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軟體 » 馬斯克圖片製作軟體
擴展閱讀
歲月靜好圖片唯美圖片 2025-09-14 09:57:35
辣圖啪啪動態圖片 2025-09-14 09:57:02
電腦高清圖片佛 2025-09-14 09:56:48

馬斯克圖片製作軟體

發布時間: 2022-10-03 01:00:20

A. 馬斯克「開房聊天」的語音軟體躥紅,這軟體爆紅的原因是什麼

一款“開房聊天”軟體Clubhouse一經推出便立刻吸引了很多人地眼球,它的形式就像多人打電話聊天,互相看不到臉,只能聽得見對方的聲音,一旦結束,彼此便相忘於江湖。Clubhouse的首秀就是他的創始人馬斯克親自壓陣,在這場聊天盛宴開始之前,立馬引發了社會的關注,甚至在中國一度沖上熱搜,畢竟能和當過世界首富的天才營銷大師馬斯克在一個“房間”裡面聊天,普通人真的是想都不敢想,但現在卻將變為事實。

如果有人問這款軟體有什麼特別之處嗎?或許它最大的特別之處是將營銷手段玩得很溜。

3,用後即焚,大家相忘於江湖

最後,Clubhouse不同於傳統直播或視頻軟體,有回放的功能,也不同於facebook等有添加好友功能。Clubhouse將聊天這個詞發揮得淋漓盡致。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聊天,但是你沒有,而你甚至都沒機會看到,但是你很幸運,有我這么個朋友給你講述那場聊天有多麼有趣。參加過聊天的優越感和沒參加過聊天的羨慕好奇,能長期維持軟體的熱度。

B. 特斯拉CEO馬斯克稱正式推出FSD測試版10.69.2,有哪些亮點

特斯拉的CEO在推出了fsd測試版之後,也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特斯拉作為一輛純電動車型在市場上的銷量一直都是非常高的而測試版本的,車型支持全自動駕駛,也讓很多人都感覺到非常的意外,因為這個功能的安全性並不是特別的高,所以很多人也都是比較害怕的,而這次測試版的亮點也打消了消費者們的意見。在自動駕駛的過程中特斯拉會檢測周圍的環境,如果有行人或者是障礙物的話,也會選擇停車或者是繞行。輔助駕駛能夠提升駕駛的安全性,在這個行業當中,發展速度也一直都是比較快的。

再把信息發布了出來之後,媒體對於這個測試版的關注度也非常高,特斯拉在生產汽車的過程中也有產能計劃在2023年的時候第1季度,每周的數量大概會在5000輛左右。在電動車行業當中,特斯拉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動的。

C. 特斯拉仿生人,馬斯克的下一份「PPT」


文丨伊然

火星旅行已經不能滿足馬斯克的「畫餅」野心了。


當地時間8月19日,在特斯拉第一個「人工智慧日」(AI Day),特斯拉的高管們輪番登台向大眾介紹了 FSD 完全自動駕駛最新進展和規模深度神經網路訓練集群系統Dojo 。特斯拉所研發的名為D1的AI晶元採用7納米製造工藝,處理能力達到1024億次,一組晶元能夠提供的計算功率達到9千萬億次。人工智慧機器人給大眾帶來了無盡的想像。


在眾多的科幻作品中,創作者們已經天馬行空地表達過自己的美好暢想與潛在擔憂;而在現實的生活中,無數的科學家和企業也前赴後繼地投入到機器人產品的研發中。


現在,機器人研發大軍加入了一位重磅級大亨——馬斯克。



在發布會現場,馬斯克壓軸登台。發布了特斯拉機器人計劃Tesla Bot 。 顯然,這就是特斯拉在邀請函中所說的「人工智慧在自動駕駛以外的應用」。


根據馬斯克的介紹,Tesla Bot身高1.72米,體重56千克,承載能力20千克,最快行走能力為每小時8公里。TeslaBot外部造型完全仿照人體線條,肩膀以上是黑色無面孔形態,下半身則是像《星球大戰》裡面太空部隊的乳白色鎧甲質感外殼,細看之下帶有些許靜默的詭異感。


Tesla Bot的面部是一個顯示屏,顯示屏背後是多個攝像頭;脖子、胳膊、手、腿位置累計搭載了 40 個機電推桿。 Autopilot 攝像頭會作為它的眼睛,它的胸腔內則安放了特斯拉 FSD 晶元,此次發布的多攝像頭視覺架構的深度神經網路架構也會在其身上得到應用。


馬斯克宣稱,Tesla Bot將會達到和人類的尺寸以及重量相近的物理特性,並且會具有用於自動駕駛的相機系統和計算單元,未來會用來幫助人類處理「無聊、重復和危險的工作」。


當然,發布會並沒有實物亮相,只是馬斯克和他的PPT, 預計產品原型機將在2022年面世


馬斯克簡短介紹完後,一位演員穿著Tesla Bot造型的緊身衣在舞台上開始了短暫的機械舞表演,頗有超級變變變風范。或許是為了緩解尷尬,馬斯克自嘲地表示:「演員不是真正的機器人,但是特斯拉的機器人將會是真實的。」


看起來,馬斯克也知道大家對他的「狂言」並沒有那麼的信任。他在發布會結束後的新聞交流會上還特別強調, 因為特斯拉已經造出了帶著輪子的「機器人」( 汽車 ),所以現在幾乎擁有製造人形機器人所需的任何零件。


在特斯拉官方招聘頁面,最近也發布了四個工作地點位於加州帕洛阿爾托的職位,被外界視作與機器人項目直接相關。


崗位要求分別是專注於執行機構齒輪設計和系統;機器人的機械設計和執行器組件的集成上;高級人形機電機器人架構師;高級人形建模機器人架構師。




馬斯克確實是掌握流量入口的高手。


TeslaBot的詭異造型和莫名其妙的發布會,社交網路的注意力又成功被「頂流」馬斯克吸引了,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層出不窮。


一如既往,同行們對馬斯克的介紹內容持有異議,有媒體直言Tesla Bot完全是商業宣傳——特斯拉絕對不可能在一年內製造出馬斯克所宣揚的人形機器人。


目前,全球研製人形態機器人產品最為知名且公認的行業技術標桿是波士頓動力公司。


199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馬克·雷波特創辦波士頓動力,並在美軍的資助下,研發商用機器人


雖然機械的運動能力進展迅速,然而感知、認知和決策能力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沒有過多進展。


2012年,隨著深度學習等演算法突破,人工智慧大爆炸。5G、物聯網帶源源不斷地產生海量的大數據,投喂給AI大模型。加速迭代的AI大模型給機器人行業帶來無限的遐想。


8月17日,波士頓動力分享了一段一分鍾視頻,雙足人形機器人Atlas展示了手跨欄、後空翻下台階、過獨木橋、跳箱子、走斜板等高難度跑酷運動。 波士頓動力公司表示,跑酷測試展示了Atlas全身在各種快速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平衡,無縫切換動作的實力。


Atlas使用IMU、關節位置和受力感測器來控制其身體並感受地面獲得平衡,通過感知演算法來識別障礙物。



據波士頓動力介紹,深度相機以每秒15幀的速度生成距離測量數據,形成環境點雲,使用多平面分割的演算法從點雲中提取表面。接著,演算法輸出的數據被輸入地圖系統,最後系統幫助Atlas用相機看到不同物體建立模型。


短短三天後,Tesla Bot用幾張PPT就蓋過了Atlas的風頭,馬斯克選擇的時間節點就頗為值得玩味。


波士頓動力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特斯拉機器人的理論和設想非常前沿,對於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應用也有借鑒和推動意義,但是從目前的行業發展格局和技術水平來說,Tesla Bot的商業化藍圖近乎是痴人說夢。


即便特斯拉有優秀的硬體研發能力,有強大的人工智慧計算硬體和演算法基礎,有錢和政策支持,但是人形機器人研究 在關節控制、手部精細操作、視覺信息理解等幾乎所有的技術細節上有太多尚未攻克的難題。


目前,Atlas也僅可以實現每小時5.4公里的移動速度,並沒有可以實現靈活運動的手指關節,特斯拉基本不可能在一年內就完成同行們十幾年都沒有突破的瓶頸。


有不客氣的評論人士指責馬斯克宣布的Tesla Bot計劃不過是為了轉移大眾注意力的幌子。


7月,美國權威的消費者權益機構《消費者報告》指出 特斯拉的FSD Beta V9缺乏安全保障措施,不應使用未經專業訓練的用戶進行駕駛測試。 從用戶公開的測試視頻中可以看到,純靠視覺方案的FSD有時會莫名出錯,無端亂打方向盤,不按道路線行駛等狀況。


車企進行類似的測試時,一般會在電腦上模擬運行,由專業人員完成。特斯拉把測試版FSD開放給普通用戶,是讓未經訓練的消費者成為了試驗品,還給公共空間的行人帶來了風險。


當地時間8月16日,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啟動正式調查,認為該系統存在「難以識別停放在路邊的緊急車輛」的隱患。


8月24日,馬斯克在個人社交賬號上承認公司最新發布的駕駛輔助軟體FSD「不夠好」,Autopilot/AI團隊正在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進行改進。


特斯拉試圖開發比普通人類司機駕駛安全約10倍的輔助駕駛系統,需要更大量的神經網路培訓。




雖然Tesla Bot的「狂言」大概率是馬斯克又一份「炒作PPT」,但馬斯克的長遠眼光一向精準 , 在線支付、新能源車輛、自動駕駛、動力電池、太空 探索 ……他幾乎踩准了發展的路徑。


近幾年,各大服務機器人廠商開始加碼技術鏈條布局,SLAM、AI晶元、機器視覺、語音識別等核心技術獲得較快發展,服務機器人產品性能和智能化程度也有明顯提升,產品類型愈加豐富。


QYReaserch相關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仿人機器人市場銷售額達到了2.11億美元,預計2027年將達到8.4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


產品方面來看,雙足機器人正在逐步替代輪式機器人,教育和 娛樂 、研究與空間 探索 仍是機器人主要商用范圍。


中國市場在過去幾年變化較快,2020年的市場規模為超過4800萬美元,佔全球的23%,預計2027年將達到2.9億美元,全球份額提升至34%。


中國廠商是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後來者,但近年來國內快速發展的智能家庭小機器人和商場里隨處可見的引導機器人,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認可度和接受度越來越高。


7月,上海舉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優必選發布了國內首款可商業化的大型雙足仿人型服務機器人Walker X。 Walker X身高130cm、體重63kg,擁有41個高性能伺服驅動關節,能夠操控冰箱、吸塵器等家電,還可以幫人按摩,下象棋。


雖然人形機器人不一定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馬斯克所言的便利,但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生產的前景確實越發的光明,或許會成為新能源造車後的下一個增長點。


馬斯克曾說:「從長遠來看,人們會將特斯拉視為一家人工智慧機器人公司,就像我們現在被視為 汽車 或能源公司那樣。」


馬斯克對相關 科技 在產業應用落地中的判斷和界定值得思考,將新能源 汽車 視作是物聯網終端已經不算是新概念,但將智能車比作是長了輪子的機器人卻是另闢蹊徑。


人形機器人全面介入到人類日常生活帶來的變化絕對不會亞於智能手機的普及,時刻要為未來規劃。

D. 馬斯克什麼意思

各位講話請認真一點。。。。馬斯克又名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1971年6月28日出生於南非,18歲時移民加拿大。工程師、慈善家、paypal貝寶(最大的網上支付公司)、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環保跑車公司特斯拉(Tesla)以及SolarCity四家公司的CEO。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環保跑車公司特斯拉(Tesla)產品設計師。
埃隆·馬斯克本科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經濟學和物理學雙學位。1995年至2000年,埃隆·馬斯克與合夥人先後創辦了三家公司,分別是在線內容出版軟體「Zip2」、電子支付「X.com」、國際貿易支付工具「PayPal」。
2002年6月,埃隆·馬斯克投資1億美元創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出任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2004年,埃隆·馬斯克向特斯拉汽車公司投資630萬美元,出任該公司董事長。
2006年,埃隆·馬斯克投資1000萬美元與合夥人聯合創辦了光伏發電企業太陽城公司。
2011年6月,馬斯克度過了他40歲生日,在40年裡,他成功地把自己從南非人變成美國人;成功地設計並賣出一款視頻游戲(在他12歲時);獲得兩個學士學位;參與設計並賣出網路時代第一個內容發布平台;擔任美國最大的私人太陽能供應商Solar City的董事長;參與創立和投資Paypal,世界最大的網路支付平台;參與設計能把飛行器送上空間站的新型火箭,價格全世界最低,研發時間全世界最短;投資創立生產世界上第一輛能在3秒內從0加速到60英里的電動跑車的公司,並成功量產。
2012年5月31日,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龍」太空艙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開啟了太空運載的私人運營時代。
2013年11月21日,美國著名財經雜志《財富》揭曉了「2013年度商業人物」,特斯拉汽車CEO馬斯克榮登榜首。
2015年12月22日9時29分,SpaceX成功發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發射10分鍾後完美回收一級火箭,創造了歷史。
2016年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埃隆·馬斯克排第11名。
2016年12月14日,榮獲「2016年最具影響力CEO」榮譽。
2017年12月4日,位列《彭博商業周刊》2017年度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第43位。
北京時間2018年2月7日4點45分,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並回收了一枚「獵鷹重型」火箭,這是該公司迄今為止最大、也是世界上推力最強大的運載發射系統。這枚火箭上搭載了一輛特斯拉Roadster跑車,和一個身穿太空服的假人,目前正沿日心軌道向小行星帶移動。
[編輯]

人物事件
成長學習
1971年6月28日,馬斯克在南非的比勒陀利亞出生,他的父親是一名南機電工程師,母親是加拿大人,從事營養師兼模特。
1981年,10歲的馬斯克就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台電腦,並且學會了軟體編程。
1983年,12歲的他成功設計出一個名叫「Blastar」的游戲,並為這款商業軟體開出了500美元的價格。
1988年,17歲的他去了加拿大,而他的最終夢想地則是美國。
1992年,他靠獎學金進入了賓夕法尼亞大學。
1999年,Musk將其第一間公司ZIP2出售給了康柏電腦公司(Compaq),售價3.41億美元外加期權。
同年,Musk創立了X.COM,而X.COM最終發展為了今天的PayPal。Musk當時將X.COM出售給EBAY的價格為15億美元。
投資創業
2001年,他策劃了一個叫「火星綠洲」的項目,計劃將這個小型實驗溫室降落
在火星上,裡面有在火星土壤里生長的農作物。不過當他發現發射成本比這個項目的研發和工程成本都高很多的時候,他暫緩了這個項目,理想把自己變成火箭專家。
2002年1月的一天,馬斯克年滿30歲,馬斯克在大學曾修過物理學,但他並不是個火箭專家。但面對Paypal就快上市得消息,他的手邊擺著一本火箭推進基本原理。後來Paypal並沒有上市。
2002年10月,ebay用15億的股票收購Paypal,馬斯克擁有其中11.7%的股份,約合3.28億美元。在那之前的四個月,他成立了SpaceX,研究如何降低火箭發射成本。他立即在SpaceX里投了1億美元,雄心壯志是將發射費用降低到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的1/10,並計劃在未來研製世界最大的火箭用於星際移民。
2004年,馬斯克向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創立的特斯拉公司投資630 萬美元,而他則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長。特斯拉公司是一家製造高端電動跑車的公司,馬斯克對它投資顯然是基於對電動汽車的熱愛以及看好這個市場。因為管理問題以及第一款跑車出產過程的磕磕絆絆,馬斯克把所有的錢都投入了研發。
2005年,34歲的馬斯克身價超過了3億美元,他不滿40歲時,互聯網、清潔能源和太空這三個理想就已經實現。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馬斯克也迎來了人生低谷。他的火箭三次發射都失敗了,數千萬美元的投入化成爆炸後的大火球,因為研發成本過高,Tesla也瀕臨破產。
2010年6月,Tesla在納斯達克上市,成功完成IPO,凈募集資金約1.84億美元。在上市前幾天,紐約時報爆出馬斯克已經瀕臨破產。上市後,馬斯克在帳面上賺了6億3千萬美元。Tesla成為自1956年福特汽車IPO以來第一家上市的美國汽車製造商,也是唯一一家在美國上市的純電動汽車獨立製造商。SpaceX從2007年開始就盈利了,Tesla獲得美國國家能源部4.6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並以每輛10萬美元賣出了不少電動跑車,並成為賓士Smart車的電池供應商。豐田和賓士都投資了Tesla,但他的賬面財富仍然不充裕。
2010年12月8日,馬斯克的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研發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龍飛船」發射到地球軌道,這是全球有史以來首次由私人企業發射到太空,並能順利折返的飛船。整個宇航界為之震動。根據NASA的計劃,當美國所有太空梭2011年退役以後,將依賴像SpaceX公司這樣的私營公司將物資補給送入國際空間站。
2011年,埃隆·馬斯克坦誠,將所有的未來賭在火箭和電動車上很冒險。但他話鋒一轉表示,不這么投入,才是最大的冒險,因為成功的希望為零。帶著自己的資金積累,馬斯克創建了SpaceX和Solar City兩家公司,並擔任它們的CEO。
2016年12月成立 The Boring Company ,是一家用於解決地面擁堵問題的軌道交通公司。根據馬斯克的設想,他將在地面上安裝汽車暫停的「托盤」,汽車停好後,托盤會下降到地底,將車子在地底隧道間快速運輸,最快時速甚至到達 200 公里。
2017年6月1日,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半小時後,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宣布辭去特朗普顧問委員會的職位。
2017年初,他宣布計劃製造一個更大的火箭,為2022年開始實施火星殖民計劃作準備。他也承認,這一時間表堪稱「雄心壯志」。該項目的代號為「超大型火箭」(BFR)。
2017年12月4日,位列《彭博商業周刊》2017年度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第43位。
投資電影
埃隆·馬斯克和好萊塢的關系密切,影星喬治·克魯尼,導演卡梅隆都是他的座上賓。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里搜索他的名字,有長長一串結果。馬斯克曾為三部電影當過製作人。
2000年,埃隆·馬斯克的姐姐托斯卡.馬斯克成立了獨立電影製作公司「馬斯克娛樂」,埃隆·馬斯克擔任出品的第一部電影「猜謎」的製作人,其他著名的比如2005年的「感謝你抽煙(Thank you for smoking)」,這部電影里出現的1994年款Dassault Falcon 900飛機是登記在他名下的。此外,他還在7部電影和電視劇中客串了他自己。
當鋼鐵俠的導演為了豐富角色找到埃隆·馬斯克時,他對當製作人表達了強烈的興趣,電影中一部分鏡頭是在SpaceX總部空曠的廠區拍攝,在最後的字幕表裡,埃隆·馬斯克的名字列在「特別感謝」那一欄。
火星綠洲
馬斯克在大學曾修過物理學,但他並不是個火箭專家。2001年初,馬斯克策劃了一個叫「火星綠洲」的項目,計劃把一個小型實驗溫室降落在火星上,包括要在火星土壤里生長的農作物。不過當他發現發射成本比這個項目的研發和工程成本都要高得多的時候他暫緩了這個項目,他決定先成立一個公司來研究怎樣降低發射成本,這就是SpaceX公司。
世界首艘私企研發的飛船
2002年SpaceX成立後,許多批評家認為馬斯克不可能成功,這也是馬斯克以「龍」這一神話形象命名飛船的原因。「龍」飛船採取7人座和寬貨艙設計,整體外形呈「子彈」狀,是全球屈指可數的商用太空飛船之一,是世界上第一艘由私人公司研發的航天飛船。[7] 2011年美宇航局與SpaceX簽署一份價值16億美元的合同,SpaceX將為美國宇航員提供12次運輸補給任務。這使得SpaceX擁有比其競爭對手軌道科學公司超過2億美元以上的價格優勢。SpaceX的目標是將航天運輸的成本降到最低。為了降低成本SpaceX甚至從網上購買過二手儀器,找最便宜的打撈公司打撈火箭殘骸。
個人生活
埃隆·馬斯克的名字常常出現在娛樂報道里,在公眾視線里,馬斯克時常以紈絝子弟的形象出現,比如他曾經用100萬美元買過一輛麥克拉倫的F1跑車,玩私人飛機,無法長久地停留在一個女人身邊。他的兩次婚姻都以分手告終,第二段婚姻就終止在不久前。
埃隆·馬斯克遠沒有鋼鐵俠那麼瀟灑。馬斯克不僅是個技術狂,也是個工作狂,他每周工作超過100小時。他極度忙碌,經常在夜裡3點多躺下,第二天一早就要趕去開會,晚上又要飛去另一個城市參加活動,還要抽空陪5個兒子玩。在一次采訪中,他特地澄清他做SpaceX的初衷,並不是某些人想當然的童年情結,也不是因為它投資回報率高,而是對於人類的未來深有裨益。
有時候,他的個性也會給他帶來麻煩。他曾經被Tesla的共同創始人Martin Eberhard以誹謗罪告上法庭,最終在庭外和解。
社會評價
埃隆·馬斯克的朋友們評價他是個目標極其明確的人,他習慣從工程師的視角看世界。Adeo Ressi,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室友說,他也是一個瘋狂的創業者,大學時候,兩人曾經開了一個夜總會,每次警察打來電話,總是馬斯克故作冷靜地回應。
他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常常思考,這個世界面臨的真正問題是什麼,哪些會影響到人類的未來。他看好互聯網,可持續能源和空間探索。後來他依約進入了這三個領域,並依次扔下PayPal,Tesla Motors和SpaceX三個重磅炸彈。
「只要他看好的,他會一直努力,直到達到目標。」Ressi說。
對於那些反對他的人,他會不遺餘力地反擊,毫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
[編輯]

人物語錄
1.當某事足夠重要,你就去做它,即使勝算不大。
2.特斯拉我們並沒有任何廣告,也沒有任何明星代言費,沒有,我們也不打折,如果一個名人來買我們的車是因為他們喜歡這個車,並不是我們給他們打折。實際上我不喜歡營銷這個概念,我覺得營銷是很奇怪的概念,我不喜歡。我覺得營銷好像就是要騙人買東西一樣。
3.本著開源運動的精神,為了幫助競爭對手迎頭趕上,將開放特斯拉的專利,不會對任何使用特斯拉專利技術的人採取法律行動,目的是推動電動汽車技術的進步。
4.若我不這么投入,才是最大的冒險,因為成功的希望為零。
5.創業的幾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努力工作;二是吸引優秀人才;三是將核心放在把產品和服務變得更好上;四是不要單一跟著大趨勢走。
6.做企業就像吃玻璃,以及凝視著死亡的深淵,如果這看起來很吸引人的話。
7.一個人要不就是加入一個精英匯聚尊重人才的公司,要不就是和一群烏合之眾工作。企業的成功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一群優秀的人匯聚到一起做成了一個偉大的產品。不論這群人多麼有才,他們必須同心協力專注在一個正確的產品方向上,才能造就巨大的成功。
8.我倒不是說一定要破壞,搞顛覆性的創新,但是有一些很重要的東西是需要實現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定要有些顛覆的話,我是會做的……真正能夠鼓勵我的是,要進行顛覆性創新的時候,我才會去做必要的顛覆,必要的破壞。
9.我希望自己能夠死在火星上——當然不是在進入火星大氣層時就摔死。
10.你可以擁有一輛很便宜但是很穩定的汽車,同樣,這個規則也適用於火箭。
11.如果有些事對你來說非常重要,即使所有人都反對你,你也應該堅持下去。
12.賣掉PayPal後,我一直在想:還有哪些問題最有可能影響到人類未來?而不僅僅是從「最好的賺錢方式」角度來衡量。
13.物理是思維的良好框架……追索到事情的本質,再從那裡思考和判斷下去。
14.只有首先看到事情的可能性,才會有發生的機會。
15.你可以將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但前提是你能控制籃子里會發生什麼。
16.堅持非常重要,永遠不要放棄,除非迫不得已。
17.你總是幻想自己的將來會更好,沒人期望未來會更糟。
18.僱傭許多人去做一件復雜的事,往往是錯誤的。數量永遠難以彌補質量優勢,人多還會降低效率,增加任務成本。
19.如果你返回到數百年前,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似乎都是不可思議的魔術奇跡,比如能夠遠距離通話、傳輸圖片、飛行、訪問甲骨文的龐大數據等。
20.我犯下的最大錯誤是過度看中人的才能而不是人品。我認為擁有一顆善良的心至關重要。
21.我在上大學的時候,一直想參與做能夠改變世界的事情。而現在我正參與其中。
22.我認為循環反饋很重要,這樣你可以及時知道自己做得怎麼樣,是否可以做得更好。最好的忠告是:重復問自己,我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23.我不敢說自己從未擔心害怕過。實際上我希望少一點擔心害怕,因為它讓我分心,讓我的神經系統備受煎熬。
24.生命太短暫,它無法承受無休止的恩恩怨怨。
25.不要害怕新的競技場。
26.我想一個平常人完全可以選擇不平常。
27.我要麼旁觀,要麼參與。
28.關於少年時期最喜歡的書《銀河系漫遊指南》:它教會我最難的是提出問題。一旦做到了,其它會變得很容易。
29.我只希望在自己衰老前退休,否則我只會成為累贅。

E. 馬斯克曾有過哪些偉大的發明

作為多項產品的發明家, 馬斯克 可能會成為“21世紀的托馬斯•愛迪生” 。馬斯克創辦了多家企業,其中部分公司聲名遠揚。從少年時代起,馬斯克就酷愛發明創造。早期的馬斯克曾把精力投入到軟體及軟體公司上,而目前其精力主要集中在了消費產品和大眾交通未來產品上。盡管這些未來作品看似不可能成為現實,但馬斯克用實際行動令質疑者噤言。正是這些突破性思維,幫助馬斯克積累了約135億美元的凈資產。 他的發明也不計其數。

F. 馬斯克440億美元收購推特,他買下這個軟體究竟看中了什麼

馬斯克440億美元收購推特,他買下推特除了為了實現他所謂的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有合理理由懷疑這就是馬斯克想要進行美國總統的競選,畢竟馬斯克可是一個無利不起早的人,他不可能收購一個已經出現業務虧損的推特做慈善。

馬斯克真的是一個天馬行空的人,今年以來,馬斯克不僅對外宣稱太老的人不適合當美國總統,後來又說這樣的發言只是為了推銷機器人,這樣人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就在大家疑惑不已的時候,馬斯克提出了要收購美國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推特平台,而且他最終也以440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推特。

G. ps液化出現很多馬斯克 修圖只要液化圖片動的時候就回出現很多馬斯克;眼花繚亂

這是正常的,點確定後PS才會進行優化,直接點確定就好了....或者下載個驅動精靈,更新一下顯卡驅動;如果不行就卸載干凈ps,清理清理垃圾注冊表重啟電腦,然後重裝ps,圖像顯示出的問題,如果其他電腦顯示正常的話,要麼軟體出問題要麼顯卡驅動有問題,絕對是兩項中的一項有問題

H. 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1971年6月28日出生於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現名:茨瓦內),擁有南非,加拿大和美國三重國籍 ,企業家、工程師、慈善家。現任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CEO兼CTO、特斯拉公司CEO、太陽城公司(SolarCity)董事會主席。

埃隆·馬斯克本科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經濟學和物理學雙學位。1995年至2002年,埃隆·馬斯克與合夥人先後辦了三家公司,分別是在線內容出版軟體「Zip2」、電子支付「X.com」。2000年,X.com同Confinity合並,2001年正式合並入國際貿易支付工具「PayPal」。

(8)馬斯克圖片製作軟體擴展閱讀

埃隆·馬斯克和好萊塢的關系密切,影星喬治·克魯尼,導演卡梅隆都是他的座上賓。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里搜索他的名字,有長長一串結果。馬斯克曾為三部電影當過製作人。

2000年,埃隆·馬斯克的妹妹托斯卡.馬斯克成立了獨立電影製作公司「馬斯克娛樂」,埃隆·馬斯克擔任出品的第一部電影「猜謎」的製作人。

其他著名的比如2005年的「感謝你抽煙(Thank you for smoking)」,這部電影里出現的1994年款Dassault Falcon 900飛機是登記在他名下的。此外,他還在7部電影和電視劇中客串了他自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埃隆·馬斯克

I.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傳奇是什麼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傳奇是研發了世界首艘私企研發的飛船。2002年SpaceX成立後,許多批評家認為馬斯克不可能成功,這也是馬斯克以「龍」這一神話形象命名飛船的原因。「龍」飛船採取7人座和寬貨艙設計,整體外形呈「子彈」狀,是全球屈指可數的商用太空飛船之一,是世界上第一艘由私人公司研發的航天飛船。

2011年美宇航局與SpaceX簽署一份價值16億美元的合同,SpaceX將為美國宇航員提供12次運輸補給任務。這使得SpaceX擁有比其競爭對手軌道科學公司超過2億美元以上的價格優勢。

SpaceX的目標是將航天運輸的成本降到最低。為了降低成本SpaceX甚至從網上購買過二手儀器,找最便宜的打撈公司打撈火箭殘骸。

2012年2月,龍飛船初攜帶物資被獵鷹9號火箭送上國際空間站為其補充給養,因為需要更多的准備被推遲。畢竟這將是私營公司飛船首次與在軌實驗室對接。這是SpaceX與美國航空局(NASA)簽訂的16億美金合同的一部分,馬斯克已經簽好了超過30多個價值共30億美金的合同。

他們把龍太空艙內部細節圖放上網站供人瀏覽。這個膠囊狀容器的終極目的是載人,以相對低廉的成本來往太空和地球之間。世界上掌握了航天器發射回收技術的只有四個:美國、俄羅斯、中國,還有埃隆·馬斯克。



馬斯克早年經歷

1981年,10歲的埃隆·馬斯克利用自己攢的零花錢和父親贊助的部分資金買了人生中第一台電腦,之後又買了一本編程教科書,並且學會了如何編程。

1983年,12歲的埃隆·馬斯克成功設計出一個名叫「Blastar」的太空游戲軟體,之後以500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PC and Office Technology》雜志,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88年,17歲的埃隆·馬斯克從比勒陀利亞男子高中畢業後離開家庭,隻身前往加拿大,寄居於母親親戚家中。

1989年,埃隆·馬斯克獲得加拿大國籍,並於次年申請進入了位於安大略省的皇後大學。

1992年,埃隆·馬斯克依靠獎學金轉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攻讀經濟學,大學期間,埃隆·馬斯克開始深入關注互聯網、清潔能源、太空這三個影響人類未來發展的領域。

1995年,24歲的埃隆·馬斯克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材料科學和應用物理博士課程,但在入學後的第2天,埃隆·馬斯克決定離開學校開始創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埃隆·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