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壁紙 » 人體時鍾手機照片圖片
擴展閱讀
抒情的圖片卡通 2025-09-13 07:03:17

人體時鍾手機照片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09 21:30:37

1. 什麼是人體的生物鍾

能夠在生命體內控制時間、空間發生發展的質和量叫生物鍾。
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有一種叫「生物鍾」的生理機制,也就是從白天到夜晚的一個24小時循環節律,比如一個光-暗的周期,與地球自轉一次吻合。生物鍾是受大腦的下丘腦"視交叉上核"(簡稱SCN)控制的,和所有的哺乳動物一樣,人類大腦中SCN所在的那片區域也正處在口腔上齶上方,我們有晝夜節律的睡眠,清醒和飲食行為都歸因於生物鍾作用。
生物鍾有四點功能:提示時間、提示事件、維持狀態和禁止功能。

提示時間
是指你在一定的時間必須做某事,到了這個時間,你就自動會想起這件事來,比如你想第二天早上6點起床,到時你會自動起來。現實生活中有大部分事物都是時間提示起作用的,比如幾點上班、某時會見某人、愛人生日的獻花、愚人節、趕某趟車等等。

提示事件
是指當你遇到某事時,生物鍾可以自動提示另外一個事件的出現。比如有人拜託你將一件東西給甲,當你遇到甲時,生物鍾這一功能就會自動起作用,使你馬上想到這個託付的東西來。用得最多的是看到某事時,在你的大腦里所依次產生的那些「憶塊」(回憶的一種),比如看到熊貓,你就會想到:它是中國的國寶、它喜歡吃竹子、它是中國作為友好象徵出使國外的使者等等憶塊。再比如當你看到一道難題時,你就會調動很多憶塊,在一些規則的組合下,去求解它,這一連串的事情必須啟動你過去很多年時間里所學到的知識,這些知識是不會平白無故地出現於你的大腦的,它們必須在生物鍾的該功能作用下才可依次出現於你的大腦里。

維持狀態
是指人們在作某一事時,能夠使人一直做下去的力量。比如上8個小時的班,就是生物鍾這一功能的結果,又比如人的眼睛觀看某一事時,能夠聚精會神地看,也是它的結果,當注意力從視覺轉向聽覺時,也是生物鍾作用的結果,那是提示事件功能在起作用,但是,你要聽完一堂課,你就必須用生物鍾的該功能才能聽完,否則你就會瞌睡不已,甚至逃課。這種維持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斷續的維持,比如你和你愛人的家庭的維系就是斷續的,因為你不能長期呆在家裡無所事事,你必須去工作,去交結,去謀取。

禁止功能
是指機體某個功能或行為可以被生物鍾終止。比如說看到一個恐怖的事件(如地震),你無論在做什麼,都有可能產生逃跑,這種逃跑就是對前面所做事物的終止。再比如說你在專心專一上網,結果你老爸打來了,你對上網的終止就是生物鍾的功能在起作用。如果沒有這種作用,一個人就會出現永不停頓的做事,比如睡覺,如果沒有這種終止,這個人就會長期睡下去,成為植物人。植物人發生的原因可能與此功能的失控有關。
相對這四點功能,在人的大腦里有對應的四個中樞:時間中樞、空間中樞、功能中樞和終止中樞。

2. 人體的生物鍾是什麼

人體生物鍾周期使用說明:
輸入您的生日,和您要查看的日期,就能查出您在此日期前7天,後33天(共40天)的體力,情緒,智力和3種狀態的平均值的曲線變化,供您參考。
周期理論介紹:
人體生物周期也稱人體生物節律,20世紀初,德國內科醫生威爾赫母·弗里斯和奧地利心理學家赫爾曼·斯瓦波達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發現了人的情緒和體力的周期變化,情緒的變化周期是28天,體力的周期變化是23天。20年之後,奧地利的阿爾弗里特·泰爾其爾教授在研究了數百名大中學生後發現人的智力變化周期是33天。 隨後人們又發現在每個周期的中間兩三天,人的智力、情緒、體力都不穩定,這幾天被稱為臨界日。臨界日以前的半個周期是高潮期,臨界日以後的半個周期是低潮期。人從出生開始智力、情緒、體力都按照 高潮期-臨界期-低潮期 的順序,循環往復地發生周期變化。
我國中學物理教師楊衛江在指導學生高考方面進一步發展了這個理論。 楊氏周期理論指出:可以根據考生在考試期間的智力、情緒和體力狀態(根據周期理論預測)結果,在考試之前的一個周期通過外部調節使考生在考試期間的智力、情緒、體力達到最佳狀態。

3. 人體生物鍾時刻表

人體生物鍾時刻表

遠古時期,人們就發現身體的大部分運動過程都服從於一種有規律的時間節奏,就像是有一個無形的「時鍾」一樣,在指揮和調整人的肌體。這個「時鍾」有幾種不同的類型:「晝夜時鍾」決定一天的節奏,比如新陳代謝、睡眠等;「月時鍾」決定一個月的節奏,比如女性每月的例假;「年時鍾」決定一整年的節奏,比如春天容易犯困、冬天容易長胖等。其中,與日常生活最為緊密的是「晝夜時鍾」。人們常說一天之計在於晨。其實,只要規劃合理,一天24小時都能合理而有效率。按照人體生物鍾帶來的不同時段的影響,規劃出了最為合理的一天24小時。

1時大部分人已進入夢鄉的時刻,處於輕微睡眠狀態,人很容易醒來,正是此時我們特別容易感到疾病的存在。

2時除肝臟外,大部分人體器官基本停止工作,肝臟為人體排除毒素,人體已經受著自身的「大清洗」。如果此時你想喝點什麼,那麼千萬不要喝咖啡或茶,特別是酒精類飲料,最好喝一杯水或牛奶。

3時肌體處於休息狀態,體力幾乎完全喪失,此時我們的血壓、脈搏和呼吸都處於最弱狀態。

4時呼吸仍然很弱,大腦的供血量最少,肌體處於最微弱的循環狀態,此時人容易死亡。但此時人的聽力很敏銳。

5時腎臟不分泌任何物質,我們已經經歷了幾次夢的過程,如果此時起床能很快進入精神飽滿狀態。

6時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即使我們想睡覺,但此時肌體已經蘇醒。

7時人體的免疫力特別強。

8時肌體休息完畢,肝臟已將身體內的毒素排出,這時千萬不要喝酒,否則會加重肝臟的負擔。

9時病痛感減弱,心臟全力工作。

10時積極性上升,人體處於最佳狀態,痛苦煙消雲散,熱情將一直持續到午飯,任何工作都能勝任。

11時心臟有節奏地繼續工作,此時幾乎感覺不到緊張的工作壓力。

12時人的全部精力都已被調動起來,此時不應吃大量食物。

13時肝臟休息,血液中溶入一些糖原,白天第一階段的興奮已過,感覺有些疲勞,最好適當休息一下。

14時精力消退,此時是24小時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階段,反應遲緩。

15時重新改善,感覺器官此時尤其敏感,特別是嗅覺和味覺,之後人體重新走入正軌。

16時血液中糖的含量升高,一些醫生把這一過程稱為「飯後糖尿病」,但這卻不是病,興奮期過後開始了衰退。

17時效率仍很高,運動員此時應加倍努力訓練。

18時人的肉體疼痛感重新減弱,想多運動的願望上升,心理興奮感漸漸下降。

19時血壓上升,心理穩定性降到最低點,人們很容易激動,此時對過敏症患者來說不大好過,開始頭痛。

20時此時人的體重最重,反應出奇地敏捷,司機處於最佳狀態,幾乎不會出事故。

21時精神狀態一般,學生和演員非常清楚此時的記憶力特別好,善於記憶白天記不住的課文和大段台詞。

22時血液中充滿白血球,白血球的數量增加一倍,體溫開始下降。

23時准備休息,細胞修復工作開始。

24時如果我們在24點休息時,那麼無論是肌體還是大腦都將排除一切干擾,人會很快進入夢鄉。

建議:晚上十點到早晨六點,是最佳的睡眠時段,效果最好,因為這段時間是肝、胃等器官休眠狀態,也是最佳排毒的時間。對女生來說,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睡「美容覺」的黃金時間,對皮膚、頭發都有好處.

4. 人的生理時鍾

人體的生理時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理時鍾,只有按照時刻表調整生活作息,才能有健康好身體。 凌晨0:00~1:00 淺眠期 處於淺度睡眠狀態,多夢敏感,身體不適者易在此時痛醒。如果醒來,稍微吃一些溫軟的食物,可幫助繼續入眠。 凌晨1:00~2:00 肝臟排毒期 肝臟為排除毒素而活動旺盛,在這個時候應該讓身體進入睡眠狀態,使肝臟更好的工作,得以完成代謝廢物。 凌晨02:00~04:00休眠期 重症病人最易發病的時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時死亡,熬夜最好勿超過這個時間。清晨3:00~5:00 肺部排毒期 肺部排毒時段,這就是為什麼肺部功能弱的人,在清晨會咳嗽。 清晨5:00~7:00 大腸排毒期 大腸蠕動旺盛,是解便排毒的最佳時間,也是人體缺水的時段,這時最好喝一杯溫開水。 上午7:00~9:00 小腸排毒期 小腸進行排毒,這個時段進早餐,小腸的吸收效果最好。 上午9:00~11:00 精華期 精力充沛,注意力和記憶力最集中最好,是工作和學習的最佳時段。身體極需水分,以補充250-500ml為宜。 中午12:00~13:00 午休期 部分糖原進入血液,使人疲勞、反應遲鈍,是午休的最佳時間,最好靜坐或閉目休息一下再進餐。且正午不易飲酒,否則會易醉又傷肝臟。 下午14:00~15:00 高峰期 血糖升高,分析力和創造力得以淋漓發揮,是一天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時段。下午16:00~17:00 低潮期 體力耗弱的階段,可以補充一些水果和酸奶等食物,為身體補充能量避免因飢餓而貪食導致發胖。下午17:00~18:00 鬆散期 人體的血糖略微增高,這時的嗅覺與味覺最敏感,是准備晚餐和進食晚餐的時段。 晚上18:00~19:00 暫憩期 舒緩一天的疲憊,最好能在飯後30分鍾去散散步或沐浴,放鬆一下,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鮮空氣,紓解一日的疲倦困頓。 晚上19:00~21:00 夜修期 腦力在此刻又是高峰期,可利用這個時段進行商議、進修等需要思慮周密的活動。 晚上22:00~24:00 夜眠期 此時要帶著輕松的心情進入夢鄉,不要給身體過度的負荷,保證第二天的好精神。 提醒大家小心注意自己身體,讓人生更加健康充實,晚了就來不及了!!

5. 人體生物鍾

人體生物鍾

為什麼沒有鬧鍾的鈴聲,你卻每天按時醒來?為什麼雄雞啼晨,蜘蛛總在半夜結網?為什麼大雁成群結隊深秋南飛,燕子迎春歸來?為什麼夜合歡葉總是迎朝陽而展放?為何女子月經周期恰與月亮盈缺周期相似?生物體的生命過程復雜而又奇妙,生物節律時時都在奏著迷人的「節律交響曲」。

近年來,時間生物學認為,生物體乃至植物體的生命隨晝夜交替、四時更迭的周期性運動,揭示出生理活動的周期性節律。古代醫學視天地為大宇宙,人體為小宇宙,謂大小宇宙息息相通。健康人體的活動大多呈現24小時晝夜的生理節律,這與地球有規律自轉所形成的24小時周期是相適應的,表明生理節律受外環境周期性變化(光照的強弱和氣溫的高低)的影響而同步。諸如人體的體溫、脈搏、血壓、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晝夜節律變化。生物近似時鍾的結構,被稱之為「生物鍾」。周期節奏近似晝夜24±4小時稱「日鍾」, 近似29.53±5天稱為「月鍾」,近似周年12±2月稱為「年鍾」。時間生物學研究揭示了植物、動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動具有一個「持久的」、「自己上發條」和「自己調節」的生物鍾 。

生物鍾依靠像時鍾那樣周期往復的振盪工作,其工作節奏是不受周圍環境影響的,故認為其周期振盪節奏是內生的或在不同器官內獨立進行。生物鍾的存在有極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它能使生物與周期性的環境變化相適應,特別是一些對生存和繁殖關系重大的,如遷徙、覓食、交配、生育等,以至作出提前安排。如糖皮質激素在清晨起床前就已升高,為白天活動作好預先的准備。然而生物的這種適應性也是有限度的,生理周期只能在一定范圍內追隨外界的周期性,當偏差太大,外環境變化造成刺激過強過弱,以致使生理振盪變為越軌的自由運轉,從而干擾了時鍾的正常運轉,造成個體不同器官內部節奏位置的紊亂,破壞有序的合作,會引起某些疾病。
近10年,生物學的研究越來越清楚地告訴我們,晝夜節律是在中樞神經系統調控下形成的。1972年研究人員證明,下丘腦前部視交叉上核擔負著晝夜節律的中樞起搏點作用。臨床觀察到人類腦腫瘤破壞包括視交叉上核區時,可導致睡眠-覺醒周期瓦解。靈長類腦內至少有兩個晝夜節律起搏點,其中一個就是視交叉上核,另一個目前尚未確定。

為何成績一般的學生考上了名牌大學,而名列前茅的學生卻名落孫山?為何一貫行為文明的青年人突然與人吵架?原來人體存在智力、情緒、體力周期分別為33天、28天和23天的生物鍾,這3種「鍾」存在明顯的盛衰起伏,在各自的運轉中都有高潮期,低潮期和臨界期。如人體三節律運行在高潮時,則表現出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情緒樂觀,記憶力、理解力強,這樣的時機是學習、工作、鍛煉的大好時機。這時懷孕所生的孩子一定是聰明伶俐的優生兒。在此期,增加學習、運動量,往往事半功倍。學生節律高潮時考試易取得好成績,作家易顯「靈感」,運動員在此期易破記錄。
相反,三節律運行在臨界或低潮期,會表現耐力下降,情緒低落,反應遲鈍,健忘走神,這時易出車禍和醫療事故,也難在考試中出成績。老年人發病常在情緒鍾低潮期,而許多疾病死亡時間恰在智力、體力、情緒三節律的雙重臨界日和三重臨界日。了解自己三節律的臨界日和低潮期,可以在心理上早作準備,以頑強的意志和高度的責任感去克服困難,安然度過臨界日和低潮期。
如何計算自己智力、情緒、體力鍾的高潮、低潮和臨界期呢?以下是一種簡演算法:
(1) 先算「總天數」即計算出生之日至所計算之日的總天數。公式:t=(365.25×周歲數)± x。式中「t」表示總天數,「x」表示除周歲數以外的天數。例某人1935年10月15日出生, 要計算1987年1月29日的這天生物節律,t=(365.25×52)-259=18734(天)。
(2) 再算「余數」,將前算得的總天數分別除以33、28、23(它們分別是智力、情緒、體力 節律周期的天數。)然後得到余數。注意必須用手算,而不要用電子計算機計算。 18734/33=567……23(智力鍾余數) 18734/28=669……2(情緒鍾余數) 18734/23=814……12(體力鍾余數)
(3) 當把余數求出之後,如你只需要了解計算日處什麼期(高潮期、低潮期、臨界期),最簡便的方法是採用「周期天數除以2對照法」,又叫半周期法: 33/2=16.5……(智力鍾半周期數) 28/2=14.0……(情緒鍾半周期數) 23/2=11.5……(體力鍾半周期數) 將「余數」與半周期數作比較,若余數小於此種生物鍾的半周期數,此生物鍾運行在高潮期;若大於半周期數,運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數或整周期,以及余數為零者,則為臨界期。了解自己「智力、情緒、體力」三節律的運行周期,可在高潮期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優勢,在臨界、低潮期早作準備,以防不測。
上例,智力鍾余數:23>16.5為低潮期;情緒鍾余數:2<14.0為高潮期;體力鍾余數12>11.5,數字接近半周期,為臨界期。
人體生物鍾三節律周期理論是指一個人在自身「水平線」上的波動。當人體三節律處於臨界期或低潮期,人確實會感到智力下降、情緒欠安和體力易疲勞感,但人是有理智的,有責任感的。我們了解自己的臨界期、低潮期,對它沒有恐懼的必要,更不要以生物鍾低潮期或臨界期為借口。為了降低事故發生率,把處於節律雙重、三重臨界日駕駛員換下來干其他工作,或提醒他謹慎駕駛,以高度責任感來克服臨界日的不適。當然高潮期的駕駛員麻痹大意,以為亂開車也不會出事故,這是絕對錯誤的。

生物鍾老化機制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生物節律振幅減小。各種組織器官功能減退,例如,神經組織萎縮導致神經傳導速度減慢,消化吸收功能減弱,肝臟解毒功能減退;心肌萎縮,心功能減退,如老年人醛固酮、睾酮、黃體生成素晝夜節律振幅明顯減小或消失。生物鍾處於高潮期,還可抵消這些功能減退,但處於低潮或臨界期,則有病變及死亡的危險。
(2)生物節律穩態遭到嚴重損害。夜班工人體溫、血壓夜高於晝,睡眠晝夜顛倒,日積月累,使生物節律一定程度損害。
(3)同步因子(生活習慣、光照周期定時進餐)作用的減弱。由於退休,長期生活習慣因改變而不適應,戶外接受日光時間減少,干擾了情緒節律,機體衰老與同步因子削弱是有關的。

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們只有順從它的變化及時地作出適應的調節,才能保持健康。天地四時氣候變化規律有著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以及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天地大經。賢人長壽秘訣是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自然運行規律,適應陰陽升降變化,「春夏 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方法,使之長壽健康。歷代長壽老人均具有起居,飲食規律的生活。盡管現實生活中常常有些事不盡人意,但長壽者由於保持樂觀情緒,正確對待和處理矛盾,使生活節律中同步因子不斷維持動態平衡,這對延緩衰老有著不可估量的回春作用。

6. 人體時鍾怎麼設置到桌面

安卓手機怎麼在主頁桌面上顯示時鍾

1、在桌面空白處長按屏幕,出現一個菜單列表,選擇「窗口小部件」,然後在裡面就可以找到拖掉的時間小部件了,點下就可以把它再加到桌面。

4、還可以在網路上搜索你喜歡的時鍾形式,進行下載安裝。

7. 關於人體生物鍾有哪些介紹

近年來,時間生物學認為,生物體乃至植物體的生命隨晝夜交替、四時更迭的周期性運動,揭示出生理活動的周期性節律。古代醫學視天地為大宇宙,人體為小宇宙,謂大小宇宙息息相通。健康人體的活動大多呈現24小時晝夜的生理節律,這與地球有規律自轉所形成的24小時周期是相適應的,表明生理節律受外環境周期性變化(光照的強弱和氣溫的高低)的影響而同步。諸如人體的體溫、脈搏、血壓、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晝夜節律變化。生物近似時鍾的結構,被稱之為「生物鍾」。周期節奏近似晝夜24±4小時稱「日鍾」, 近似29.53±5天稱為「月鍾」,近似周年12±2月稱為「年鍾」。時間生物學研究揭示了植物、動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動具有一個「持久的」、「自己上發條」和「自己調節」的生物鍾 。

8. 關於人體生物鍾有怎樣的奧謎

隱性時鍾

萬物之靈的人類

9. 關於人體生物時鍾的介紹

生物鍾又稱生理鍾。它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鍾」,實際上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所決定。生物鍾有四點功能:提示時間、提示事件、維持狀態和禁止功能。

10. 人體生物鍾

能夠在生命體內控制時間、空間發生發展的質和量叫生物鍾。 生物鍾有四點功能:提示時間、提示事件、維持狀態和禁止功能。 提示時間:是指你在一定的時間必須做某事,到了這個時間,你就自動會想起這件事來,比如你想明天早上6點起床,到時你會自動起來。現實生活中有大部分事物都是時間提示起作用的,比如幾點上班、某時會見某人、愛人生日的獻花、愚人節、趕某趟車等等。 提示事件:是指當你遇到某事時,生物鍾可以自動提示另外一個事件的出現。比如有人拜託你將一件東西給甲,當你遇到甲時,生物鍾這一功能就會自動起作用,使你馬上想到這個託付的東西來。用得最多的是看到某事時,在你的大腦里所依次產生的那些「憶塊」(回憶的一種),比如看到熊貓,你就會想到:它是中國的國寶、它喜歡吃竹子、它是中國作為友好象徵出使國外的使者等等憶塊。再比如當你看到一道難題時,你就會調動很多憶塊,在一些規則的組合下,去求解它,這一連串的事情必須啟動你過去很多年時間里所學到的知識,這些知識是不會平白無故地出現在你的大腦的,它們必須在生物鍾的該功能作用下才可依次出現在你的大腦里。 維持狀態:是指人們在作某一事時,能夠使人一直做下去的力量。比如上8個小時的班,就是生物鍾這一功能的結果,又比如人的眼睛觀看某一事時,能夠聚精會神地看,也是它的結果,當注意力從視覺轉向聽覺時,也是生物鍾作用的結果,那是提示事件功能在起作用,但是,你要聽完一堂課,你就必須用生物鍾的該功能才能聽完,否則你就會瞌睡不已,甚至逃課。這種維持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斷續的維持,比如你和你愛人的家庭的維系就是斷續的,因為你不能長期呆在家裡無所事事,你必須去工作,去交結,去謀取。 禁止功能:是指機體某個功能或行為可以被生物鍾終止。比如說看到一個恐怖的事件(如地震),你無論在做什麼,都有可能產生逃跑,這種逃跑就是對前面所做事物的終止。再比如說你在專心專一上網,結果你老爸打來了,你對上網的終止就是生物鍾的功能在起作用。如果沒有這種作用,一個人就會出現永不停頓的做事,比如睡覺,如果沒有這種終止,這個人就會長期睡下去,成為植物人。植物人發生的原因可能與此功能的失控有關。 相對這四點功能,在人的大腦里有對應的四個中樞:時間中樞、空間中樞、功能中樞和終止中樞。 生物鍾充斥在生物的每個環節,無論人命還是生命過程都離不開它的作用。 生物鍾的特徵 生物鍾有點象開汽車:人什麼時候上車,開車到哪裡,踩多久的油門,到達後的一腳剎車。 遺傳的實質是生物鍾上的記塊的釋放,進化的實質是染色體的變異,退化的實質是染色體功能的關閉。比如人的盲腸和人類的尾巴,都退化了,但是都有痕跡,它們的生物鍾的子鍾還是存在於那個部位,只是功能沒有了,被母鍾關閉了;所有器官,只要不用,其功能都會退化,不僅僅是盲腸,退化以後的器官,第一是器官縮小,第二是功能消失。由此看來生物鍾具有兩面性:器質性和功能性,器質性決定器官的性質,主要是決定器官的大小、形狀和細胞數量,功能性決定器官功能的發揮程度、功能的有無、分泌功能物(如各種酶和素)的多少。 DNA是指起遺傳作用的螺旋體,生物鍾是DNA和它周圍所附帶的蛋白質等物質。 DNA分兩種:一是「端點」,也就是DNA上分支的交叉連接部位,這個端點控制著基因的發生時間和順序,試設想一粒種子,放在土裡,沒有一定的原塊(外界條件)的刺激是不會發芽生長的,一旦條件足夠,端點就被激活,端點指令DNA依次解碼,如果沒有這種控制,基因就會各自為戰。 人的生長發育行為的產生,都是染色體上的基因決定的,什麼時候停止生長,什麼時候產生性慾,什麼時候分娩,什麼時候停經等等這一切都是一個人按時按刻來完成的,沒有一個不是生物鍾的體現,所以DNA就是生物鍾,是它決定一個人的一切生理進程。如果DNA所決定的這些按時按刻出現的東西都不屬生物鍾的范疇,那就沒有人體生物鍾了。 無論是生命過程還是人命過程,都是生物鍾在起關鍵作用。先看看生命過程,當人的胃餓了時,生物鍾就會提醒你:「該吃了」,吃到一定程度,它又會提醒你:「可以了」。在這里,生物鍾是通過一種胃壁的壓力感受器來實現功能的,胃壁壓力感受器感到胃內沒有東西了(這一數值每個人都應該有個可以測量出來的衡數),就開始分解一種能夠使大腦產生「胃痛」的「物質」,這一物質和胃神經結合,胃神經開始產生一種電傳導,該傳導到達大腦的「胃痛區」,就產生了「胃痛」,反過來,持續胃痛又可分離胃神經上的化學結合物,從而終止胃痛,過一陣,如果還是沒有進食,胃就開始下一輪疼痛,這就是所謂的陣痛。 再來看看人命過程(智能過程)生物鍾是怎麼發揮作用的,老師或父母將你的名字告訴你並告訴你怎麼寫,以後,在你的一生中,只要問及你的名字或必須簽上你的名字的地方,你都可以准確無誤的書寫或報上名來,這一過程中,你的名字首先是一種刺激,使你的感官接受了這一信息並被儲存在大腦里,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你的名字就是一種儲存在記庫的記塊,一旦有人呼叫你的名字,這種刺激就會將你的大腦和聽覺中樞等很多中樞溝通,生物鍾的提示事件功能馬上就會將你的名字從記庫中調出來,調出來的這個憶塊(實際上就是一塊僅僅包含你的名字信息的東西),被放到思維中樞,它的存在,使得思維中樞不可以產生其它思維,此時的思維中樞因為過去的習慣或其它原因,使你產生回答或看著呼叫者,產生回答不一定每次發生,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必須發生,比喻你媽叫你,你的上級領導叫你,或在非常時期叫(如發生突發性事件,叫你趕快離開),這些情況下你都會不由自主地回答這種叫喚,但是,很多場合下,你對這種叫名行為都是抱著報以微笑或目視對方來回答,以上情況的發生必定產生了四種思維規則:一種是習慣性回答,每叫必答,這種規則的產生是幼時形成的;一種是微笑規則對應叫名行為,這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規則;另一種是沉默規則,一般是應對無關緊要的人的叫喚;還有一種是突然叫喚規則,這種規則使人必須回答。生物鍾按照這四種規則去自動應對叫喚人。 生物鍾功能再偉大,也受制於感覺,比如生物鍾決定你是一個男孩,但是在長期的感覺演變過程中你可能停止男孩的一切決定性要素,使之具有女性心理特徵的假男孩。雖然生物鍾控制生物體的每一個過程,但是,它對感覺的控制微乎其微,一般都是感覺在控制生物鍾的發生發展。 母鍾、子鍾、孫鍾 生物鍾分為母鍾、子鍾和孫鍾。 母鍾是受精卵攜帶的那條染色體。 生物個體就是以母鍾為藍圖進行分解、合成的,該母鍾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母鍾的分裂是一定的,不是無止境的分裂下去,母鍾在人類一般是分裂5次產生24條與母鍾一致的體染色體,以後人類的所有器官都在這24條子鍾下面分裂產生,母鍾在分裂時,就已經嚴格地將24條子鍾各自應該怎麼釋放、怎麼解碼、解哪些地方的碼等等都安排好了,24條子鍾就開始各行其是了,造肝的造肝,造腎的造腎,造心的造心,同時各自功能的發揮也開始進行,一個新的個體產生了。這就象一個母親生下幾個雙胞胎兒子,兒子們就各發展各的了,但是作為一個大家庭來說,雙胞胎們會有相互影響的一方面,直到長大在他們中都可以看到整個家庭的痕跡,但是他們又各有鞦韆、各不相同。 母鍾分為以端點為主的信息部、以染色體外蛋白為主的標記部和在染色體某一段的基因控制的控制部,信息部負責接受外來刺激和對染色體外蛋白發放信息,標記部的外蛋白負責某些段基因的打開、復制、關閉等工作,控制部是專門控制生命個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時間提示,如某年齡開始脫牙、某時間開始發情等。 母鍾在分裂時,每次分裂它都使一條子鍾的某些基因上的蛋白質被標記,這種標記使得在以後的歲月里該條染色體永遠只能打開這一段,也就是說,被標記的基因終生都可以產生復制信息,沒被標記的終生都被冷落,成了「冷段」。第N條如果是造肝的,那麼在這條染色體上的有關造心造肺等器官的那些部位就全部被關閉,只有與肝有關的信息完全被打開,一個肝臟就是這樣造成了。有人會說人類是24條染色體,其他動物可不是呀,但是為什麼它們的器官和功能基本相同呢?那麼它們是分裂多少次呢?一個總的原則是:母鍾都是按「體染色體」數分裂,無論什麼動物。 不要忘記了,現在談的母鍾,不是純的DNA的概念,應當時刻記著該母鍾的外面有細胞膜、細胞質和核膜,還應該記著細胞質里的高爾基體等物質。母鍾的分裂不是單一的,是連著細胞膜等等一起分裂的。精子所攜帶的XX或XY染色體進入卵細胞和卵細胞的染色體結合一般現在稱為「合子」,合子里首先只有一對染色體,在人類,它們開始參照這一對染色體進行復制,生成23對體染色體,這時的這個卵細胞本文稱為「母鍾」,母鍾開始分裂,每分裂一次,就產生一個新的「子鍾」,每個子鍾都是一個攜帶某方面遺傳信息的、完整的、與母鍾在個體、大小、功能上完全不同的新的細胞了。母鍾分裂5次,變成了23個體細胞,這23個體細胞成了新的「激活藍本」,所有組織器官依照這些激活藍本開始復制和分裂,在任何一個新的組織器官體,細胞的分裂不會超過12次,因為體細胞是按照2的n次方(n為1,2,3,……)分裂,第一代是2,第二代是4,第三代是8……,所以它們的再分裂,出來的分別是:心、肺、腎等等一個個活生生的器官,雖然這些器官不一定具有功能,就象男人的陰莖,在沒有發育時,是沒有性功能的,但是陽具卻在。按24個子鍾再分裂出來的所有細胞被稱為孫鍾,孫鍾組成一個個具體的器官。 母鍾存在於人體的腦垂體。割去腦垂體的人為什麼還有生物鍾功能?那是因為它們的子鍾和孫鍾在發揮功能。 改變子鍾的DNA,不能改變遺傳,必須改變母鍾的DNA,才能遺傳,癌症是子鍾的DNA失控的結果,所以它一般是不能遺傳的(雖然有的癌症可以遺傳)。這就是為什麼一個人的手或腳被截後,他的下一代手腳正常的原因。 現在認為染色體是通過合成蛋白質,蛋白質決定細胞來起作用的,但是,應當還有另外的途徑在控制系統的發育,比如骨骼系統是由鈣和磷按一定比例組成的,沒有蛋白質在裡面起作用,骨骼主要起支架作用,如果說染色體是通過合成蛋白質來決定組織器官的,那麼骨骼系統怎麼解釋呢?因此看來,染色體決定組織器官的形式、大小、功能和成分,它不是只決定蛋白質這一種東西,現在假設骨骼中的鈣是因為某種蛋白質攜帶來的,但是,骨骼的哪裡厚,哪裡薄,哪裡空,哪裡實等等,該蛋白質也可以決定嗎?如果是這樣,那該蛋白質就會成「智慧蛋白」,本身就夠神的了。控制骨骼系統的染色體,決定了骨骼的一切必要的信息的釋放,染色體不能夠直接合成鈣和磷,它們只是在人體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將一些鈣磷按照需要,在遺傳圖譜的指導下,組合成尺骨、撓骨、頭骨等等,至於頭骨的哪兒有眼,哪兒大,哪兒厚等等也是一樣地被染色體所控制,不純粹是鈣磷的量的概念。人類的盲腸,如果以後科學發展了,可能人們會在馬的體內找到一種激活盲腸的激素,是這種或幾種激素導致馬的盲腸功能巨大的原因,如果將這些激素用於人,人的盲腸也會發達起來,只是在現實中沒有任何意義。如此看來,人類要具備獵豹一樣的速度、雄鷹一樣的眼睛等功能為時不遠了。 生物鍾怎樣參與思維 外界刺激人體產生感覺(感塊),感覺使人產生去記(記塊),生物鍾提示功能使人產生回憶(憶塊),憶塊被放到思維中樞,通過「規則」進行組合產生思塊(思維),思塊進入行為中樞使人產生行塊(行為和語言)。這個過程就是人體的智能過程。 看來,生物鍾是通過控制回憶過程來實施對智能過程的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