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查詢和辨別電腦使用的軟體(操作系統和辦公軟體)是否正版或者盜版。
一、操作系統軟體正版、盜版識別
1、機身上帶有正版標簽(COA)。品牌機大多都在出廠時就預裝了windows操作系統。鑒定品牌機是否攜帶了正版的windows操作系統,只能通過計算機是否攜帶了正版標簽(COA)來辨別,正版標簽(COA)一般黏貼在主機機箱一側,沒有黏貼正版標簽(COA)的,都需要找經銷商確認該機器是否具有預裝授權(OEM/COEM)。
2、 正版標簽(COA)的正版驗證除了查看防偽金屬條和材質外,還可以到微軟網站上驗證,驗證的網址為
http://www.microsoft.com/china/genuine/consumer/howtotell.aspx
也可以通過電話驗證,電話號碼為
座機:8008203800; 手機:4008203800
3、正版標簽(COA)的版本為家庭(HOME)版操作系統的,視為錯誤授權,需更換授權。具體原因有二,一是家庭版許可的使用范圍中,並不包括政府部門,如在政府部門使用該授權,視為錯誤授權;二是安全問題,家庭版在安全性上與其他版本相比,存在欠缺,不適合在政府部門使用。
4、預裝授權(OEM/COEM)的正版標簽(COA)上,標識有廠家信息,系統版本和序列號三個主要信息。PC機安裝系統的屬性所顯示的信息必須和正版標簽(COA)上的廠家信息、系統版本和序列號一一對應。廠家信息處註明的是LENOVO、版本為VISTA授權,是可以降級到LENOVO的WIN XP版本使用 。版本信息可通過右鍵點擊系統「計算機」-「屬性」查看,WIN XP版本信息如下圖:
3、除了查看注冊信息,也可以通過微軟公司的網站驗證在使用的Microsoft office軟體產品是否為正版,網址為
http://www.microsoft.com/china/genuine/consumer/howtotell.aspx
Ⅱ 怎麼查詢和辨別電腦使用的軟體(操作系統和辦公軟體)是否正版或者盜版
從圖標就可以辨認,Office的圖標風格更配合微軟系統的設計風格。設計元素更統一。WPS則更有第三方軟體的設計元素。也不能把WPS叫做盜版。好歹也是花了大價錢開發的國產軟體。雖然沒微軟的Office好,但日常使用還是沒啥問題的。我個人更喜歡用微軟的Office,但也不能說用WPS的人就是垃圾。
Ⅲ 怎樣識別盜版軟體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出現一種新的盜版形式,稱為「偽正版」。這種盜版軟體甚至在一些專賣店中出現,容易引起人們的誤會。它們的包裝印刷質量乍一看很正規,價格甚至與正版接近,為吸引消費者購買,這些包裝的背面都很詳細地標明了該軟體的出版商名稱和注冊方式,或者就直接印出了注冊碼。但是,這些軟體沒有任何使用說明、用戶回執卡等附帶文件,其所標注的出版地址大多與真正的地址不符。識別這類軟體的方法主要還是檢查有無附帶的說明文件、用戶協議,有無防偽標志等,當然最好還能結合其他的特徵才能做到准確識別。
Ⅳ Photoshop內容如何識別與盜版
PhotoshopCC以上的版本都具有內容識別功能,可以用套索等工具勾選畫面中的景物或者人和動物,只要選中之後,選擇“內容識別”就會瞬間消除被選中的物體,只保留想要保留的。那麼,這種內容識別功能是不是更有利於盜版圖片的泛濫?
當然是了。但是,軟體本身沒錯,只是使用軟體這些功能進行盜版的人才是錯的。就好比菜刀是用來切菜的,有人拿菜刀砍傷了人,只能判砍人者有罪,而不能判菜刀有罪一樣。Photoshop歷來就是圖片處理軟體的龍頭老大,不斷升級之後,體型越來越龐大,功能也越來越多,只要運用得當,就會隨心所欲改變圖片,造出屬於自己心儀的風景或人像來
如此一來,盜版圖片就簡單多了,可以實現一鍵移花接木,一鍵偷梁換柱,一鍵據為己有。奇怪的是,不管大數據篩查如何管用,就是篩查不出這些盜版的圖片,豈不是怪哉?
Ⅳ 單憑幾張JEPG的圖片能不能判斷是不是用盜版軟體做出來的
當然看不出來。。。而且現在正版的繪圖軟體有幾個用的。。。
Ⅵ 正版photoshop和盜版做出來的圖片怎麼鑒別
不能查看是否正版,但是如果圖像加了防盜水印,這個可以查出來。
Ⅶ 盜版軟體和正版軟體如何區分
正版軟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盜版軟體
價格較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價格便宜
有說明書保修卡之類(注冊碼之類)|_______無(或被破解)
在碟片最內側的透明部分有|______________無
生產廠商的名稱及數字編號|
碟片做工精良可長期使用|___________做工粗糙用一段時間就報廢了
授權產品,可提供升級等服務|_____________無
以上以Windows的系統正版盤為例。
Ⅷ PS軟體各個版本區別大嗎哪個版本最適合新手
Adobe的軟體是大家日常使用頻率非常高的軟體,Adobe旗下都有些什麼軟體,這些東西是拿來幹嘛的?對你的工作有沒有幫助?
首先,在開始之前回答兩個重心問題:
Q:我要不要買正版?
A:2014年10月,Adobe屬於中國的研發團隊逐步解散,中國區的研發工作將交予Adobe印度公司負責。
大意就是,Adobe退出中國。想要了解的可以網路一下,有非常多的分析文章,我總結一下:Adobe在中國賺不到錢不單單是因為個人使用盜版,更是因為包括大企業和政府機關都會使用盜版(外國也是如此),重點是Adobe對中國市場的定位太高!價格貴得飛起且變動不靈活。(額,跑題了…)所以,你可以登錄Adobe中國官網看看,現在最新的版本是CS6!而且價格是定死的!你可以再去Adobe香港看看,軟體都是最新的,還可輕松登錄雲系統!軟體也有多種套餐和優惠。所以即使你需要購買正版,也不要購買中國地區的。(個人見解,請勿隨意參考)
Q:盜版跟正版功能上有什麼區別?
A:這個問題挺多人問的,答案是:沒有區別!有的同學發現自己安裝的盜版有些功能不能用(比如PS的3D)其實是因為安裝出錯或者缺少需要的插件,建議下載大師版安裝。Adobe的產品非常良心,導致盜版可以使用正版的全部功能,包括雲系統!!!你完全可以使用盜版的雲同步(感動得我合不攏腿)【給各位介紹一下這個非常神的功能,登錄Creative Cloud後可以上傳個人預設跟軟體設置,特別是PS和AI,可以上傳圖層,比如你要把PSD中某個元素發給同事改改,你們可以登錄同一個賬號,按一個按鈕,你的PS圖層就會出現在他的電腦AI上,完全不需要其他操作…】極其建議Adobe公司建立一個官方支付寶賬號,方便被感動的人們自願捐贈!(網路因人而異,有些版本或者地區可能會使用不了這個功能)
好的,= =,終於要開始正文了,本文完全沒有鼓勵大家使用盜版的意思,請各位也勿圍繞盜版展開討論。以下軟體排名為亂序:
Photoshop
說到PS,這玩意就是Adobe的發家致富之物,在很久很久之前,星球大戰的特效師約翰·諾爾和他的弟弟在一個黑暗的房…停停停,不能扯歷史了QAQ。各位感興趣的可以自己上維基網路查看…
PS就是一個圖片處理軟體,這個應該是不用介紹的,因為PS已經成為了一切修改圖片的代言(曾經有師妹問我:師兄你是用什麼軟體PS的?)PS是一直領跑全球的圖片處理軟體,沒有之一。
現在還有大量的人在使用CS3甚至7.0版本(那顆大眼睛),ADOBE的軟體是不是越更新越好用,明確告訴你:是的。(同時硬體要求也會稍微上升,但是同等硬體售價一直在下降,所以不存在投入很大的說法!)所以有空還是盡快更新吧。最新版本應該是擁有3D列印功能的那一個CC 2018,在幫助-系統信息下可查看具體版本。
如果你要問我新版本最讓人感動的地方的話,個人認為是內容識別(shift+F5),其次才是裁剪什麼的…
Photoshop Elements
最新的版本是Photoshop elements 13,可以理解為這是PS的簡化版本,這玩意可以打開PSD格式文件並編輯,但使用起來就會發現跟PS似乎區別也沒那麼大,該有的功能都有,簡單好用易上手,推薦給「覺得美圖秀秀不夠好,但PS又不想學」的妹子們。至於好用程度,機智的我發現了還有英國大叔用這個軟體做假車票被抓的悲劇。這個軟體更新很快,Adobe打算攻堅低端市場?幹得漂亮!…PS:盜版用戶請謹慎更新。)
Lightroom
LR是一個照片處理軟體,人稱攝影師的必備後期工具(然而很多攝影師還是堅持使用PS…),LR有幾個特點,它有一套自己的存儲、備份與分類、管理文件方案(這點PS望塵莫及),而且調色預設非常方便,可以隨時預覽跟對比照片修改方案和預設,自己可以創造預設和使用其他人的預設是最熱門的功能。說白了LR就是調色快速方便,如果要精修還是得用PS。還有,Camera Raw (新版本PS內置插件)和LR的功能可以說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如果你不需要文件管理與套預設的話,用Camera Raw 基本可以代替LR。(個人見解,請勿隨意參考)
Adobe Illustrator
窩覺得AI也不用介紹誒…Adobe Illustrator是矢量繪圖軟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基本靠鋼筆操作。輸出、鏈接到各種格式、軟體都非常好用,網路上有千千萬萬的AI工作者,特別是插圖,UI,LOGO,矢量花紋、背景、圖案、3D…嗯,好像除了圖片所有都可以經AI很好的處理,AI涉及非常多的領域貼別是印刷方面,熟練的人可以用AI創造任何東西(擬物化大神),AI技巧有非常多,字體3D和潮流的扁平跟低面風格都很讓人喜愛,學好AI也對平面設計師有很多好處。
Adobe Premiere
Adobe Premiere,用起來最爽的視頻剪輯工具之一。PR剪輯視頻非常精準,聲音跟畫面同步預覽和修改,易學高效,跨行業最廣的必備的剪輯工具,而且除了剪輯,它還可以製作非常多的影視特效!除了它跟AE共用的大量外部插件以外,自帶的效果也不算少,調色、轉場、遮罩、調音、濾鏡、扭曲等等,Youtube上就有不少視頻使用簡單剪輯特效製作神奇效果以假亂真,網上教程也非常多,這是我最滿意的軟體之一,除了字幕(吐血中…)這軟體還是非常完美的,它跟AE相互可以完美連接工程,兩個軟體配合使用天下無敵。可以使用顯卡CUDA加速(下面會有一段專門講解硬體姿勢)它跟AE的流暢度對比起來就好像老硬碟對比SSD一樣。
PR Element:
跟PS element一樣,也出到了13版本。本以為簡化版不會有太多的功能,但我錯了,它有快速和專家模式,專家模式也提供了多軌編輯。濾鏡跟轉場也非常多,還有預設圖像和自動調色,有這些就算了,居然還有抖動穩定器和運動跟蹤!這還是剪輯軟體嗎= =,讓會聲會影情何以堪啊。。。非常建議「想快速做一個簡潔可愛視頻但不想費勁學軟體」的妹子使用PR element,同樣的,這個軟體更新也非常快,如果將來支持插件的話,會聲會影壓力會大。。。(什麼是運動跟蹤?你可看過有碼動作片?:)
PL:
粗剪軟體,界面跟PR沒什麼區別,但是對應時間軸跟多視頻時更加方便。
Bridge
Bridge是一個平面素材管理軟體,它可以直接查看PSD文件(雖然很多第三方看圖軟體也可以做到,但是經常顏色會失真和出現噪點)也可以調用Camera Raw來編輯圖片,最重要的是管理、歸類、打分系統非常全面,快速的就可以找到想要的東西,可能剛剛開始接觸平面不會太覺得,但當你工作半年以後,你會覺得電腦裡面亂糟糟的,每次找東西發給別人簡直要命。
Adobe InDesign
Adobe InDesign簡單的說是一個排版軟體,用於雜志、周刊、報紙、出版物、海報等。可以將文檔直接導出為Adobe的PDF格式,可以與AI、PS完美結合,包容性強大,紙上媒體都愛它,說到ID就不得不吐槽CDR(CorelDraw,Corel公司出的綜合型平面軟體,常用來排版) 這口苦水我怎麼都要吐CDR一臉!CDR到底是不是一個已經完成的WINDOS軟體?各種卡頓延遲,滑鼠失蹤,高興的時候卡你兩分鍾,不高興直接讓你死機,自動保存失靈,文件圖片丟失,圖片有色差,圖層難選中,無論你配置多高用的是X4X5X6X7都照樣崩潰!用過CDR的人都被它虐過!你看看人家Adobe,穩定又流暢,簡直就是微軟生的娃…(再次呼籲Adobe開設支付寶捐贈….)
In
In,是搭配ID使用的排版軟體,用這個軟體的人實在是少,下圖看界面就明白了,雖然跟ID相像,但更加註重於文字排版,對於ID支持不好的文字選項它都得心應手,在官方介紹中看得出,幾乎就是一個ID的插件…..
Audition
Audition是Adobe產品裡面唯一的音頻編輯軟體。主攻混音、剪輯、錄音等,也可以用來降噪、去噪、提取人聲、處理均衡等,這個軟體我並沒有用過多少次,沒有我一開始想像般那樣厲害,不能憑空創造音樂,也很難通過調音來將普通聲音創造音樂,感覺效果不多,對入門用戶也不大友好,但大神的作品還是非常棒的。接觸不多,吐槽不能,見諒。
After Effects
終於說到After Effects了,這是一個最為著名的非線性編輯合成軟體,也是我工作主要使用的軟體之一,其強大的功能霎時間讓我無從下口,其自身除了剪輯以外添加了大量的合成特效,像是一個容器可以裝載各種各樣的工具,你可能使用AE一兩年都不能熟練掌握它的各種特效,為什麼?一,每種效果的可調節性強,不像PR,拖效果進入軌道調一下關鍵幀就完事,AE的效果普遍滑塊長、數值亂、顏色多,並且幾種特效可以同時疊加起作用!經常想要重現效果還要拿筆記一下。二,第三方插件越來越多,體積跟內容也越來越多,比如藍寶石插件自帶上百種特效真是虐夠我了,粒子光效和運動感覺就是無窮無盡的大坑,AK大神的E3D跟光效更是把AE的3D加強到了一個新境界,C4D的插件直接建模型進行操作…..
AE的教程書別提有多厚了,網上教程極多,素材極多,模板極多。關於模板我要說一件事情,用套模板可以說是AE最為廣泛的使用方法,甚至很多人對AE並不熟悉的人利用套模板混優質工作崗位,或者倒賣模板獲利!我不評判這種現象,但的確是有些許不公平,因為這並不是你的作品,不是你的能力體現,你不應該獲得這份自豪和收獲,但這也正是現實的殘酷,很多剛畢業的特效師都被只會套模板的同學逼到轉職你造嗎。但畢竟很多愛好者都是這樣過來的,努力做到,套一次模板學到一個新技能便是一個好目標,很多模板都有值得學習的東西,現在我已經可以差不多做到看一遍分析得出是怎麼做的,圖層關系跟特效運用有是怎麼實現的,自己再努力臨摹,這還是挺好的
關於硬體
很多人經常會問,我想搞平面設計、影視後期、三維建模的工作,需要什麼硬體?
我先避開蘋果系統,蘋果系統在某些方面的確是有著一定的優勢,但如果是需要個人掏腰包、或者在校學生和家庭共用時,我並不推薦蘋果系統。但干這一行的,顯示器都需要稍微大一點的,解析度也盡量以高為好,記得關閉顯示器那些亂七八糟的自動功能。
平面設計
PS、AI、CDR等軟體,平面軟體並不吃顯卡,所以並不需要在顯卡上投入多少。(除非玩游戲)CPU,推薦i5-3470或者以上型號,Adobe軟體對多核優化還是挺好的,i5足夠。內存8G或者以上,內存是一個重大條件,經常PS內存吃滿後就開始略卡,內存盡量多投入。
影視後期
視頻最重要也是最耗費時間的地方在於渲染,像是AE/PR之類的,渲染主要還是靠CPU,很明顯I7的主頻得天獨厚,有錢的就上I7-4790K,沒錢的就借錢上E3-V2/3,切記不能超頻使用,穩定為上。那顯卡呢?因為Adobe擁有CUDA加速預覽(特別是PR)所以選擇顯卡需要擁有CUDA功能的(現在N卡基本都有)但實測並沒有理想中的效果,顯卡利用率不高,所以GTX660/760就已經完全足夠使用了。
內存:越大越好,16G夠嗎?我只能說32G都覺得吃力。內存盡力而為,畢竟這個東西不貴也保值,並且對渲染和預覽有很大影響。硬碟:做視頻的1T、2T、5T..不在話下,素材也是很大的。那需不需要SSD?其實輸出來說SSD並沒有瓶頸,但是讀取素材的時候最好還是放SSD裡面,這個不是必須的,但有是最好了,用著也舒心。(在影視後期中,雙屏幕非常實用。)
三維建模
三維是業界最耗硬體的,特別是燈光復雜,全局光照,環境吸收,高解析度等的情況下,吃顯卡非常厲害,公司項目找渲染農場,富豪請用專業卡(麗台Quadro 系列),普通顯卡的話,一分錢一分貨,我也推薦不來,不如就把預算權重投入到CPU中更為劃算,同樣是盡量上E3,努力上I7,內存和SSD需求不大。(如果只是日常渲染物件靜幀的話,其實普通配置也能撐得起)(注意部分建模軟體不吃顯卡,渲染器吃顯卡)
有的同學問:我經常打開軟體會很卡,滑鼠不聽使喚亂閃。這一般都是硬碟讀不過來,特別是插件或者字體多的同學,解決方法是刪掉那些沒用的東西,檢查硬碟有沒有壞道,壞道只能屏蔽沒法修。建議把軟體放在SSD內,機械硬碟盡量挑選緩存大和轉速高的(希捷別選三碟的,西數別選綠盤)機械硬碟同時也是電腦裡面最容易壞的東西,記得定時備份。
*CAD:據說CAD的硬體要求比較特殊,沒有考究不作參考。
Edge Animate
說完AE必須說一說AN,AN可以說是H5網頁動效神器,主要是拿來製作網頁動畫與效果甚至網頁游戲的,從時間軸和舞台界面來看,真的很像AE和FL的合體!轉換代碼後的圖形動態效果明顯要比FLASH更為流暢易控,而且帶有緩動曲線,雖然看起來強大,但現在還是剛剛起步不久,有人就要問了「這不是要取代FLASH的節奏嗎」不一定!很明顯這是一個針對移動端(移動端對FLASH兼容和體驗太差)的網頁,對於桌面網頁FLASH還取代不來,而且這個軟體還有很多缺陷(下圖),現在官網上已經放出很多模板和樣式,也越來越多的人踏入這個坑,你為什麼不用H5建一個手機個人網頁玩玩呢?這個軟體支持插件,將來必成大器!
MU:
一開始接觸MU的時候,上網找資料搜索出來全是「奇跡MU」「極品裝備,一秒刷爆」。。。MU是一個建站工具,是專門給設計師建站用的,但一直沒有什麼起色,因為根本沒幾個設計師會自己建站,這個工具還是很好用的,兼容PS、AI、ID,還帶有一點交互特效。但讓我覺得奇怪的是居然打不開HTML,它支持AN的oam格式,但我在AN裡面找了半天都不知道怎麼輸出oam…誰知道這兩個軟體怎麼配合的告訴我一下…
Flash
Flash就是Flash啊,不想作介紹。。從CS6開始Flash開始支持HTML5,cc版本做了更加全面的優化,對網路的支持那是極好的,你現在點開一個下載站,你會被無數的FLASH窗口淹沒,Flash簡單易用(..)傳統,掌握FLASH的人非常多,但畢竟還是因為體積大載入慢不穩定等問題坐等淘汰
對了,有一點要強調一下,曾經火爆全球的FLV網路視頻格式,在CC2014版本中已經被完全淘汰,是的,所有的Adobe軟體都沒辦法導出FLV文件,我安裝了接近十個解碼器後放棄了…
SpeedGrade
SpeedGrade是一個調色軟體,似乎是Adobe最年輕的軟體。但我不得不吐槽,它沒有中文啊!!(其他都是自帶中文的)沒有中文就算了,連中文路徑都不支持!你打開文件夾只會看見一堆IIIIIII,這我還都忍了,但它界面是固定的啊!低解析度(筆記本)下簡直難受,但是僅僅作為一個調色軟體還是不錯的,調色選項很多,自帶預設也不少,完美鏈接PR,而且完全不卡,還有很多我看不懂的色度表,改天看教程學習一下(主要是看不懂英文。。。)
Dreamweaver
Dreamweaver是所見即所得網頁編輯器,網頁設計師必備的工具之一,Adobe為網頁真是操碎了心,功能強大,入門也不簡單,曾經去上過一節DW的課,出來時暈頭轉向我就已經決定放棄當網頁設計師了,給用DW的同學點個贊,你們來吐槽吧。。。
Edge Reflow
Edge Reflow是可視化響應式設計工具,簡單的是就是響應式網頁排版工具,什麼是響應式網頁?打開花瓣,按住Ctrl建滾動滑鼠中鍵,看見沒有,我花瓣裡面的美女圖重新放大排序了,這就是響應式。這軟體界面真是高大上啊,打開以為自己用上了蘋果系統…
Media Encoder
Media Encoder是視頻渲染軟體,無縫連接到所有Adobe視頻製作軟體,非常推薦使用這傢伙來渲染:案例一:當你AE做完一個視頻,按了渲染,渲染到一半,然後卡死了,啊悲劇啊(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如果直接放進ME裡面渲染,AE這邊不但不會死,還能繼續操作。案例二:做一個視頻渲染一次,渲染要等20分鍾才行,再做第二個視頻,多費時間啊。用ME把AE隊列導進去,做一個導一個,晚上睡覺統一掛機渲染~爽
*關於ADOBE這幾個能輸出視頻的軟體,請務必要安裝QUICKTIME,再安裝個完美解碼和格式工廠,要不然格式不支持,怎麼哭都沒有用。
Sc、Fb
這兩好像是圍繞基於FLASH的軟體開發的管理和分析工具,跟蹤和調查運行狀況,似乎跟設計師一點關系都沒有,不作深入了解
FW
好像已經不更新了,是一個用作網頁制圖、編輯、動圖編輯的軟體。
不知道為啥fw排到後面來了,關於FW不得不說有點傷感。還記得當年紅紅火火的「網頁三劍客」,FL、DW、FW三個就想璀璨巨星一樣閃耀,我還在讀初中,想改一張圖,按成龍的話說,就是加特效。便順其自然的用上了著名的FW,操作簡單,效果易控,圖層關系清晰明了,還有對GIF輸出控制非常方便!那天起我就卸載了美圖秀秀。你可知道貼吧簽名檔裡面曾經那些字閃閃的GIF基本都是出自於FW之手?之後那幾年地位基本都被PS給取代了,沒落的輝煌歲月。。。。。我初中用了兩年,之後上大學被迫轉到PS(PS的確好用啊QAQ)現在給別人說我精通FW,別人會反問我:FW啥?
Adobe Captivate
嗯,Adobe Captivate可能是比較邊緣化的軟體了,是用來錄屏和演示的軟體。年前用過一次,從此我就愛上他了!!真的是錄屏神器!錄完以後會自動添加滑鼠軌跡,按鍵提示等,而且是一種類似PPT的可修改格式,還能導入PPT!也可以輸出視頻,想給客戶演示你的節目、軟體、UI使用效果?操作也是傻瓜的,快下載CP啊,比那些破錄屏軟體好用一百倍。
EN
EN是一個視頻製作軟體,界面跟PR非常相似,版本越更新就越沒用,也是一個面臨淘汰的軟體,基本可以被PR取代,現在好像是拿來當視頻發布和封裝的軟體。
Ⅸ 用什麼軟體識別圖片是盜圖
谷歌識圖、網路識圖找原圖 找不到的話有可能不是盜的,不過也不絕對
Ⅹ 盜版軟體的如何識別哪些軟體是「盜版軟體」
軟體銷售公司無法提供合法的版權證書
軟體的版權,就相當於一個人的戶口、身份證。它是軟體所有人在完成軟體設計後,向「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體登記」部門申請依法認證並核發的版權所有證明。一個公司銷售的正版軟體存在兩種版權所有形式:一種是公司自主產品,版權所有者為該公司所有;一種是銷售別人的產品,版權所有者是為該公司提供軟體的公司或個人。如果銷售給您軟體的公司,不能提供以上合法的版權所有證明,那麼,該產品就有盜版軟體之嫌。
軟體銷售公司不能為用戶提供售後服務
軟體銷售者以各種理由搪塞用戶的服務請求、想盡一辦法逃脫售後責任的,也可充分說明他是盜了別人的軟體。因為這類公司沒有軟體的源代碼,不可能根據用戶的需求修改軟體的任意一點。
用戶購買軟體後長期得不到升級
如果用戶購買的是盜版軟體,由於盜版軟體銷售者沒有軟體的源代碼,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升級該軟體。
軟體銷售價格極低
由於盜版軟體銷售者沒有開發成本、維護成本、升級成本,只有軟體銷售成本,所以,他們可以很低的價格出售該類軟體。不過,有時候他們賣給用戶的軟體價格並不低,那是因為他們確定該用戶不懂行情和價格,可以狠狠的宰一把。
所售軟體的版本較低
一般情況下,正版軟體開發商都會在歲末年初或者合適的機會推出其最新版本,這已經成為軟體行業的慣例。如果軟體銷售者,推銷給用戶的是一個過時的軟體產品(例如:他們會在2009年銷售2007版的軟體),無論這些人怎樣解釋、怎樣辯解、怎樣以較低的價格呼悠誘惑您,您都要睜大眼睛避免上當受騙。
軟體設計時引用的是舊國家標准、國家規范
任何行業軟體都是根據當時最新的國家標准和規范來設計的。如果您購買的軟體是引用舊的國家標准和規范來設計的,那麼可以肯定的說:這就是一個盜版軟體!任何軟體公司都不會出售其過時產品,因為這樣既會損害軟體公司自身的聲譽、影響軟體銷售量,也會給用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而受到用戶起訴。只有那些沒有良知的盜版軟體銷售者,才會在利益的驅使下做出這類喪盡天良的事。
軟體加密鎖簡單、粗糙
盜版者為了節省盜版的成本,不會選用正規生產廠家的加密鎖。他們採用加密鎖有些是自製的,有些的選用小廠家的「三無」產品。所以,從加密鎖的表面上一眼就可看出哪些是正版產品,哪些是盜版產品。如果用戶還是不能分辨,可以與就近的同行所使用的軟體加密鎖進行對比。盜版者所採用的這種加密鎖,一是比較簡單,二是經常會出問題,三是壽命比較短。使用中一旦出現問題,就會付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