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越南什麼特產出名
1、越南香水
越南曾是法國的殖民地·越南香水是源自法國名門香水之後,與之有著很深的淵源:十九世紀中法戰爭後,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開始了長達九十年的統治。
法國人從這個盛產香料的熱帶國家掠奪了 大量的香料。法國香水成名於世,越南出產的香料功不可沒,同時法國人也把香水的製造工藝和技術帶到了越南。
2、白虎活絡膏
白虎活絡膏是由越南民間祖傳秘方並採用名山葯草及高級葯料,以最新科學方法,精細多次連續及復雜提煉過程而成為最純正的一種高級外用膏。本品經國家醫葯部檢驗並發給開業證與風行全國和外銷。此膏作為一種特別的止痛膏,功效神速。是越南三寶之一。
3、越南咖啡
越南地理位置十分有利於咖啡種植,越南南部屬濕熱的熱帶氣候,適合種植ROBUSTA咖啡,北部適於種植ARABICA咖啡。
傳統的越南咖啡都是咖啡加煉乳的喝法,香精很多香味很濃,比較膩且奶香基本蓋住了咖啡原有的香味、酸味、咖啡特有的焦香餘味。
4、牛角梳
越南為農業國家,有大量的牛角,牛角本身是一種珍貴的中葯材。因越南牛角便宜,一般越南的牛角製品比中國厚實,做工精細,表面光滑,並且結實耐用。可以說千年不變型萬年不變色。牛角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天然材質。
5、越南綠豆糕
越南綠豆糕是越南傳統糕點,也是值得品嘗的風味食品。上等的越南綠豆糕出產於離海防不遠的海陽(地名),知名品牌包括黃龍牌等。越南的綠豆糕選用上等綠豆,磨成十分細膩的粉末,再配以精白糖和油脂,吃起來酥軟香甜。
❷ 越南的建築有哪些風格越南的建築和中國的建築有哪些區別
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
越南建築指的是越南民族(主要為京族)營造的建築或越南風格的建築。如同其他的越南文化一般,越南建築擁有十分久遠的歷史。歷史上,越南建築大量受到中國傳統建築和文化的影響,但隨後也漸漸發展出屬於越南的獨特風格。越南將南方的占城納入版圖之後,占婆建築(印度風格建築)也被納入越南建築的大范圍之內。到了近代的法屬時期,越南國內亦建造出較多法式風格的建築。
希望您能夠喜歡這個回答!
❸ 越南祛斑膏,還有一種是美白膏,請告訴我主要成份和功效是什麼
去除色斑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祛斑方式,根據自身色斑形成的具體原因來判斷自己需要哪種祛斑方式和祛斑產品。
除了選擇使用適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保證良好的作息時間,不要熬夜;
- 避免皮膚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選擇有防曬和美白功效的防護保養品。合理適當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 避免食用色素含量高的食物或者飲料:如:醬油炒飯、可樂、巧克力、可可等。常年與電腦打交道的人最好塗些隔離霜,用完電腦後應立即洗臉。妊娠期前後做適當保養和護理,能夠減少妊娠斑的出現。
- 充足的睡眠:熬夜是皮膚的一大殺手,經常熬夜的人特別容易出現肌膚問題,不僅臉部暗淡無光,就連黑眼圈眼袋也會找上門,肌膚不能及時排毒,積累的色素也會沉著,久而久之就容易長斑。每天我們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讓你的肌膚在夜間深呼吸吧.
- 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生活習慣能夠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因為後天因素出現的色斑,維護水嫩肌膚。臉蛋需要呵護,注意一些很簡單的細節,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擁有一張光潔嫩白的臉。
- 1、自製檸檬汁敷臉檸檬含有可以增白的
- 維他命C成分,但未經提煉的天然檸檬中的
- 維他命C不僅不能直接被皮膚吸收,且更含有一種稱為茄鹼的成分,容易形成色斑,並會使皮膚過敏。假如你以檸檬皮或汁敷臉,再曬太陽的話,出現色斑的機會更會大大增加,所以一定要切記檸檬汁敷臉一定要在太陽公公下山以後才有效哦,並且在用檸檬汁敷臉的時候一定要滴入幾滴礦泉水來做稀釋哦,這樣才不會使皮膚容易過敏。
- 2、蛋白檸檬面膜取雞蛋分離出蛋白,加入檸檬汁一匙,充分攪拌後,加入麵粉一勺,成糊狀。均勻塗於面部,乾燥後洗去,一周2~3次。(蛋清的效果是
- 收縮毛孔,油性皮膚的人比較合適。中性皮膚的人,最好加幾滴蜂蜜進去。增強保濕效果。)
- PS:在每晚睡覺前,輕輕拍打面部,然後用蛋清輕柔擦臉,並在皮膚皺紋處稍加多塗一點,15-20分鍾後,用清水洗去。此方法堅持使用。會發現皮膚變得富有彈性、柔嫩,並且不易過敏。但是切記蛋清敷面時間不易過長,清洗後應該配合柔膚水使用效果會更好哦。
- 不過蛋清只能做為自製面膜的輔助材料來使用,可以配合珍珠粉、蜂蜜、西紅柿、黃瓜泥來使用。乾性皮膚用蛋黃配以上材料,不可以直接敷臉哦!
- 3、
- 西紅柿汁每日喝1杯
- 西紅柿汁或經常吃西紅柿,對防治雀斑有較好的作用。因為西紅柿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被譽為「維生素C的倉庫」。維生素C可抑制皮膚內
- 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效減少黑色素的形成。煮過的番茄,茄紅素就會得到很大的釋放,所以,番茄湯是日常生活中一款不可或缺的營養美餐哦!
- 4、黃瓜粥取大米100克,鮮嫩黃瓜300克,精鹽2克,生薑10克。將黃瓜洗凈,去皮去心切成薄片。大米洗凈拍碎。鍋內加水淘洗干凈,生薑約1000毫升,置火上,下大米、生薑,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慢慢煮至米爛時下入黃瓜片,再煮至湯稠,入精鹽調味即可。一日二次溫服。
- 5、
- 黑木耳紅棗湯取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將黑木耳洗凈,紅棗去核,加水適量,煮半個小時左右。每日早、晚餐後各一次。黑木耳可以養血駐顏,凈化身體垃圾。紅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是天然的維生素丸呢。
❹ 越南用英語怎麼說
Vietnam。
讀音:英[ˌviːetˈnɑːm; ˌviːetˈnæm]美[ˌviːetˈnɑːm]
n. 越南(東南亞國家)
短語:
Battlefield Vietnam戰地風雲越南 ; 越南戰場 ; 戰地風雲 ; 戰地越南
VIETNAM EXPO越南國際貿易展覽會 ; 國際貿易博覽會 ; 國際貿易展覽會
Vietnam Black越南黑 ; 越南
VIETNAM BLUE藍色 ; 越南
例句:
Heencouragedmetobag thesafetyofmypresentcourse,jointhe marines, and go to
Vietnam,whereat leastI』dreallylearnsomething.
他鼓勵我走出當前尋求安全庇護的路線,加入海軍陸戰隊開赴越南,至少我在那裡真的可以學到點東西。
相關詞語:Vietnamese
英[ˌvjetnəˈmiːz; viˌetnəˈmiːz]美[ˌvjetnəˈmiːz,viˌetnəˈmiːz]
n. 越南人;越南語
adj. 越南的;越南人的
短語
Vietnamese cuisine越南菜
Vietnamese students越南學生 ; 越南留學生
Vietnamese catfish越南鯰魚
例句:
And afterthose, it』s theVietnameserestaurant?
過去這幾家,就是那家越南餐館了嗎?
❺ 越南民風如何
A 越南民風比中國彪悍!
越南的主體文化受到儒家文化的深深影響。但縱觀歷史上兩國民間的表現,越南民風明顯比中國彪悍。這是為什麼?
眾所周知,推崇「尚德抑武」的儒家文化是偏軟的。但越南仍然長期保有「強悍、尚武、富有反抗精神」的民族傳統。越南的這種傳統是什麼保留的?為什麼身處「儒家文化圈」的越南,沒有被漢化呢?
這就與他們的生存環境和獨存的文化背景有關。
從生存環境而言,越南雖然不是「草原部落」,但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為生存廝殺爭斗激烈程度不亞於草原部落。越南的歷史烽煙不斷,幾乎就是一部充滿戰爭的歷史,也因此造就不少名垂青史的越南民族英雄。對於歷史上勇猛善戰的英雄人物,越南人特別崇敬。由此又形成了越南特有的「戰斗英雄」文化。
譬如13世紀,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中國大陸和莫斯科公國都被蒙古帝國吞並。然而,所向披靡的蒙古大軍卻在小小越南吃了敗仗。蒙古軍三度入侵安南,1258年初元朝大將兀良哈台一度攻陷安南都城升龍(河內),1285年脫歡再占升龍。
但是,越南人在陳朝宗室、「興道大王」陳國峻的帶領下,奮起反抗反攻,他們人人手臂上刺著「殺韃」二字,奪回升龍。隨即全境殺退來犯之敵。
忽必烈大怒,此時他正在組織戰船進攻日本,遭遇「神風」。蒙古軍不敗神話竟然被島國日本、小小越南打破,於是他停止進攻日本,再派脫歡率10萬大軍攻安南。
陳國峻以「游擊戰」切斷元軍的水路補給,利用漲潮而進攻,退潮則退走,並實施「木樁戰術」創造了以弱敵強、以小勝大的戰爭奇跡——俘獲元軍400餘艘戰船,生擒主將烏馬兒。
忽必烈死後,蒙古大軍再也沒敢侵略安南。從此陳國峻被譽為民族英雄,越南南北處處有「興道大王」廟宇祭祀,香火千百年來不斷。越南人對英雄人物的頂禮膜拜以及英雄文化的傳統氛圍,由此可見一斑。
現代越南歷史學家曾說:越南民族的傳統,歷來是全民皆兵。在田裡幹活的農民,一旦需要扛起槍就能上戰場進行戰斗。生活中,他們是知禮謙和的普通百姓,而在戰場上,他們絕對是可怕而難纏的鬥士。
全民皆兵——這個特點,與「草原部落」騎兵的特點差不多。甚至可以說,越南的民風,就相當於東南亞的「草原部落」。
越南上層文化中,實用主義大過儒家文化。「民間文化」中,英雄文化影響大過儒家文化。
越南在中國的兩次「華夷之變」中,未被「殃及魚池」,獨特的地勢加英雄文化,使得他們在蒙古大軍與後金鐵騎下,得以「獨善其身」。所以,他們愈加崇尚英雄文化,以「彪悍、善戰」民風為榮,直至成為惡劣生存環境下的生存本能!
你可以想像一下,到大西北、新疆、內蒙做客時的感覺,平常大家還是很好相處的,不過別有事,別惹對方!那個狠勁是骨子裡的!
❻ 越南人是怎麼生活的
民俗是人民傳承文化中最貼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它來自於人民,傳承於人民,規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之中。越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悠悠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間風俗。研究越南日常生活民俗文化對了解越南民俗的本土特點和外來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越南是個神秘的國度,滲透著法國殖民地的文化氣息,深受中華文明的熏陶漸染,融合了多元化的地方風俗。這樣一種復雜細膩的人文。
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涉及的內容很多,就今日民俗學界公認的范疇而言,包含生產勞動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會組織民俗、歲時節日民俗、人生儀禮、游藝民俗、民間觀念、民間文學八個方面。本文主要從越南人的姓名稱呼、交際問候、待客接物、衣著服飾、飲食住房、婚喪嫁娶和生活禁忌入手,對越南日常生活民俗文化進行分析,以探究越南民俗的本土特點和外來影響及其所伴隨的文化意義。
越南人待客非常熱情,有些少數民族常用本民族最愛喝的酒和最愛吃的食物招待客人,因此,客人即使不合胃口,也要盡量地吃(喝),否則會被認為是看不起主人。南方山區少數民族,喜歡在節日喜慶之時邀請客人一同喝咂酒,即輪流用一根管子從酒壇里吸酒喝,第一輪(即輪流吸的第一口)不能拒絕,否則認為是掃興、失禮。第一輪以後,如不想喝,以雙手抱拳向右肩舉一舉,表示謝謝不再喝了(吃飯時也是這樣)。筆者在多次的外事翻譯中還發現,越南男性嗜煙酒,尤嗜洋煙,英國的「555」特別受歡迎;越南人喜歡喝35-45度之間的低度酒,最喜歡喝的酒是與俄羅斯聯營生產的「伏特加」,中國的國酒「茅台」在越南也很有名氣,但就是覺得太烈。在外交場合,越南人敬酒過後都要與客人握一下手,否則將視作沒有喝酒;在氣氛比較好的宴會上,越南人會主動與你喝交杯酒,這時你千萬不要拒絕,否則會被認為是看不起對方。除以煙酒招待客人外,越南人民還喜歡以茶、咖啡、水果招待客人。
越南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越南人認為「有稻才有道」,證明飲食對他們非常重要。甚至是全知全能的老天爺也不敢侵犯他們的飲食權,「老天不敢在人們吃飯時打雷」。越南人所有的活動都可以把「吃」字放在前頭,表明他們把吃看得更重要。比如詞語中的「吃住」、「吃喝」、「吃穿」、「吃說」、「吃玩」、「吃學」、「吃用」、「吃睡」、「吃躺」、「吃偷」、「吃劫」等等。就連計算時間,越南人的傳統說法也用飲食、耕種事宜作為時間單位。比如,要表示很快的意思,可以說:「嚼雜了檳榔渣」;晚些的意思,可以說:「熟了飯」;如果要表示延續幾年的時間也可以說:「幾次莊稼收獲」。
飲食是一門文化,一種利用自然環境的文化,把自然環境中的東西變為自己的需要的方法。越南飲食明顯地體現出水稻農業傳統文明的烙印。越南水稻聞名於世,大米出口居世界第三,其中越南的一種著名的占城稻已傳入中國幾百年了。越南有句俗話「人吃米活,魚在水游」和一句俏皮話「米飯如妻子,米粉似情人」,這些都充分說明大米對他們的生活有著特別的意義。稻子也成為越南人在民間歌謠中的美麗標准:「姑娘,姑娘,你像稻子多麼漂亮啊!」他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特徵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越南飲食作為越南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發展、演變和積累的過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風格和特徵。
(一)越南人講究菜多肉少,習慣菜餚炒齊後一起上水果。
(二)越南菜口味比較清淡,愛酸、辣、甜味。主要偏酸辣,吃起來特別開胃。越南特色檬、蔗蝦、春卷是特色菜。
(三)越南人以米飯為主食,喜愛吃糯米,用大米、糯米來製作各種可口的食物。他們也吃包子、糖包、豆沙包、餛飩等食品。
(四)越南人的副食愛吃魚、蝦、蟹、鮑魚、海參、魚翅、廣肚、雞、瘦豬肉、狗肉等;蔬菜喜歡西紅柿、黃瓜、油菜等;調味喜用魚露、咖喱粉、豆醬、蒜、番石榴葉、辣椒粉、鹽等。
越南菜最重要的秘訣是桌上那一碗魚露配料,魚露用純天然的方式用長時間來腌制,集中魚的精華,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魚露雖其貌不揚,但在醮上食物後送入口時,卻有種說不出的鮮美,所有濃、膩、化不開的菜,若放少許魚露便有清新的風味。據說魚露還是越南婦女身材窈窕的秘方,魚露相當滋陰,婦女長期服用可永葆青春體態。
(五)越南人偏愛炸、清蒸、燒、鹵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而且非常注重色、香、味。魚露、蔥油、炸干蔥和花生碎粒是烹調時用於調香的四大金剛。
(六)越南風味名小吃很豐富,尤以河內的螺獅粉、雞粉、牛肉粉、蝦餅、肉粽最為物美價廉。其它還有:越式灌腸、炸春卷、綠豆糕、酸湯、烤鰍魚。青菜生吃也可以稱得上是越南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對地處熱帶,氣候炎熱的越南來說,青菜生吃不但津津有味還有降火的作用,且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吸收。
(七)越南是個海岸線很長的國家,河流、湖泊、水塘也很多,所以魚在越南人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八)越南人一般不飲烈性酒,喜歡喝中國茶和咖啡。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咖啡在咖啡領域中也極具造詣。
(九)越南人使用筷子也同中國一樣有忌諱:一忌敲筷,二忌擲筷,三忌叉筷,四忌插
筷,五忌揮筷,六忌舞筷。
三、越南飲食文化的科學性
越南人承自中國飲食陰陽調和的飲食文化,烹調注重清爽、原味,只放少許香料,以蒸煮、燒烤、熬悶、涼拌為主,熱油鍋炒者較少。即使是一些被認為較「上火」的油炸或燒烤菜餚,也多會配上新鮮生菜,薄荷菜,九層塔,小黃瓜等可生吃的菜一同食用,以達到「去油下火」的功效。
總體來說,越南人認為鹹的菜屬陽,酸和甜的屬陰,所以常把咸和甜混合,比如魚露、紅燒魚、干炒小蝦、烤腌肉都攙雜點糖。吃甜品、西瓜或喝椰汁時則加一點鹽讓陰陽相稱。越南人不僅關心各食品間的陰陽平衡,而且更留意人和食品之間的陰陽平衡。當人們感冒了,就煮姜粥喝,因為著涼感冒(陰)必須以姜(陽)制服。如果中暑,人體內已有陽性,必須煮蔥粥(陰)喝。人和環境之間也如此,夏天陽氣重,所以吃的時候要有酸湯(陰)或海參(陰);冬天陰氣重,所以要吃烤肉(陽)
越南飲食的文化內涵
吃檳榔是越南傳統的風俗習慣。吃檳榔即吃檳榔片、萎葉、蚌灰(也稱石灰、白灰)三者之合。嚼食檳榔有解胸悶、消水腫、防口臭、泄唾沫、除山嵐瘴氣等益處。吃檳榔隱藏著一個哲理:檳榔樹直溜,作為天(陽性)的形象;蚌灰作為地(陰性)的形象;萎葉是一種藤類植物,從地里向檳榔樹根攀緣上去,作為中間的和解者的形象。這陰陽三才(天地人合一)的辯證統一成為一個極為和諧的結合。檳榔、萎葉、蚌灰這三樣東西的融合還象徵著骨肉之間的團結和睦,所以檳榔盤成為越南民族傳統文化的特殊表象,被視為吉祥物。接待客人的時候,他們用檳榔來請客,表示敬意。如去拜訪長輩,最珍貴的饋贈禮品是一串檳榔。婚禮、葬禮、祭祀、喜慶,凡重大的禮儀,少不了檳榔。按客人的尊卑地位,贈送或收受檳榔的多少,送少了會惹麻煩。商人相見有了檳榔就好談生意。檳榔的名稱與「賓郎」有關,所以它是戀愛男女的定情信物,也是婚姻的表象。同時,卷檳榔是婦女心靈手巧的尺度。
越南米飯、米粉如同檳榔也體現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越南民間有這樣一句話「早上帶妻子去吃粉,中午帶情人去吃飯」,其中就把妻子比作米飯,情人比作米粉。假如越南男人說他今天想換口味,改吃米粉,很可能就是他想找情人。
飲食是生活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越南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越南人很切實地說:「 有稻才有道」, 證明飲食對他們非常重要。越南人所有的活動都可以用「吃」字來放在前頭,他們把吃看得很重要,很多詞語第一個字就是「吃」字。越南飲食作為越南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發展、演變和積累的過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風格和特徵形成了特有的飲食文化。越南人以大米為主,喜吃糯米,用大米、糯米來製作各種可口的食品。飲食以生酸辣和清淡為特色。越南人的日常副食品主要有魚、魚露、醬、腌菜和各種蔬菜。祭日、節日擺酒席時則有糯米飯、烤肉、白切雞和酒。越南是個海岸線很長的國家,河流、湖泊、水塘也很多,所以魚在越南人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越南盛產大米,人們日常的主食是粳米,有的民族食糯米為主(如泰族), 同時也有一些雜糧,如玉米、木薯、馬鈴薯等。家常飯食是大米飯、清水煮空心菜、澆魚露和小螃蟹湯。其中用木鱉(一種蔬菜類植物)果汁拌的糯米飯特別受到喜愛,這種飯看上去晶亮鮮紅,味甘且有滋補作用。米飯一般用鍋煮,但在山區也有常用青竹筒燒飯的,糯米則通常用斷子蒸熟食用。麵食主要是烤餅和餡餅,越南人喜歡用米粉做餡餅、薄餅,以及各種各樣的粉條。燴米粉、牛肉粥也是受歡迎的大眾食品。越南的大型方、圓糯米粽子也是特色食品之一。副食品有各種蔬菜肉禽、蛋、魚等豬、牛肉魚肉和雞肉是主要肉食原料。調味品主要有豆醬和魚露。餐具為中式的碗、筷等。
越南菜受中國菜、法國菜的影響最大,融合了中西的飲食文化,烹飪上重清爽、原味,以蒸煮、燒烤、?h燜、涼拌為主,熱油鍋炒較少。越南盛行以生菜包裹油炸及燒烤的食物,他們認為這樣能中和燥熱,吃起來也非常清淡爽口。油炸或燒烤菜餚,多會配上新鮮生菜、薄荷菜、九層塔、小黃瓜等可生吃的菜一同食用,以達到「去油下火」的功效。
在越南的飲食文化中,咖啡文化也佔有一席之地。,越南突然成了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國,僅次於巴西,其中以製作三合一即溶咖啡的羅布斯塔咖啡豆最為大宗,產量達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之多,世界著名的咖啡零售商星巴克、雀巢等都是越南咖啡出口的大客戶。殖民時期留在越南的法國後裔把咖啡當作每日的茶點,越南本地人也深受影響,喝咖啡已經成了生活在越南的人們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在越南最特別的咖啡沖泡方法是滴漏式,雖然這並不是越南人的獨創發明,但是只有在這里才能感受到最傳統最地道的咖啡沖泡法。這種滴漏式咖啡沖泡法是法國人發明的,現在原始的滴漏法沖泡咖啡已經很難在法國覓到蹤跡,卻在這里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東南亞熱帶氣候下的越南人更鍾情於冰咖啡。進人21世紀以來,隨著越南革新開放事業不斷發展,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大,「 食以求飽,食以生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飲食結構愈來愈完善。現在,人們追求吃好吃的,喝好喝的,雖然今天的好吃和昨天的好吃已不同了,但傳統的飲食文化仍占重要的位置。
越南不僅山水秀麗而且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觀光。
❼ 越南河內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河內是越南的首都,雖然不是繁華大都市,但個人覺得能玩的地方還是挺多的。
首先最常規的就是巴亭廣場了。 這相當於我們的天安門廣場,當然面積沒有天安門廣場大,這里可以參觀胡志明的陵墓、胡志明博物館,周圍則是辦公的樓房,基本是法國風格的建築,然後附近也有他們古代的皇城,這一帶可以看的地方還挺多的。
第二要說的是三十六行街。 在還劍湖邊上,還劍湖也是河內的一個大景點,平時有很多當地人或者遊客在湖邊休閑散步的,然後三十六行街則是河內的老街,非常非常老的街,甚至可以說是破舊,但是這里賣東西的很多,吃的用的玩的,還有各種小玩意手工藝品等應有盡有,很熱鬧而且非常有越南特色,邊逛邊找好吃的還挺愜意的。
第三個要說的是河內啤酒一條街。 其實也是在三十六行街裡面,但是這里要特別說一下,啤酒街的特色是,每到晚上的時候,這里會非常熱鬧,街上有高端的酒吧,也有路邊露天的酒吧,露天酒吧其實就是一些人在街邊放一個啤酒桶,大概一塊錢人民幣左右可以買一杯啤酒喝,你是站著喝也好,走著喝也好,想要坐著喝也行,坐著的話,就是端一個小塑料凳在街邊坐下,然後跟朋友變聊天邊喝,有些人一杯啤酒可以喝一晚上,店家也不會趕你,大家都其樂融融的,氛圍非常好,所以這里也有很多歐美的遊客喜歡,晚上見到本地人以及歐美遊客的數量幾乎是一樣多的。
第四個要說的是河內大教堂。 據說是仿巴黎聖母院興建而,非常有中世紀古風,里里外外都非常庄嚴美麗,我第一次參觀這種風格的大教堂,還挺吸引人的,主要是教堂附近也有很多咖啡店,逛累了可以在邊上坐著喝咖啡吃點心,也挺不錯的。
最後再說一個火車街吧。 火車街就是火車軌道建在居民區,每天大概有兩趟火車經過,經過的時候人們都得躲到屋裡,但是其他時候居民們是與軌道和諧相處的,平日里也有不少遊客來拍照,但是我去的時候沒遇上火車,可能是火車晚點了......
當然,河內整體是比較破舊的,沒什麼高樓大廈,如果想看大都市的話可能不會喜歡,不過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很有生活氣息,可以看看別人的生活以及生活態度是怎樣的,河內給人感覺就是很慵懶休閑,隨便逛逛都挺舒服的,吃的東西也合胃口,來這旅行是非常不錯的。
越南的國境之北,那裡有一個城市叫做河內。
河內人生活的精緻和家境收入沒有太大的關系,人們過於斤斤計較的是它們的法式建築加越南風情有沒有讓你怦然心動,而你無論以觀光客還是新移民的身份,有沒有一步一步地關心和問候它。
聽說在河內36條老街和糯米飯這樣的街邊小吃,水上木偶戲和年輕人的夜生活,一切都活在自己的節奏和喜好里。所有的人和事物努力地始終地將最美好的自己呈現在你面前,有塵封多年的感覺也有一次初見的感覺。它的魅力在於它所有的時間都需要你,手工商店的櫥窗需要你去逛一逛,在炭爐滾油里的古法烤魚需要你嘗一嘗,越南雨季的風景需要把你自己放進去,美麗的女孩需要你注視。
河內的文化深受外來民族的影響,尤其是法國和中國。於是這里的風土人情、服飾和節日都受到了東西方的影響,於是這里的女人既有一種清寒的守望,又有一種任性的嬌嗔。她們每天都穿得很漂亮,對於保養的要求極高。騎摩托車或坐小三輪,心中可以有那麼多愛。
你可以脫離胡志明紀念堂、胡志明故居、還劍湖、河內大教堂、文廟這些遊人較多的地方,在河內的大街上會丟掉你的風度,沉迷於聆聽河內女人如何可以這么美麗的故事……
東南亞新視角,緬甸新思維,歡迎關注 緬甸中文網
河內作為越南的重要城市,越南一直希望將其發展成 區域內 旅遊 城市 ,今年河內計劃接待2540萬遊客,其中包括550萬外國遊客。既然在 旅遊 方面立下目標,那肯定要做出努力。
河內推出了「隨上隨下」 旅遊 大巴,經過半個月的運營乘客數量不斷增加。
這種敞篷的80座雙層巴士,有13個停靠點,將河內市的30多個著名景點連接起來, 很適合初初到河內 旅遊 的遊客。
巴士可以將不熟悉當地情況的遊客,帶到他們想要參觀的景點。 13個停靠點附近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文化, 歷史 和風景名勝,讓旅客以最簡單的方式 探索 和體驗城市,非常方便遊客出行。
運營的時間是從 9:00到18:10 ,將每30分鍾發車一次。 四小時 旅遊 票 價為30萬越南盾(13.2美元), 日票 (24小時)450000越南盾(19.8美元), 兩天套票 售價650000越南盾(28.6美元)。
到目前為止,65%至70%的門票是外國人購買,4小時門票售出最多,占總銷售額的70%以上。2017年,河內遊客數量接近2400萬人次,較2016年增長9%,更多的遊客進入也促進了 旅遊 設施的發展。
遊客在上車時會受到司機和導游的熱烈歡迎,「車輛配備了現代化設施。乘客在需要時可獲得免費的水和遮陽帽。旅行很安全,可以從車上面看到河內是景色。」
一般說來,乘坐公共 汽車 去 旅遊 目的地,是很常見的。但是像這樣去河內 旅遊 ,從更高的視角參觀河內市是很有趣的。 在 旅遊 大巴上,記得做好防曬准備。
巴亭廣場 還劍胡 西湖 河內簡介:
1、河內地處紅河三角洲西北部,坐落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蘇瀝江(墩河)的匯流處,四周分別與太原省、北江省、北寧省、興安省、河西省、永福省接壤。紅河從市區旁邊緩緩流過。
2、1976年,越南重新統一後,越南 社會 主義共和國首都定為河內。
越南河內是越南首都,是越南的第二大城市,是一座擁有一千多年的 歷史 古城,屬亞熱帶城市,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有著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景觀,當然了好玩的地方也佷多。
有巴亭廣場,是一個舉行集會和節日活動的地方,位於市中心,可容納二十萬人。還有 歷史 博物館,是儲存和陳列越南民族珍貴 歷史 文物的場所。這個地方值得一去,可以了解越南的發展史和風土人情。還劍湖也非常不錯,被稱為河內第一風景區,湖邊景色秀麗,樹木濃蔭,湖水清澈,湖中有龜塔、玉山寺。在這個地方可以玩一天。著名的胡志明故居是必去的地方,和巴亭廣場相鄰,主席府是法式別墅,相當豪華,花園幽靜典雅。河內還有西湖,水上木偶戲等等。
購物也是必去的地方,三十六古街和東川市場,這里的東西都貨真價實,有各種紀念品。
總之,越南是個美麗的國家,值得一游,河內是越南首都,更是值得一看的地方,而且住宿、吃飯相對便宜,值得一看。
我不願意去外國。中國那麼大。 旅遊 點兒又那麼多。有錢為啥花到外國呢?
❽ 請指點下越南風味的做法
越南地處熱帶,瀕臨中國南海,境內有紅河、湄公河穿流而過,形成了廣闊肥沃的兩大平原,所以越南自古以來就有著「魚米之鄉」之稱。物產資源的豐富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多樣化美食的基礎,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在越南最常見的20道風味美食小吃,我相信一定會有戳中你味蕾的那一道越南美食。
、越南河粉
如果你在越南會一句越南文「Pho」,那你一定不用擔心餓肚子了,這個神奇的「Pho」其實是指越南最著名的平民料理——越南河粉。河粉的湯頭由新鮮牛腩、牛骨混合著多種辛香料慢火熬煮而成,濃縮牛肉精華的湯頭加上順滑的米粉與鮮嫩生牛肉,在擁有豐富味道的番芫茜、金不換等佐料加持下,這股來自自然的清香一定會在你的嘴裡逐漸彌漫開來,最後擠些檸檬汁,這道征服世界人民的美味就這樣完成啦。
、越南肉粽
越南肉粽是越南的傳統美食,是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取天圓地方之意。他們認為,圓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越南粽子包有糯米、綠豆、豬肉和胡椒粉,味道十分獨特;粽子的外形呈四方,另外使用橫豎兩根竹篾紮起來,外形像田地,代表新年五穀豐登的意思,而豬肉則表示出入興旺。
越南蝦餅
蝦餅是越南一道有名的小吃。蝦餅的做法是將加了調味料的麵糊裹上新鮮的大蝦,放入油鍋中炸,出鍋後香味撲鼻,吃起來,香酥可口。
4、越式灌腸
越式灌腸是越南人喜歡的美食。其做法是用豬紅調以瘦肉末和各種香菜,灌人豬小腸中,然後煮熟,吃前切成節,蘸上各種調料。
5、越南春卷
越南春卷是最受越南人歡迎的一道菜,近年來國內不少餐館引進,但做法和吃法均不及越南的地道。越南的春卷皮用糯米做成,薄如蟬翼,潔白透明。將春卷皮裹上由豆芽、粉絲、魷魚絲、蝦仁、蔥段等做成的餡,放入油鍋中炸至酥黃。吃時,用玻璃生菜裹上春卷,蘸以魚露、酸醋、辣椒等佐料,酥脆不膩,十分可口。越南春卷,無論是用新鮮米皮包好的還是油炸的,都是苦夏的絕佳食品。
❾ 如何在越南峴港旅遊拍出高大上的女神圖片
很多中國女孩來越南旅遊最大的心願就是留下一些漂亮的照片。很多人為此和懂攝影的朋友一起,甚至請專業的攝影師。拍出來的照片很美,不過很多都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我在越南旅居多年,時常去一些旅遊地方,但是我一眼就能看出誰是中國女孩。中國女孩出去旅行很多愛穿一些長紗裙,然後搭配各種突兀誇張的顏色,感覺不是來旅遊,是來參加聚會的但是又沒有聚會的那種正裝風格。而歐美背包又是另外一種極端風格,短褲加T血衫,簡單到寒酸毫無美感。我雖然很久沒在國內長時間呆了,但是審美方面還是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的水準,不是自誇:)今天就發文介紹一些旅拍的服飾搭配和拍攝景點,攝影師不重要,後期什麼圖都可以P,但是一個糟糕的衣裝和搭配是無論如何都P不好的。
長裙,長發,回眸,45度望天等,但是這都out了,今天我們來介紹下來峴港旅遊拍攝的最佳地點和拍攝方式,
會安女神篇:黑白光線和古鎮百年建築完美結合,如有所思的漫步於古城中,這時候一定要選擇人少的中午13,14點左右,當然那時候太陽也是最強烈的時候,為了美照,你肯定要有所犧牲對吧:)

關於海雲嶺和靈姑海灘的路線比較復雜,特別是一些自由行的遊客,網上的游記很多都無法准確的標識出正確的地圖和停車點,大家可以看我的旅遊攻略書的峴港攻略裡面有詳細的地圖,地址,隧道地址和每個停車點的地圖,可以直接點擊獲取地圖位置。
關於作者
典型的東南亞漂,在越南,泰國,印尼,柬埔寨,新加坡,緬甸生活,旅居超過10年,每年都會在越南呆上幾個月。寫有越南旅遊攻略書籍(2017年版)和越南美食攻略書籍。喜歡不同的人文和美食。曾從事的職業:中文老師,國際義工,NGO(非政府組織)項目設計,旅遊顧問,旅行作家,美食作家。
如果需要更多關於越南旅遊攻略書籍,美食攻略書籍,路線推薦等信息請關注我的公眾號:東南亞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