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它是腎經的原穴,滋陰益腎、壯陽強腰!艾灸讓它效果倍增
談到養生大穴一般人都會想到足三里,可是養生必須先談到先天之本,只有固本才能開源,打開人體本身的正氣,不敢說治百病,至少不怕病。下面這個穴位,比足三里更好。
太溪穴可以滋陰益腎,壯陽強腰,是腎經的原穴。
應該多揉太溪穴,只要太溪穴被激活了,新鮮血液就會把淤血沖散吸收,然後再循環帶走。
太溪穴最佳艾灸取穴方法
太溪穴是人體穴位之一。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側對稱,也就是兩個。
主治:腎臟病、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不順、關節炎、精力不濟、手腳無力、風濕痛等。
功效:滋陰益腎,壯陽強腰。
艾灸方法:可用艾條懸灸或艾灸儀灸。用艾條懸灸,每次施灸時間為10-20分鍾,用艾灸儀灸,每次施灸時間為30-50分鍾。
太溪穴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足三里這個大穴,它確實很好,足三里偏重於補後天(脾臟),太溪穴偏重於補先天(腎),所以說它比足三里更加牛。有人說天無法改,但我們可固本、加強本身的情況嘛!
有人經常足跟痛,這就是腎虛。應多揉太溪穴,順著太溪穴把腎經的氣血引過去。只要太溪穴被激活了,新鮮血液就會把淤血沖散吸收,然後再循環帶走。
有人痛風、尿酸過高,這是尿里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溪穴能從源頭把這個問題解決。有人得了腎炎,排不出尿來,揉太溪穴也能幫助把尿毒解掉。
太溪穴還可以治先天性抽搐。如果大腦受傷,它還有輔助調養的功效。因為腦髓是腎所主,跟腎經有極大關系,所以要想調養後天受傷的大腦,就要好好刺激太溪穴。
還有像胸悶、支氣管炎、哮喘等,太溪穴都可以治。因為腎經都經過這些病所發的位置。
老年痴呆也是腎虛的一種表現。而打通腎經就可以防治包括老年痴呆在內的各種老化症狀。
其實,我們不要光想著什麼能治老年痴呆、治耳鳴、治牙齒松動,只要把腎經打通,這些症狀就全沒了。
B. 腎陽虛艾灸什麼穴位
一般來說,很多人都認為腎虛要吃補腎的葯物,不過中醫認為,艾灸選對穴位,也可以達到補腎的效果。今天我們一起看看腎陽虛艾灸哪些穴位。
腎疲勞自測:
1. 白發、發質枯黃,洗頭時脫發多。
2. 常有腰酸背痛的感覺,全身無力,易疲勞、易睏倦,休息後不能緩解。
3. 睡眠不好或經常做夢,晨起仍覺很累。
4. 怕風吹、怕冷、冬季更明顯。
5. 手不能提重物,走路長或上樓常感覺雙腿無力,足跟疼。
6. 經常頭暈、耳鳴、牙齒松動。
7. 記憶力下降,總想閉目養神,不願思考問題,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8. 尿頻尿急、夜尿增多,小便無力,總有排不盡的感覺。
9. 男性性功能減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質量不高。
如果你有以上1-2種症狀,就說明您的腎臟已經發出了警報:這時候「腎臟」要開始調養了。
中醫認為,腎主水,腎陽對水液有氣化蒸騰作用,若腎陽不足,蒸騰氣化無力,則出現小便清長等表現,故腎陽虛證存在著腎臟的病理改變。腎虛多為長期積累成疾,切不可以急於求成而用大補之葯進補,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補腎壯陽葯物,而應慢慢調理。艾灸,也稱灸療,安全性高、無毒副作用,是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艾灸可以幫助人體全面溫通經絡,溫補元氣,調和氣血,潤澤膚色,散發健康神采。補腎可以採用艾灸療法來調理。腎陽虛艾灸以下5個穴位,在家即可輕松調理。
腎陽虛艾灸穴位:
1. 關元穴
作用: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現代研究證實,按揉或震顫刺激關元穴後,可通過調節內分泌達到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的目的。
腎陽虛,艾灸這五個穴位效見效快
2. 神闕穴
作用: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
腎陽虛,艾灸這五個穴位效見效快
3. 三陰交
作用:健脾益血,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
腎陽虛,艾灸這五個穴位效見效快
4. 腎俞穴
作用:增強腎功能,調理腰痛、腎臟病!
腎陽虛,艾灸這五個穴位效見效快
5. 足三里穴
作用: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