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軟體 » ps燕子素材圖片
擴展閱讀
關於男人朋友的圖片 2025-09-02 07:21:42
小森林字體圖片大全唯美 2025-09-02 07:18:46

ps燕子素材圖片

發布時間: 2022-12-07 09:15:41

A. 落雪的簡介

落雪簡介:

落雪是鄭振鐸的筆名,鄭振鐸1898年12月19日在浙江溫州市出生,字西諦,筆名有郭源新、落雪、ct等,是中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和訓詁家。

鄭振鐸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並開始發表作品。1932年,他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冊出版》,1949年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

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57年,他編集出版了《中國文學研究》三冊,1958年10月17日,因飛機突然失事遇難殉職,享年60歲。

(1)ps燕子素材圖片擴展閱讀:

鄭振鐸的一生沒有離開過翻譯,成果頗豐,對我國文學與翻譯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他掌握的外語主要是英語,因而從事的翻譯都是從英文轉譯的。

新文化運動開展以來,隨著人們對文學認識的提高,有些人對譯作是否能保持原著的思想和藝術風格提出質疑。

甚至有些人認為文學作品是絕對不可譯的,尤其是詩歌翻譯,他們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對於這個問題,鄭振鐸認為,文學書是絕對能譯的。

不惟其所含有的思想能夠完全由原文移到譯文裡面,就是原文的藝術之美也可以充分的移植於譯文中。

他還認為文學的風格就是文學的表達,而表達可以把人類思想具有共通的東西移植成文字。這種對於文學可譯性的論述,消除了某些譯者和讀者的疑慮,對我國翻譯事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鄭振鐸早在青年時代就對文物考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買古籍和陶俑,都是靠他在大學的薪水和微薄的稿費。

盡管在亂世中文物變得相對廉價,但收藏這些陶俑的花費也不少。於是,家裡過得更為窘困,靠的是節衣縮食。

早在鄭振鐸旅居英國倫敦時,就曾編著了迄今所知的他的第一部考古專著《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一書,介紹了世界考古的重要發現。

當時,我國田野考古工作尚在萌芽階段,大批文物被盜掘而流落海外,或遭到嚴重破壞。為了從事文物研究。

在數十年的時間里,他幾乎把有限的全部財力都用來搜集古書。到了抗戰時期,他又和一些朋友竭盡全力為國家搶救了大批珍貴古籍文獻。

B. 作文素材之描寫燕子的段落摘抄

作文素材之描寫燕子的段落摘抄

大城市的人們修建了許多人工燕巢,為的是吸引燕子棲居巢邊,帶來吉祥;鄉下的人們也都蓋起了北京平,舊式房屋的天窗在新式房屋裡消失了,燕子們無法在屋裡的檁子上築巢,只能在冰冷、逼仄的水泥房檐下簡單地搭窩。木頭檁子上築的巢結實、美觀,想築多大就築多大,除非主人將其捅掉,否則不必有巢毀燕亡的顧慮;房檐下的簡易巢穴太大了易塌、太打眼,容易被毒蛇偷襲被小孩子搗毀,而且風雨來襲時不能完全地保護燕子不受雨淋,亦有傾覆之憂。

讀小學時,我家住舊式圓哨磚房。每年春天,都會有一對燕子穿越屋頂下的天窗到屋裡的檁子旁做窩。媽媽是個愛整潔的人,她說要趁燕子沒把窩築完時把那個窩捅掉,因為燕子邊築窩邊往地上屙屎,實在太臟了!爸爸說,燕子是勤勞的鳥兒,她們一口一口地從山上、河裡叼泥巴築巢只為生育、養活小燕子,不然她們完全可以散居山野無慮無憂的。我說燕子在山裡搭窩撫育小燕是不是不安全啊?蛇鼠會把未發育完的小燕子吃掉的。我和爸爸的善良最終戰勝了媽媽的糊塗,她同意小燕子繼續把巢穴築下去,並且極其配合地在每次上山前把天窗打開,為的是留一條燕道給燕媽媽燕爸爸穿越-----開始是銜泥築窩,接著是捉蟲喂仔。我怕媽媽忘了這件事,就在每天早上上學前提醒媽媽一聲:別忘了把天窗的口子開得大一些,以免燕子飛不進來。因為風大,天窗會來回晃悠,弄不好會合上的。

我每天放學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屋門,仰望一下天窗的開合情況。每當天窗四敞大開時,我的心裡就敞亮許多,比吃了蜜還高興。因為小燕子能暢通無阻地銜泥捉蟲了,它的動作會因路徑的通達而輕捷,它也就會少費些氣力,加快築巢的速度、多喂給幼仔一些食物。當然有的時候,天不遂人願。天窗不知是媽媽忘記關了還是大風颳得給合上了,燕子一圈又一圈地在房前環繞,時而沖撞天窗的玻璃一下,把玻璃撞得「咣咣」直響,也無法沖進屋裡哺育小燕。看到這一幕時,我十分心酸。我心疼大燕子的悲傷、失望和無可奈何------屋裡的小燕子嗷嗷待哺,她們奔波在外面、嘴裡叼著蟲子自己捨不得吃卻又愛莫能助,多可惜的事啊!多痛苦的情景啊!

有一天下著大雨,我放學到家,看見媽媽還沒有從山上回來。天窗關得嚴嚴實實,看樣子不像風颳得。兩只燕子盤旋徘徊旁徨在天窗的四周,一邊飛一邊「嚶嚶」地叫著或者乾脆用雙爪巴在天窗的玻璃上,只為巴望窗子里伸出脖子、露出乳白色小嘴、嗷嗷直叫的小燕。她們一定盤旋、哀鳴、巴望一個下午了,媽媽一定是怕下大雨、雨水澆進屋裡才在下午下地前把天窗關嚴的。在我做出這種千真萬確的推斷的.同時,我立即踩著窗檯伸出雙手摳出天窗的框,將它大大方方地徹底敞開。此時雨點飛濺,澆進了屋裡澆濕了我的全身,可當我看見燕子的身軀比我更濕、我看見四隻如飢似渴的小燕子被大燕子一口一口地喂飽、喂歡時------ 我如醍醐灌頂般舒服、如釋重負般高興!我挽救了一個家庭的團聚,我推動了一叢生靈一天的成長,盡管因此大人罵我不懂事,我也在所不惜。因為我見證了經過一個夏天的繁忙,一對燕子用辛勞和勇敢建築了一個安穩舒適的家;經過一個夏天的勞碌,一對恩愛的燕子又為這個幸福的家庭增添了幾位嶄新的成員,盡管這些成員在一旦具有展翅飛翔的本領時就將離家出走、勞燕紛飛……

關於燕子的記憶也有恐怖的一幕。我家房子的滴水檐下有一年也住了一對小燕子。有一天我看見一隻燕子把頭埋在窩里一動不動了一個上午。它渾身的羽毛打綹了,很不光潔,看樣子是被雨澆的。是的,昨夜的雨驟風狂,它的窩太小避之不及。經過一夜的折磨與掙扎,它被雨淋得如落湯之雞,它被澆得一夢不起,也許永不會再與同伴嬉遊、情侶嬉戲了……

那年,還是滴水檐下的同一個地方。那個燕子窩的舊址又被兩只新來的燕子利用起來築起了愛巢。一天天的哺育又換來了小燕子的喳喳爭吵,它們爭先恐後地搶奪著媽媽爸爸嘴裡的蟲子和鮮草,全然不顧房檐下我垂憐的目光和開心的笑。正當小燕子越來越強壯越來越漂亮即將亮翅出巢翱翔天宇時,一個噩耗在一天早晨傳來-----先是爸爸叫我起床看燕子,進而我的耳畔就有成群燕子尖利、哀怨的啼叫聲傳來。我連忙穿好衣服走到屋外仰視燕巢,我驚呆了,我看見一隻花哨的長蟲正將一隻嬌嫩的小燕緩慢地吞進口中,此時它的腹中已滿,鼓鼓的,粗過身體其它部位好多。一群燕子在巢邊狂叫,卻無法啄破蛇的貪婪、兇狠和殘暴……就這樣,那群燕子散去了,那三隻小燕消失了,那兩只大燕再沒有回來過。那個精巧的巢空有溫暖和一個孩子的關切,卻再也沒有生靈光顧,直至在舊房拆遷時灰飛煙滅……

燕子,吉祥之鳥,輕巧之鳥、勤勞之鳥。關於燕子的記憶塗滿哀傷、寫滿感動、充滿悲壯……她是天地之靈,她是宇宙之美。

C. 燕子對人類有什麼好處

燕子可以捕捉田裡的蝗蟲,保護莊稼,使莊稼年年都獲得好收成,人才會獲得好的收益。

冬季,燕在溫帶地區的食物供應大為減少,因而許多種類進行遷徙。但與其他大部分雀形目候鳥不同的是,燕在晝間遷徙,而且為低空飛行。

此外,它們還經常在遷徙途中覓食,因此脂肪儲備量較同等大小的其他候鳥低。在非洲繁殖的種類常隨降雨模式而進行遷徙,但具體情況鮮為人知。而其他一些種類如灰腰燕,則似乎到處「流浪」,並沒有固定的遷徙路線。

(3)ps燕子素材圖片擴展閱讀

細長的身體可減少飛行過程中的阻力。燕的翅形呈高展弦比,意味著能產生很大的舉力而所受的阻力很小。但這種符合空氣動力學的高效率以降低機動性為代價(如與短而寬的翅相比),不過這一劣勢又由叉形尾得到部分的彌補,因為這樣的尾可提高鳥的機動能力。

部分種類具有長尾羽,可增加舉力,其功能猶如飛機的襟翼,保證氣流平穩地通過翅膀,而在燕准備著陸時可延緩氣流通過,從而使燕在不增大阻力的情況下實現飛停。大多數種類跗骨短、腿小而弱,適於棲息而非行走,但自己掘穴或營巢於懸崖岩面的種類具有強健的爪。

D. 我錯了么

樓主 你的感受和我一樣
但是我不這么認為是錯的
你想想我們人類頭腦隨之發達 但是動物也有靈感的
特別是燕子 他的靈感接近我們人類了
這是真的 燕子喜歡築巢在我們人類的屋檐下
就表示我們人類是友善的 , 而不是那麼的冷清
要知道燕子他是否怪你 而它在那裡能築巢 表示
它的靈感 告訴它可以在那築巢 而不是怪你
沒事的,燕子是很有靈感的動物 它會知道的~~~~~~~~~~~~~~~~~~~~
雖然老燕子已經飛走了,,起碼來說它始終都會知道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神秘的。。。。而不是你一天兩天就能參考得透的。。。老燕子飛了 是因為它受了驚嚇。。它這是本能的選擇。。你放心吧!!
它不會怪你的。。。 相信我~~~ 剛開始我說了我有過這遭遇。。。。我的遭遇而不是一個。。而是一窩都掉下來了。。呵呵 有空在講

E. 燕子的顏色怎麼塗

國畫的花鳥畫基本畫法花卉的觀察學習畫花卉,除了要多觀賞及臨摹古今名畫以外,還要對實際的花卉深入的觀賞與寫生,了解花的枯榮及霜晴雨露中的情態,茲從花朵葉與枝乾等各部位簡述其結構與生態.(一)花朵:花朵經常是畫面的主題,一般花朵包括花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幾部份,花瓣有單瓣與重瓣(復瓣)之分,花形有離瓣合瓣之別,牡丹薔薇花等是離瓣的重瓣,梨花木棉花等是離瓣的單瓣,牽牛花百合花等是合瓣的單瓣,大部份的花卉都具有單瓣與重瓣的不同品種,譬如桃花芙蓉花水仙木槿梅花等,花蕊有長短多寡的區別,雌雄同株的花,大蕊小蕊都在一起,雌雄異株者僅有小蕊,或僅有大蕊,有的花蕊較明顯,有的較隱密,都需仔細的觀察,花萼亦因花的種類而異,如梅杏桃等五小瓣聚在一起,李梨垂絲海棠等五枚小瓣生長在一長柄上,玫瑰月季等萼尖長,山茶萼像魚鱗等。(二)葉:單葉植物從枝或莖長葉時,葉序有對生互生輪生叢生等,復葉植物有的成羽狀掌狀鳥足狀,有的是二重復葉,形式更為復雜,必先了解其生長的規律,才不致在繁雜中發生錯誤,葉有葉柄與葉脈,形狀有尖圓長短等不同的大小比例。(三)莖枝:可分為木本草本藤本蔓本等,木本枝幹挺硬,有些相當粗狀,草本的莖大都較嫩,有的變成右旋或左旋的蔓延,有的還長有須狀的攀緣莖。花卉的寫生各種花卉在早晨或上午比較清新,生氣勃勃,是寫生的好時間,寫生是為創作收集素材,如果是為了工筆畫的需要,就必須作細致的描寫,有時我們在畫面上需要多朵花聚在一起,寫生收集素材的時候,就要有正面的、反面的、側面的、斜面的;有完整的花朵,也有被枝葉遮住一部分的花朵,既有小花蕾,也要有將綻的大花蕾。葉子也是如此,除了成葉外也要有嫩葉及嫩芽,並注意陰陽向背,大小穿插。枝幹也要有主幹、支幹之分,以及在在畫面上的姿態和疏密。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在針對目的寫生收集素材時,首先要注意到的問題。雖然花鳥畫不像山水畫常有移動視點的表現法,通常視角比較穩定,但我們觀察時可運用移動視點的方法,選取最美角度寫生,並注意花、枝、葉的大小比例。畫花朵可從花蕊花瓣入手,通常先畫最完整、最前面的一瓣,再四外擴展,花瓣太復雜的可進行概括,要注意其造型美。畫葉也是如此,除了注意葉序、結構之外,也要注意仰、垂、向背與疏密、前後葉的變化,最後畫枝幹,大幹還要畫出皮紋,如梅花的大幹要蒼老、皮紋要斜皴,小干要挺拔有力,桃干皮要橫皴,松干皮要鱗皴,紫薇花干皮較光滑等不同種類的枝幹特點。花卉的寫生,宜從折枝花卉開始,折取花葉易於入畫的一枝,插於花瓶中詳細觀察,花蕊被遮蓋的也可撥開,研究細部結構。對於簡單的折枝熟悉後,可以選取整株花的一角來嘗試或全株花的寫生,由於枝葉復雜,須選擇適當的角度,並做大幅度的刪減或調整。總之花卉的寫生並不是畫植物的插圖或說明圖,需主觀的取捨與美化,並強調意趣的表現。鳥類的觀察禽鳥在中國畫中又稱為「翎毛」,可區分為水禽與山禽兩大類,依其生活習性,又可分為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鳴禽、雉禽等類,各類的特微與習性如下:(一)涉禽:棲於淺水中捕食魚蝦,它的嘴、頸、腳都很長。例如鶴、鸛、鷺鷥等。(二)游禽:喜歡在水中游泳,嘴扁平,腳短,趾間有蹼,多捕食魚蝦和小蟲。例如海鷗、野鴨、鴛鴦、雁、信天翁等。(三)猛禽:雙翅強而有力,嘴形如勾,腳夷尖銳,性情猛悍,專門捕食小動物。例如鷹、鷲、鶚、隼等。(四)攀禽:多數上嘴鉤形,下嘴較短,足趾二前二後,能用夷攀抓在樹幹上。例如鸚鵡、啄木鳥等。(五)鳴禽:喜歡鳴叫,一般小鳥多屬此類。例如維、鶯、畫眉、伯勞、黃鸝、八哥等。(六)雉禽:屬於棲地類禽鳥,身體較大毛色美麗,尾長,嘴形與雞類似,多生長於山林矮木叢中。例如雉雞、錦雞、長尾雉、孔雀等。禽鳥是卵生,故其身體(不包括頭、頸、腳、尾等部位)呈蛋形。因生活環境與習性不同,其嘴、腳翅及尾也各有不同的比例與特微,一般而言,水禽(涉禽、游禽)大多嘴長而尾短,山禽(鳴禽、攀禽、雉禽)大多嘴短極尾長,嘴勾者食肉,細尖者食蟲,嘴長者食熊蝦,食殼者嘴粗而厚,成圓椎形。能長途飛行的鳥翅膀大都較長,且發達,水禽中多長頸者,以便迅速出擊,啄夾魚類。此外如頭形、眼精的顏色及位置的高低,各有不同,也須把握其特微。鳥類遍體生長羽毛,細密的綿羽有保溫的作用,此外也有半綿羽,以及許多形狀不清楚,層次繁多而疊列成一大片的感覺。另一種是羽片形狀較清楚,如翼、尾的羽毛,皆有詳細的名稱,應仔細觀察不同部位的羽毛形狀及其疊列的關系,以求熟悉鳥類羽毛的組織與秩序。此外尚須明白禽鳥的雌雄,禽與獸絕大部份都是雄的較美,少數雌雄的羽毛一樣,但是雌鳥總比雄鳥略小,鳥的翼及尾,超左或超右是雌雄相反;雌鳥的右翼及右尾翼在上,雄鳥的左翼及左尾羽在上。鳥類的喜、怒、哀、驚,表現在翼、尾及姿態上,亦有不同。鳥類的寫生鳥類除了結構復雜外,又活潑善動,要以真鳥直接寫生,對初學者是一大挑戰,剛開始不妨寫生鳥類標本。畫標本的優點是可以從各角度詳細的觀察細節,甚至重要羽毛的數目也可慢慢的數清楚,尤其是畫工筆翎毛,標本的觀察助益頗大。然而畫標本的缺點是容易畫出動態生硬呆板,甚至形狀比例失真的作品。標本雖從真鳥剝制而成,但經人工填塞棉花於體內,容易變形,鳥的眼珠亦不依類別的不同而變化,通常裝上統一的人工替品。張開的翼及腳都家鐵絲支撐重量並維持形態,往往因為製作者疏於觀察及技巧不足,而使關節變化失真,生硬挺直,或重心不穩,羽毛凌亂等缺點。初學者了解這些極可能發生的症狀之後,不妨比較鳥類的參考書籍圖片,或前往鳥店、動物園甚至野外觀察,並可藉照相機的功能,凝固瞬間的動作,作為寫生的輔助參考資料。作過鳥類標本觀察之後,即可嘗試籠中鳥的寫生。最好到鳥店選購一種平時熟悉而溫馴的小鳥,最好價格不要太高,又容易飼養者,作為寫生的對象。首先要觀察其各種動態,如踏枝、啄飲、搜翎、欲升、欲降、鳴啼、縮頸、飛翔..,等不同的動作,並將其特徵記憶下來。寫生之前不妨仔細的觀察,並發現它最常重復出現的動作,或持續最久的型態作為寫生的選擇,以鉛筆或毛筆做速寫,鳥的姿態改變時不妨依記憶修補,或等待其出現相同動態時,再迅速掌握,如做詳細的描繪較費時,需耐心的畫畫停停,分幾次描繪完畢,而創作時最好也能經常觀察,才容易捕捉到禽鳥的神態。籠中鳥的行為動作與在大自然中的秦鳥略有不同,就如同在監獄中的人和外面自由人的表情動作有別一樣,為了表現『好鳥枝頭亦朋友』的自然情趣,了解每一種鳥的生活環境與棲息之態,最好到山林野外做實地的觀察,配合望遠鏡賞鳥更佳。每一種鳥的習性與姿態不盡相同。如燕子與鴿子是不站在樹枝上的,鶴與鷺鷥是拳一足而睡,烏鴉與喜鵲的動態絕不相同若不仔細觀察,張冠李戴,舊部合乎物態,物理與物情。此外鳥類棲宿或非翔時,頭必迎風、如背著風、羽毛必定掀起來,這也應該注意到的現象。速寫時可先畫出鳥的主要形體(蛋型)在根據頭部的動態(如伸頭、縮頸、扭轉等)添加頭部(頭部大致也成蛋形),再添加翅、尾與足部。爪在平地時需踏的穩,在枝上需抓的緊。非翔實縮頸則展足,縮足則展頸,不可兩者同時伸展。最重要得是身體要有重心,型態力求生動活潑,才能表現出生命力。白描畫法白描畫法是指以墨線描繪物體,不著顏色的畫法。在人物、畜獸畫方面也有白描畫法,譬如兩幅最早的戰國楚墓出土的帛畫,即以白描法表現,我國古代稱之為「白畫」,北宋的李公麟是這種畫法的代表性人物。白描畫法以線條為主,也可渲染淡墨。畫線條時,要使筆墨結合形相的特質,筆法的轉折頓挫,線條的粗細濃淡,皆要以所表現對象的質感或特色為依歸,譬如以較細較淡的線條畫花瓣容易表現出其嬌嫩柔軟;以較稍粗稍濃的線條畫葉與枝梗,較易表現其硬而厚的質感;以略乾且下筆、收筆皆虛的細線條畫禽鳥的羽毛,較易表現羽毛蓬鬆而柔軟的感覺。中國畫是線條的雄辯,尤其在白描畫中,線條的優劣是一幅畫成敗的主要關鍵。白描畫運筆宜以中鋒為主,用筆的壓度和速度要均勻,鉤出的筆線要有「外柔內剛」的效果,力量要涵蓄在內,不宜顯露於外;缺乏涵蓄的筆墨,不耐久看。鋒芒過多、力量外露都容易表現出一種霸悍的氣象,有時尚可減低某些花卉、禽鳥的美感,故白描畫的線條要「寓剛建於婀娜中。此外運筆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呆滯,務必要有「無往不回」之意,腕力氣力一定要送到頭,止筆向上提時,也不可輕率潦草。至於在花卉白描方面,依據吳學讓教授提供的示範有三種主要的線條,一為起筆停筆(一字描),適於畫葉梗、竹乾等。二為釘頭鼠尾描,適於畫葉筋、葉片等。三為連續弧線描,適於畫花瓣。下圖是禽鳥的局部畫法示範,畫鳥的順序是先畫嘴的當中一長筆,再畫上顎和下顎各一筆,再依次畫眼圈、點眼、頭額、背、翼、胸、腹、腿、爪、補尾。畫細毛的線條落筆與收筆較輕,中段略粗,若落筆太重,不易表現出羽毛的質感。雙鉤填彩畫法雙鉤填彩畫法是用線條鉤描物象後在填色的畫法,又稱鉤勒填彩法或雙鉤設色法,是從白描的基礎上染色彩而成。它的起源甚早,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帛畫,已見此種畫法,五代畫家黃筌是雙鉤填彩法的代表性畫家,其線條纖細,賦色艷麗,是北宋院畫花鳥畫法的主流,另有江南的徐熙,也用雙鉤填彩法,但風格野逸,較注重線條的趣味及墨韻,後世的花鳥畫家,用筆多取法徐熙,用色取法黃筌,並兼取兩家的神似逸韻。畫雙鉤填彩法應選擇熟紙(紙)或絹,先用墨線雙鉤白描後,准備兩只羊毫筆作渲染,一隻蘸色,一隻沾清水,要先練習一手執兩只筆,並能靈活交換。設色時顏色要淡,應多染幾次,將花、葉內側(或中央)的顏色以清水筆推染至邊緣,清水筆內的含水量要適當,水太多會留有痕跡,太乾則渲染不開。渲染完後,如原來的墨線已經模糊不清,可用重色在重鉤一次,鉤一次,稱為「勒」,同時也可從畫紙背後托染,使畫面的花葉顏色更加濃厚、均勻。花卉渲的方法有三:(一)先後染:先將花朵的顏色最淡的顏色底(既平塗打底)再用其他顏色分染,通常白色、粉紅色、淺黃色的可花先用白粉底,在用淺綠、洋紅、藤黃等色分染。葉子可先用草綠底,再用花青分染。(二)先染後:紫紅色或深紅色的花卉,可先用花青(或淡墨)自內側向外分染後,再紅色,染葉也可先用花青(或淡墨)分染後,再草綠。(三)接染畫法:譬如粉紅色的荷花瓣,尖紅,根部稍帶淡綠色,可先用白粉底再用洋紅由尖向內分染,並立即用淡綠色由內向外分染,在水份未乾前接合。局部蟲蝕的破葉,亦可用接染法。於禽鳥的賦采法略有不同,下圖為吳學讓教授的示範,首先白描後以淡墨分染,然後以顏色第二次分染,乾後第三次鋪色,接著第四次梳毛,第五次鋪色梳毛(絲毛)是化翎毛(或畜牲)所常用,為了強調羽毛松軟而細密的感覺,梳羽毛法的原則是淡色羽毛用深色梳,深色羽毛用淡色梳。沒骨畫法沒骨畫法是不用墨線鉤勒、直接以色彩繪畫物像的畫法。沒骨畫法相傳為北宋徐崇嗣所創,此後畫者極少,清初的惲壽平是復興此畫法的大師,影響近代甚大。沒骨畫法也以使用熟紙較恰當,因不用墨線,故以留白的「水線」來曲分前後葉或花瓣與花瓣之間的關系,有以白當黑的味道。沒骨畫法也可細分為幾種表現方式:第一種較工細如雙鉤蠆填彩法,只是略去雙鉤的墨線,靠色彩的層層加染而成。第二種畫法略為疏放稍帶寫意的筆意,直接以色彩點染,一次完成。第三種畫法是先工整色,未乾前以其它類似的色彩點染局部,類似破墨因為使用熟紙,故產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帶斑駁的色彩變化。一般而言,白描畫法、雙鉤填彩畫法與沒骨畫法機皆屬於工筆畫法的范疇,應注意其形態的完整與結構的清楚,初學者在畫前可先鉤一張同尺寸的速寫稿,置於畫紙下,則構圖、形狀有個依據,能專注色彩與運筆的趣味,無論以那一種發方法畫花、葉,色彩皆要有濃淡的變化,一隻筆沾清水,以便分染。亦可用「先後染」的方法,追情求更豐富的色彩變化,但設色不宜太濃艷,總以淡雅為尚。染完色彩,等待乾後再鉤勒葉筋、絲花或加畫花蕊,增補細部。寫意畫法寫意畫法是指用單純而概括的筆墨來表現對象的精神意態,是不求形似求神似的畫法。依據畫史上的記載,唐朝吳道子所畫的嘉陵江山水或王洽的潑墨,可能已具有寫意的形態,傳世的畫跡中北宋蘇軾、文同的墨竹,釋仲仁的墨梅已經可以歸入寫意畫法中,到了明末的徐渭,更以豪放筆墨,在宣紙上畫出淋痛快的大寫意,如下圖是徐渭所畫的「牡丹蕉石圖」。八大山人、揚州八怪及金石畫派都給寫意花鳥畫拓展了不少的領域。寫意花鳥畫法多以「點垛」或「點簇」的技法,可細分成鉤花點葉法、小寫意法、大寫意法等數。畫寫意適宜選用生紙,可單獨用墨色來畫,亦可用數種顏色來畫。筆內先含調好淡色,再礁深色於筆尖,也可先可先礁深色再蘸清水來畫,每一筆都要有深淺的變化,使用生紙容易化開,才能產生乾、濕、濃、淡的不同效果。下列圖版是吳學讓教授以寫意畫法示範的紫藤,先以雙鉤畫法了解其結構。用寫意畫法現紫藤花,先以羊毫筆沾白粉,筆尖蘸花青,再蘸洋紅後以側鋒點垛,即畫出有濃淡與色彩變化的花瓣,補小化瓣後,換草綠色畫細梗、點花蒂,並以黃粉點花蕊。此外葉子的結構、葉序,穿藤法,亦應注意。總之寫意畫法雖有所謂「意到筆不到」之說,形式簡略或形象不精確都不需計較,然而要將寫意畫法畫得好,仍須先在工筆畫法中多下工夫,多觀察寫生,才能發揮筆簡而意足的特點。國畫的畜獸畫基本技法畜獸又稱走獸是中國畫中較難表現得好的一門,宋朝沙門德洪即指出:「畫工能為神鬼之狀,使人動心駭目者,以其無常形,無常形可以欺世也,然末始以為貴。惟犬馬牛虎有常形,有常形故晝者難工,世之人見其似,則莫不貴之。」由此可見畜獸有常形,即每一種動物都有一定的體型、比例與動態,稍不謹慎,觀察得不夠仔細,即容易流為笑柄。常畫的畜獸有馬、牛、虎、獅、鹿、羊、猿猴、貓、犬、狸、兔、馱、騾以及象徵權勢的龍等,每一種走獸各有不同的特徵與習性,作畫前必先詳細的觀察與寫生。畜獸的觀察與寫生我國古代畫家即非常重視觀察,譬如擅長畫獐猿的北宋畫家易元吉,曾游荊、湖間,深入山區,觀察野獸的動靜游息之態,故其走獸畫富有生趣。李公麟每次經過癖舍,看到其中的御馬,必終日觀察,無暇與客人交談,故能畫出馬的特徵,黃山谷在其詩中即稱贊道:「李侯晝骨亦晝肉,下筆生馬如破竹。」據說元代畫馬名家趙雍曾經據壯學馬滾塵狀,其母管夫人自窗中窺看,正見一匹滾塵馬,故趙雍晝馬,能得其性情。可見古代成就高的晝家都很重視觀察,甚至親身模仿其動作,以求生動的表現畜獸的特徵與神趣。蘇東坡的題跋中曾經提到蜀中的收藏家杜處士一日正在曝曬其書畫,有一牧童看見其中一軸戴嵩晝的鬥牛圖,拍手大笑說:「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牧童經常與牛生活在一起,發現到牛在角斗時,牛尾是緊夾在兩股間,而唐朝畫牛名家戴嵩的觀察還欠周到,以致造成錯誤,是值得作為我們的借鏡。中國畫一向提倡「形神兼備·以形寫神」,畫畜獸也不例外,觀察入微,掌握神態,才能將其畫活。走獸雖然同樣具備五官、四肢,但其傳情表達的能力,卻不如人類豐富,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其細膩的動態和神情,每一種動物都有獨特的表達喜怒哀樂的方式。此外動物也有許多特別的習慣和動態,譬如鹿、虎等耳朵能隨意的轉向各個方向,如收聽器般,能覺察極輕微的聲音;貓、虎等眼睛的瞳孔,能敏感的隨著自然光線的變幻而開合,猶如照像機的光圈原理;動物的尾巴具有均衡的作用,可調節各種姿態,這些特點都應注意到。畫貓耍表現出乖巧靈俐的特色,同屬貓科的虎則要表現出威嚴勇猛的感覺;畫驢要畫出傻氣和滑稽的味道,同屬奇蹄科的馬,就要晝出神駿豪邁的性格,每一種動物的性格,在作晝前必先稍加研究。寫生時對動物解剖學應有了解,至少必先觀察其骨骼與肌肉的關系,古人常說「畫虎畫皮難畫骨」,是指一般人往往過分去描寫搶眼的老虎皮,而忽略其骨骼、肌腱對展示虎威的重耍性。速寫是累積創作素材和捕捉生動形象的必耍手段,然而它是通過觀察與默畫相結合的方法,把生動的形象勾出,並不是看一筆畫一筆,對於晝動態的畜獸,應掌握神態,尤其耍注意從一個動態過渡到另一個動態的瞬間,只用寥寥幾筆,就要准確的表現出畜獸的特點,其動勢要靠線條不同方向的對比和組合來表現。茲以擅長走獸畫的梁中銘教授平日寫生的素描稿為例,配上攸以水墨表現的猴子冊頁,可以發現勤於觀察寫生,助益頗大。寫意晝法以寫意法畫畜獸,早在漢代壁晝及魏晉磚畫中即可見到略為豪放的表現法,五代石恪的畫中亦可見具有禪意的虎,但到明朝才比較盛行寫意的畫法,如沈周的寫生冊頁中亦有走獸,郭詡的「牛背橫笛圖」墨色的乾濕濃淡變化生動,並以破筆枯墨掃出牛毛,意趣橫生。近代的畜獸畫家,多以寫意法表現,如徐悲鴻的「雙馬圖」,結合西洋畫的明暗觀念與正確的解剖學知識,表現出天馬行空的賓士氣概。林玉山的猛虎,表現出兇悍威嚴的氣勢,齊白石與李可染的牛,都有獨特的個性。寫意畫法是以簡練的筆墨,表現出豐富的內容,並能喚起觀賞者的想像力與感染力,故以寫意法畫畜獸,對其細節須加以簡化或省略,譬如繁瑣的光影明暗就可省略。眼睛是傳神之處可以誇張。至於配景的處理,必須根據各類走獸不同的習性和生活環境來安排,譬如熱帶地區生長的走獸,就不宜配寒帶的植物。牛、馬等走獸,可以不靠景物襯托,以留白的方式,或在地上點染些草色,如徐悲鴻的馬,多以留白的方式,讓觀賞者自由聯想。虎的寫意畫法:先以淡墨超稿勾出形態,赭石調藤黃畫虎身,再以稍濃的墨畫斑紋,白粉染嘴、前胸等,並以赭石第二次染身。淡墨破鋒絲細毛後,蘸老虎的寫意畫法示範濃墨畫眼、耳並重鉤斑紋,第二次染白粉及濃墨絲細毛,白粉畫虎須,最後補景完成。畫時大致全體同時進行,層層加重中國傳統繪畫的主要種類。中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紙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近現代以來為區別於西方輸入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是用中國所獨有的毛筆、水墨和顏料,依照長期形成的表現形式及藝術法則而創作出的繪畫。中國畫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現方法,又可細分為水墨畫、重彩、淺絳、工筆、寫意、白描等;按其題材又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中國畫的畫幅形式較為多樣,橫向的有長卷(又稱手卷)、橫披,縱向的有條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冊頁、斗方,畫在扇面上面的有摺扇、團扇等。中國畫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創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情趣,集中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歷史發展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岩畫和彩陶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後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由穩定統一到分裂的急劇變化,域外文化的輸入與本土文化所產生的撞擊及融合,使這時的繪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描繪本土歷史人物、取材文學作品亦佔一定比例,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同時對繪畫自覺地進行理論上的把握,並提出品評標准。隋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宗教畫達到了頂峰,並出現了世俗化傾向;人物畫以表現貴族生活為主,並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徵的人物造型。五代兩宋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而文人畫的出現及其在後世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創作觀念和表現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但其末流則走向因襲模仿,距離時代和生活愈去愈遠。中國畫自19世紀末以後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形式與藝術觀念以及繼承民族繪畫傳統的文化環境中出現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不斷改革創新的局面。19世紀以後,在政治、經濟(特別是商業、文化發達的上海、北京(含天津)、廣州等中心城市,匯聚了一大批畫家,即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畫家群,如任頤、虛谷、吳昌碩、黃賓虹、劉海粟、潘天壽、朱瞻、張大千、傅抱石、錢松喦、陸儼少等人;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畫家群,如齊白石、陳師曾、金城、陳半丁、王雪濤、李苦禪、蔣兆和、李可染等;以廣州為中心的嶺南畫家群,如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何香凝、趙少昂、關山月、黃君璧等人。隨著形勢的變化和時代的更迭,上述地區的畫家亦有流動,如抗日戰爭時許多畫家來到西南地區,1949年後又有許多畫家如張大千、黃君璧、趙少昂等人移居國外和港台地區。今全國大多數省市成立了畫院,在3個中心之外,又出現了許多新的中心,畫家隊伍空前擴大。在現代中國畫家中,許多畫家繼承並堅持傳統繪畫的基本模式,他們或以模仿、傳承前代畫家技巧、風范為原則,或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力圖變革,在保存、發展傳統的同時,形成自己的風格。前者有金城、顧麟士等人,後者以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等人為代表。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隨著西方美術的大量引入和反封建斗爭的深入,改革中國畫成為新的時代潮流。以留學日本、歐美的高劍父、高奇峰、劉海粟、徐悲鴻、林風眠等人為代表,倡導將西方美術的寫實及近代西方美術的創作觀念與傳統的中國畫相融合,走出了一條改革、創新中國畫的新路子,使傳統的中國畫煥發了新的生機。其中高劍父、高奇峰等嶺南畫派畫家,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將日本畫法與傳統的撞水、撞粉法和沒骨法相糅合,創造出了一種雄勁奔放、具有時代感的新風格。徐悲鴻將西方繪畫的寫實手法融入傳統的筆墨之中,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性。林風眠則調和中西,並汲取民間美術的質朴與剛健,形成了自己意境深邃,形式新穎的獨特風格。另外,陳之佛將中外裝飾藝術中的色彩融入工筆花鳥畫的創作,張大千借鑒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某些手法,創出潑彩畫法;李可染受西方畫寫生的啟發,直接對景寫生對景創作;吳冠中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和西方現代藝術的形式、觀念等表現中國畫傳統的詩情與境界等等,均取得了重要成就。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畫由過去士大夫和貴族娛樂自賞的貴族藝術轉向為「民眾的藝術」,由過去的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頭。使中國畫在題材內容上產生了深刻的變化。畫家們將視角投向社會現實,創作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特徵的優秀作品。20世紀20~30年代,畫家們對中國畫的革新與發展,了論爭。如康有為提出「以復古為革新」、「合中西而為畫學新紀元」的主張;徐悲鴻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劉海粟提出要「發展東方固有的美術,研究西方藝術的精英」;林風眠主張「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陳師曾對文人畫的特質和意義作了肯定分析和回答;林紓則反對革新,號召人們鄙棄「外洋新學」,唯以「古意為宗」;金城則極力主張:「宣聖明訓,不率不忘,衍由舊章。」40年代末和50年代,人們圍繞著素描是否可作為中國畫造型的基礎,以及如何看待筆墨技巧、看待各種新國畫等問題了一場討論。80年代中期,又圍繞著在改革、開放和現代急劇變化的社會環境中,如何革新中國畫以適應時代的審美需要的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上了深入的探討。造型特徵和表現方法中國畫在觀察認識、形象塑造和表現手法上,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哲學觀念和審美觀,在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認識中,採取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方法,並在活動中去觀察和認識客觀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參與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觀,或局限在某個固定點上。它滲透著人們的社會意識,從而使繪畫具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的認識作用,又起到「惡以誡世,善以示後」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鳥等純自然的客觀物象,在觀察、認識和表現中,也自覺地與人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情趣相聯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體現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觀念。中國畫在創作上重視構思,講求意在筆先和形象思維,注重藝術形象的主客觀統一。造型上不拘於表面的肖似,而講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傳達出物象的神態情韻和畫家的主觀情感為要旨。因而可以舍棄非本質的、或與物象特徵關聯不大的部分,而對那些能體現出神情特徵的部分,則可以採取誇張甚至變形的手法加以刻畫

F. 燕子是候鳥還是什麼鳥

燕子是候鳥,無南方鳥或北方鳥這一說法。燕子在北半球溫帶和熱帶地區均有繁殖,冬季遷往北半球熱帶地區越冬,個別個體甚至會南下至南半球越冬

G. 第二課三年級下冊燕子的優美句子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課《燕子》一文中,描寫」燕子「的優美句子如下

1、原文:一身烏黑的羽毛,一對輕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小燕子。

分析:這句話從燕子的外形為讀者呈現出它可愛的活潑的模樣。

2、原文:這時候,那些小燕子,那麼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飛來,加入這光彩奪目的圖畫中,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生趣。

分析:這句話高度讀者,燕子是一種候鳥有遷徙的習性;同時,即使讀者不看文中的季節,也知道作者描寫的是春天,因為春天燕子才會從南方飛來北方繁衍棲息。

3、原文:小燕子帶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陽光滿地時,斜飛於曠亮無比的天空,嘰的一聲,已由這里的稻田上,飛到那邊的高柳下了。

分析:這句話讀者可以知道,作者所描寫的地點是農村,因為只有農村才有稻田,燕子才可能從稻田上空掠過。

4、原文:另有幾只卻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橫掠著,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

分析:這句話作者向讀者呈現出的畫面是在水上飛行的燕子的樣子,用」翼尖或剪尾,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來襯托燕子的性格俏皮,身姿靈活。

5、原文:那邊還有飛倦了的幾對閑散地在纖細的電線上休憩——嫩藍的春天,幾支木桿,幾痕細線連於桿與桿之間,線上停著幾個小黑點,那便是燕子。

分析:這句話作者給讀者呈現的是靜態的燕子,遠看就是幾個小黑點。

總結:通過以上五句話,作者對燕子的動態、靜態、遠觀、近看全方位的描述了一遍,讓讀者即使沒有見過燕子都可以很具體的想像出它們的模樣。

心得體會:

關於這篇課文,我覺得還有一些形容詞用得特別好,我提煉出來供需要的小夥伴、小朋友積累寫作素材:

1、描寫燕子的詞句:烏黑的羽毛、輕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伶俐可愛的小燕子、閑散地;

2、描寫景色的詞句:曠亮無比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湖面、水暈盪漾開去、光彩奪目的圖畫、紅花綠草像趕集似的聚攏、平添生趣、幾痕細線。

H. 燕子的詩句三年級上冊

三年級關於燕子的詩句1《題屏》
年代:宋 作者: 劉季孫
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里閑。
說與旁人渾不解,杖藜攜酒看芝山。
三年級關於燕子的詩句2《調笑令》
年代:宋 作者: 秦觀
戀戀,樓中燕。燕子樓空春色晚,將軍一去音容遠。
空鎖樓中深怨,春風重到人不見。十二闌干倚遍。
三年級關於燕子的詩句3《憶君王》
年代:宋 作者: 謝克家
依依宮柳指宮牆,樓殿無人春晝長。
燕子歸來依舊忙。
憶君王,月破黃昏人斷腸。
三年級關於燕子的詩句4《謁金門》
年代:宋 作者: 晏幾道
溪聲急,無數落花漂出。
燕子分泥蜂釀蜜,遲遲艷風日。
須信芳菲隨失,況復佳期難必。
擬把此情書萬一,愁多翻閣筆。
三年級關於燕子的詩句5《燕子樓》
年代:明 作者: 王鳳嫻
燕子樓頭燕子回,何年鶴去見歸來。
相思怨結東風淚,灑向殘花已剩灰。
三年級關於燕子的詩句6《題邸間壁》
年代:宋 作者: 鄭會
荼糜香夢怯春寒,翠掩重門燕子閑。
敲斷玉釵紅燭冷,計程應說到常山。
三年級關於燕子的`詩句7《臨江仙》
年代:宋 作者: 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畔有墮釵橫。
三年級關於燕子的詩句8《水檻遣心》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
葉潤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

I. 誰告訴我喜鵲,燕子和畫眉的區別

通常看到的喜鵲是黑白花的,個頭較大,在樹叉上做窩,窩是用樹枝做的尾長,不分叉,
畫眉典型特徵是眼睛上有白線,象人的眉毛一樣,其叫聲優美,多生活在上里。
燕子全身黑色,尾部象剪刀,在人家內或橋底部安家,家是泥做的。

J. 國畫裡面的燕子怎麼畫

國畫燕子的畫法,下面舉幾個例子:

第一種畫法:

1、先調中等墨色,筆尖蘸濃墨。一筆點頭(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