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軟體 » ps旭日旗圖片
擴展閱讀
手機傳電腦圖片在哪裡 2025-05-22 08:17:23

ps旭日旗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15 14:54:13

Ⅰ 日本是個怎樣的國家

愛國與排外完全是兩碼事

二樓的 我很看不起你

日本 譽稱 櫻花之國
國旗 太陽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白色。旗面上一輪紅日居中,輝映著白色的旗面。日本國一詞意即「日出之國」。傳說日本是天照大神創造的,而天皇就是天照大神的子孫。
軍旗 旭日旗:白底紅日紅色16道光芒線的「旭日旗」,平時在前部桅桿升起稱為艦旗,海戰時在後部桅桿升起稱戰斗旗。
國徽 圓形繪有16瓣黃色的菊花瓣(本是皇室御用紋章上的圖日本國旗案)
國歌 《君之代》 。
國花 菊花(日本皇室定);櫻花(日本大眾所認可)。
國鳥 綠雉 。
國石 水晶。
現任天皇 第125代天皇明仁(1933年12月23日—,年號「平成」):1989年即位,日本人仍有用天皇年號紀年的習慣。
皇後:正田美智子(1934年10月20日 - ),日本有婚後夫妻合為一姓的習慣,讓女性改為夫姓。
現任內閣總理大臣:(首相)麻生太郎。
舊名 倭國(《山海經》倭屬燕,古代代稱)、東洋、東灜、扶桑。
面積 377,835 平方千米;(第60名)。
人口 1.2777億人;截至日本總務省2008年1月1日估計,其中男性為6233萬人;女性為6542萬人。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日本總人口21%。日本人口增長率近年來不斷下降,現已降至0.15%。人口老齡化問題進一步加劇。日本的家庭規模正日趨縮小。每戶家庭的平均人口數為2.6人,為歷年最低紀錄。
人口密度 337人每平方千米(第30名)。
民族 主要民族為和族;北海道地區約有2.4萬阿伊努族人。
語言 通用日語、英語、中文(少數人);北海道地區有少量人會阿伊努語。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制。
宗教 主要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別占宗教人口的49.6%和44.8%。
貨幣 日元。
首都 東京(とうきょう)(Tokyo)。
最大城市 東京;人口3530萬(截至2005年6月)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日本最大的城市,1月平均氣溫3℃,8月氣溫為25℃。
建國紀念日 2月11日。
建國年份 公元前六六零年。
人類發展指數 世界排名第七位;指數:0.949
加入聯合國的日期:1956年12月18日。
[編輯本段]國名由來
日本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陽之本」,即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時也被稱為太陽之國。
早於日本與中國接觸前,日本人稱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為「やまと」和「ひのもと」,意思就是太陽之本。
而在中國的三國時期,中國人使用倭去代表日本。由於「倭」字有「矮」的意思,因此在漢字傳入日本以後,日本人於日語中同音(わ)的「和」去代替。並用漢字「大和」去表寫日語的やまと,並用「日本」表寫ひのもと。後來日語中轉用音讀去讀「日本」,轉變成今日日語中常用的にほん(Nihon)和にっぽん(Nippon)。
「日本」一稱遲至公元7世紀末才在中國出現。《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記載日本人由於不喜歡「倭國」的名稱,因此將國家的名字改作「日本」。而在公元8世紀的《史記正義》中又有另一說法,指武則天命令日本將國名改作「日本」。
現代日本的正式名字為「日本國」(日本國 にほんこく),是世上少數沒有「長寫」名字的國家。在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日本的正式名字為大日本帝國(大日本帝國 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而在二次大戰後,在新的憲法中,改成現今的名字。
雖然日本國內絕大多數使用日語的情況也是用「日本」去稱呼自國,但是近年也有使用由英文「Japan」轉寫的「ジャパン」,甚至從「Cipangu」轉寫而成的「ジパング」來代表日本,從而製造外來語的效果,尤其常見於廣告及品牌的命名。
除了日本和大和外,古時日本也有其他的日語稱號。例如大八州(おおやしま、Ōyashima)(由日本神話中由伊邪那美和伊奘諾尊所創的八個島)、八島(やしま、Yashima)、扶桑(ふそう、Fusō)、瑞穂(みずほ、Mizuho)、敷島(しきしま、Shikishima)、秋津島(あきつしま、Akitsushima)等。
[編輯本段]地理
1、地理位置
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端,屬於亞洲,是一個四面臨海的島國,自東北向西南呈弧狀延伸。東部和南部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
2、面積和地區劃分
日本相當於雲南省
雲南省的總面積為39.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4.1%。
日本國土面積為: 377748平方公里
國土的總面積:包括各小島在內,共計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積374,74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091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於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陸地面積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與俄羅斯存在「北方四島」(俄方名為「南千島群島」)領土爭端,與韓國存在竹島(韓方名為「獨島」)領土爭端。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全國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區。富士山是全國的最高峰是活火山,海拔3776米。溫泉遍布全國各地。境內河流流程短水能資源豐富,最長的信濃川長約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積672.8平方公里。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兩季多台風,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達4000毫米以上。
3、地形、地勢
日本境內多山,山地成脊狀分布於日本的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割為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 日本位於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活動頻繁,給當地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麻煩。全國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區。因此才有火山地震之邦之說.富士山是全國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在火山分布地區,景色優美,溫泉資源豐富,成為著名的觀光療養地。
4、河流、平原、湖泊
日本的河流大多發源於中部山地,向東西兩側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於日本東西狹窄,加之山勢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風季節,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為此,日本修築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庫,用於防洪。河水廣泛用於生活用水、農業和工業用水、水力發電。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帶,多為沖積平原,規模較小,較大的平原有關東平原、石狩平原、越後平原、濃尾平原、十勝平原等。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積672.8平方公里。
5、海岸線和海洋
日本海岸線全長33889公里。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其海岸線十分復雜。西部日本海一側多懸崖峭壁,港口稀少,東部太平洋一側多入海口,形成許多天然良港。
在東部太平洋一側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環繞、東北部形成千島寒流(親潮),西部日本海一側是對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成為天然漁場。 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兩季多台風,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達4000毫米以上。近年,導致海水升溫的厄爾尼諾現象也對日本產生影響,主要是梅雨持續時間延長,容易形成冷夏和暖冬。
6、地貌地質
從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為西太平洋島弧-海岸山脈-海溝組合的一部分。全國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由於平原較少,日本很多山上都種植農作物,最大的平原為關東平原。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國都時常會發生火山活動。嚴重的地震則每一個世紀都會發生幾次;近年發生的阪神大地震、新舄縣中越地震都是芮氏地震規模6級以上的強震,受到世界各國關注。日本的溫泉很多,並且已經發展成為旅遊景點。
由於日本的島嶼呈北東向延伸得很長,南北跨越緯度約20度,因此有許多種氣候類型。氣候類型大部分是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的九州島、四國、琉球群島(歸屬存在爭議)有副熱帶季風氣候。北部的島嶼夏天溫暖,冬天則十分漫長、寒冷,還時常有大量降雪。而中西部地區則冬天比較乾燥,很少下雪,夏天潮濕。
日本是島國,又深受黑潮影響,海洋性氣候顯著,櫻花很美。
7、日本氣候
日本深受黑潮、親潮等洋流影響,海洋性氣候明顯,一年四季溫差很小。日本大部分國土屬溫帶氣候,但由於日本的島嶼自西南向東北延伸得很長,南北跨越緯度約20度,因此全國各地的氣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可分為六個氣候區,分別是:
北海道氣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響,降雨量較日本其他地方為少。夏季短暫且涼爽;冬季漫長而寒冷。
日本海側氣候:范圍為本州島西部海岸地區。冬季受西伯利亞高氣壓所控制,吹西北風。同時由於暖流對馬海流在冬季通過日本海而帶來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較少,有時因焚風而會出現異常高溫。
中央高地氣候:典型的內陸性氣候。冬寒夏涼。冬季與夏季及晝夜之間溫差很大。降雨量少
太平洋側氣候:包括了本州東海岸、南四國和九州大部分地區。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梅雨強台風多。冬季則降雪較少。
瀨戶內海式氣候:包括了山陽地方、北四國、近畿與九州局部地區。這里天氣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時遭受旱災之苦。
南西諸島氣候:范圍為琉球群島。這里屬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風吹襲。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側地區冬季的降雪;6、7月(沖繩、奄美為5、6月)間連綿不斷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台風。日本有記載的最高溫度紀錄是40.9度,於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縣熊谷市和岐阜縣多治見市測得;有記載的最低溫度紀錄是-41度,於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測得。
[編輯本段]簡史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公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日本的都、道、府、縣是平行的一級行政區,直屬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縣都擁有自治權。下設市、町、村。其辦事機構稱為「廳」,即「都廳」、「道廳」、「府廳」、「縣廳」,行政長官稱為「知事」。每個都、道、府、縣下設若干個市、町(相當於中國的鎮)、村。其辦事機構稱「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長官稱為「市長」、「町長」、「村長」。
日本被劃分為47個一級行政區:1都,1道,2府,43縣。
首都:東京都【東京(とうきょう)】(Tokyo),位於本州關東平原南端,下轄23個特別區、27個市、5個町、8個村以及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總面積2155平方公里,人口1254萬。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天皇由京都遷居至此,改江戶為東京,這里成為日本國的首都。1943年,日本政府頒布法令,將東京市改為東京都,擴大了它的管轄范圍。

Ⅱ 日本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裝備的旭日旗不一樣那麼2戰日本陸軍裝備的旭日旗是幾條線

日本軍旗旭日旗按圖案不同可分為三種——

陸自旭日旗:底色金色,8道紅色光芒,為日本陸上自衛隊使用。

ps:本回答不含任何政治反動立場,純粹科普目的。度娘不要誤刪,如被無腦反日憤青謾罵一定舉報!!!!!

Ⅲ 南京師范大學在校園活動時懸掛什麼旗遭到學生的強烈反對

南京師范大學在校園活動時懸掛該國國旗遭到學生的強烈反對,據了解是因為當時學校要開展學習國籍文化知識的活動,那麼負責日本國際文化的這模塊的學生將原本要懸掛的旭日旗與該國國旗弄混了,錯誤地把該國國旗懸掛在活動上了,這才引起了此番熱議,事後當時學生已經及時出現道歉並解釋出現此問題的原因,所以才會有這件事情。

最後就是在涉及自己的知識盲區時,一定不要模稜兩可,尤其是在這種有很大影響力的事情,一定要慎重,多多詢問別人,這樣才不會鬧出這樣的笑話,原本懸掛旭日旗,結果懸掛成該國國旗,這樣的影響說實話還是蠻大的,大家對待這樣的事情還是應該要慎重,不確定的事情大家就確定了之後再去做,這樣對於自己對於其他人來說都是好的。

Ⅳ 求日本二戰時期旭日旗圖片,

旭日旗

Ⅳ 在中國網路使用旭日旗圖片屬於違法

不屬於,中國沒有相關法律規定不能使用旭日旗圖片,但是會遭到道德譴責,因為旭日旗一般被認為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對於曾經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躪的許多亞洲國家人民來說,意味著災難和屈辱。

在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中,日軍士兵燒殺掠奪的場面往往伴有「旭日旗」。「旭日旗」被視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就像納粹符號一樣,受到國際上愛好和平人士的抵制。



(5)ps旭日旗圖片擴展閱讀

2014年9月6日晚,在第二十八屆泰山國際登山節上,一名據稱來自天津的30歲左右男子,穿著印有「大日本帝國海軍」字樣的T恤衫登山,被民眾包圍,有群眾憤怒地將其T恤扒掉。

該男子卻稱自己從小在日本長大,在日本就是這樣穿,在其他地方穿都沒問題,唯獨在泰安穿怎麼就不行了。執勤民警為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將其帶離現場。

有網友對該男子行為表示憤慨,稱其所穿衣物系日本軍國主義的標志,作為受害國的人民今天容忍了他,明天可能會有更多這樣的人;更有網友直接表示:你可以試試去以色列穿個有納粹標志的背心,看有什麼結果。

Ⅵ 趙薇為什麼要穿日本軍旗裝

謹代表個人意見.

1.她的知識真得沒有達到明白那種旗子是日本軍旗的程度.
2.趙薇性格問題,大大咧咧,沒心眼兒,不像章子怡那樣會處事.問題出現後處理不得當.

PS在軍旗裝之前,我相信也有很多和趙薇一樣不知道那種旗子的人.

Ⅶ 誰給我二戰時期各主要同盟國和軸心國國旗圖片和名稱,有好評,

同盟國

義大利:三色旗吧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