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Photoshop如何增加後期花朵照片的顏色層次感
先來看看效果圖
下面是原圖
01.打開原圖,使用ps自帶的HDR色調中的默認值加強花朵的亮度和層次感
02.新建曲線調整圖層,參數如圖,加強圖片的對比
03.新建色彩平衡調整圖層,參數如圖,整體調整顏色
04.蓋印圖層,執行應用圖像壓暗背景,確定後加圖層蒙版把花朵擦出來
05.蓋印圖層,執行濾鏡-鏡頭校正給圖片加暗角,參數自定
06.復制一層,高斯模糊2像素,然後加蒙版把花朵擦出來,虛化背景
07.蓋印圖層,用TOPAZ濾鏡給花朵來銳化一下
08.蓋印圖層,執行自定濾鏡,加強一下圖片的亮度,最後調整呢個一下完工
最終效果圖
② ps如何增加背景層次感
把照片拉進PS裡面,按Ctrl + J 復制一層。
③ 怎樣在photoshop中作出層次感
可以,ps的初級知識,用漸變工具可以做到。還有一個顏色減淡加深工具,選擇合適的筆觸和大小,在畫面上塗抹,可以達到你要的效果。
④ PS怎麼調色讓圖更有層次感
6種方法使照片更有質感
一、色階工具。將色階工具中輸入色階的「陰影」、「高光」和「中間調」以及輸出色階「暗部」、「亮部「滑塊中心設定,將數值里最好用的工具了,不但可以提亮、壓暗,還可以較色和調色,等等。例如利用曲線工具對照片去「灰』,增加對比,可以固定一個中心點,將高光部分提亮,暗部往下壓,照片立即變得清晰,當然,每張照片的情況不同,具體的數值要自己反復練習,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三、亮度/對比度工具。這個工具使用起來最簡單,這屆拖動對比度滑塊進行設置,至於效果嘛,因為不能對數據進行細致分析,所以相比起上面兩種方法是有差距的,適合初學者。
四、可選顏色工具。這個工具主要用來調色的,通過「可選顏色「這個工具對對照片進行微調,讓照片在一定程度上顯得更有層次感,這是非常神奇的。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比較難以掌握,可以等其它幾種方法熟練了以後在慢慢琢磨。
五、高反差保留工具。「高反差保留」的意思是,在有強烈顏色轉變發生的地方按指定的半徑保留邊緣細節,並且不顯示圖像的其它部分。簡單來講就是一張照片很模糊,有些看不清,運用「高發差保留」後層次就出來了,清晰了。這個工具很強大,可使用起來也很復雜,有以下幾種方法;
1,柔光法。復制一個圖層,在濾鏡菜單的「其它」項里選出「高反差不留」工具,半徑可以設置在1左右,具體要看圖片的大小和銳度等情況,確定後在圖層選項里選擇「柔光」,也可以按」ctrl+J」鍵復制一層增強效果,最後進行圖層合並。
2,疊加法。復制一個圖層,選擇「圖像」下拉菜單的「調整」選項,在裡面找到「去色」工具,然後對該圖層做一次「高反差不留」,確定後在圖層選項里選擇「疊加」,不透明度也可以適當調整,最後合並圖層。
六、銳化工具。這個工具從名稱上看就知道是最直接的,「銳化」一般放在整張照片調整好存儲前的最後一不做,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法;
1,USM銳化。打開一張照片復制一個圖層,從濾鏡下拉菜單的銳化項里選擇USM銳化,數量選擇87,半徑選擇0,3,這個數據根據圖片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數值大了照片會「毀」掉的。
2,進一步銳化。如果USM不夠明顯。可以做一下進一步銳化,加強鮮果。
3,智能銳化。這個工具一比較好用,也可以在默認值設置的基礎上進行微調。
4,銳化塗抹工具。快捷菜單里還有一個「銳化工具」,在使用的狀態下,只要對著需要銳化的地方直接塗抹就可以了,效果很一般。
關於PS讓照片更有「質感」的方法,其實還有更多,以上幾種比較典型,反復嘗試掌握好使用技巧,可以讓自己的照片更「質感」、更「大片」。
⑤ ps幾可以把動態圖片分層次
你如果沒有最新的PS,就找個CS5,基本就可以做動態圖片,動態圖片只是由一個靜態圖片添加動作變化後形成的,所以一般都可以分層,就看你電腦支不支持導出這些而已。
⑥ 怎樣用PS把圖片修改的有層次感
1、先在Camera raw打開照片。(建議大家用RAW格式拍片,後期真的有很大的空間)
2、點開HSL/灰度 選擇明亮度,藍色降一些,把天空的藍色壓下來,具體因你的照片而異。
3、轉為JPG
4、創建新的調整填充圖層,選擇可選顏色藍色,選擇黑色,加到100%,再次把天空的藍色壓暗,保留天空的藍色,其他藍色用黑色畫筆擦出。
⑦ 「PS」如何讓照片更有層次感
1.使用選取工具,就是那個能拖出方塊形螞蟻線的
2.右擊,全選(在要移動的那張圖)
3.復制
4.轉到另一張圖
5.黏貼
6.雙擊上面的圖層(控制圖層小窗口),圖層樣式里勾選陰影。
⑧ photoshop中,採用什麼技術可以將一副圖像分為多個部分,在加以層次化處理
PhotoShop中,採用圖層技術可以將一幅圖像分為多個部分,再加以層次化處理。
圖層就好似一個透明的「玻璃」,而圖層內容就畫在這些「玻璃」上,如果「玻璃」什麼都沒有,這就是個完全透明的空圖層。
當各「玻璃」都有圖像時,自上而下俯視所有圖層,從而形成圖像顯示效果這樣就夠了。
(8)ps如何增加圖片層次擴展閱讀
圖層的基本操作、功能、及快捷鍵如下:
新建圖層:ctrl+shift+alt+n);
刪除圖層:delete;
復制圖層:ctrl+j;
剪切並粘貼:ctrl+shift+j;
順序圖層:上調:ctrl+】、下調:ctrl+【、最底:ctrl+shift+【、最頂:ctrl+shift+】;
選擇圖層:按ctrl加選不連續的層,按shift加選連續的層;
不透明度:調整不透明度數值可以使元素變得透明;
重命名:在圖層名字的位置滑鼠左鍵雙擊可以修改名字;
圖層類型:背景層、文字層、形狀層、普通層、填充與調整圖層、剪切蒙版圖層、智能對象圖層等。
⑨ PS將圖片調出畫面中質感與層次
無論是黑白還是彩色,畫面的層次與質感都是至關重要的兩個東西,本期攝影師呂強對下面這幅作品進行講解。原圖是一張很普通的照片,顏色泛灰,光線平淡。但正是這樣的素材,才能讓我們最大餘地的發揮自己的主觀思維,去創造出一張作品!
效果圖
原圖
對比圖
一、打開照片,進入ACR面板,進行調整
我想要的是細節和質感,所以我需要讓整幅畫面都有紋理,高光不能過曝,陰影不能欠曝。總而言之,在ACR里的任務是找回圖片的所有細節!(圖片必須是RAW格式)
色溫: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調整,用於畫面的統一,這里我盡量做到還原,因為最正常的色溫最能表現出更多的細節!
色調:不做某種特定色調一般不要去動,會直接影響整幅畫面的色彩偏向。
曝光:在高光不曝光的范圍內,最大限度的進行調整,曝光的准確性直接影響色彩的還原以及細節的質感。
對比度:盡量不要增加,灰度越多的畫面,細節越豐富。
高光:很有用的一個工具,能輕松的把曝光的高光區域找回細節。
陰影:與高光工具相同,找回暗部的細節,但是找回的同時要注意暗部噪點的出現。
白色、黑色:與對比度選項一樣。只是分離了白色和黑色單獨調整,根據這兩項可以控制高光與陰影的明度和灰度。
清晰度:畫面的色彩細節過渡,細微的反差調整。我這里調滿了清晰度選項,由於畫面很灰,所以效果比較自然,平常使用時要慎用。
自然飽和度:對飽和的色彩敏感,調整幅度大,對不飽和的色彩不敏感,調整幅度小,是很聰明的飽和度調整方式。
飽和度:整幅畫面的飽和度調整。這里我將飽和度降低,是為了是畫面的色彩不刺眼不跳躍,更加統一色調。
⑩ ps怎麼增加樹葉紋理細節層次
利用銳化,色階來調整。
先是整個的漸變填充,一些細的白色的線先是用鋼筆用具畫的路徑,然後描邊(注意調整畫筆f5鍵為漸隱),寬的白色區域可以在快速蒙版中做選區,然後用白色畫筆(注意不斷調整透明度,流量)塗抹,也可以結合加深減淡工具最後就高斯模糊下下就好了。
打開PS軟體,執行文件-新建命令,默認填充為白色設置前景色值為:R:171G:212B:110,背景色值為:R:74G:163B:80,執行濾鏡-渲染-雲彩再次執行濾鏡-藝術效果-繪畫塗抹,設置畫筆類型為:未處理深色,其他默認執行濾鏡-扭曲-海洋波紋,設置波紋大小15,波紋副度為12.執行濾鏡-渲染-光照效果,設置向上光源,新建空白圖層1,填充步驟2的前景色,並執行濾鏡-雜色-添加雜色命令,數量:30%,分布:平均分布,勾選單色設置圖層1的圖層混合模式為:柔光,不透明度設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