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評職稱
在中國,這類消息與很多科研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關。捋一捋人社部對科研、職稱、論文、學歷究竟有哪些新變革。
首先,該文開篇說道「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努力「破解職稱評審中的「一刀切」、簡單化問題」,目的臘槐是為了「進一步激發專業技術人才創新活力」。(南京深瞳全網查重-免費論文圖片行物查重)
該文介紹了政策改革的主要方向,兩方面:
一、合理設置論文和科研成果要求
1. 衛生、工程、藝術、中小學教師等實踐性強的職稱系列不將論文作為職稱評審的主要評價指標,評價標准中不得簡單設立論文數量、影響因子等硬性要求。
2. 對研究系列人才,聚焦原創成果和高質量論文,注重評價原創性貢獻、學術影響力和研究能力,淡化論文數量要求。
l 各職稱系列逐步將論文「必選」轉變為「多選」,簡歷「菜單式」評價指標體系。
l 推廣代表性成果制度。
l 嚴厲打擊論文代寫代發、虛假刊發等違紀違規行為,鼓勵科研人員把高質量論文發表在國內科技期刊上。對於抄襲、剽竊、不當署名等學術不端行為,按照《科研失信行為調查處理規則》等有關規定處理,撤銷取得的職稱,計入職稱申報評審誠信檔案庫。情節嚴重的在一定期限內取消職稱及崗位晉升資格。
二、減少學歷、獎項等限制性條件
1. 各職稱系列對申報人學歷只作基本要求,不具備規定學歷但業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可有2名以上具備正高級職稱的同行專家推薦破格申報,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2. 除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的系列或專業外,從事專業與所學專業不一致的,可允許按照本人長期從事專業申報職稱。
3. 非全日制學歷與全日制學歷、職業檔局液院校畢業生與同層次普通學校畢業生在職稱評審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4. 不得將科研項目、經費數量、獲獎情況、論文期刊層次、頭銜、稱號等作為職稱評審的限制要求。
等制度改革。
B. 深瞳電視劇第七集裡面的徐老師是誰演的
《深瞳》中「徐琳琳」的扮演者是——蔣竹青身高:1.65米學歷:北京電影學院94級本科單位: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電影:《燃燒的港灣》女主角鄭玲《九九艷陽天》小吳《呼我》女主角胡麗《超尋》雯雯電視伍脊劇:36集《廚神》女主角紫燕20集《愛情滋味》女主角葉茂20集《愛在冰雪紛飛時》女主角楊麗麗20集《風雲密支那》女主角多蓮20集《英雄》女主角孿生姐妹理惠和小玲20集《紙船》女主角河櫻9集《山那邊好地方》女主角秋秋9集《綠野之戀》女主角陶楠《離婚啟示錄之神悉無處棲身》女主角王麗娟18集《從頭再來》女主角白靈《東周列國之築台納嫁》單元女主角選姜20集《白色陷阱》女記者歐陽文惠20集《雲之南》女主角簡梅20集《誰可相依》女主角周海游橘乎清話劇:《沙漠中的西蒙》女主角《這兒的黎明靜悄悄》女主角
C. SCI論文怎麼快速被接收
要褲游投其所好,知道SCI期刊審稿人都需要審什麼,才能對症下葯,更快被接收。
一審作者和主題。作者、主題有一個能夠吸引審稿人注意的話,這篇文章估計有80%以上的概率會被接收。
二審圖片、摘要和結論。圖片是最直觀、最吸引人的,看圖片的清晰度、作圖水平、是否有低級錯誤、是否「眼熟」?(現在論文造假太普遍,審稿人審過的文章肯定比我們查過的多,圖片要是重復一眼就看出來了,我周圍所知道的一些發論文的同行,就算不是自己做的都會找軟體多查幾遍再投稿,要想後院不著火,這一步不能少,我推薦深瞳查重軟體,比較靠譜);摘要是全文主要完成哪些工作,研究什麼問題,用的什麼方法,得到什麼結論;結論直接表明了本文的創新點,以及文章最核心的內容,結論不一定越多越好,而是一定要避開坑,寧缺毋濫。
三審邏輯、方法和內容。看邏輯,就是論文的結構安排是否合理,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得出結論。
總之,研究課題要新穎,即使是老問題也要往熱點上去蹭,通過當下熱點課題過渡到你研究的問題上來;面子工程要做好,論文整體排版的規范性、圖片的質量、語言表述與語胡旁銷法錯誤等;結論質量要保啟纖障,確保結論的創新性和高質量,不要侮辱審稿人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