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軟體 » ps寫真圖片質感
擴展閱讀
江南頭發女人的圖片 2025-08-24 11:16:32
釣魚拉車搞笑圖片大全集 2025-08-24 11:08:41

ps寫真圖片質感

發布時間: 2023-01-04 17:22:27

1. 如何在 Photoshop 中給照片增添「顆粒質感」

給一張合成的圖片增添「顆粒感」目的是為了使成品看起來更加精緻和諧。因為不同的素材往往具有不同的解析度,如果圖片中包含有純色的部分,那麼它是完全純凈高清的,絕大部分素材和純色相比都顯得不夠清晰。當不同清晰度的素材結合在一張圖中時,這樣的合成就顯得不夠真實(雖然事實上就是不真實的)不夠自然。那麼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是,給它們統一覆蓋一層質感,這樣就能銜接起所有素材。

比如圖1,背景是純色,人像是摳圖所得,如果只是簡單的疊放在一起,會顯得粗糙。而圖1中我們能看到有一層「顆粒質感」鋪在其上,為圖片增加了電影般的畫面效果。雖然這樣的細節很多人並不會發現,但,觀眾若毫無察覺也無抱怨,恰恰說明了圖片自然。就像足球場上判斷一場比賽的裁判執法是否得當的一個標準是——觀眾渾然感覺不到裁判的存在。

OK,讓我們進入 Photoshop 進行設計。

將目標圖片拖入 Photoshop 中,並新建一個透明圖層。選中該透明圖層,點擊頂部菜單欄中的【編輯】-【填充】,在內容選框中選擇【50%灰】。

同樣是選中透明圖層,繼續在頂部菜單欄中找到【濾鏡】-【雜色】-【添加雜色】,設置為20%左右(這個比例適用於任何尺寸的圖片,因為後續還能通過調節雜色圖層的不透明度來控制)並勾選單色選項。不勾選的話,雜色里會含有其他顏色。然後點擊確定。

將該透明圖層的「圖層混合模式」選為【柔光】,可以看到圖片擁有了顆粒質感。和原圖(左邊)的對比如圖4所示。

通過控制灰色顆粒圖層的不透明度可以增減顆粒質感的輕重。接下來的操作是為進一步增加顆粒質感的精細度。

將灰色顆粒圖層復制一次:【圖層】-【復制圖層】(或直接按快捷鍵 command/ctrl + J)。選擇【編輯】-【自由變換】(或快捷鍵 command/ctrl + T),將該復制出來的灰色顆粒圖層的大小設為原大小的200%~250%左右,點擊enter鍵確定。然後將其不透明度調小至你想要的程度(通常為30%以下 )。

以上操作是為了在原顆粒質感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大的顆粒紋理。因為第二層灰色顆粒圖層是原圖的2~2.5倍,為了不增加文件大小,我們對其進行裁剪。在菜單中找到【選擇】-【選擇全部】(或快捷鍵 command/ctrl + A),然後【圖像】-【裁剪】,這樣第二層灰色顆粒圖層就被裁剪為素材圖片的大小了。我們再來對比一下原圖和加上了第二層顆粒質感後的效果。

趕快去試一試吧。

2. ps修圖時怎麼把照片變得更質感

首先要了解什麼樣的照片叫做有質感。我的理解,有質感的照片應該首先是主題表達明確, 構圖有視覺沖擊力,畫面明朗富有層次,色彩對比強烈等。而主題表達明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這需要在拍攝之前有所思考,而不是盲目按下快門。一張主題感強的照片拍成之後,就可以用PS修圖讓其呈現出更高的質感。構圖:可利用PS進行再次構圖,適當裁剪,以更突出主體,增強沖擊力。

3. 怎麼處理圖片有質感

1、用ps中高斯模糊功能處理圖片有質感,打開Photoshop並打開要處理的圖片,選擇工具箱中的快速選擇工具,在圖中按拖選取背景,濾鏡-模糊-高斯模糊,選擇---取消選擇。
2、AdobePhotoshop,簡稱「PS」,是由AdobeSystems開發和發行的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主要處理以像素所構成的數字圖像。使用其眾多的編修與繪圖工具,可以有效地進行圖片編輯工作。ps有很多功能,在圖像、圖形、文字、視頻、出版等各方面都有涉及。
3、2003年,AdobePhotoshop8被更名為AdobePhotoshopCS。2013年7月,Adobe公司推出了新版本的PhotoshopCC,自此,PhotoshopCS6作為AdobeCS系列的最後一個版本被新的CC系列取代。
4、截止2019年1月AdobePhotoshopCC2019為市場最新版本。Adobe支持Windows操作系統、Android與MacOS,但Linux操作系統用戶可以通過使用Wine來運行Photoshop。
更多關於怎麼處理圖片有質感,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fa17f8161609961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4. ps怎麼讓圖片有質感如何用ps讓照片更清晰更有質感

在這里介紹兩種方法

方法一:

1.首先用PS軟體打開要編輯的圖片,使用快捷鍵Ctrl+j復制一層背景層。

2.點擊上方工具欄:【濾鏡】--【其他】--【高反差保留】,半徑值根據圖片情況來定(一般2到5左右)。

3.然後在圖層面板中將圖層混合模式更改為「疊加」。

4.點擊上方工具欄:【濾鏡】--【銳化】--【USM銳化】(數值根據圖片的情況自己來定)。

5. 接下來點擊上方工具欄:【圖像】--【調整】--【亮度/對比度】(亮度、對比度數值根據圖片的情況自己來定),最後,保存文件即可。

方法二:

1.首先用快捷鍵Ctrl+J復制出背景副本。對副本圖層混合模式選擇「亮度」。

2點擊「濾鏡」菜單下的「銳化>USM銳化」命令,在設置窗口中適當調節一下銳化參數,根據你原圖模糊的情況來調節,本圖採用銳化數量為「150%」,半徑是「1」像素,閥值不變。

3.經過第二步,為照片清晰大致做了個基礎。接著選擇「圖像」菜單下「模式>LAB顏色」命令,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拼合」圖層確定。

4.在LAB模式下,再創建副本。

5.在「通道」面板中看到圖層通道上有了「明度」通道,選定這個通道,再使用「濾鏡」菜單的「銳化>USM銳化」命令,設置好銳化參數將這個通道銳化處理。

5. ps怎麼調出超有質感的照片

1、先看原片明顯偏暗,衣服看著無質感(室內拍攝,未打燈,對於我們來說也沒有多好的條件去拍照片,那我們多半隻能靠後期來彌補了,YY拍出來偏色或不夠清晰,PS)調整體顏色,目的:提量,加對比,色階,快截鍵ctrl+L(參數如圖)

6. Ps如何調出這種質感照片

1.想要體現質感、故事感,那麼黑白色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首先打開素材圖片,CTRL+J復制...
2.復制一層,濾鏡>其它>高反差保留,設置如下數值,並將圖層的混合模式設置為疊加,填充44%...
3.復制圖層1副本,圖像>調整>陰影/高光,設置如下數值:
4.創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漸變映射,並將填充設置為33%
5.創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可選顏色,設置如下數值,這一步是給照片中的黑白色分別加點青色與...

7. ps技巧 | 五種後期處理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質感、通透、干凈,這是我們在照片後期所追尋的,又是不好處的效果,本篇教程用五種方法講述如何使照片更有質感,你感覺哪個適合自己的照片,就用哪個,PS技術提升的同時,審美也會提升,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來看看網路對質感的定義:物體通過表面呈現、材料材質和幾何尺寸傳遞給人的視覺和觸覺對這個物體的感官判斷。

說得通俗點, 讓物體有質感,就是讓物體的光影、明暗對比強烈,讓物體的立體特徵在平面的照片中呈現出來。

方法一:提高照片整體對比度

優點:快速簡單

缺點:不能大幅度調整

說到明暗對比強烈,很多人會首先想到提高對比度,高級一點的會想到S曲線▼

本質上,S曲線和提高對比度是同一類方法。S曲線對照片的把控更強,可以調整的內容更多。但是這類方法最明顯的感覺就是:不能大幅度調整,否則畫面會變得很「臟」。

更專業的解釋:相機感測器所記錄的信息並不是那麼的「均勻」,即便是完全一樣的內容,在光電轉換的時候,每個像素點都可能會有細微的差別,就是所謂的「噪點」。這些噪點可能在低對比度的時候並不明顯,但是提高對比度的操作讓本來細微的差別變得更大,因此原本純凈的畫面,在大幅度提高對比度後,會變得很「臟」。

舉個栗子,原來三個像素點的信息分別是100,105,103。在原片中,這種差別不容易覺察。但是在大幅度提高對比度後,這三個像素點的信息變成了90,130,100,這種區別就顯而易見了。

更高端一點的方法,必然是結合蒙版,對照片中的區域進行分區調整。

方法二:雙曲線

優點:幾乎不損畫質,調整精確,(對比中性灰)處理皮膚不易掉色

缺點:比較費時,(對比中性灰)來回切換圖層比較麻煩

這里不得不提的依然是曲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曲線調整圖層+蒙版(選區)。這種方法,在商業攝影中,有一種更高大上的叫法,就是大名鼎鼎秒天秒地萬能磨皮的:雙曲線▼

數學老師:不好意思走錯片場了。

這才是攝影後期中的雙曲線▼

新建兩個曲線圖層,分別將曲線上拉和下拉,兩個圖層分別命名為「提亮」和「壓暗」(人像後期中一般叫做加深減淡)▼

然後點擊圖層的蒙版部分,快捷鍵 Ctrl/Command+I對圖層進行反向。(Windows和Mac的快捷鍵操作不同,都分別註明了。由於平時快捷鍵用的多,不詳細解釋菜單位置了,感興趣的自行網路)這一步操作後,可以看到兩個曲線圖層的蒙版顏色都變成了黑色。

接著,將照片放大,選擇畫筆工具,對建築物的立面進行塗抹。塗抹的時候,如果是一些水平或垂直的立面,要先將畫筆大小調整至和建築裡面的大小一致。(使用快捷鍵 [ 和 ] 可以快速設置畫筆大小)在塗抹時,同時按住Shift鍵,即可確保畫出來的線條是垂直或水平的。

注意,畫筆的不透明度要設置得較低(參考值10%),這樣操作起來不顯突兀。對於建築物,要保持光影的持續性,因此流量要保持100%,否則反復塗抹就有可能造成不均勻的情況。不透明度的設置可以根據照片的實際情況設置▼

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建築立面,比如一些特色地標建築(環球金融中心:怪我彎咯),則需要將立面單獨摳出再進行塗抹。摳圖手段很多,限於篇幅,以後教程再提▼

除了摳圖外,還有通道法,可以單獨選出高亮的地方。按住 Ctrl/Command 點擊RGB通道(或者直接快捷鍵 Ctrl+Alt+2/Command+Option+2 選擇),即可選擇出照片的高光部分。通道法對比摳圖法當然是快捷許多,但同時精確性也有所下降▼

對於雙曲線這個方法,並不僅限於兩根曲線,核心思想是利用若干曲線來分區調整照片的影調。

方法三:中性灰

優點:幾乎不損畫質,調整精確,(對比雙曲線)不需要來回切換圖層,適合全屏

缺點:比較費時,(對比雙曲線)處理皮膚時容易掉色

既然提到雙曲線,不能不提的就是中性灰。中性灰處理手法和雙曲線大同小異。但是中性灰的提亮和壓暗都是在一個圖層中完成的。個人來說,更偏愛中性灰。

首先新建一個圖層,混合模式選擇柔光,同時勾選「填充50%灰」▼

柔光圖層的原理是:50%灰不影響下面的圖層,暗於50%灰的地方壓暗(加深)下面圖層,亮於50%灰的地方提亮(減淡)下面圖層▼

分別使用黑色或者白色畫筆,在柔光圖層上塗抹,得到提亮或壓暗的效果▼

具體的塗抹方法和雙曲線一致,快捷鍵D可以將顏色設置成黑白,快捷鍵X可以來回切換前景色和背景色,結合快捷鍵,可以大大提高修片的效率。關於雙曲線和中性灰,大家可以參考網上的一些中性灰磨皮教程。雙曲線和中性灰,統稱為D&B(Dodge and Burning,加深減淡),是商業修圖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方法四:包圍曝光

優點:完全無損畫質

缺點:無法調整運動物體,操作也比較費時

包圍曝光除了可以用於HDR,還可以用於完全無損提升質感。上述方法雙曲線和中性灰雖好,但是也對照片的像素進行了改動的,而包圍曝光則完全不會改動畫面的像素▼

一般來說,會固定機位拍攝3-5張參數不一樣的照片,在Photoshop中以圖層形式打開,0EV是正常測光下的照片,+1EV是過曝一檔的照片,-1EV是欠曝一檔的照片,如圖所示建立蒙版▼

在+1EV圖層蒙版上塗抹即可提亮,同理,在-1EV圖層蒙版上用塗抹即可壓暗。具體的塗抹方法與上述雙曲線和中性灰方法一致。包圍曝光的方法,只能夠針對靜態物體,而對於運動的物體,顯得並不那麼好用。

方法五:其他後期修圖軟體

優點:快捷簡單,效果顯著;批量處理

缺點:需要授權正版才能使用

不算優點也不算缺點:會讓照片有柔光感

除了以上手動方法外,還有自動處理方法。此處推薦一個人像後期軟體:開貝修圖

【開貝修圖】是一款攝影後期快速批量處理專業工具,生產力工具,適用於商業人像攝影,可以通過批量操作來提升效率,簡化操作,降低修圖時間;

調色模式

修圖模式

使用皮膚質感操作,可以明顯提升畫面的質感,由於是一鍵傻瓜式,因此可以解釋的點並不多,大家直接看下方視頻操作演示就是了。

視頻效果演示

↓ 

視頻內容: 【皮膚修飾思路】人像皮膚修飾系統思路,輕松掌握商業修圖中充滿質感的皮膚修調秘訣!

視頻全長: 06:16

視頻鏈接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541167C3?p=9

涉及到後期修圖工具: 【開貝修圖】是一款攝影後期快速批量處理專業工具,生產力工具,適用於商業人像攝影,可以通過批量操作來提升效率,簡化操作,降低修圖時間;

效果對比

效果圖

視頻效果圖截圖

視頻原圖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