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搜索 » 春天哪些野菜能吃圖片
擴展閱讀
格林家在哪裡圖片 2025-07-10 16:30:48
搜索火影忍者槿的圖片 2025-07-10 16:30:33
結婚伴郎穿哪些衣服圖片 2025-07-10 16:29:55

春天哪些野菜能吃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7-10 09:08:47

㈠ 春天野菜圖片及名稱

1、薺菜:北方農村在春天迎接最早出現的野菜便是薺菜。它是一種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莖直立,高約30至40厘米。薺菜的主根瘦長,呈白色,向下直伸,分枝繁茂。它的根生葉叢生,莖生葉則呈現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頂部常成線形,基部寬大抱莖,邊緣有著缺刻或鋸齒,有時近於全緣。葉兩面均覆有單一或分枝的細柔毛,邊緣還疏生著白色長睫毛。薺菜的花期通常在3月至5月之間。
2、苦菜:苦菜,亦稱苦丁菜、苦定菜、無香菜、祥蔽蛇蟲菜等,在適宜的溫度下四季都能生長。然而,春季生長的苦菜因其口感和營養價值最為上乘而備受推崇。
3、馬齒莧:馬齒莧,別稱五行草、長命菜、馬蜂菜、螞蚱菜等,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馬齒莧屬於石竹目、馬齒莧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全株無毛。莖部平卧,伏地蔓延,枝條呈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片互生,扁平而肥厚,形狀類似馬齒,正面呈暗綠色,背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柄短而粗。
4、折耳根:魚腥草,別名豬鼻拱,主要產於雲南、四川等地,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野菜。即便被割去,它也能迅速再生,生生不息。因具有魚腥味,故得名魚腥草。
5、香椿:香椿芽,來自香椿樹的嫩芽,也被稱作山椿、香椿頭。香椿芽的最佳食用期是在穀雨前,此時最為鮮嫩,營養價值最高。穀雨過後,香椿芽的纖維質老化,口感和營養價值都會顯著下降。

㈡ 春天常挖的十種野菜,你認識幾種

春天常見的十種野菜,相信很多人都認識其中幾種。
1. 薺菜:十字花科植物,葉片呈羽狀分裂,味道清香,可用來包餃子、煮湯,是極為常見的野菜。
2. 馬齒莧:莖部肥厚多汁,葉子互生,常生長在田間地頭。它能涼拌、炒菜,有一定葯用價值。
3. 蒲公英:菊科多年生草本,葉子邊緣呈鋸齒狀。其嫩莖和葉可食用,能清熱解毒,可涼拌或做湯。
4. 苦菜:葉片狹長,有苦味。具有涼血止血等功效,洗凈後蘸醬吃,口感獨特。
5. 蕨菜:多生長在山區,捲曲的嫩葉可食用。食用前需處理,可炒著吃或涼拌。
6. 香椿:香椿樹的嫩芽,香氣濃郁。可炒雞蛋,或用鹽腌制後食用。
7. 灰灰菜:莖直立,葉片呈菱狀卵形。常見於路邊、荒地,食用時要注意避免過敏。
8. 刺兒菜:葉子邊緣有刺,開紫紅色小花。嫩莖嫩葉可食用,有涼血止血功效。
9. 水芹菜:多生長在水邊,莖中空,有獨特香味。可炒、煮湯,口感鮮美。
10. 地菜:和薺菜有些相似,常生長在潮濕地方,可用於烹飪多種菜餚。

㈢ 春天野菜圖片及名稱

有如下:

1、薺菜:在北方農村,春天最早出來的野菜便是薺菜,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主根瘦長,白色,直下,分枝,莖直立。根生葉叢生,莖生葉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頂部幾成線形,基部成耳狀抱莖,邊緣有缺刻或鋸齒,或近於全緣,葉兩面生有單一或分枝的細柔毛,邊緣疏生白色長睫毛,花期3~5月。

㈣ 清明前後,記得吃這5種野菜,含有「天然青黴素」,常吃身體好

清明前後,記得吃這5種野菜,含有「天然青黴素」,常吃身體好!

很快就是清明了,清明時春天的倒數第二個節氣,也是春意正濃的時間,過了清明之後,隨著氣溫的快速升高,那些鮮嫩可口,營養豐富的野菜、芽菜,很快就會變老了,如果你再想吃這春天的美味,恐怕就要等到明年了。

就像深受大家喜愛的薺菜,它的營養非常豐富,是食葯兩用的野菜,有著「天然青黴素」的稱號,不管是調餡包餃子,還是涼拌都非常美味,可是現在已經都長出桿子來了,它就是再美味也沒法吃了。

除了薺菜外,其實還有5種野菜都有消炎的作用,堪稱「天然青黴素」,清明前後吃還不晚,如果再過一陣子,就很少能吃了,趁著清明假期,和家人踏青春遊的時間,採挖一些經常吃一點,大人孩子身體好。

馬齒莧小時候我們基本上不吃,都是喂兔子喂雞喂動物,再有就是我們會把它掰成,一小段一小段的,但要藕斷絲連,做成項鏈或者墜子,大家對此樂此不疲。

後來才知道馬齒莧還有非常高的葯用價值,具有清熱消炎的作用,還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可以涼拌,煲粥,雖然葯用價值比較高,但就味道而言個人不太喜歡。

苦菜是小時候採挖最多的野菜,每年春天放了學或者周末休息,都會和小夥伴上山挖苦菜,但回到家我是不吃的,因為太苦了,每當看到爸爸媽媽直接生吃苦菜的時候,我就在想,難道長大了就不怕苦嗎?現在我明白了,長大了吃的苦,遠比苦菜要苦多了。

苦菜中含有豐富的膽鹼成分,這種成分是清熱解毒消炎的主要成分,除了生吃外,做成苦菜茶是一種比較通行的做法。

蛤蟆草,顧名思義因為葉子長相和蛤蟆的後背相似而得名。小時候我都不想碰它,因為一碰它就想到了癩蛤蟆那一後背的疙瘩,想想就瘮人,而且當時流傳著碰到癩蛤蟆的後背,自己的手上也會長疙瘩,所以天然的就對蛤蟆草有抵觸。

其實蛤蟆草,學名叫蟾蜍草,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同,重要的是它的清熱解毒效果很好,尤其是對咳嗽有奇效,小時候咳嗽厲害了,媽媽就會給我煮蛤蟆草水喝,特別管用。

婆婆丁就是蒲公英,近年來蒲公英在野外並不多見,以前我家院子里就有好多,現在就剩一棵了,等到它長大了,我就把它採下來,輕輕地一吹,蒲公英就飛得到處都是,這就是生命的力量。

婆婆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像A、C族含量都比較高,而且含有蒲公英醇、膽鹼這都是消炎的重要成分,通常的做法是炒雞蛋和放湯。

地膚菜,在我們當地也叫掃帚菜,這是根據它的外形起的名字。前天去趕大集,看到有個攤位就在賣地膚菜,很多朋友都不認識,就我在那站了一小會,就有三個人過去問是什麼野菜。

地膚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胡蘿卜素,具有消炎清熱的作用,常見的做法也是炒食和放湯,和五花肉搭配炒制更香。

這5種野菜你都吃過嗎?

清明前後,記得吃這5種野菜,含有「天然青黴素」,常吃身體好!我是譚小廚子,每天分享地方 美食 、 美食 教程、廚房小知識,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