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智利海軍上將拉托雷級戰列艦
ps://iknow-pic.cdn.bcebos.com/e850352ac65c1038fa325d5aa0119313b17e89d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智利海軍上將拉托雷級戰列艦
智利海軍上將拉托雷級戰列艦,是一列智利的戰艦。
武器性能:
中文名:智利海軍上將拉托雷級戰列艦
標准排水量:28000噸
外形尺寸:長190.5米,寬31.4米
艦員:1176人
介紹:
巴西與阿根廷兩國的海軍強兵政策打破了南美三國的均勢,智利反應遲緩,直到1911年才通過擴充海軍的計劃,經過一番比較後智利決定向英國訂購2艘「超級無畏級」戰列艦,以英國海軍的鐵公爵級戰列艦為設計藍本(火力布局與鐵公爵級類似)裝備了凌駕英國超級無畏艦之上的14英寸(356毫米)口徑主炮,但消減了防禦裝甲。造價250萬英鎊。
該級艦計劃建造兩艘,最終建成一艘。兩艦最初臨時艦名為「瓦爾帕萊索」(初名「自由」號)和「聖地亞哥」號。後來分別改名為「海軍上將拉托雷」號和「海軍上將科克倫」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4年9月9日,經過友好協商,英國政府立即買下尚未完工的一號艦,建成後命名為「加拿大」號(HMS Canada),並編入英國皇家海軍,曾參加日德蘭海戰。二號艦則停工。一戰結束以後,1920年8月,一號艦「拉托雷海軍上將」號才被以不到當初造價一半的優惠價格(100萬英鎊)再次賣給智利。
而在建的二號艦的船體也被英國買下,改名為「印度」號,1914年8月後即停工。因其完工程度較低,戰爭期間一直被擱置,後來改建為鷹號航空母艦。艦上的9英寸側舷裝甲被用在皇家海軍的「反擊」號戰列巡洋艦上。智利還曾一度打算將二號艦買回,最後因裝備和經濟的原因沒有實現。
各艦概況:
海軍上將拉托雷」號(Almirante Latore):1911年11月27日開工,1913年11月27日下水,1915年9月竣工。造價250萬英鎊。1929年至1931年間在英國達文波特船廠進行現代化改裝,安裝臉新型阿姆斯特朗-維克斯蒸汽輪機、防雷隔艙和射擊指揮儀,主桅增加到60英尺高。
全部鍋爐更換為燃油式,改造完成後載油4300噸,續航力增加到4400海里/10節。1950年進行第二次現代化改裝。1958年退役,1959年在日本解體,其的零部件被移植到三笠號上。
「海軍上將科克倫」號(Almirante Cochrane):1914年8月停工。
性能數據(1915年):
標准排水量:28000噸,滿載排水量32300噸;
外形尺寸:長190.5米,寬31.4米,吃水8.7米
動力:主機輸出功率37000軸馬力;最高航速:22.75節;續航力4400海里/10節
武備:10門MK.I 356毫米/45倍口徑主炮(雙聯裝炮塔5座),16門MX.XI 152毫米炮,2門76毫米炮,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裝甲:水線裝甲229毫米,炮塔裝甲254毫米,指揮塔280毫米,甲板裝甲102毫米
艦員:11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