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練Photoshop啊
學好ps, 並非一朝一夕。興趣---是邁向PS高手之路的一個好的開端:如果你本身對PS並不感興趣,只是因為工作需要而刻意去學,那麼你無論拜讀哪位大師的教程,或是投奔哪位PS高手的門下,你也只能學會一點皮毛而已。
審美基礎: 這個相當重要。 很多學生過來學習時,其中有些學生已經做PS很多年了,為什麼一直就沒有進步? 有的人就開始埋怨自己笨,或者埋怨自己沒有好的老師帶他進步?大多數人吐槽的話題就是影樓機械性的工作,讓自己過於麻木。 其實歸根結底,是審美基礎薄弱。那麼怎樣提高自己的審美?或者說有沒有老師專門教你審美的課程?其實每個人的審美雖千差萬別,但萬變不離其宗。 而美術,就是教你怎麼去審美的。適當補習一些美術基礎,對你的PS是相當重要。
調色難學么?這是很多學生經常問的一句話:就好像有人問你,啤酒好喝么?冰激凌好吃么?某某電影好看不? 不同的人,會得出不同的答案: 調色難學與否,最重要的還是看自己對色彩的把握程度和接受能力等:因為調色牽扯到光影,色彩,美學等,它不單單是耍弄幾個工具那麼簡單而已。很多學生對PS工具的熟練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速度 ,甚至閉上眼睛都可以快速調出相應的工具來:但這並不說明你的調色技術就非常厲害。色彩是一門龐大的學問,豈止是PS那幾個工具和通道就能詮釋的?
沒有美術基礎可以學PS么?這個當然可以學!就拿我為例,我是從來沒有專業學過美術的,甚至連最基本的素描,都沒有正規系統的培訓過。美術只是我愛好的一部分。在業余的時間,花點心思,簡單的了解一下僅此而已。當然系統專業的學過美術再去學PS,再去調色,那當然更好。因為調色牽扯到美術基礎的東西。所以不要找借口說自己沒時間學美術,不需要你專門去學,只要願意,時間總是能擠出來的。
年紀大的人,還能學PS么?學PS,沒有任何年齡要求,只要你想學,沒有學不到的東西。只是說,年齡大的朋友,從記憶程度上不如年輕人那麼深刻。但是也不至於學完就忘。除非你學習後,從來沒有練習過PS。我的學生當中,有不少是年過半百的,但是學習的勁頭絕不輸於年輕人。所謂老有所樂。學點PS確實能為您的生活增添幾分色彩和快樂。
學完PS之後,有些技術總是應用不上?任何PS技術,都有它相對應的功能。不是應用不上,而是不會用。一個原因是:攝影師的作品,不能打動你。這點非常重要。才導致你沒有靈感,沒有PS下去的。另一個原因:自己還是不懂得分析照片,或者沒有分析對。一旦分析錯了,你接下來的步驟和工具將會一直錯下去。
PS版本越高,是不是功能就越強?剛入門的同學,對PS版本的高低和功能,並不太了解。但很多人以為版本越高,就越能調出漂亮的圖片。或者說版本越高,裡面的功能就越強大。其實針對調色和修圖而言,PS任何版本都可以去調整,反而版本越低,操作起來就更加快捷。因為裡面附帶的一些插件比較少,所以運作起來也就非常快。雖說每一次的升級新版本,都會帶來些驚喜,因為每次的版本升級都會增加一些新功能,或是優化一些界面。按理說是版本越高越好,但是有些功能或許你用不上,軟體無論怎麼升級,原有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會改變。個人而言,目前最好用的比較喜歡的還是CS3版也就是10.0版。但有些原始文件還必須用到最新的PS版本才能打開。這個要因人而異。
學習網路上的PS教程有用么?因為很多學生在初學時,苦於沒有老師引導,或者由於工作原因,暫時請不了那麼多時間的假去參加培訓班。他們就只能通過網路來學習。互聯網時代,為我們帶來巨大的便利。很多PS網站和攝影網站,都會不定期的發布一些PS教程。給那些因特殊情況不能參加實地學習的朋友,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平台。但是這個平台上的PS教程五花八門,魚龍混雜,這讓很多剛入門的學生,誤入歧途。 因為網上的PS教程,沒有一個監督和評估技術的專業人員,去審核這個教程是否合格,是否正確。大家都是在網上轉來轉去。錯與對,好於壞,很難分清。同樣一個教程,不同的網站,轉發後又發生不一樣的效果。很多參數和字體,是錯誤百出。有時候一個字表達不準確,那麼調修出來的照片,就完全不一樣。所以我的建議,如果是沒有任何基礎的話,建議去書店購買專業的PS技術書籍和視頻來學習。對於有PS基礎的,能夠分辨一些PS技術優略的,可以適當參考一下他們的思路和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剛開始學習PS時,可以模仿么?完全可以模仿,甚至我是極力推薦模仿的。雖說你剛入門學PS,但至少你還能分辨出什麼樣的作品是你喜歡的,什麼是你不喜歡的。雖然你並不能說出喜歡它的理由,或者說別人的作品好在哪裡,差在在哪裡。但你可以憑你的直覺,把認為好的作品,作為模仿的對象,反復練習。這樣才能在模仿中慢慢發現規律。當過了一定階段後,就不要再盲目去模仿了。因為你要突破自己,就不能老是重復別人的腳步。模仿時最好有老師指導,這樣你才能知道,你模仿的准確率是多少?你還欠缺什麼?
學PS,還要懂點攝影么?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么說?因為是攝影和後期是密不可分的,特別是現在的數碼時代,幾乎每個攝影作品,都會或多或少的利用後期去提升作品的美感。別以為膠片時代,就沒有後期。當時的暗房,說白了就是後期。PS里一些工具比較好掌握,只是調色的一些方法和原理比較難。光和影,這是在攝影中最常用到的,也是最基礎的東西。所以有人說,攝影就是光影藝術。後期調色和修圖,也是要掌握這些知識。確切的說,調色也是在調光和影。我們知道PS中,RGB模式就是光的模式,RGB是PS的三原色,它可不是顏料的顏色,是光的色彩。所以適當的了解一些攝影知識,對你學PS輔助很大。
手提電腦可以用來調色嗎?嚴格的說,目前的手提電腦,都不能用來調色。即便是IPS面板的手提,也會有相應的差別。如果你對色彩要求不太嚴格,可以買個作為練慣用。比較實用價格也平的顯示器我推薦華碩和戴爾。注意只有IPS面板的才可以用來調色。 你如果手頭寬裕,可以購買藝卓和蘋果的。
怎樣在PS中獲取靈感?想必這是很多學生經常關心的一個話題。其實這個不算太難,只要你花點心思就可以了。喜歡看電影嗎?特別是一些後期特效製作比較養眼的大片,那會是你獲取靈感的源泉。如果沒有時間看,可以去電影論壇下載他們的海報,無論畫面色彩還是設計,都是你值得去學習一個的動力。喜歡時尚雜志嗎? 裡面的畫面,無論是攝影,還是色彩,都會給予你新的能量,讓你的靈感,再次活躍起來。用一位偉人的話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
剛學PS,從何學起?多數學生基礎都沒有打牢,就想學更高級的課程,這會導致整個課程進度非常緩慢,而且也會對學生本身產生負面影響-----他們會認為PS越學越難。因為基礎對PS學者來說太重要了,有些人連最基本的工具都不知道怎麼用,就想學創意合成和高級調色,總以為高級的課程,會講解的更加深入和詳細一些。其實不然。高級課程都是建立在初級的基礎上的,沒有好的基礎作根基,很難明白其中的道理。有的人在影樓後期工作很多年了,甚至連通道是什麼都還沒弄明白。對於應用圖像,通道混合器,漸變映射等,更是一無所知。像這些都是屬於基礎的范圍之內,至少是要弄明白這些工具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更好的往PS高手之路進步。所以說,初學PS ,打好基礎,才是當務之急。
PS和攝影之間有沖突么?雖說PS發展到現在,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和攝影比,它還算是剛剛起步。照相機自1839年由法國人發明以來,已經走過了將近200年的發展道路。而電腦,學名電子計算機,誕生於1946年: Photoshop 1.0 誕生於在1990年二月份 ,還不到30年。對於一些資深的老攝影前輩們,還是會有很多人,或多或少的排斥著PS。用他們的觀點說,攝影就是攝影,是一門獨立的光影藝術,容不得任何外界成分的「參雜」。PS就是PS,它就只能是一個電腦軟體。攝影中一旦融入了PS,就不能算是攝影。當然這些觀點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來說是對的,畢竟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PS,去深入探究PS的神奇功能。我想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數碼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改革,數碼相機之所以數碼,那它一定是將數碼技術和藝術,結合相機本身之優點,發揮出更加龐大的數字藝術,而這個數字藝術,是單純的攝影技術遠遠無法達到的。而人類的思想也會隨著技術時代的發展逐漸改變。PS和攝影之間,不僅沒有任何沖突。而且會相輔相成。他們兩者之間的相互完美的結合,才會產生更加靚麗的圖像
怎樣才能利用好PS工具?常用的PS工具並不多,但是每個工具都是自己獨特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色階和曲線,都可以用來調色和提升亮度/對比度,為什麼發明了曲線,又多了一個色階?用其中的一個工具不可以么?當然不可以。既然他們兩可以同時存在,那肯定有他們存在的道理。因為很多人不了解他們的特性,所以在調色時,就會盲目的亂用。在學習這些工具的時候,既要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又要區分它們的不同之處,以便在調色時,可以更快更准確的發揮他們的特性。
怎樣才能辨別PS作品的好與壞?衡量一個人的PS作品是否合格, 要看圖像的高光是否過暴,暗部的細節是否還能體現出來,中間調的過度是否自然,圖像的色彩和內容是否協調,不同的場景 服裝 天氣 表情是否能夠做相應的調整等。喜歡一個人的作品,也許只需一眼。但分析一個人的作品,需要很長的時間。有的人,由於自己的眼界和審美,還沒有達到發現別人作品的不足之處,所以你喜歡的作品,未必都算是合格的作品。
怎樣才能把自己拍攝的作品 ,P出更好的效果?現在的數碼單反相機,都很普及,門檻也低了,很多人都能夠消費起。 拿起相機,按動快門,在合適的情況下,都能拍出不錯的圖像。但時間長了,總覺得自己拍出的圖像太過於普通,無論拍什麼,都像在拍旅遊紀念照似的。那說明是你該學PS的時候了。自己拍攝的作品,首先得要有想法。比如說,你想拍攝甜美類型的,就想單純的表現少女的羞澀和清純,那麼在PS後期製作上,執行LAB模式,調出色階,對A和 B通道,進行調整,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不同的表現手法,在後期處理上,也會有會有相對應的色彩。比如說,表現悲傷的,可以用 藍色 青色等冷色調搭配,表現開心的,可以用紅色 黃色 等暖色來搭配 ,當然這也只是一個簡單的思路和分析,具體的操作,在以後的教程中會詳細分解。
什麼樣的人,才會學好PS?首先端正自己的心態,虛心請教,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 反復練習,勤學思考的人,往往會進步的更快。
Ⅱ 新手學習PS,求練習圖片!希望有原始圖片,和最終P成在圖片!謝謝了!
去找張依依的吧,一堆堆的
Ⅲ 有沒有自學ps後期修圖的
有的。
學習設計說難也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培養學習的興趣很關鍵,最好在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點擊測試我適不適合學設計
Ps這個東西越學越明白,越學越輕松,但前期的學習是枯燥的,會有記憶背誦這樣的學習過程,但都不難。當掌握了知識,見識到了自己的製作成果,會非常的有成就感,只要堅持,就一定有很大的收獲!如果是找不到好的學習資源,可以領取免費零基礎課程看看,如果堅持下來就至少能說明對ps感興趣!只要喜歡,想學,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可以說從最初到現在畫圖的時候所用到的工具幾乎沒什麼差別,可能3DMAX和VRAY那裡區別大一點,但在PS這一塊,真的沒什麼差別。用來用去都是那十幾個命令,不管是剛入行的時候還是現在,用到的基本就是選區、套索、筆刷、蒙板、通道、圖層疊加模式、亮度對比度、曲線、色階、色彩平衡、色相飽和度。
想要自學關於PS的更多知識,推薦天琥教育咨詢一下。天琥教育現成功打造天琥互聯網設計人才培訓基地2所(凌雲校區和九州校區)、天琥設計公司、天琥雲課堂和頁問網等旗下子公司,成為設計培訓行業頗具規模和品牌影響力的企業。
Ⅳ 適合新手練習ps的十張圖片,並說明圖片能達到的效果,因為本人是新手
先新建一個圖層然後用橢圓工具建立圓形選區
然後用漸變工具調出你要的漸變效果,在上面的菜單欄左上邊選徑向漸變
在選取上拉一下就可以了
Ⅳ 求幾張適合做PS練習的圖片
做練習而已,隨便什麼圖片都可以,何必講究,網上素材到處都是,自己去找
Ⅵ 如何讓一個沒基礎的菜鳥(Photoshop)學會P圖
如果一點基礎都沒有的話建議你報個培訓班 學學基礎 現在這方面的培訓班大概就300塊錢左右吧 然後就在網上搜些實列練習就行了!
Ⅶ 誰發一些沒處理過的寫真圖片,我想拿來用PS練習練習~~~謝謝了~~~
上紅動 PS連盟 這樣的PS教程網站上面有很多的 還有教程給你學習 很好的 ...上68design網,上面有好多實例,有好多圖片,有沒處理的,有處理後的,可以在...
Ⅷ 學習Ps,沒有適用的圖片練習……
你要的是素材你可以在網路搜素材就會有你想要的了!
Ⅸ 如何熟練掌握 PS 各種 摳圖方法 我一定會多加練習的
一、魔術棒法——最直觀的方法
適用范圍:圖像和背景色色差明顯,背景色單一,圖像邊界清晰。
方法意圖:通過刪除背景色來獲取圖像。
方法缺陷:對散亂的毛發沒有用。
使用方法:1、點擊「魔術棒」工具;
2、在「魔術棒」工具條中,在「連續」項前打勾;
3、「容差」值填入「20」。(值可以看之後的效果好壞進行調節);
4、用魔術棒點背景色,會出現虛框圍住背景色;
5、如果對虛框的范圍不滿意,可以先按CTRL+D取消虛框,再對上一步的「容差」值進行調節;
6、如果對虛框范圍滿意,按鍵盤上的DELE鍵,刪除背景色,就得到了單一的圖像。
二、色彩范圍法——快速
適用范圍:圖像和背景色色差明顯,背景色單一,圖像中無背景色。
方法意圖:通過背景色來摳圖。
方法缺陷:對圖像中帶有背景色的不適用。
使用方法:1、顏色吸管拾取背景色;
2、點擊菜單中「選擇」功能里的「色彩范圍」功能;
3、在「反相」項前打勾,確定後就選中圖像了。
三、 磁性索套法——方便、精確、快速和我常用的方法
適用范圍:圖像邊界清晰。
方法意圖:磁性索套會自動識別圖像邊界,並自動黏附在圖像邊界上。
方法缺陷:邊界模糊處需仔細放置邊界點。
使用方法:1、右擊「索套」工具,選中「磁性索套」工具;
2、用「磁性索套」工具,沿著圖像邊界放置邊界點,兩點之間會自動產生一條線,並黏附在圖像邊界上。
3、邊界模糊處需仔細放置邊界點。
4、索套閉合後,摳圖就完成了。
四、(索套)羽化法——粗加工
適用范圍:粗略的摳圖。
方法意圖:粗略摳圖,不求精確。
方法缺陷:圖像邊界不精確。
使用方法:1、點擊「索套」工具;
2、用索套粗略地圍住圖像,邊框各處要與圖像邊界有差不多的距離;這點能保證之後羽化范圍的一致性,提高摳圖的精確性;
3、右擊滑鼠,選擇「羽化」功能;
4、調節羽化值,一般填入「20」,確定後就粗略選中圖像了。羽化值的大小,要根據前一步邊框與圖像的間距大小調節。
五、(索套)鋼筆工具法——最精確最花工夫的方法
適用范圍:圖像邊界復雜,不連續,加工精度度高。
方法意圖:完全*手工逐一放置邊界點來摳圖。
方法缺陷:慢。摳一個圖連手腳指都摳的話,要15分鍾左右。
使用方法:
鋼筆工具法步驟如下:
1、索套建立粗略路徑
(1)用「索套」工具粗略圈出圖形的外框;
(2) 右鍵選擇「建立工作路徑」,容差一般填入「2」。
2、鋼筆工具細調路徑
(1)選擇「鋼筆」工具,並在鋼筆工具欄中選擇第二項「路徑」的圖標;
(2)按住CTRL鍵不放,用滑鼠點住各個節點(控制點),拖動改變位置;
(3)每個節點都有兩個弧度調節點,調節兩節點之間弧度,使線條盡可能的貼近圖形邊緣,這是光滑的關鍵步驟;
(4)增加節點:如果節點不夠,可以放開CTRL按鍵,用滑鼠在路徑上增加。刪除節點:如果節點過多,可以放開CTRL按鍵,用滑鼠移到節點上,滑鼠旁邊出現「—」號時,點該節點即可刪除。
3、右鍵「建立選區」,羽化一般填入「0」,,
按 CTRL+C 復制該選區;
新建一個圖層或文件;
在新圖層中,按 CTRL+V 粘貼該選區,這樣就OK了!
取消選區快捷鍵:CTRL+D
注意:此工具對散亂的頭發沒有用。
六、蒙板摳圖法——直觀且快速
使用方法:1、打開照片和背景圖
2、點擊移動工具把照片拖動背景圖
3、添加蒙版
4、前景色設為黑色,選擇畫筆45
5、這樣就可以在背景上擦,擦到滿意為止。如果萬一擦錯了地方,只要將前景色改為白色,就可以擦回來。
初學者PS摳圖法集錦專業版
一、橡皮擦摳圖
方法、特點和適用范圍:橡皮擦摳圖就是用橡皮擦工具擦掉不用的部分,留下有用的部分。這種方法屬外形摳圖的方法,簡單好用,但處理效果不好,可用於外形線條簡單的圖形摳圖。但主要用於對其它方法摳圖後的效果進行進一步處理。
操作步驟:
1、打開圖片;
2、雙擊該圖層,將背景層改為普通層
3、選取橡皮擦工具,可選畫筆主直徑大點,先粗略地擦掉大部分不用的部分
4、再選畫筆主直徑小點,把圖片放大,進行精細處理
二、魔術棒摳圖
方法、特點和適用范圍:魔術棒摳圖就是用魔術棒工具點選不用的部分,或者點選要用的部分再反選,然後刪除,留下有用的部分。這種方法屬於顏色摳圖的范疇,使用簡便,但不宜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只能用於圖片要用部分和不用部分色差較大時摳圖或用於其它摳圖方法的輔助方法。
操作步驟:
1、打開圖片;
2、雙擊該圖層,將背景層改為普通層;
3、選取魔術棒工具,在其屬性欄取適當的容差值(色差小時須選較小值,一般取值為20);如因該圖色差較大,可選了較大值80;
4、點選背景;
5、編輯/清除
三、路徑摳圖
方法、特點和適用范圍:路徑摳圖就是用鋼筆工具把圖片要用部分圈起來,然後將路徑作為選區載入,反選,再從圖層中刪除不用部分。這種方法也屬外形摳圖的方法,可用於外形比較復雜,色差又不大的圖片摳圖。再輔之以橡皮檫工具,可取得好的效果。
操作步驟:
1、打開圖片;
2、雙擊該圖層,將背景層改為普通層;
3、選取鋼筆工具,在其屬性欄選取參數;
4、把圖片中要用部分圈起來;
5、終點接起點,形成閉合區;
6、在路徑面板下面點選將路徑作為選區載入按鈕;
7、選擇/反選.
四、蒙版摳圖
方法、特點和適用范圍:蒙版摳圖是綜合性摳圖方法,即利用了圖中對象的外形也利用了它的顏色。先用用魔術棒工具點選對象,再用添加圖形蒙版把對象選出來。其關鍵環節是用白、黑兩色畫筆反復減、添蒙版區域,從而把對象外形完整精細地選出來。
操作步驟:
1、打開圖片;
2、雙擊該圖層,將背景層改為普通層;
3、選取魔術棒工具,容差選大點(50—80),按住Shift鍵,通過多次點選,把對象全部地選出來;
4、按下添加蒙版工具按鈕;
5、在導航器面板中將顯示比例調大,突出要修改部分;
6、選背景色為黑色,前景色為白色;
7、選取畫筆工具,直徑在10左右,對要修改部分添加蒙版區域;
8、把畫筆直徑調小點(5—7),轉換前景和背景色,使前景色為黑色,把所添加的多餘部分減掉;
9、如果不夠理想,則重復7、8兩步,以達到滿意效果。
五、通道摳圖
方法、特點和適用范圍:通道摳圖屬於顏色摳圖方法,利用了對象的顏色在紅、黃、藍三通道中對比度平同的特點,從而在對比度大的通道中對對象進行處理。先選取對比度大的通道,再復制該通道,在其中通過進一步增大對比度,再用魔術棒工具把對象選出來。可適用於色差不大,而外形又很復雜的圖象的摳圖,如頭發、樹枝、煙花等等。
操作步驟:
1、打開圖片;
2、雙擊該圖層,將背景層改為普通層;
3、打開通道面板,分別點選紅、黃、藍三個單色面板,找出對象最清晰的通道,該圖中我們點選藍色通道;
4、將藍通道拖至通道面板下面的創建新通道按鈕上,復制出藍副本通道;
5、圖像/調整/色階,調整「輸入色階」,增強對象對比度;
6、圖像/調整/反相;
7、選用套索工具,把煙花等圖案圈出來;
8、選擇/反選,編輯/填充/填充前景色(白色),選擇/取消選擇;
9、圖像/調整/反相;
10、按住「Ctrl」鍵點藍副本通道,載入煙花等的選區,功換到圖層面板,煙花等被選中;
11、選擇/反選,編輯/清除;選擇/取消選擇
當然 比較專業的技巧還有很多 諸如 抽出前景色設置為白色後 利用橡皮插去多餘顏色……利用增強對比度、感光度等抽取毛發、頭發等……還有好多好多……………………可是這些方法描述起來比較的吃力,就省略一些篇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