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河系24G那張圖片對電腦的配置有什麼要求
我沒有打開,但試圖回答你的問題。
需要什麼樣的配置取決於你使用的軟體,不同的查看方式會導致不同的資源消耗量,如果以你的屏幕解析度為窗口打開,隨滑鼠拖動瀏覽的話,對配置沒什麼要求,因為它不會在同一時間展開所有內容。
如果試圖真正在同一時間將整張圖打開的話,配置要求視採用的壓縮演算法而定,數據未壓縮是最理想的情況,你需要至少24G的內存來裝載圖片,當然還要留下系統運行所需內存。如果數據有壓縮,那麼內存需求可能倍增。
一般的圖片瀏覽軟體都是打開整張圖片再按使用者要求提供不同層級縮略圖顯示於屏幕之上。PhotoShop可以打開大圖片,但同樣會把整個圖片裝入內存,因此打開這張圖片多數人都只能看到內存不足的提示或者乾脆導致系統崩潰。你可以試試採用Envy或者Erdas打開,這是遙感常用的處理軟體,遙感影像通常都可以輕易達到數G級別,因此軟體在這方面考慮得比常用圖片處理軟體周全。
遙感影像處理中還常用一種技術叫影像金字塔,因為你能夠在屏幕上讀到的內容不可能是全部的信息,隨著縮放的變化,你看到的范圍越廣,細節就越不重要(多數情況下,顯示器解析度無法支持),因此可以分級建立縮略圖存儲於影像之中,如果你要在屏幕上顯示整個圖片范圍,提供給你的就是最高一級的縮略圖,它的實際解析度和你的屏幕解析度相近或相等,在觀感上與打開整個圖片並無差別(因為打開整個圖片也同樣是計算出一幅和你屏幕同樣大小的縮略圖),但是由於預先計算的緣故可以大大加快圖片打開的速度。影像金字塔的建立並不需要多高的配置,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總是可以一部分一部分運算出來的。綜合上面所說的就是打開24G圖片取決於軟體所採用的方式,不同方式差別很大。
一定要說24G銀河系對電腦配置的要求,那就是內存,其餘的如處理器一類只能影響速度,打開是遲早的事情。
『貳』 星空拍攝處理軟體都有什麼,可以疊加的,拍銀河什麼的
報銀河不需要用任何軟體,要用到電跟赤道儀和相機的B快門。如果沒赤道儀,那是可以DeepSkyStacker之類的軟體疊加,要麻煩不少,參見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294235-1-1.html
『叄』 銀河麒麟最新的桌面操作系統是哪個
27日上午,國產操作系統——銀河麒麟發布了升級版本V10SP1。此次發布的升級版在上一代版本V10的基礎上,新增了與移動軟體之間的融合,可以在電腦上直接安裝和運行手機端的應用,還在安全性上有了顯著的提升。
『肆』 銀河系漩渦形狀的照片是如何拍攝/製作的
一般來說,側視圖的圖片就是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多次拍攝很多張照片,然後通過相關軟體拼接形成的。(由於太陽系的位置相對銀河系處於邊緣位置,拼接的圖像可以近似看做銀河系側視圖了),比如2014年3月24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利用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超過200萬張圖像,合成了一張360度銀河系全景圖。而對於俯視圖而言,也不是憑借想想畫出來的模擬圖,但它們也絕非憑空想像畫出來的,而是結合觀測數據得出來的結果。舉個例子,你站在一個操場上,你能看到每一個人,他們離你的相對位置也很清楚,把這些數據記錄下來,在一個平面圖上標記出來,就可以得到操場上人物分布的具體情況了。同樣道理,在地球上觀測銀河系所有星,標記位置,記下絕對星等等數據,就可以生成這樣的銀河系模擬圖像了。
『伍』 一張 24G 的圖片 普通電腦能打開嗎...有人試過嗎... 就是那個銀河系的圖片
普通電腦能打開,但是要特別的軟體,如果是用電腦自帶的圖片瀏覽器那麼打開多大的圖片就會需要多大的內存,我想沒誰的電腦會弄24G的內存吧,就算有系統也支持不了那麼大的內存,可以試試採用Envy或者Erdas打開,這是遙感常用的處理軟體,遙感影像通常都可以輕易達到數G級別
『陸』 拍攝了銀河後期不懂用什麼軟體疊加,大神支招!!
Startrails 這個軟體可以疊加,製作星軌、延時攝影用的也是這個軟體
『柒』 人類就在銀河系內,是怎麼看到銀河系全景的
通過早期發射的旅行衛星來反看銀河系全景風光,也可以通過天文望遠鏡來了解銀河系。
『捌』 我要下載這個網址的東西,是一個銀河系的拼圖,下載到電腦上。
保存就行了
http://www.eso.org/public/archives/images/screen/eso1242a.jpg
這個下載了你看得時候也可以放大,前提是查看圖片的軟體有放大功能,那個放大就像你在電腦上用圖片查看器看本地圖片放大一個道理,
『玖』 如何拍銀河
拍攝所需的環境條件很高
先來說說拍攝時段,我們拍攝夜景,最佳時段是太陽剛落下地平線的那一刻,天還沒有完全黑,有彩色或者藍色的光輝。但是拍攝星空、銀河,很容易被其他光影響(我們稱之為光污染)。也就是最好天空是完全黑下來,而且月亮也盡可能不要影響到拍攝。一般來說,都要等到後半夜了。
天氣,很簡單,晴空萬里是最好的,少雲的環境也還湊合。多雲、霧霾、雨雪等只要是看不到天空的天氣,就回家歇著了。
另外就是鏡頭,鏡頭需要使用手動對焦模式,一般鏡頭將焦距調到無窮遠即可。有些鏡頭需要調整到無窮遠之後再往回擰一點點即可,因為有些鏡頭無窮遠焦距會脫焦。
過年時拍攝銀河的最佳時間,方向
對於北半球來說,夏季和秋季,此時太陽系運動到靠近銀心的位置,從地球上能看到更清晰明亮的銀河,而冬季的銀河要黯淡得多,不適宜觀看。
冬季之所以很難拍到銀河,是因為晚上看到的主要是獵戶座附近比較淡的銀河,而最亮的銀河中心主要在白天才出現。而銀河中心升上天空的始末時間按照月份不同而不同,有一張大概的時間表。
2月份時銀河中心剛好在凌晨4,5點左右會從東南方向升上天空,從西南方向落下(3月份從3點左右升起,以此類推,每往後一個月早升起兩小時左右,所以在夏季前半夜即可看到銀河)。
所以在4,5點左右找到銀河中心附近的天蠍座或者最亮的金星,即表明銀河已升起來了。如果天氣條件足夠好,用大光圈,高感(ISO800~6400),長曝光(最好不超過30S)的鏡頭直接拍攝,在天亮之前還是有機會拍到銀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