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埃及金字塔上的獅身人面像有什麼含義
斯芬克斯這個詞彙並不是一個古埃及的詞彙,它是一個古希臘的詞彙,古希臘詞彙里是壓制的意思。而古埃及人並不這么稱呼自己的斯芬克斯,那麼斯芬克斯在埃及語里邊叫什麼呢?就是地平線上的荷魯斯。荷魯斯神是埃及人最崇拜的神之一。荷魯斯神是獵鷹之神,是天上的神,它給予法老統治這片土地和這里人民的權力。埃及的統治者常常把自己與荷魯斯神聯系起來。人們認為法老是荷魯斯神在世間的化身。荷魯斯這樣的一個神,特別是在埃及的神話里邊,我們還能夠看到一些神。比如有個叫薩赫麥特,薩赫麥特就是一個獅子的頭,人的身體,正好和司芬克斯掉過來了。這里邊我們就能夠看到古埃及為什麼要身體跟頭部,讓它是兩種動物的結合,這是有他們自己的傳統的,那麼這個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呢?起源於古埃及那種圖騰崇拜,和自己的面罩的這樣一種儀式。由於自己有這樣的一種對於動物的崇拜,它可能就做成這樣的一種面具來參加一些儀式,由此給人這樣的一個啟發。也就是不同動物的身體跟頭是能夠連合在一塊的,那麼這個巴斯特德這個神就有保護的意思。為什麼有保護的意思呢?因為它是獅子的頭顱,它很威嚴,有保護的意思。在這一點上跟古希臘的壓制,就略微有那麼一點聯系了,所以人們推測在吉薩的金字塔前面,這樣一個龐大的斯芬克斯像,它是用來鎮守古埃及法老墓地的。
㈡ 為何埃及金字塔會有獅身人面像存在建造獅身人面像的目的是什麼
獅身人面像(又譯「斯芬克斯」
sphinx)坐落在開羅西南的吉薩大金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古跡,與金字塔同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遺跡。像高21米,長57米,耳朵就有2米長。除了前伸達15米的獅爪是用大石塊鑲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塊含有貝殼之類雜質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國王)海夫拉的臉型。相傳公元前2611年,海夫拉到此巡視自己的陵墓——海夫拉金字塔工程時,吩咐為自己雕鑿石像。工匠別出心裁地雕鑿了一頭獅身,而以這位法老的面像作為獅子的頭。在古埃及,獅子是力量的象徵,獅身人面像實際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寫照。雕像坐西向東,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於它狀如希臘神話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稱呼它。
㈢ 游戲《塗鴉上帝》藝術品里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怎麼製作
stone+human+beast 石頭+人類+野獸=獅身人面像
sand+stone+corpse 沙子+石頭+屍體=金字塔
㈣ 有關埃及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
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2700-2500年(這是一種公認的說法)
建造地點:埃及開羅附近的吉薩高原我們最熟悉的,現存唯一的七大奇跡。
法老是古埃及的國王,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法老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有人說金字塔外星人造出來的,事實究竟怎樣。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左塞王之後的埃及法老紛紛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為自己修建墳墓,從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營造金字塔之風。由於金字塔起源於古王國時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時期內,因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代。古代埃及的法老們為什麼要將墳墓修成角錐體的形式,即修成漢字中的金字形呢?原來,在最早的時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備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後的永久性住所的。後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quot;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啦"的標志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後來古代埃及人對方尖碑的崇拜也有這樣意義,因為方尖碑也表示太陽的光芒。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經過幾千年來的風吹雨打,頂端已經剝蝕了將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築起埃菲爾鐵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邊長230多米,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於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國王)和王後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塊修砌成的方錐形建築,因形似漢字「金」字,故譯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發現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於埃及古王朝時期。在埃及已發現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於開羅西南面的吉薩高地上的祖孫三代金字塔。它們是大金字塔(也稱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與其周圍眾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為埃及金字塔建築藝術的頂峰。
大金字塔是埃及現存規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觀之一」。它建於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統治時期(約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塔的4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邊長約230多米,佔地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組成,它們大小不一,分別重達1.5噸至160噸,平均重約2.5噸。據考證,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動用了10萬人花了20年時間。
1989年3月16日,埃及考古工作者在開羅西南部金字塔區一座金字塔底的淺坑中
挖掘出一具4400年前古埃及王妃的木乃伊。
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約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海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稱為海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舉世聞名的獅身人面像便緊挨著海夫拉金字塔,據傳人面是海夫拉的模擬像。長期以來,由於該金字塔內的濕度過大、通風較差,墓室內部的牆壁出現裂縫。1992年,海夫拉金字塔又經歷了一次強度為5.4級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損壞。此後經過兩年多的全面修繕,於2001年7月重新開放。
門卡烏拉金字塔的底邊邊長108.5米,塔高66.5米。1839年,一名英國探險家首次打開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發現一具花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裝運這些文物的船隻在返回英國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入大西洋。
1993年初,考古學家在吉薩省的金字塔區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古墓群,裡面共有160多個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記錄了金字塔修建時的情況。墓壁上有繪畫,生動地展現了金字塔修建時的情況。這群古墓造型多樣,用料不一。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狀,有的呈圓形拱狀,有的是長方形平頂斜坡式造型。用料主要有3種:土磚、玄武岩和花崗石。為了進一步研究新發現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個科研小組,有關金字塔建造者之謎將會進一步被揭開。1996年7月,埃及又決定開放位於開羅以南約35公里的達舒爾的4座金字塔。
這4座金字塔中有兩座是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薩夫羅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獨特,被稱為「彎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為邊長188米的正方形,高約98米。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每面具有兩個坡度。考古學家發現,古埃及人在施工時,先以54度的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後,又改為以43度的傾角繼續向上建造,直至完工。這樣金字塔的四面看起來便是彎曲的。為薩夫羅國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築材料為顏色發紅的石灰石,因此被稱為「紅色金字塔」。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開羅西南吉薩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門卡烏拉金字塔底座時,偶然發現兩尊罕見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發現與拉美西斯二世有關的文物。
新發現的兩尊石像位於第三座大金字塔門卡烏拉金字塔旁,它們被雕刻在同一塊石頭上,高3.5米、重約4噸。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則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烏赫梯神像於一體。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著名法老(約公元前1304-前1237年)。
一男子騎著駱駝從埃及開羅近郊的吉薩金字塔附近經過
吉薩金字塔屬於埃及古王國(公元前3200-前2270年)時期的文物,而拉美西斯二世則生活在埃及新王國(公元前1560-前1100年)時代。考古專家認為這一重要發現可能有助於人們揭示金字塔地區更多秘密。
近十年來,參觀金字塔的大量遊人使金字塔內部濕度不斷上升、化學物質增加,從而損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為了更好保護金字塔這一珍貴古跡,1995年4月,埃及政府宣布1995年為保護金字塔年。
埃及金字塔是從早期的王陵馬斯塔巴墓發展開來的。建築金字塔的歷史從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個朝代。金字塔閃耀著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直到今天,規模宏大、建築神奇、氣勢雄偉的金字塔依然給人留下許多未解之謎。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許多科學家、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無數遊客前去觀光游覽。
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又譯「斯芬克斯」 sphinx)坐落在開羅西南的吉薩大金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古跡,與金字塔同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遺跡。像高21米,長57米,耳朵就有2米長。除了前伸達15米的獅爪是用大石塊鑲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塊含有貝殼之類雜質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國王)哈夫拉的臉型。相傳公元前2611年,哈夫拉到此巡視自己的陵墓——哈夫拉金字塔工程時,吩咐為自己雕鑿石像。工匠別出心裁地雕鑿了一頭獅身,而以這位法老的面像作為獅子的頭。在古埃及,獅子是力量的象徵,獅身人面像實際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寫照。另外在古埃及神話里,獅子也是各種神秘地方的守護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門的守護者。因為法老死後要成為成太陽神,所以就造了這樣一個獅身人面像為法老守護門戶。雕像坐西向東,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於它狀如希臘神話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稱呼它。
原來的獅身人面像頭戴皇冠,額套聖蛇浮雕,頦留長須,脖圍項圈。經過幾千年來風吹雨打和沙土掩埋,皇冠、項圈不見蹤影,聖蛇浮雕於1818年被英籍義大利人卡菲里亞在雕像下掘出,獻給了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鬍子脫落四分五裂,埃及博物館存有兩塊,大不列顛博物館存有一塊(現已歸還埃及)。像的鼻部已缺損了一大塊,據說是拿破崙士兵侵略埃及時打掉的,實為訛傳,它是被朝聖遊客中世紀伊斯蘭蘇菲派教徒砸掉的。歷經4000多年的獅身人面像,現已痼疾纏身,千瘡百孔,頸部、胸部腐蝕的尤其厲害。1981年10月,石像左後腿塌方,形成一個2米寬3米長的大窟窿。1988年2月,石像右肩上掉下兩塊巨石,其中一塊重達2000公斤。
㈤ 求埃及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的簡介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埃及金字塔相傳是古埃及法老(古埃及國王)的陵墓,但是考古學家從沒有在金字塔中找到過法老的木乃伊。金字塔主要流行於埃及古王國時期。陵墓基座為正方形,四面則是四個相等的三角形(即方錐體),側影類似漢字的「金」字,故漢語稱為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至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成為了古埃及文明最有影響力和持久的象徵之一,這些金字塔大部分建造於埃及古王國和中王國時期。大部分研究來源顯示埃及存在的金字塔結構數目有81座到112座金字塔,而大多數學者贊成較高的數目。1842年,Karl Richard Lepsius製做了埃及金字塔列表(List of Egyptian pyramids),當時他計算有67座,但在他後來的考古生涯中有更多經他鑒定和發現的金字塔. 許多不精確的計數,則是因為與許多保存不佳的小金字塔殘骸和碎石陵墓有關,其殘骸經常難以確認該陵墓是否為金字塔型構造,但它們確實存在也是經考古學家研究及鑒定的,大部分會將這些難以確認的遺跡分區歸類、編組計算數目,其中由北到南最重要觀察范圍中。2007年12月26日,埃及古跡最高委員會負責人宣稱,埃及將通過適用於全球各地的法律,要求復制埃及金字塔或人面獅身像等埃及古跡者支付版權費作為埃及數千座法老古跡的維修費,但不禁止全球各地藝術家利用繪畫或其他方式來復制各時期法老古跡與埃及古跡以獲得利益,只要這些作品「不是百分之百復製品」就可以了。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隸制國王的陵寢。這些統治者在歷史上稱之為「法老」。古代埃及人對神的虔誠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來世觀念」,他們甚至認為「人生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居留,而死後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塵世生活的延續。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古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充滿信心地為死後做准備。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都要忙著為自己准備墳墓,並用各種物品去裝飾這些墳墓,以求死後獲得永生。以法老或貴族而論,他會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建造墳墓,還命令匠人以墳墓壁畫和木製模型來描繪他死後要繼續從事的駕船、狩獵、歡宴活動,以及僕人們應做的活計,等等,使他能在死後同生前一樣生活得舒適如意。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
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左塞王之後的埃及法老紛紛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為自己修建墳墓,從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營造金字塔之風。由於金字塔起源於古王國時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時期內,因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代。古代埃及的法老們為什麼要將墳墓修成角錐體的形式,即修成漢字中的金字形呢?
原來,在最早的時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備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後的永久性住所的。後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古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拉」的標志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後來古代埃及人對方尖碑的崇拜也有這樣意義,因為方尖碑也表示太陽的光芒。
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經過幾千年來的風吹雨打,頂端已經剝蝕了將近10米。在1889年巴黎建築起埃菲爾鐵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邊長230多米,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胡夫的金字塔,除了以其規模的巨大而令人驚嘆以外,還以其高度的建築技巧而得名。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面的。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已歷時數千年,就算這樣,人們也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所以能歷數千年而不倒,這不能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跡。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側離地面13米高處有一個用4塊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這個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邊形,那麼,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壓力將會把這個出入口壓塌。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壓力均勻地分散開了。在四千多年前對力學原理有這樣的理解和運用,能有這樣的構造,確實是十分了不起的。
胡夫死後不久,在他的大金字塔不遠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這是胡夫的兒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它比胡夫的金字塔低3米,但由於它的地面稍高,因此看起來似乎比胡夫的金字塔還要高一些。塔的附近建有一個雕著哈夫拉的頭部而配著獅子身體的大雕像,即所謂獅身人面像。除獅是用石塊砌成之外,整個獅身人面像是在一塊巨大的天然岩石上鑿成的。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歷史。
為什麼刻成獅身呢?在古埃及神話里,獅子乃是各種神秘地方的守護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門的守護者。因為法老死後要成為成太陽神,所以就造了這樣一個獅身人面像為法老守護門戶。
第四王朝以後,其他法老雖然建造了許多金字塔,但規模和質量都不能和上述金字塔相比。第六王朝以後,隨著古王國的分裂和法老權力下降以及埃及人民的反抗和有些人的盜墓,常把法老的「木乃伊」從金字塔里拖出來,所以埃及的法老們也就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在深山裡開鑿秘密陵墓了。
雄偉的獅身人面像橫卧在埃及基沙台地上,守衛著卡拉夫王金字塔已達五千年之久。終年咆哮的風沙不斷侵略這座龐大的石像,在長達五千年的歲月中,大半時間都被數噸流沙深埋地底。古埃及人常用獅子代表法老王,象徵其無邊的權力和無窮的力量,這種法老王既是神又是人的觀念,促使了獅身人面混合體的產生。早在四、五千年前,古埃及已出現許多獅身人面像,其中最早出現的便是基沙巨像。巨像高66尺、長240尺,姿態十分雄渾而優雅。
據說當時本來沒有想到要雕鑿獅身。金字塔竣工時,附近採石場里的石塊都被挖去建造金字塔,只剩下一塊巨大的圓頂石灰石,擋住卡夫拉王金字塔。有一位不知名的雕刻家獨排眾議,把巨石雕刻成獅身人面像,用以紀念卡夫拉王。可惜巨像雕成不久,即為流沙掩埋。1920年代,來自歐洲的考古學家合力消除了巨像的流沙,加以修葺,使這座巨像重新雄踞於卡夫拉王金字塔前,凝視著浩瀚的黃沙。
㈥ 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象徵著什麼寓意
它們之所以會存在,是法老需要守護者守護神,來守護他們的遺體,法老們想讓自己免受災難,特意修建它們,能讓自己成功的輪回轉世。
著名的斯芬克斯(sphinx)獅身人面像位於埃及的開羅市西側的吉薩區,在哈扶拉金字塔的南面,距胡夫金字塔約350米。斯芬克斯本是希臘神話中的帶翼獅身女怪,在歐洲很多國家的古代雕塑中都有類似的形式。吉薩的這尊斯芬克斯應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而且象是由一整塊巨型岩石雕制而成。斯芬克斯身長約73米,高21米,臉寬5米。據說這尊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的頭像是按照法老哈扶拉的樣子雕成。
獅身人面像充滿了未解之謎。一般認為,它是公元前2600年左右,由法老哈夫拉下令修建的,據說當時正在修建哈夫拉的金字塔陵墓,當工程快竣工的時候,哈夫拉親自來巡視,結果發現自己的金字塔規模比其父親胡夫的金字塔遜色許多,於是下令工匠們為自己修建一座體現其威嚴的雕像,工匠們發現在工地的東北向有一座開採石料剩下的山石,便決定以之作為原料,修建一座獅身人面像,獅身體現的是哈夫拉的偉大和尊嚴,而雕塑面像則按哈夫拉本人的形象來雕刻,這一設計得到了哈夫拉的同意,於是在他的金字塔前面便矗立起了這么一座神奇的建築。公元前1400年前,埃及法老圖特摩斯四世在獅身人面像的前爪附近樹了一座石碑,碑文中有「哈夫」的字樣。
㈦ 開拓金字塔王國的獅身人面像怎麼獲得
***PS:安裝在建築中的道具是無法完成委託任務,如果有此道具需求,需要從建築內取出***
如果發現建築內出現蛇(打開菜單,畫面的右上角有顯示蛇的數量),請第一時間清除,愛心方面一般不會有太大壓力
一般建築建到4-6層就可以達到2星了(累計150名觀光者)
優先完成委託任務需要新建建築,在沒有任何建築建造或升級委託的時候擴建,一般擴建選在4月評選完畢之後建造,方便下次的評定。
加入的居民第一時間召募,然後採用得意職業
㈧ 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藝術效果
金字塔:
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啦"的標志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大金字塔是埃及現存規模最大的金字塔,原高146.59米,因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塔的4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邊長約230多米,佔地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組成,它們大小不一,分別重達1.5噸至160噸,平均重約2.5噸。
大金字塔獨特的正四角錐體結構,其內部空間是一個很好的和諧共振腔體。來自宇宙的各種射線,人為的電磁波在其內部空間和諧共振,結合匯聚的地磁力,還有萬有引力的作用,形成一個內部能量場(匹熱迷能或金字塔能)。古老相傳「時間懼怕金字塔」,可能就是指大金字塔內部的能量場顯現阻礙自然進程的現象,即本應該自然而然發生的進程,當處於大金字塔內部的能量場中,則該進程被延緩了,甚至有的向相反方向進行。
4座最為著名的金字塔中有兩座是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薩夫羅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獨特,被稱為「彎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為邊長188米的正方形,高約98米。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每面具有兩個坡度。考古學家發現,古埃及人在施工時,先以54度的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後,又改為以43度的傾角繼續向上建造,直至完工。這樣金字塔的四面看起來便是彎曲的。為薩夫羅國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築材料為顏色發紅的石灰石,因此被稱為「紅色金字塔」。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開羅西南吉薩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門卡烏拉金字塔底座時,偶然發現兩尊罕見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發現與拉美西斯二世有關的文物。
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又譯「斯芬克斯」 sphinx)坐落在開羅西南的吉薩大金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古跡,與金字塔同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遺跡。像高21米,長57米,耳朵就有2米長。除了前伸達15米的獅爪是用大石塊鑲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塊含有貝殼之類雜質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國王)哈夫拉的臉型。相傳公元前2611年,哈夫拉到此巡視自己的陵墓——哈夫拉金字塔工程時,吩咐為自己雕鑿石像。工匠別出心裁地雕鑿了一頭獅身,而以這位法老的面像作為獅子的頭。在古埃及,獅子是力量的象徵,獅身人面像實際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寫照。另外在古埃及神話里,獅子也是各種神秘地方的守護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門的守護者。因為法老死後要成為成太陽神,所以就造了這樣一個獅身人面像為法老守護門戶。雕像坐西向東,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於它狀如希臘神話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稱呼它。
原來的獅身人面像頭戴皇冠,額套聖蛇浮雕,頦留長須,脖圍項圈。經過幾千年來風吹雨打和沙土掩埋,皇冠、項圈不見蹤影,聖蛇浮雕於1818年被英籍義大利人卡菲里亞在雕像下掘出,獻給了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鬍子脫落四分五裂,埃及博物館存有兩塊,大不列顛博物館存有一塊(現已歸還埃及)。像的鼻部已缺損了一大塊,據說是拿破崙士兵侵略埃及時打掉的,實為訛傳,它是被朝聖遊客中世紀伊斯蘭蘇菲派教徒砸掉的。歷經4000多年的獅身人面像,現已痼疾纏身,千瘡百孔,頸部、胸部腐蝕的尤其厲害。1981年10月,石像左後腿塌方,形成一個2米寬3米長的大窟窿。1988年2月,石像右肩上掉下兩塊巨石,其中一塊重達2000公斤。
㈨ 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
金字塔(Pyramid),在建築學上是指錐體建築物,著名的有埃及金字塔,還有瑪雅金字塔、阿茲特克金字塔(太陽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一般來說基座為正三角形或四方形等的正多邊形,也可能是其他的多邊形,側面由多個三角形或接近三角形的面相接而成,頂部面積非常小,甚至成尖頂狀。古代金字塔,是用石塊堆棧而成,越高使用材料越少,質心接近基座,可以有效抵擋自然災害。1970年代開始,由於建築技術的演進,達到輕質化、可塑化、良好的空調與採光,有些建築師會從幾何學選取元素,現代金字塔式建築在世界各地被建造出來。
獅身人面像(又譯「斯芬克斯」
sphinx)坐落在開羅西南的吉薩大金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古跡,與金字塔同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遺跡。像高21米,長57米,耳朵就有2米長。除了前伸達15米的獅爪是用大石塊鑲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塊含有貝殼之類雜質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國王)哈夫拉的臉型。相傳公元前
2611年,哈夫拉到此巡視自己的陵墓——哈夫拉金字塔工程時,吩咐為自己雕鑿石像。工匠別出心裁地雕鑿了一頭獅身像,而以這位法老的面像作為獅子的頭。在古埃及,獅子是力量的象徵,獅身人面像實際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寫照。雕像坐西向東,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於它狀如希臘神話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稱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