,泛世界觀念的人們將一切人為界限打破,支持美的形式多種多樣。1969年,一個義務教育團體Children's TelevisionWorkshop(CTW)製作播出了《芝麻街》寓教於樂。
一大幫怪獸通過不同人物的故事,藉唱歌、講故事向孩子們軟說教,形象自然深入人心。
十、泰迪熊
它的名字和走紅得多謝一位總統--老羅斯福。1902年這位總統拒絕用槍射殺一隻被當成靶子綁在樹上的小熊,而成為有愛心的代表。而布魯克林的一位文具店的老闆因而觸發靈感,將太太製作的兩只小熊命名為Teddy(這是總統的昵稱,當然毫無諷刺之意)並展示在櫥窗內,誰知,這一下紅了近百年。
泰迪熊自然粗糙的質感和呆板的眼神,可能是它惹人憐愛的原因。
泰迪熊檔案:
●三大名廠:德國Steiff、英國Merrythought及Hermann三大廠限量生產的Teddy Bear最富炒賣價值。
●一世熊友:歐洲有在嬰兒出生時送他一隻小熊的傳統,陪伴他成長,是他一生的朋友。
② 泰迪熊ted是怎麼做出來的
當然是電腦做的啦,現在絕大部分這類電影都是電腦合成的,只有少數電影為了獲得特別效果採用老式技術
③ 心願卡的製作方法(有圖)
方法/步驟
1.准備一張紅色的紙片,最好是稍微硬一些的。
2.然後找個心形圖案作為模板,如果是個立體模型,可以把心形圖案往紙上使勁壓一壓,壓出心形的痕跡,然後沿著痕跡就能剪出一個心形來了。
5.最後可以為心願卡繫上繩子掛起來,這樣可以點綴房間,還能更方便的看到心願卡。
④ 求(愛心熊)動畫片里怪形獸的圖片
⑤ 泰迪熊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泰迪熊的製作過程:史泰福熊的誕生
一隻血統優良的泰迪熊要經過繁雜的工序和人力,現在就以史泰福熊為例,來了解一下泰迪熊的誕生過程。
研發環節
研發部的工作人員,必須具有對毛絨玩具的專業素養和了解,負責開發、構想,是創意的源頭。首先,研發部的企劃人員,會先和設計師們討論,確定要製造哪一種動物、毛絨玩具,並且決定尺寸、大小和類型,再決定風格和主題。同時還會依據設計的主題衍生相關的配件和裝飾,例如配合節慶、特殊意義或重要人物需要的配件,新鮮的機械玩意、音樂盒、發條裝置、傀儡等,皆來自於此時的想法。
設計環節
設計的精準度和品質是非常重要的,設計部門是泰迪熊製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設計出來的動物必須保持自然的外貌和獨特有趣的表情,因此擔任此工作者必須要有相當的經驗和優秀的繪畫技巧。
經過與研發部門的溝通,有了確切的構想後,設計師會先參考相關的素描書籍,或者到動物園臨摹。等到大概的雛形架構好後,接下來便是畫出所要設計的動物特徵、不同角度的姿勢,以及表情。為了滿足小朋友的喜好和收藏者的需求,設計師會從眾多的圖案中挑選最好的樣式重新繪制,並拆解身體部位仔細描繪(例如泰迪熊就必須將頭、四肢、身體等各部分分開描繪)。有經驗的設計師在繪制時,必須很清楚泰迪熊需要多少布料、裁片縫制的部位和角度,毛絨的觸感和薄厚度,填充物填塞的比例和方式等,才能進行打樣版和初剪的步驟,讓泰迪熊製造出來後的樣子符合他們原本的設計造型。
制模環節
制模環節好比基因重組工程的科學家,必須將設計師的打樣紙版絲毫不差地重新復制和拷貝,開模後並在選定好的毛絨上轉印和切割。首先,設計師會先將打樣版拆成各種不同的部分,分別描繪和轉畫在紙版上,並剪成和裁片大小相同的比例,紙版上也會標示縫制順序和記號。紙版有時候甚至多達六十個部分以上,像腳掌、耳朵等,假如中間哪一部分出了問題,全部都要重來一次,直到打樣版完成的步驟過程從頭到尾完全無誤,才會往下進行到制模部。
制模部的繪圖師會先和設計師溝通,並依據設計師的打樣紙版在設計圖上繪制一比一的版模圖形,版模圖形必須和原先確認的樣版完全無誤,並以此打模、鑄模,否則開模後比例大小不齊的裁片會讓製造出來的熊,變成身體古怪的畸形熊。接下來這些繪制好的版模圖形都會詳細地輸入電腦裡面,電腦將會依照繪圖師的設計製版開模,並將製造好的模子依照大小、尺寸重新排列,而且會試驗很多次,以充分使用材料、減少剩餘部分,降低材料的損耗。
等到以上步驟完全確定無誤後,電腦會將設計好的圖模轉印至設計師所指定材料的背面,剪裁師會依照轉印的圖形剪下,並將剪下的裁片反過來依照指示縫制。設計師這時會監督每一個縫制、填充和上色步驟,直到第一個原型樣版完成。
當然,打樣熊要能呈現出原本設計師所預期的樣子是非常困難的。樣熊還要再經過修改,修改確定後,再依次在先前的裁片和樣品上做必要的調整和更改,並依據原型重新准備製作材料。設計師會將有關製作品質、材質製作尺寸及細部描繪和其他的指示再輸入電腦重整和規劃,製作第二次的確認樣熊。
第二次的確認樣熊為主要的確定版,設計師會在樣熊身上做最後的調整和修改,並重復打版制模的步驟。這些經過開模再轉印的裁片,能夠造成最適宜的毛絨材質,並讓損耗減至最小。因此,制模部門會非常謹慎小心地處理這些完成後的裁片。
1903年~1912年泰迪熊五官演化過程
鼻子:早期的泰迪熊鼻子多半是由手工綉線縫制而成,也有些熊鼻是由古塔波膠(gutta-percha)或蜜蠟手塑而成。
手腳:泰迪熊腳主要是由黑色和咖啡色作為爪子的顏色,手爪和腳爪大多是四爪。比較傳統的方法通常是四條線從腳背繞過腳掌的前緣到腳掌墊,也是最能顯示出熊爪的方法。
眼睛:泰迪熊的眼睛多半是木頭製成的小鈕扣,也有些是小金屬鈕,或是小布扣紅布氈做成的(布扣鑲在紅布上),偶爾也會有透明漆底的透明眼珠,不過較為少見。
嘴巴:泰迪熊嘴巴最早和最傳統的方式,是用粗綉線縫制的做法,標準的嘴巴縫法,則是以鼻子為中心點,縫一直線,然後在直線尾端縫上倒V,這是最能簡單顯示泰迪熊嘴型的縫法。
毛皮:多半以又厚又濃密的安哥拉羊毛、便宜的人造毛絨布、無紡布、絲絨及粗麻布為主,毛皮的長短、捲毛不一、厚薄度也因此不同。那時的泰迪熊毛皮,又以安哥拉羊毛最常被使用。毛質佳的安哥拉羊毛原色呈白色,因此看起來呈深色的羊毛,皆經過染色劑混染處理。當時較常見的是以暖色的棕褐色系,淡棕、米黃、白為主要顏色。其缺點為不易清洗和保存,柔軟蓬鬆羊毛為蟻蟲的豐富美食,潮濕的氣候也容易讓它發霉。人造毛絨布的缺點為容易掉毛和磨損,觸感也比較粗糙。
填充物:由於當時的材料和技術的限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多半為細長的木屑碎條刨屑(woodwool)。雖然具有彈性,但填塞不易。相對的為了更飽滿扎實,過多大力擠壓的木屑也越沉重,並容易傷手和耗力。也有少數的泰迪熊是使用柔軟度更佳的木屑作為填充,這些刨工較細的木條較為薄短和輕盈些,偶爾也摻混些木棉增加柔軟度,不過還是以木屑碎條刨屑為主。這些舊有材質的缺點為笨重、容易發霉和不易清洗,也容易慘遭蟲蟻蛀食。對那時的泰迪熊來說,除了要忍受骯臟,還得忍受潮濕和蛀蟲的痛苦命運。木屑填塞帶來厚實堅硬及不能清洗之虞,用熊打人更是痛。目前只有復制熊和古董熊,才會使用已經改良的軟木紙屑和木刨屑作為填充的材質(雖然是完全仿製當時材質的做法,現在的木屑填充材質,已經由機器加工改良製造,填塞工具也發展得更為輕便容易使用,所以填塞觸感和當時還是有所差異)。
1912年~1944年泰迪熊五官演化過程
鼻子:手工綉線縫製成的鼻子,成為最流行、常見的縫法;縫法則沒有固定,依據每家廠商所設定的款式而定。除了綉線縫法外,少數較具特色的是刷上油漆混合物的鼻子,和用皮料做成的卷皮鼻。以上兩者皆有鼻孔。
手腳:英國的J.K.Farnell和Merrythought兩家廠商特別為他們的泰迪熊設計了不同於往常的網狀爪縫法。這種縫法直接把線縫在腳爪的末端,和先前的四條線垂直,如此一來,泰迪熊腳掌看起來彷彿有關節一樣。
眼睛:玻璃眼珠開始變得比較活躍,除了形狀較為特殊的圓球狀不透明的玻璃眼珠,玻璃眼珠多加的黑、藍、琥珀等顏色,也漆上不同顏色的金屬鈕。不過最特殊的則為一種眼睛直接鑲在凹處,而又可以滾動的玻璃眼珠(一般眼睛是直接縫在毛皮上,少數則是預先作好眼眶,眼珠是鑲進去的)。
嘴巴:泰迪熊嘴巴有較多的變化了。因為縫制工具的進步改良,綉線縫制技術也讓泰迪熊產懲治同的嘴部表情,並有張開的嘴型出現。少數的泰迪熊除了嘴巴張開之外,也有擬人化的牙齒和舌頭。
毛皮:馬海毛仍是被大量使用的主要毛皮——在1920年間發明了人造絲纖維(嫘縈纖維rayon fiber),並衍生出合成絨毛、棉質法藍絨、梭織尼龍、馬海毛、毛絨等人造合成纖維和皮革,以及不落熊後的英國約克夏羊毛熊。同時,泰迪熊的毛色則添了粉橘、深咖啡等色系。人造合成纖維帶來的好處,是方便清洗和梳理泰迪熊皮毛表面;其缺點則是缺乏彈性,毛尾端容易磨損和起毛球。
填充物:受到戰後經濟不景氣及材料短缺的影響,棉製品和木屑對這些歷經二次戰火的泰迪熊而言,無異奢侈品。木棉便在大量使用之下,產生供不應求的現象,於是,棉製紡織廢棄物、剩餘布邊、線團和毛球、線頭等,均成為後來的主要填充物。剩餘廢棄物較之木屑柔軟輕巧許多,不過卻也無法避免清洗後不易乾燥、易發霉和有怪味的缺點,同時廢棄物容易產生變形或移位的情況,也會導致泰迪熊身材變形和凹凸不平。
1945年~1969年泰迪熊五官演化過程
鼻子:泰迪熊鼻子開始進入有橡膠模或手塑合成塑膠製造的新時期。最新款式則是以橡膠制模的鼻子,也有刷上油漆的錫頭鼻出現。
手腳:泰迪熊腳掌也採用了不同材質製作。為了能讓關節更為立體,也有廠商使用橡皮模來作為立體熊爪子。至於縫法倒是沒有什麼大突破,純粹利用皮毛的層次和方向剪裁,做出較有立體感的熊腳。
眼睛:開始採用橡膠為製造原料,同時也比較注重安全性。玻璃眼球的製造技術也由扁平狀,進步到較為立體的半圓球狀眼珠,也有些是把玻璃眼珠直接鑲在橡膠圈上;除此之外,1955年發展的合成塑膠工業,也出現了安全合成塑膠眼睛。
嘴巴:因為鼻子的沒造型,嘴型反而不太有大變化。除了張開嘴型的技術創新外,銹線縫法仍然是最受歡迎的。
毛皮:合成毛絨的改良及亞克力纖維的提煉,以及縮織及混紡技術更加純熟和多元化,使得泰迪熊的皮毛陣營顯得熱鬧萬分,前後陸續參加的新陣容有天鵝絨、斜紋布和棉花材質。目前為止,安哥拉羊毛還是上等泰迪熊最常使用的毛質;德國的Hermann製造廠商更引進了一種可使安哥拉羊毛捲曲的新技術。毛色除了粉紅色外,在顏色上沒什麼很大的變化。雖然當時的紡織工業突飛猛進,泰迪熊的外觀及纖毛還是沒有什麼太大改變,為停滯時期。惟一不同之處是,1955年後的泰迪熊們終於可以好好洗個澡了。
填充物:接下來1945年的工業興盛時期,機器加工製造的時代來臨,也是工業污染的開始和前兆。接踵而來的便是經過種種繁復的切割和壓縮處理的塑膠和泡棉,方便清洗的特性以及彈性立刻使它們大受歡迎;不過,大量製造的加工製品總是如曇花一現般轉瞬凋零,很快便受到人們的遺棄,不再神氣的時代寵兒因此硬化和斷裂,甚至缺乏彈性。
1997年~2000年泰迪熊五官演化過程
鼻子:以兒童安全為出發點,過去帶動熊鼻歷史的功臣被迫面臨改朝換代;諷刺的是,因為傳統做法遭受淘汰、不再生產,要緬懷這些特殊的熊鼻,只有在博物館和收藏者家中才能如願。現在的熊鼻則是仿造真熊般的塑膠合成材質;除此之外,綉線縫製法還是比較普遍的做法。
手腳:泰迪熊腳掌仍然以縫制為主;除此之外,也有木雕的熊腳板出現,不過較為少見,也稍嫌沉重。
眼睛:玩具公司開始注重兒童安全玩具的規定,早期的合成塑膠、金屬扣、玻璃眼珠等傳統做熊眼的方式已不再使用。除了專門做復制熊或特別收藏者外,現在泰迪熊的眼睛多半是由較安全的合成塑膠、仿造早期而重新改良復制的鞋扣和金屬扣做成。
嘴巴:由於科技發達,高科技的熊嘴出現了。這些裡面裝有電腦微晶片的泰迪熊,嘴巴會自動開闔。1990年代末期,一般常見的泰迪熊仍是以綉線縫法為主。
毛皮:1970年代開始,泰迪熊毛皮走入化學合成的跨世代。各種不同梭織馬海毛的毛絨布、羊毛混紡的棉布底、人造絲絨,以及時1980年代為了滿足收藏者所產生的毀壞性絨毛(distressed plush)相繼誕生。除了羊毛織布的皮毛不能直接水洗外,現在的泰迪熊都可直接經由洗衣機清洗。1990年後期的皮毛顏色已無限制,可以彩色化表現,某些較為特殊的細部加工皮毛,則會經過挑染和噴槍處理,現代的後加工皮毛技術更具安全性和抗壓性。
填充物:最後,1970年的化學合成纖維與工業結合的新氣象,化學產物的便利和商機因而囂喧塵擾一番。孩子們的父母和商人們才開始注重兒童的健康,合乎安全玩具法的條例由此產生。1980年後期,輕巧又可長久保存的合成聚酯纖維立刻佔領市場,1990年代末期,無毒無害的後加工處理技術發展完成,更助長了它的競爭優勢,於是,泰迪熊內部的填充物終於在此落腳。
⑥ 如何在家給孩子做出他喜愛的小熊餅干
這款小熊餅干是我精心為小朋友准備的,因為發現孩子都喜歡小熊餅干,那麼為什麼不在家裡自己做呢?裡面還放了檸檬巧克力,讓口感和營養都跟上~!
製作材料:
黃油50克、糖粉30克、雞蛋15克、低筋麵粉90克、杏仁粉10克、黑巧克力適量、檸檬巧克力適量
製作步驟:
第一步、先做巧克力小熊部分:在電腦上找一個小熊圖案,然後用油紙貼在屏幕上畫下來;

第十三步、然後在小碗里隔熱水融化一些檸檬巧克力,把餅干正面放在融化的檸檬巧克力中沾裹一下,使得正面及四周包裹住一層檸檬巧克力,然後放在烤網上;
第十四步、趁著表面的巧克力還未凝固,將之前已經凝固好的巧克力小熊放在表面正中間;
第十五步、全部放好等待完全凝固即可。
小貼士:
1、我使用的檸檬巧克力是烘焙專用,可以在淘寶購買;
2、小熊圖案也可以換成其他卡通圖案。
⑦ 像冰雪奇緣,倒霉熊這樣的動畫電影是怎麼在電腦上製作的,用什麼軟體的我很想知道,謝謝各位高手了
3d max用來建模,maye讓他動起來。但是類似迪斯尼或好萊塢類的動畫大片不可能用maya或3D這樣低端的3D軟體來製作,原因是效率低,功能少。這些動畫製作應該會找專門的軟體製作公司為動畫製作本身開發合適的製作與渲染軟體,像阿凡達使用虛擬攝影機拍攝,而人物動作和面部表情都是用動作撲捉感測器拍攝合成,而不是用軟體調出來,整部影片都不是直接用大眾主流的軟體,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用的普通大眾3D軟體都能製作出好萊塢或迪斯尼這樣的影片,那還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