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利用本實驗裝置如何測定光柵常數
用分光計測量光柵常數d,首先需要調節分光計水平,要求平行光管,載物台和望遠鏡處於同一水平面上。其次,將待測光柵放在載物台中央,測量光柵衍射前幾級衍射條紋的衍射角。最後,可以通過光柵方程求出光柵常數d。
根據光柵方程dsinθ=kλ,用分光計,前面光柵放置,調水平平台到水平,調水平平台轉軸垂直什麼的必要步驟就不說了,然後,用確定光波的光線照射,比如鈉黃線,汞燈。
確定中央0級位置,以這個位置為中心,左右測出正負一級的干涉條紋偏離中心的角度,也就是衍射角,用正負一級的衍射角的平均值當作一級衍射的衍射角,帶入公式,其中k=1,θ是你測到的衍射角,波長λ已知。通過公式就能算出d,也就是光柵常數了。
(1)ps處理圖片求光柵常量擴展閱讀:
衍射光柵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使光發生色散的元件,它是由大量相互平行、等寬、等距的狹縫(或刻痕)構成。它能產生間距較寬的光譜線。可用作分光元件,用來製成單色儀、光譜儀等設備,在光譜分析和光譜測量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適用於可見光波段,也適合於紫外、紅外甚至遠紅外的所有光譜波段。
光柵分光計是用光柵作為分光元件的分光計。一般包括準直管、光柵和會聚透鏡三個部件。準直管形成的平行光經光柵衍射,其衍射規律服從:d(sinθ±sini)=Kλ,式中d是光柵常數;i是入射角,θ是衍射角;若i與θ在光柵平面法線同側,式中取正號,反之取負號。於是波長不同的光偏向不同的方向。再經會聚透鏡而形成譜線。
② 怎麼用數碼相機測定光柵常數
實驗G2 光柵衍射法測光柵常數
實驗目的:
1、 初步掌握數碼攝影的基本知識和攝影技巧。
2、 利用數碼圖像處理方法測量光柵常數。 實驗儀器:
光柵、He-Ne激光器、滑軌、偏振片、光屏、坐標紙、白紙、可調支架、數碼相機 Canon PowerShot A630/640、三腳架、計算機(內裝Photoshop、畫圖等軟體)。 實驗原理:(閱讀實驗教材p165~167,回答練習題)
sin/mm1kdn, ,,,
210k。 實驗內容: 1、 布置光路
(1) 熟悉實驗儀器裝置,調出激光通過光柵的衍射圖像,光柵鍍膜面應向著光屏。 (2) 調節光柵到光屏之間的距離,使該距離盡量大的同時,能觀察到±1級衍射光斑。
(3) 調節激光平行於光具座,光柵平面和光屏垂直於光具座。此時,±1級衍射光斑到中央亮斑的距離相等。 2、 拍攝照片
(1) 將數碼相機安裝到三腳架上,並連接電源適配器。 (2) 刪除相機中現有的全部圖像。(設置模式開關為播放,按MENU鍵,再按下移鍵選擇全部刪除,然後按FUNC./SET確認,按右移鍵選擇OK,再次按FUNC. /SET確認。)
(3) 旋轉模式轉盤到P檔;設置感光度ISO值為最低、驅動模式為自拍;關閉閃光燈()。
(4) 調節三腳架和鏡頭焦距,使相機與衍射光斑平齊,拍攝畫面略寬於±1級衍射光斑的間距,為了減少鏡頭成像的畸變,最好使用中焦拍攝。
(5) 半按快門完成聚焦,全按快門拍攝照片。 3、 測量數據
(1) 測量光柵到光屏之間的距離L:請單眼垂直向下觀察光柵(光屏)平面對齊哪個刻度。
(2) 測量±1級衍射光斑的間距D:用Photoshop打開剛才拍攝的照片,按住吸管工具可以更換為度量工具,用度量工具測量衍射光斑附近坐標紙上(幾個)厘米長度的距離,然後測量±1級衍射光斑的距離,通過比例換算,可得光斑的真實間距D。
(3) 改變鏡頭焦距,再次拍攝照片,測量下一組數據。
③ 光柵三維立體畫的用ps製作立體光柵圖片的方法
一、 調整圖像
1、 打開一幅設計好的分層圖像
2、 「圖像」菜單——圖像大小,解析度設為100.227像素/厘米,寬高自己定。
二、 光柵層製作
1、 新建圖層,隱藏其它圖層,通過導航器把圖像調到最大。
2、 選擇單列選框工具,在畫布上單擊;選擇鉛筆工具(把鉛筆工具筆頭放到8、9個像素),在選區上單擊。
3、 按Ctrl+Alt點右方向鍵7次,放開Ctrl+Alt鍵再點一次右方向鍵。
4、 選擇矩形選框工具、框選7個黑色,1個透明、寬度為8個像素的矩形區域。從編輯菜單里選擇定義圖案,點好。
5、 清空當前圖層:全選——刪除——取消選擇(Ctrl+D)
6、 編輯——填充,使用圖案,自定圖案:選擇最後一個自定的圖案,點好——隱藏光柵層。
三、 得到8個相似的圖像
1、 選擇一個需要做立體的圖層(除中景以外的其它圖層)
2、 復制一個副本(Ctrl+J),選擇移動工具,點左方向鍵移動10次(具體移動次數參照移動次數表)
3、 再復制、再移動(移動次數相同),循環操作,共復制移動7個圖像(復制7個,加原來的一個,共8個圖像)
四、 分割排列圖像
1、 選擇原圖層,隱藏其它圖層,載入光柵層選區(按著Ctrl單擊光柵層),選擇矩形選框工具。
2、 按刪除鍵(Delete)刪除,按左方向鍵一次,選擇上一層。
3、 繼續刪除,循環操作,直到分割完其它復制的圖層,取消選擇(Ctrl+D)。
五、 拼合圖像:合並可見圖層(Ctrl+Shift+E)。
六、 至此,一個圖層的立體操作完成。其它需要做立體的圖層,同理按照上述步驟製作。只是移動次數與方向有所不同。
七、 所有圖層都製作完成以後,把光柵層刪除。
④ 5.如何在Photoshop實現光柵文件的裁剪與拼接有哪些要求注意的細節
模糊的問題我只能模糊來回答了 光柵文件其實也就是點陣圖了,裁剪就根據你的自己的要求利用裁剪工具自由裁剪,而拼接就有幾個注意點拼接要注意物品的接縫和環境色的調配,物品接縫時,可以將一張圖片的透明度調至50%左右,拼接好以後再將透明度跳回,這樣拼接的容易。物品接縫拼接好後兩張圖片的連接處會有很明顯的線條,這樣可以將上面圖層的圖片邊緣羽化,或用橡皮擦(將橡皮擦的流量和不透明度適當調節)將邊沿變淡。看起來是過度過去的,不生硬。然後將圖片的顏色進行調試,顏色調試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就整體調,圖片的環境色都很接近後,開始後期的細節調試。後期可以圈選或用修補工具細細的修。注意點明確以後就看你工具的運用了,關鍵還是自己的琢磨
⑤ 光柵常數d等於多少!
光柵常數d計算公式:
以公式來描述,當衍射角θm滿足關系dsinθm/λ=|m|時發生干涉加強現象,這里d為狹縫間距,即光柵常數,m是一個整數,取值為0,±1,±2,……。這種干涉加強點稱為衍射極大。因此,衍射光將在衍射角為θm時取得極大,即:
光柵常數定義:
光柵常數,是光柵兩刻線之間的距離,用d表示,是光柵的重要參數。通常所講的衍射光柵是基於夫琅禾費多縫衍射效應工作的。描述光柵結構與光的入射角和衍射角之間關系的公式叫「光柵方程」。
⑥ 如圖,這是一個物理光學問題,解答中的d所代表的物理量我覺得是光柵常數,怎麼求d,求過程
光柵常數d=1mm/500=0.002mm=2000nm
垂直照射的光柵方程,d*sinθ=mλ,第一級就是m=1,
那麼,θ=arcsin【λ/d】,
白光的波長范圍是400nm--760nm,
代入數據可以求得,θ在11.5度--22.3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