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壁紙 » 對著電腦拍的圖片
擴展閱讀
男人的基對基的圖片大全 2025-09-22 01:08:07
憂傷孩子的圖片唯美圖片 2025-09-22 01:07:05
搞笑的手機牆紙圖片 2025-09-22 01:04:53

對著電腦拍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03 17:08:46

❶ 怎麼對著電腦拍出和現場一樣照片

你好! 應該是拍攝照片時對焦不準。 「在相機上看很清晰」--- 數碼相機的液晶屏尺寸小、亮度偏高,並且解析度與電腦屏幕無法相比。所以,相機液晶屏一般只能作為取景構圖參考,不能作為判斷照片清晰度的依據。 使用消費類數碼相機,有許多朋友都會埋怨機子拍出的照片模糊 ------ 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對焦不準造成的。
拍攝時,應該把相機的鎖焦框對准要拍攝的景物(比如人像臉部或風景的構圖中心等),先半按下快門,不要鬆手,待取景屏里的鎖焦框一下收小變綠色或相機發出「嘀」一聲,就表明焦點已經鎖定,此時再加力完全按下快門就行了。
拍照時,還必須保證持機的穩定,機身的抖動也會致使照片失焦而模糊。
另外,低端數碼相機對拍攝環境光線要求較高,如果拍攝時光線暗淡,一則相機難以對焦,二則成像很容易出現偏色。

❷ 為什麼拿相機對著電腦屏幕照相,照片會出現波紋

我覺得不全是空間折疊的問題,可能跟顯示器的類型有關,前面也有人提過了。而且題主所說的波紋,個人覺得有兩種情況,一是一樓說的空間混疊,這種波紋一般成彩色圓弧狀,我們無論是用手機還是用相機照的時候都能發現。類似的情況比如用手機照密集的鐵絲網或者縱橫交錯的線條,會有類似的波紋效果。

我主要想說的是第二種可能的情況。簡單說,就是采樣率(sample rate)和信號的真實頻率不同,導致採集的數據出現頻率失真(這個頻率就是alias frequency )。這個是有公式可以計算的:fa=±fn+i*fs,其中fa是alias frequency, fn是原始數據中頻譜(spectrum)的其中一個頻率(頻譜是通過用傅里葉變換得到的),fs是fundamental frequency,對應的是傅里葉變換里n為1時的頻率。理論上可能比較抽象,我用一個直觀點兒的例子:想像一下你家牆上的表(指針的不是電子的),我們從秒針在0秒時算作開始,然後我們閉上眼睛,等到59秒時再睜開,此時發現秒針在59的位置。然後重復,下一個59秒後發現秒針在58秒的位置,以此類推。在這個例子中,原始數據的頻率是1/60,而作為觀察者來說,假設我們不知道一分鍾有60秒,那麼我們觀察到的秒針轉一圈所需的時間其實是59*60=3540秒,頻率就變為1/3540,這就產生了偏差。其實偏差的頻率可以有很多,再舉一例:現在我們每30秒睜一次眼,我們會觀察到秒針來回出現在0和30兩個位置,這樣的問題就是,我們不知道秒針是正著轉還是反著轉,也不知道30秒里秒針到底轉了幾圈(有可能是半圈,也有可能是一圈半,兩圈半,等等)。為了保證採集到的頻率和原始頻率沒有誤差,奈奎斯特提出了采樣定理(也叫奈奎斯特定理,Nyquist's sampling theorem),即「在進行模擬/數字信號的轉換過程中,當采樣頻率fs.max大於信號中最高頻率fmax的2倍時(fs.max>2fmax),采樣之後的數字信號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號中的信息」(來源:網路)。在剛才的例子中,秒針的頻率是1/60,所以我們的采樣率要大於1/30才能准確地描述秒針的運動,包括頻率和方向。還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小的時候我總是好奇,為什麼車輪子明明是向前運動的,但有的時候看起來卻是向後轉,甚至停在那裡,後來經過高等教育才明白,人眼的幀率是25fps,當車輪轉速大於這個頻率的一半的時候人眼採集到的信息就不能完全准確的描述車輪的運動狀態,所以有的時候看起來向前,有的時候向後,有的時候好像停住一樣。

❸ 為什麼用手機照電腦屏幕,拍出來的照片不清楚

1.檢查對焦是否准確,用手指輕觸屏幕,當對焦框變綠後再拍,手機對著待拍物不要晃動。
2.檢查照相機是否設置了不適合的拍照模式,重置相機嘗試:照相機--設定(小齒輪)--重置。
3.若手機支持閃光燈功能,建議在光線較暗情況下,打開手機閃光燈功能或人工添加輔助備光設備拍照。
4.調節照相機解析度:應用程序-照相機-設定-解析度-調節解析度。
5.檢查鏡頭是否有磨損。

❹ 高考報名時對著電腦拍的照片有什麼用

高考報名的時候對著電腦拍的照片,就是用了報名使用的吧w要使用他製作準考證和考生信息使用的。
在進考場時就會依據這個來核對考生的吧。

❺ 為什麼拿相機對著電腦屏幕照相,照片會出現波紋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無論是用什麼樣的相機對著電腦屏幕拍照都會出現波紋,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種波紋被稱為莫爾條紋,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這一問題,下面就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總之,摩爾條紋這一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人們對於摩爾條紋要有清醒的認識,只要能夠結合摩爾條紋出現的原因做出有效應對,就能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一些光學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光學現象,才能幫我們更有針對性的處理好問題。

❻ 如何清晰拍攝電腦屏幕

手機拍電腦屏幕出現波紋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

一、是手機和電腦的刷新頻率不同造成的;
二、就是莫爾條紋。

1、刷新頻率
刷新頻率就是常說的屏幕的赫茲。屏幕不是一直在發光的,而是更隔一段時間就會刷新一次,例如 60hz,就代表每秒刷新60次,只不過我們肉眼所見無法察覺出屏幕的閃動。

圖片來源:網路

然而,手機在拍攝電腦屏幕時,有時候快門速度比較快,超過刷新頻率的時候,就能捕捉到屏幕刷新的過程,這也是產生波紋的原因之一。

這種條紋目前暫無方法避免,只能改善和減緩,比如:調節ISO值設置;白平衡調節;飽和度調節;調節焦距等。比較有效的方法是距離屏幕一個屏寬的距離的地方,斜對著屏幕拍攝。

2、莫爾條紋
莫爾條紋是空間頻率相近的兩條線條相互干涉,由2組或多組不同的條紋重疊後所產生的干涉的影像。

莫爾條紋是兩條線之間以一定的頻率發生干涉的視覺的結果,當人眼無法分辨了這兩條線或兩個物體時,實際上就是放大了條紋之間的差異。簡單來說:莫爾條紋就是電腦顯示屏幕、手機攝像頭、手機的顯示屏三者之間的互相干涉。

圖片來源:網路

打個比方,你看窗外的風景,看到的是沒有阻礙、清晰的景象。但是加上了三層窗紗的話,是不是就看得朦朦朧朧、有各種條紋了?而這三層窗紗重疊在一起,就是類似顯示器屏幕、手機攝像頭、手機顯示屏三者互相干涉而產生的視覺效果。

圖片來源:網路

針對莫爾條紋,該如何避免

調整拍攝角度,盡量傾斜拍攝;
調整拍攝距離;
截屏、錄屏比拍攝更能獲得清晰的效果。
拍攝電視畫面也會出現波紋~這和拍攝電腦畫面同理~

以前小編拿著手機去對著電腦拍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問題,但是沒有深究。以前認為這個原因是因為手機太老了,像素不好的原因導致的,今天才算是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了的。你們也是跟小編一樣這么認為的嗎?哈哈哈哈~

戳「好看」提醒更多的人!

(註:文中部分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傳播而發,如有侵權,請聯系後台第一時間刪除,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❼ 視頻:為什麼拿相機對著電腦屏幕照相,照片會出現波紋

對著液晶屏幕拍照,會發現照片上很容易出現直線型的波紋或曲線型的紋路,影響了圖片的整體質量和可讀性。這種波紋或紋路,是因為液晶顯示器的刷新率造成的;或者是因為液晶顯示器的物理構造產生的。

你可以修改屏幕刷新率,當然最主要還是相機要好,焦距、光圈大小要合適,比如我拿手機拍的就沒有。

❽ 拿相機對著電腦屏幕照相,照片會出現波紋,這是為何

在過程中出現的這種波紋的學名叫做摩爾紋。摩爾紋實際上是物理疊加原理產生的一種現象。實際上,這是不同物體之間的波形干擾現象。當我們舉起相機拍照時,相機內部的感光元件會釋放高頻電磁波。被拍攝的物體,如LCD,也會釋放一定的電磁干擾。假設相機的光敏元件發送一個波形,液晶屏發送另一個波形,當兩個電磁波相交時,波形重疊並相互干擾,改變原來的波形形成新的波形。

屏幕的刷新率也會出現波紋。

例如,顯示器的刷新率為75赫茲,即每秒75次。此外,當屏幕被更新時,它不會隨著整個屏幕而更新,而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更新,這僅僅是因為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它。但用手機拍攝則不同:用手機拍攝的頻率是每秒30幀,這意味著每秒刷新30次。這樣,行動電話的快門速度遠快於顯示器的更新頻率,並且行動電話和顯示器的更新頻率不同步。此時,肉眼看不見的漣漪可以捕捉到。

❾ 求一張,晚上網吧上網,對著電腦拍的照片,有急用,謝謝啦

誰沒事會在網吧上網路知道

❿ 為什麼拿手機對著電腦屏幕拍照,拍出來的照片會有波紋

手機相機可以記錄生活,記錄生活中美好的時刻,而且現在大家都有智能手機,手機的拍照更加方便快捷,然後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當我們拿手機拍電腦屏幕的時候,電腦屏幕就會出現一條一條的波紋,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