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軟體 » 釘釘對比各類軟體圖片
擴展閱讀
蹦極繩游戲卡通圖片 2025-08-24 04:03:36
壞人成長的唯美圖片 2025-08-24 04:03:03

釘釘對比各類軟體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1-05 20:27:09

㈠ 釘釘與微信的區別

釘釘軟體相比較微信來說,辦公性質更強一點,老闆或者領導可以通過釘釘發布消息,而員工的已讀未讀情況也會及時反饋到老闆的手機上,甚至有時候軟體會通過簡訊或者電話的方式提醒通知,可以說是消息傳達性上很優秀了,而微信可以傳遞消息,可以視頻,也可以語音,分享朋友圈,生活氣息比較重,在微信上我們發送消息,接收消息人是否已讀我們是無法知曉的,所以有時候需要經歷一段等待回復的過程,不少使用者反映微信屬於更人性化的軟體。

㈡ 釘釘辦公軟體的優缺點是什麼

一、優點

1、多人免費電話撥打;

2、可以發送文字DING、語音DING,通過電話或簡訊100%送達;

3、在「聯系人」中有專門的企業聯系人分組,企業組織架構一目瞭然

二、缺點:

2020年3月10日上午,不少網友表示釘釘今天上午多次無法正常打開使用,還有出現直播過程中斷、黑屏的情況,疑似因為用戶登錄太多導致伺服器不穩定。

由於2020年2月開始,不少學校、公司開始使用釘釘來遠程上課、公司業務溝通,導致了用戶數量暴漲,釘釘等眾多辦公軟體面臨巨大壓力,經常出現異常情況。3月10日上午出現的釘釘應用異常。

(2)釘釘對比各類軟體圖片擴展閱讀:

釘釘數字示範城市:

2020年1月,綏化市人民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釘釘(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通過廣泛推進雲計算、移動協同、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模式,構建全方位提升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各種組織溝通和協同效率的強大系統平台,共同打造「數字城市」。

綏化市商務局、教育局、公安局、衛健委等部門已與阿里釘釘完成了對接,「數字城市」建設已進入全面試應用階段。

㈢ 企業微信、釘釘、飛書各有什麼功能特色選哪個比較好呢

首先,拋結論:

  • 純辦公溝通用釘釘;

  • 涉及內部創作和內部資料安全的用飛書;

  • 客戶溝通偏多需要做很多營銷活動做私域流量反復觸達用企業微信

  • 本文將從協作效率、視頻會議、在線文檔、客戶聯系以及營銷活動幾方面為大家逐一對比。

    一、協作效率

  • 釘釘

  • 釘釘的在線聊天記錄可以保存360天,方便員工查看歷史信息記錄,並且還可以直接追溯。這一點大大的提高了查找信息的效率,但是釘釘也有一些不足。

    通過釘釘發送到群里的文件沒有一鍵保存到線上的功能,需要多次操作才可以保存,在這一點又扯了效率的後腿。

    釘釘的群聊上線為3000人,可以滿足中小型企業的人員配置。但是如果是大型企業想要擴容群聊上限,則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即可完成擴容。

    所以,在選擇軟體的時候,還是要結合企業具體的需求再來選型。

㈣ 企業微信、釘釘、飛書各有什麼功能特色選哪個比較好呢

2020年是線上辦公軟體發展火爆的一年,企業微信、釘釘、飛書成為熱門辦公軟體,他們都有哪些優勢呢,我們從以下這幾個方面來看:


1、辦公功能


作為一款辦公軟體,辦公功能那肯定是不能少的,尤其是常用的那幾個,下圖是至今為止,三者的辦公功能


粗略一看,基本的辦公功能大家都已經具備了,只是飛書少了文件盤與直播功能。現在大家辦公功能差不多,需要考慮的就是使用體驗了。


首先,視覺體驗。三者都有工作台作為功能集成,且進行了分類匯總,但是從視覺上看,企業微信的頁面更加簡潔,釘釘與飛書分類更為細致,頁面稍顯雜亂。


其次,使用體驗。在這里,我們著重看我們使用最多的三個功能,匯報、審批與文檔。對於匯報與審批功能,上面的答主已經仔細分析了他們的模板 ,釘釘的模板最多最全,其次是企業微信,最後是飛書。


然後在這里我加一小點,企業微信將匯報審批模板進行了匯總,在前期我們可以更容易的找到想要的模板。釘釘與飛書每個模板都有單獨的入口,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去記住各個入口在哪裡,但是習慣後,我們可以快速進入模板,無需二次點擊,且飛書在這個基礎上,還進行了優化,可以將常見功能單獨列出,方便我們使用。


下面是文檔功能,企業微信自帶的微文檔具備簡單排版功能,支持插入項目列表、表格等內容,還可以添加第三方應用騰訊文檔,進行高級排版。釘釘接入WPS文檔,符合我們的使用習慣,具備了頁面設計、段落等高級功能,還支持插入任務列表、文件、視頻等內容,功能豐富。飛書文檔的排版功能比較基礎,但支持插入任務列表、PPT、表格、視頻、群名片等內容,類型更加的豐富。


2、即時通訊


除了使用辦公功能外,我們還會使用辦公軟體進行溝通,在通訊方面,三者都具備了已讀、置頂、群投票、群紅包、群位置共享、群管理等功能,下面就主要說一下各個軟體的特色功能。


企業微信


企業微信最亮眼的功能就是「休息一下」,當員工開啟休息一下功能時,不會接收到他人的消息,只有進入企業微信才能查看,這個功能可以讓員工在休息時間免受工作消息的打擾,對於員工來說,十分人性化。


釘釘


釘釘最特殊的功能就是ding一下功能,雖然員工大部分都比較討厭這個功能,但不可否認,這個功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溝通效率,如果員工或同事長時間沒有及時回復消息,就可以ding一下提醒他查看。


飛書


飛書比較有特色的功能在有兩個,一個是pin功能,在群聊中,消息很容易就會被刷上去,而使用pin功能,將所有重要信息都收集起來,就可以讓群成員們迅速了解重要信息,避免遺漏。


一個是聊天翻譯功能,可以幫助員工跨語言交流,無障礙閱讀,提高員工的溝通效率。


3、客戶聯系


還有一點,我們來說一下客戶聯系功能,雖然三者都可以連接外部聯系人,但是使用釘釘與飛書添加外部聯系人時,對方也需要下載軟體,如果客戶不是使用這個軟體辦公,就不能溝通,限制比較大。而企業微信打通了微信,企業員工可以直接添加客戶的微信進行溝通,無需下載,使用方便,客戶接受度高。


並且企業微信開放了客戶群、客戶朋友圈兩大工具,企業可以使用這兩大工具運營客戶。還有消息群發功能,可以幫助企業將通知、祝福等內容一鍵發送給客戶、發送到客戶群,提高員工工作效率。


客戶群防騷擾功能,幫助群主管理群聊,對違反群規則的客戶進行警告或者踢出群聊,維護群聊的秩序。


離職員工資產分配功能,員工離職後,管理員可以在後台中將離職員工的客戶分配給其它員工跟進,減少員工離職造成的客戶流失。


使用企業微信後,企業可以將客戶沉澱到企業微信中,開展精細化運營,提升轉化率與復購率。

㈤ 應用釘釘在哪些方面區別於微信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釘釘】

首先要肯定「釘釘」的切入點,也感謝有這樣一款產品誕生。
團隊溝通問題一直飽受人們詬病,高效溝通,高效協作,成了更多人共同的追求。
企業級溝通應用誕生是必然,但這款產品難免有些不足之處。

1.「Ding」出來的工作方式,未免用力過猛

對應微信的「一個生活方式」的Slogan,釘釘喊出「一個工作方式」的口號。

顯而易見,釘釘面向的市場是企業級別,很多應用場景都是針對的是企業交流衍生出來的,比如組織架構、群聊、免費電話、Ding一下等等。

但縱觀釘釘的功能結構,它用力過猛的產品功能並未討好到所有用戶,倒更像是為了迎合老闆而設置。

對管理者來說,「Ding一下,使命必達」這句話是有相當的誘惑力的,因為「掌控」總是領導們最核心也最本質的需求。

每個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指示能直達下屬,甚至希望員工們立刻執行。在釘釘里,每條發出去的消息都有回執,如果有未讀的員工,老闆還能把信息通過電話簡訊等方式Ding出去,不用再擔心對方太忙看不到或者故意不回復,領導想要問的問題也能即刻收到答案。

但實際上這可能是一種「偽高效」。

員工收到一個Ding消息,必須即刻回復,因為忌憚老闆所以優先執行,原本的工作節奏被打亂,久而久之,員工很容易丟失自己的工作重點。另外,站在老闆的角度來看,雖然這個功能讓多數管理者獲得了安全感,但通過Ding消息發出的任務,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後續反饋機制不佳,反倒是拖累了工作效率。

從這里不難發現,釘釘的市場策略和產品設計理念都是是從「打動老闆」下手,讓老闆成為最終買單者。

市場思路本身沒錯,可未免用力過猛,嚴重的打擊了員工的熱情。
(想哭.....)

2.功能太重,用戶體驗不佳

這里先提一個問題,釘釘是做什麼的?

引用 @文森特君 的話:
一句話介紹:釘釘是以統一通訊為基礎的溝通、協同平台
but…...

現在的釘釘已陸續推出釘應用、釘雲盤、釘郵箱等功能,官方表示還可能提供財務管理,行政管理,雲儲存,ISV應用平台等多方面的服務。這樣繁重的功能似乎早已經打破IM軟體的界限。

協同辦公我們有傳統OA系統,更有專業的協同軟體,文件傳輸儲存也有網路雲,堅果雲等專業雲盤。在IM軟體中強行接入如此多繁重的功能,不僅剛開始會讓使用者迷茫,後續的用戶體驗也不會好。

另外如此繁重的功能對釘釘團隊來說,關注和維護的成本也會大得多,產品很難做到最好。

舉個例子,釘釘的移動端比 PC 端做的精良,然而事實上大多數人辦公還是在電腦上,PC端實在太過簡陋,要應付日常功能略顯拙劣,這樣的體驗實在難以給高分。再者,澡堂模式,紅包功能等等一系列功能,許多偏社交娛樂的功能的加入,也讓產品走向越來越不清晰。

這里,自己也體驗了釘釘,我個人來看,很多功能與OA和協作軟體重復,但只當成IM使用又顯得不夠專業。釘釘這樣一把抓搶占市場,拚命的往同一概念上靠,未免顯得太過浮躁,同時也讓人覺得釘釘有些不自信。

或許開發人員應該沉下心來想想,團隊溝通中的痛點難點,以及自己究竟要打造一款怎樣的產品。

【微信】

1.天生就不是為工作而生

如果說釘釘的功能設計「少有人情味」,那微信便是把「人性化」做到了極致。
在這個一開口就「談情懷「的世界,微信顯然比釘釘要更有溫度,但也正是這樣的溫度,讓微信註定不可能成為適用於工作的IM軟體。

首先,微信的定位就不是一款工作軟體,而人們會將其應用到工作中來,完全是因為習慣驅使。

由於平時習慣用微信溝通,對ToB的溝通產品並不了解,很多人就將這一習慣延續到了工作中。但實際上,很多人還是把微信當作私人生活的通信工具,而不是工作道具,這便是用微信談工作難以提高工作效率的症結所在。

大部分的人會靜音工作群,因此如果你在微信里交代工作,對方很可能根本看不見,即便是通過私信傳達,很多人也可以選擇「裝死」,等到回復尚且困難,更別談執行和跟進的問題了。

對比釘釘的「消息必達」,微信的情懷倒像是「讓打工族有機會對領導的信息視而不見」,信息傳遞過程中損耗太大,很多溝通自然就成了「無效溝通」。

再者,微信會降低人們對工作的專注度。

第十二次全國閱讀調查表示,人均每天讀微信超40分鍾,多數人基本上每12分鍾看一次微信。

設想一下,原本只需要保持2個小時的專注度就能完成的工作,由於你工作途中不經意刷刷微信,打亂了原本的思路,看完後不得不重新整理思緒和靈感,完成工作的時間很可能從2小時變成了3-4個小時。

再設想一下,如果在微信群里討論開會,親朋好友的一句消息,公號里推送的一篇文章,朋友圈裡一則有趣的動態,都可能奪走你的注意力,很多人有一搭沒一搭的回復,可能一句:「中午吃什麼?」就能帶跑整個討論主題,最後花了時間還一事無成。

這讓人不得不疑問:」微信到底是讓人利用碎片時間工作,還是工作時間碎片化了」

由此可見,不論是微信的功能特性,還是它引導人們產生的使用習慣,都決定了它不適合為工作服務。

2.在C端越強大,離B端就越遠

團隊溝通是為了讓工作變得有效率,但溝通的重點並不在於說話,而在於協作。
而微信,除了基本的「說話」,並沒有一些適用於協作的功能。

例如,在微信里,沒有組織架構,沒有群發功能,統一交代事情只能靠微信群,這一設計應用在C端是很值得肯定的,但是針對B端,難免捉襟見肘。另外,在微信里傳輸文件十分不便,也沒有多人在線會議的功能,更不能查詢聊天記錄,重要信息也無法在線的儲存......

可見,微信並沒有針對團隊工作的功能設計,「一個生活方式」的微信,它強調的是私人溝通體驗,在乎的是個人的興趣和社交,若脫離了「個人」這個場景,微信就顯得很是笨拙,你會發現它在其它方面並不擅長,而這些短板也必將會拖累工作效率。

太偏向於C端,也註定無法服務好B端。

但即使如此,我也並不提倡像釘釘那樣增加很多類似於團隊協作軟體的功能(比如任務,雲盤,審批,簽到,考勤等),或許我們可以有一些提高溝通效率的手段。(比如,我在這里提到的一些功能:在工作中,即時通訊軟體(IM)的好處都有什麼? - 彭砰砰的回答)

「總而言之」:

企業級IM軟體是剛需,也是必須要有的

釘釘比較酷的一點就是免費網路電話,直接接通運營商,通話質量很穩定,在同類軟體中獨領風騷。另外一點是搜索,上面有人說了:「會優先出現你聯系頻繁和近期聯系以及強相關的同事,其次才是其他重名的同事,也很人性化」。拋開釘釘一些欠缺考慮的地方,也不可否認它確實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ToB產品從打開市場再走向贏利,會比ToC產品難度更高。不得不說,一個企業級工具產生很容易,但存活困難,可是,不存活下來又談何服務企業?釘釘團隊的市場策略和產品功能設計雖然顯得「急功近利」,但卻值得理解。

˙·...·˙`˙·....·˙·...·˙`˙我是一條並不直的分割線˙·...·˙`˙·....·˙·.

利益相關:
不過,如果你是小團隊的領導者,或者你的部門比較扁平,你和你的同事都是追求自由年輕人,講真不推薦釘釘。

首選Slack,當然,如果害怕不穩定:

國內其實還有很多很好的專業IM產品。比如 簡聊 簡聊

內有強大的聚合消息功能,用話題引導討論,文件自動整理成知識庫等等,相比釘釘功能繁雜,它只專注溝通,簡單用心。更沒有所謂層級區分,監控等等,一切平等透明。

畢竟員工用起來爽,才是真的爽~

專門的事還得專業的來

有了企業IM軟體,不僅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把工作和生活明確界限,也還給人們更多的私人空間。(至少我再也不用發條朋友圈吐槽還想著要屏蔽誰誰誰......)

最後結論:但釘釘的出現並不會影響微信的發展,如果說企業IM軟體對微信有沖擊的話,那也只可能是將傳統的微信T出工作圈。

報告完畢,荊軻刺秦王。(嗶~)

---------------手打一條分割線---------------------

晚點更新一點話~

2016.3.28

上周末團隊去千島湖春遊了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千島湖有什麼好玩的地方,話說天藍水清魚好吃.....

不好意思,走錯片場!

好吧,這里是想針對評論里 @雨田三渣 童鞋的評論做個回復和解釋:(不感興趣的小夥伴自動忽略)
我覺得這個ding一下很好啊,後續的反饋可以再通過郵件或者直接聊天反饋。緊急的事情ding一下別人可以確認別人知道這個事就好,什麼時候完成另說。
那是老闆使用的方式不對吧。你說的這種情景普通的建群就可以實現了,ding適合緊急需求正如我回復的所說,個人覺得釘釘這個Ding功能的出發點是好的,企業如果扁平,或者人數不多這個功能其實很實在,也很有用,但是,如果人很多,業務忙或者是傳統企業,難免會對員工造成一定打擾。

多數扁平企業的老闆還算體諒員工,但是換成傳統企業,老闆往往與下屬年齡層差距很大,很多老闆也不會設身處地去體諒大夥,文中也提到,釘釘這種模式很適合傳統企業的老闆思維,因此從我收集的資料和反饋來看,大多數是一些傳統一些的企業和銷售朋友會嫌棄釘釘~

當然我不針對釘釘,它也有很多可取之處,只是就很多人反映的現象作出一些對應思考,或許能探討出一些改進方式。

回復中提到的一個利益相關的例子,簡聊雖然做的不是最好,但打擾確實比釘釘少,這邊放出來,也希望大家有個意見:到底怎樣才能解決緊急事件通知的問題,又不會過多的干擾到員工。

在簡聊3.1.6的改動中,我們添加了消息回執功能:

@需要通知的人,點擊邊上的按鈕,點擊就能查看你誰已讀誰未讀,看到未讀的人可以再去私信聯系確認,員工不會收到其他方式的提醒,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員工驚慌失措收到ding消息的壓力,也不會對員工造成簡訊電話等多方面打擾,同時保證了發信人能把握消息收發狀態。

但其實簡聊的這個功能也有局限,今後企業im究竟該如何優化,如何成長發展還是個很值得深入的問題。

㈥ 釘釘和微信到底有哪些區別

1、免費電話不同

與釘釘一樣,企業微信可以撥打免費電話(公費電話),支持兩人通話,也可以用於多方電話會議。目前,無論團隊規模大小,一律享有1000分鍾的免費通話時長,而在釘釘上,則是根據企業情況來提供免費通話時長

2、回執消息不同

在釘釘上,每條消息都會通過顯示「未讀」、「已讀」,來表明信息的接收狀態。企業微信也增加了「回執消息」功能,每個人閱讀過後,都會彈出已閱讀的消息。與釘釘的強制功能不同,回執消息功能需要每次手動操作開啟。

3、審批不同

企業微信在工作台里提供了請假、報銷的審批功能,而釘釘則把審批類目更為細分,包含請假、外出、報銷、出差等。

(6)釘釘對比各類軟體圖片擴展閱讀

微信一直以來都有說法要做企業協助辦公,但即便是微信電話本都放到了「體外」。

另外單獨運作了一個APP,如何在現有微信應用中再迭代復雜的企業多方通話、任務管理等功能,對已經越來越重的微信來說,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這是釘釘瞄準的機會和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