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腦主機裡面有些什麼東西
組成部分:
1.機箱(主機的外殼,用於固定各個硬體)
2.電源(主機供電系統,用於給主機供電穩壓)
3.主板(連接主機內各個硬體的軀體)
4.cpu(主機的大腦,負責數據運算處理)
5.內存(暫時存儲電腦正在調用數據)
6,硬碟(主機的存儲設備,用於存儲數據資料)
7,音效卡(處理計算機的音頻信號,有主板集成和獨立音效卡)
8,顯卡(處理計算機的視頻信號,有核心顯卡(集成)及獨立顯卡)
9,網卡(處理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網路信號,常見個人主機都是集成網卡,多數伺服器是獨立網卡)
10,光碟機(光碟機用於讀寫光碟數據)
11,軟碟機(軟碟機用於讀寫軟盤數據,軟盤如今已經徹底淘汰)
12,散熱器(主機內用於對高溫部件進行散熱的設備)
13,開機重啟按鈕
14,其它不常見硬體
(1)電腦主機存儲器圖片擴展閱讀
主機分類
1,計算機主機
指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通常包括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如 USB 控制器、顯卡、網卡、音效卡等等。
位於主機箱內的通常稱為內設,而位於主機箱之外的通常稱為外設(如顯示器、鍵盤、滑鼠、外接硬碟、外接光碟機等)。通常,主機自身(裝上軟體後)已經是一台能夠獨立運行的計算機系統,伺服器等有專門用途的計算機通常只有主機,沒有其他外設。
2,internet主機
internet上的主機:與internet相連的任何一台計算機都稱為主機,每台主機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每台主機在互聯網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3,迷你電腦主機
迷你電腦主機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超靜音的迷你電腦,支持1080P解析度高清影片播放器,同時也是一款時尚裝飾家居的家庭設備,上網,看電影,樣樣毫不示弱。
Ⅱ 電腦主機內在結構說明圖
電腦主機內部結構圖計算機的匯流排結構 微型計算機硬體結構的最重要特點是匯流排(Bus)結構。它將信號線分成三大類,並歸結為數據匯流排(Date Bus)、地址匯流排(Address Bus)和控制匯流排(Control Bus)。這樣就很適合計算機部件的模塊化生產,促進了微計算機的普及。微型計算機的匯流排化硬體結構圖如圖所示。 微型計算機匯流排化硬體結構圖 電腦主機的各主要模塊圖主 板 主板(Mainboard或Motherboard,簡稱M/B)是電腦主機中最大的一塊長方形電路板。主板是主機的軀干,CPU、內存、音效卡、顯卡等部件都固定在主板的插槽上,另外機箱電源上的引出線也接在主板的介面上。①CPU插座:CPU就固定在此插槽上。②內存插槽:內存條就插在此插槽上。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內存條來增大內存。③AGP插槽:靠近CPU的棕色插槽,主要用來連接AGP顯卡。④PCI插槽:AGP插槽旁邊的白色插槽,比AGP插槽稍長,是數量最多的擴展槽,主要用來插音效卡、網卡等PCI設備的。⑤AMR插槽:在主板邊上,長度大約只有PCI插槽的一半,用於連接一些AMR設備,如數據機(③④⑤統稱匯流排擴展槽)。⑥驅動器介面:軟碟機、硬碟、光碟機等設備就是通過數據線接在主板的驅動器介面上的。⑦主板電源插座:接機箱電源的主板電源插頭,為主板提供電能。⑧輸入/輸出介面:詳見本版左下角的「I/O介面」部分。⑨BIOS晶元: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是一組固化到主板上的一個ROM(只讀存儲器)晶元中的程序,它保存著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程序、系統設置信息、開機上電自檢程序和系統啟動自舉程序。⑩電池:在主板斷電期間維持系統CMOS的內容和主板上系統時鍾的運行。 顯卡和音效卡
顯卡 主板要把控制信號傳送到顯示器,並將數碼信號轉變為圖像信號,就需要在主板和顯示器之間安裝一個中間通訊連接部件,這就是顯示適配器,簡稱為顯卡。顯卡和顯示器共同構成了電腦的顯示系統。①介面:接顯示器的信號線插頭。②晶元:在圖中的風扇下面,負責圖像處理工作。③顯存:是存放圖像數據的地方。音效卡 音效卡是多媒體電腦的核心部件,它的功能主要是處理聲音信號並把信號傳輸給音箱或耳機,使它們發出聲音來。
①晶元:負責聲音處理工作,如波形的采樣與合成和MIDI(樂器數字介面)音樂的合成。②輸入輸出插孔:最常用的有與麥克風連接的「MIC」插孔,與音箱連接的「SPEAKER」插孔。③介面:連接游戲桿。I/O介面 輸入輸出介面簡稱I/O介面,I和O是Input(輸入)、Output(輸出)的首字母。I/O介面連接主板與輸入輸出設備。①PS/2介面:接滑鼠和鍵盤。②USB介面:接使用USB插頭的設備。③COM口:接使用COM口的外部設備。④並口:接列印機、掃描儀等設備。CPU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是電腦最核心、最重要的部件。目前市場上的CPU主要是Intel和AMD兩家公司生產的。Intel公司的代表產品就是「奔騰」系列,如Pentium Ⅲ(奔騰Ⅲ)、Pentium 4(奔騰4)處理器。AMD公司的CPU產品主要有Athlon、Athlon Thunderbird、Ahtlon XP和Duron。內存條 主板上的內存通常被叫做內存條(綠色長條形),是電腦中數據存儲和交換的部件。因為CPU工作時需要與外部存儲器(如硬碟、軟盤、光碟)進行數據交換,但外部存儲器的速度卻遠遠低於CPU的速度,所以就需要一種工作速度較快的設備在其中完成數據暫時存儲和交換的工作,這就是內存的主要作用了。內存最常扮演的角色就是為硬碟與CPU傳遞數據。現在常用的有SDRAM內存、DDR內存和Rambus內存。其中DDR內存和Rambus內存的運行頻率、與CPU間的傳輸速率都高於SDRAM內存,已經成為主流。①內存腳缺口:內存的腳上有兩個缺口,這個缺口一是用來防止往內存槽中插內存時插反了(只有一側有缺口);二是用來區分不同種類的內存(詳見F4版《看缺口識內存》一文)。②金手指:一根根短短的黃色接觸片,是內存條和主板內存槽接觸的部分,數據就是靠它們來傳輸的。③內存晶元:數據就存儲在這些晶元中。硬 盤 硬碟驅動器(Hard Disk Drive,HDD,或HD)通常又被稱為硬碟,它安裝在主機的裡面,所以我們很少見到它。和軟盤、光碟一樣,硬碟是電腦的存儲設備,我們在電腦上的文件就是存在硬碟里的。和軟盤不同的是,硬碟和硬碟驅動器是裝在一起的,而且它的讀寫速度快,容量也很大,通常都是幾十個GB。①電源介面:接機箱電源的硬碟電源線。②主從跳線:一台電腦如果連接了兩個硬碟,只能用其中的一個硬碟來啟動系統,因此必須把它們區分開來,為此硬碟上提供了一組跳線來設置硬碟的模式。③數據線介面:接數據線,數據線的另一頭接到主板的硬碟專用介面上。機箱和電源 機箱是電腦主機的外衣,電腦大多數的組件都固定在機箱內部,機箱保護這些組件不受到碰撞,減少灰塵吸附,減小電磁輻射干擾。電源是主機的動力源泉,主機的所有組件都需要電源進行供電,因此,電源質量直接影響電腦的使用。如果電源質量比較差,輸出不穩定,不但會導致死機、自動重新啟動等情況,還可能會燒毀組件。①主板電源插頭:接主板電源介面。②軟碟機電源插頭:接軟碟機電源介面(插頭中較小的那個)。③硬碟光碟機電源插頭:接硬碟和光碟機的電源介面。
Ⅲ 電腦主機由哪些基本部件組成,各種部件的作用是什麼
在主機箱中有:主板、CPU、內存、電源、顯卡、音效卡、網卡、硬碟、光碟機等硬體。其中,主板、CPU、內存、電源、顯卡、硬碟是必須的,只要主機工作,這幾樣缺一不可。
(一) 機箱
首先來看看機箱,機箱除了給計算機系統建立一個外觀形象之外,還為計算機系統的其它配件提供安裝支架。另外,它還可以減輕機箱內向外輻射的電磁污染,保護用戶的健康和其它設備的正常使用,真可稱的上是計算機各配件的「家」。主流產品是採用機箱內部前面板側有用於安裝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的托架,後面板側上部有一個用來安裝電源的位置,除此之外,其風部還附有一些引線,用於連接POWER鍵,REST鍵,PC揚聲器,以及一些指示燈。
(二) 主板
主板(英文名Mainboard 或 Motherboard)是計算機系統中最大的一塊電路板,主板又叫主機板、系統板、或母板,它安裝在機箱內,也是微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的類型和檔次決定整個 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是由各種介面,擴展槽,插座以及晶元組組成。主板中的晶元組是構成主板的核心,其作用是在BIOS和操作系統的控制下規定的技術標准和規范通過主板為微機系統中的CPU、內存條、圖形卡等部件建立可靠、正確的安裝、運行環境,為各種IDE介面存儲以及其他外部設備提供方便、可靠的連接介面。
(三) CPU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一台電腦的核心,相當於人的大腦,它的內部結構分為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和存儲單元三大部分。
(四)內存
內存泛指計算機系統中存放數據與指令的半導體存儲單元。
(五)硬碟
硬碟(Hard Disk)是計算機系統的重要存儲設備,其性能直接影響計算機的整體性能。硬碟是一種固定的存儲設備,它的存儲介質是若干個鋼性磁碟片,其特點:速度快、容量大、可靠靠性高幾乎不存在磨損問題。
(六)光碟驅動器
光碟驅動器(CD-ROM)就是讀取光碟上數據的設備。
(七)網卡
將網路信號轉換為計算機能識別的信號的轉換器。
(八)顯卡
顯卡是顯示器與主機通信的控制電路和介面,其作用是將主機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 並在顯示器上顯示出來。顯卡的基本作用就是控制圖形的輸出,它工作在CPU和顯示器之間它的 主要部件有:顯示晶元、RAMDAC、顯示內存、VGA BIOS VGA插座、特性連接器等。顯卡的三 項重要指標:刷新頻率、解析度、色深。從匯流排類型分,顯示卡有ISA、VESA、PCI、AGP四種。 現在AGP顯示卡已非常普遍。
(九)音效卡
音效卡,想聽音樂可少不了它,電腦就是通過這個玩意傳送聲音給音箱的哦。音效卡是多媒體電腦的主要部件之一,它包含記錄和播放聲音所需的硬體。音效卡的種類很多,功能也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能錄制話音(聲音)和音樂,能選擇以單聲道或雙聲道錄音,並且能控制采樣速率。音效卡上有數模轉換晶元(DAC),用來把數字化的聲音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同時還有模數轉換晶元(ADC),用來把模擬聲音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音效卡上有音樂數字介面(MIDI),能使用MIDI樂器,諸如鋼琴鍵、合成器和其MIDI設備。音效卡有聲音混合功能,允許控制聲源和音頻信號的大小。好的音效卡能對低音部分和高音部分進行控制。音效卡上還有一個或幾個CD 音頻輸入介面,用以接收CD-ROM的聲音採集信號。根據匯流排的不同音效卡分為兩大類,一種是ISA音效卡,另一種是PCI音效卡。
Ⅳ 電腦主機內部構造圖及詳解
這會隨主板不同而改變的
但基本結構都是馮諾依曼結構,即
必須有一個存儲器;(硬碟,軟盤,優盤,內存,CD等)
必須有一個控制器;———————————————↓
必須有一個運算器,用於完成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即CPU,處理器的意思)
必須有輸入和輸出設備,用於進行人機通信。(鍵盤,滑鼠,音響,屏幕等)
從你等級中可以看出以可能是剛接觸計算機不久,不推薦你拆機箱,因為它們其實是很脆弱的,一不小心就會對其造成傷害,你可以到下面參考資料里的網址去看看,那有主要硬體的介紹
Ⅳ 電腦主機里有那些構成的及其功能(圖)
主機里通常都包括:
主板:
顯卡: 它是是連接主機與顯示器的介面卡。
電源:這個不用說了吧,電源才是電腦最重要的部件,如果電源不正常,就不可能保證其它部分的正常工作。
內存: 存儲器。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內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儲部件,是CPU直接與之溝通,並用其存儲數據的部件,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內存只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一旦關閉電源或發生斷電,其中的程序和數據就會丟失。
硬碟:(在內存中介紹過了)
CPU: 中央處理器。也做叫微處理器。指具有運算器和控制器功能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微處理器在微機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是微機的心臟,構成了系統的控制中心,對各部件進行統一協調和控制
主板:主板上面的零件看起來眼花繚亂,可他們都是非常有條有理的排列著。當然主板上還有很多卡糟、晶元等。
網卡 :網路介面卡又稱網路適配器。用於實現聯網計算機和網路電纜之間的物理連接。
音效卡: 也叫音頻卡,音效卡是多媒體技術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實現聲波/數字信號相互轉換的一種硬體。音效卡的基本功能是把來自話筒、磁帶、光碟的原始聲音信號加以轉換,輸出到耳機、揚聲器、擴音機、錄音機等聲響設備,或通過音樂設備數字介面(MIDI)使樂器發出美妙的聲音。
圖片你可以從網上一搜就都有了
Ⅵ 電腦主機里的各個硬體名稱 圖片 用途
電腦主機里主要有:電源,主板,CPU,內存,顯卡,硬碟,光碟機。
1、電源:
電腦電源是把220V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並專門為電腦配件如主板、驅動器、顯卡等供電的設備,是電腦各部件供電的樞紐,是電腦的重要組成部分。
(6)電腦主機存儲器圖片擴展閱讀
主機特點:
數據通信系統中的主機又不同於一般的單機系統,其主要特點是:
1、面向通信,具有通信處理的能力。在硬體方面,具有與通信控制器連接的輸入/輸出通道部件或匯流排介面。
系統軟體具有對中央處理器(CPU)硬體中斷的分析處理、輸入輸出控制和差錯恢復處理、程序的啟動和停止處理、多重處理和虛擬存儲器管理等功能。通信控製程序(即通信軟體)常與通信控制器相結合,控制用戶的聯機業務程序與遠程終端之間的數據傳輸。
2、具有資料庫管理功能。資料庫是相互關聯的數據的集合,具有數據的共享性、獨立性和最小冗餘性的特點,並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計算機網的最重要應用之一,是網內主機之間建立地理上分散的資料庫,主機通過資料庫管理系統支持用戶訪問本地或遠地資料庫。
3、為保證高的可靠性,主機單機的可靠性要高,可設置備用機,或採取雙機工作方式。
Ⅶ 要個電腦主機內部結構說明圖
(圖一)主板圖解
主板是整個電腦的基板,是CPU、內存、顯卡及各種擴展卡的載體。主板是否穩定關系著整個電腦是否穩定,主板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整機的速度。
2.CPU
(圖二)最新的賽揚4 1.7G
CPU就是中央處理器,也就是負責運算和控制的控制中心,是電腦的關鍵部位,相當於人的大腦一樣。
3.內存
(圖三)最新推出的DDR400
內存是電腦的一個臨時存儲器,它只負責電腦數據的中轉而不能永久保存。它的容量和處理速度直接決定了電腦數據傳輸的快慢,和CPU、硬碟一起並稱為電腦的三大件。
4.硬碟
(圖四)硬碟
硬碟是我們熟知的電腦配件之一,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大容量存儲器,與主機通訊速度很快,成為現代電腦不可缺少的配件。
Ⅷ 求電腦主機的解剖圖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u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另一特點,是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8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 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重新的腳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常見的PC機主板的分類方式有以下幾種
★主板的分類:
一、按主板上使用的CPU分有:
386主板、486主板、奔騰(Pentium,即586)主板、高能奔騰(Pentium Pro,即686)主板。 同一級的CPU往往也還有進一步的劃分,如奔騰主板,就有是否支持多能奔騰(P55C,MMX要求主板內建雙電壓), 是否支持Cyrix 6x86、 AMD 5k86 (都是奔騰級的CPU,要求主板有更好的散熱性)等區別。
二、按主板上I/O匯流排的類型分
·ISA(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准體系結構匯流排.
·EISA(Extension 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擴展標准體系結構匯流排.
·MCA(Micro Channel)微通道匯流排. 此外,為了解決CPU與高速外設之間傳輸速度慢的"瓶頸"問題,出現了兩種局部匯流排,它們是:
·VESA(Video Electronic Standards Association)視頻電子標准協會局部匯流排,簡稱VL匯流排.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圍部件互連局部匯流排,簡稱PCI匯流排. 486級的主板多採用VL匯流排,而奔騰主板多採用PCI匯流排。 目前,繼PCI之後又開發了更外圍的介面匯流排,它們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IEEE1394(美國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協會1394標准)俗稱"火線(Fire Ware)"。
三、按邏輯控制晶元組分
這些晶元組中集成了對CPU、CACHE、I/0和匯流排的控制586以上的主板對晶元組的作用尤為重視。 Intel公司出品的用於586主板的晶元組有:LX 早期的用於Pentium 60和66MHz CPU的晶元組
·NX 海王星(Neptune),支持Pentium 75 MHz以上的CPU,在Intel 430 FX晶元組推出之前很流行,現在已不多見。
·FX 在430和440兩個系列中均有該晶元組,前者用於Pentium,後者用於Pentium Pro。HX Intel 430系列,用於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商用微機。VX Intel 430系列,在HX基礎上針對普通的多媒體應用作了優化和精簡。有被TX取代的趨勢。TX Intel 430系列的最新晶元組,專門針對Pentium MMX技術進行了優化。GX、KX Intel 450系列,用於Pentium Pro,GX為伺服器設計,KX用於工作站和高性能桌面PC。MX Intel 430系列,專門用於筆記本電腦的奔騰級晶元組,參見《Intel 430 MX晶元組》。 非Intel公司的晶元組有:VT82C5xx系列 VIA公司出品的586晶元組。
·SiS系列 SiS公司出品,在非Intel晶元組中名氣較大。
·Opti系列 Opti公司出品,採用的主板商較少。
四、按主板結構分
·AT 標准尺寸的主板,IBM PC/A機首先使用而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採用AT結構布局
·Baby AT 袖珍尺寸的主板,比AT主板小,因而得名。很多原裝機的一體化主板首先採用此主板結構
·ATX &127; 改進型的AT主板,對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優化,有更好的散熱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專門的ATX機箱使用
·一體化(All in one) 主板上集成了聲音,顯示等多種電路,一般不需再插卡就能工作,具有高集成度和節省空間的優點,但也 有維修不便和升級困難的缺點。在原裝品牌機中採用較多
·NLX Intel最新的主板結構,最大特點是主板、CPU的升級靈活方便有效,不再需要每推出一種CPU就必須更新主板設計 此外還有一些上述主板的變形結構,如華碩主板就大量採用了3/4 Baby AT尺寸的主板結構。
五、按功能分
·PnP功能 帶有PnP BIOS的主板配合PnP操作系統(如Win95)可幫助用戶自動配置主機外設,做到"即插即用"
·節能(綠色)功能 一般在開機時有能源之星(Energy Star)標志,能在用戶不使用主機時自動進入等待和休眠狀態,在 此期間降低CPU及各部件的功耗
·無跳線主板 這是一種新型的主板,是對PnP主板的進一步改進。在這種主板上,連CPU的類型、工作電壓等都無須用跳線開關,均 自動識別,只需用軟體略作調整即可。經過Remark的CPU在這種主板上將無所遁形. 486以前的主板一般沒有上述功能,586以上的主板均配有PnP和節能功能,部分原裝品牌機中還可通過主板控制主機電源 的通斷,進一步做到智能開/關機,這在兼容機主板上還很少見,但肯定是將來的一個發展方向。無跳線主板將是主板發 展的另一個方向。
六、其它的主板分類方法:
·按主板的結構特點分類還可分為基於CPU的主板、基於適配電路的主板、一體化主板等類型。基於CPU的一體化的主板是 目前較佳的選擇。
·按印製電路板的工藝分類又可分為雙層結構板、四層結構板、六層結構板等;目前以四層結構板的產品為主。
·按元件安裝及焊接工藝分類又有表面安裝焊接工藝板和DIP傳統工藝板。
內存一般指的是隨機存取存儲器,簡稱RAM。我們平常所提到的電腦的內存指的是動態內存,即DRAM。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用途的內存,如顯示卡使用的VRAM,存儲系統設置信息的CMOS RAM等。
存儲設備
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對於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越來越迅猛,存儲設備也隨之越來越先進,其存儲容量也越來越大。今天,我們大家最常用的一些存儲介質主要包括:內存、硬碟、軟盤和光碟等,隨著網路的發展壯大,網路存儲已成為時代的主流,但是要普及到家用還需要一段時間,因此,我們今天先將以上提到的四個最常用的存儲介質做一簡單介紹。
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光碟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其速度與內存相比就顯得慢的多。
一、內存
內存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又稱隨機存儲器,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儲部件,是CPU直接與之溝通,並用其存儲數據的部件,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它的物理實質就是一組或多組具備數據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功能的集成電路,內存只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一旦關閉電源或發生斷電,其中的程序和數據就會丟失。一般來說所有的應用程序都要在RAM中運行,所以RAM的容量大小可以影響到程序的運行速度。RAM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它裡面儲存的信息,只有在開機狀態下才會保存,如果機器關掉了,那麼一切沒有保存在硬碟或軟盤上的信息,就全部丟失了,當下一次啟動機器時內存里是不會留下任何以前的信息的。
二、硬碟
電腦中的零件那麼多,到底什麼才是硬碟呢?通過下面的圖片來認識一下硬碟:
那麼,硬碟到底由哪些部分組成呢?它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上圖就是我們對硬碟的解剖圖,① 所指的是磁頭 ② 所指的是碟片(碟片由磁性材料製作,信息就記錄在它上面。一個硬碟一般有好幾個碟片)。
硬碟是一種利用磁性記錄信息的外存儲器。存儲體是兩面塗有磁性材料的圓片,碟片基底是硬的鋁合金,所以稱之為硬磁碟。
硬碟在加電後碟片一直旋轉,所以CPU訪問硬碟時不需要啟動時間,訪問速度快;容量大,數據傳輸速率也高;訪盤時磁頭不直接接觸盤表面,摩擦力小,提高了速度且降低磨損。
硬碟是一種精密設備,不要強烈振動和碰撞,開機30秒內,不要立即關機,在接觸硬碟時要防止人體靜電損壞硬碟。
硬碟能夠供我們日常存儲文檔和程序,不會發生掉電丟失現象,隨著現在各種程序的不斷發展,功能越來越完善,我們硬碟的容量也在不斷地增加。下面介紹幾個有關硬碟的關鍵參數:
1. 硬碟的轉速(Rotational Speed): 也就是硬碟電機主軸的轉速,轉速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硬碟的速度,同時轉速的快慢也是區分硬碟檔次的重要標志之一。現在的主流硬碟轉速一般為7200rpm以上。
2. 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指硬碟在盤面上移動讀寫頭至指定磁軌尋找相應目標數據所用的時間,它描述硬碟讀取數據的能力,單位為毫秒。當單碟片容量增大時,磁頭的尋道動作和移動距離減少,從而使平均尋道時間減少,加快硬碟速度。
3. 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In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指磁頭至硬碟緩存間的最大數據傳輸率,一般取決於硬碟的碟片轉速和碟片數據線密度(指同一磁軌上的數據間隔度)。
三、軟盤和光碟
軟盤和光碟都屬於外存儲器,它們是我們現在最主流的移動存儲介質。軟盤目前主要使用的是3.5寸軟盤。
它可以為我們存儲小容量的內容,最多隻能存1.44M,因為它個頭小,因此攜帶方便,在前幾年頗為盛行,但是終因為容量的限制,目前已逐漸被光碟所取代。那麼,什麼是光碟存儲器呢?
光碟存儲器ROM(Read-Only Memory)又稱為只讀存儲器。這種存儲器里的內容是人們在製作好它之後,用電子工藝預先寫進去的。在這之後一般就不能修改它裡面的內容了,而只能從中讀取內容,因此被稱作「只讀」。
在光碟的使用過程當中,我們主要應該注意一些問題。
1. 不要將不清潔的光碟放入光碟機;
2. 和軟盤不一樣,不要在光碟上貼標簽,即使是在光碟的背面。
3. 不要在光碟工作時強行按彈出鈕彈出光碟。
4. 不要曝曬光碟。
5. 千萬不要用標識筆在光碟表面書寫。
6. 不要將變形的光碟放入光碟驅動器,這樣會造成光碟機機械部件的變形和損壞。
7. 不要用手或硬物觸摸光碟的底面,接觸和碰磨會破壞光碟表面的凹凸結構,造成數據的錯誤讀取和丟失。
8. 不要用有油漬、污垢的手拿光碟,否則,臟物會粘在光碟表面,這樣有可能使數據無法讀取。另外,將光碟放入光碟機和光碟保護盒中時要小心輕放,避免損壞光碟的表面。
參考資料:http://www.cbe21.com/subject/information/html/130101/2004_03/20040322_2064.html
如果很少接觸電腦的話還是不要卸機器了,按不上了咋整,我建議朋友只要保持有顆強烈的好奇心,對於電腦的鑽研。相信不就就會懂很多很多東西了。2.與人的溝通,自己有不會的地方不要就那麼地了,現在網路推出了這么好的學習氛圍,我們大家可以在一起互相學習.但是知識這東西是循序漸進的.那我自己做個列子,我不是非常喜歡學電腦,可以從玩電腦開始,最主要的還是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興趣.本人學習電腦知識的過程給你列一下.
1.玩電腦,什麼也不懂,瞎玩.因為游戲和電腦是分不開的.
2.想學電腦,不知該怎麼入手.
3.找一些最基礎的電腦書,認識什麼是電腦,以及電腦的個部分部件.以及電腦的工作原理.
4.多做電腦日常操作,多接觸電腦.了解自己的系統.了解自己電腦的性能和別的電腦的差距.
5.能正常的處理一些簡單的電腦故障.可以幫親朋好友修修電腦,因為在修電腦的同時也是在學習.
在您慢慢循序漸進的學習下,相信朋友您的電腦水平一定會迅速提升的.加油吧!
對了,差點忘介紹網站了
硬體網站:http://www.zol.com.cn/ 中關村在線
系統網站:http://www.yesky.com/SoftChannel/72350064130916352/
不會問題提問網:http://..com/
Ⅸ 電腦主機由哪幾部分組成,各有什麼用呢
電腦主機由機箱、電源、主板、cpu、內存、硬碟、音效卡、顯卡、網卡、光碟機、軟碟機、散熱器、開機重啟按鈕組成。用處如下:
1.機箱(主機的外殼,用於固定各個硬體)
2.電源(主機供電系統,用於給主機供電穩壓)
3.主板(連接主機內各個硬體的軀體)
4.cpu(主機的大腦,負責數據運算處理)
5.內存(暫時存儲電腦正在調用數據)
6.硬碟(主機的存儲設備,用於存儲數據資料)
7.音效卡(處理計算機的音頻信號,有主板集成和獨立音效卡)
8.顯卡(處理計算機的視頻信號,有核心顯卡(集成)及獨立顯卡)
9.網卡(處理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網路信號,常見個人主機都是集成網卡,多數伺服器是獨立網卡)
10.光碟機(光碟機用於讀寫光碟數據)
11.軟碟機(軟碟機用於讀寫軟盤數據,軟盤如今已經徹底淘汰)
12.散熱器(主機內用於對高溫部件進行散熱的設備)
13.開機重啟按鈕
(9)電腦主機存儲器圖片擴展閱讀:
雙線虛擬主機:所謂雙線虛擬主機又稱智能雙線虛擬主機和智能雙線網站空間,它是為了解決國內南北方電信和網通用戶互聯互通的問題特推出的智能雙線虛擬主機服務。智能雙線虛擬主機是指同一台伺服器同時擁有電信網路和網通網路二條線路.通過路由智能判斷用戶IP地址實現電信用戶訪問網站時訪問電信線路,網通用戶訪問網站時訪問網通線路,這樣達到南北方互訪的目的。
主機——網路
Ⅹ 電腦主機內存條在哪 (圖)
電腦主機的內存條在電腦主板的內存條卡槽里邊(內存條卡槽一般都是平行並且最長的兩個卡槽,位於主板CPU的旁邊,並且兩頭有用來取出內存條時按下去的槽卡)
(10)電腦主機存儲器圖片擴展閱讀
電腦內存條的作用
CPU在工作即處理問題時要從硬碟調用數據存放在內存條內,然後再從內存中讀取數據供自己使用,簡單的說內存是電腦的一個緩沖區
電腦將讀取的信息流首先放在臨時的存儲空間內存里即內存條,CPU與內存之間進行數據交換的速度是最快的,所有CPU要處理的數據會先從硬碟里提出來暫時放在內存里,CPU處理的時候需要的數據會直接從內存尋找
內存只是暫時(臨時)用來放數據的,斷電後內存里的東西就會消失,所以有什麼需要留下來的都得保存起來放硬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