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多少種瓜類圖解
「瓜」指的是蔓生植物所結的球形或橢圓形子實,有蔬瓜、果瓜之分。有時也指形狀如瓜的飾物、儀仗、兵器之類的器物。列舉一些比較常見的吧木 絲瓜 倭瓜梨瓜 瓠瓜木瓜 涼瓜 方瓜筍瓜番瓜 厑瓜 吊瓜胡瓜黑瓜 金瓜醬瓜節瓜涼瓜 坐瓜 小瓜 脆瓜 嫩瓜 蜜瓜面瓜秋瓜 乳瓜 土瓜糖瓜匏瓜葫蘆瓜佛手瓜白蘭瓜醬包瓜哈密瓜黃金瓜六月瓜辣椒瓜尼加拉瓜咁各離瓜
西瓜 甜瓜瓜 南 香瓜黃瓜瓜 青瓜菜瓜 地瓜冬瓜 北瓜白瓜苦瓜
真心為你答題,只願一起學習。你若有哪裡不明白的,可以繼續在這里向我繼續追問,望採納。
㈡ 西瓜種類到底分有多少種
香味西瓜 由河南農大研製培育成功的「香味西瓜」,皮薄肉厚,比一般西瓜甜4~6倍,放在屋裡香氣襲人,有「瓜中之後」的美稱。
兩熟西瓜 兩熟西瓜的第一茬瓜上市比普通西瓜早,第二茬瓜上市又比普通西瓜遲,恰恰處在貨源緊缺的時候,所以經濟效益較高。
迷你西瓜 日本市場上推出的一種西瓜,用一隻手掌就可托起,重約l.5~2千克,肉為紅色,皮超薄,汁多而甜,最適合小家庭食用。
無籽西瓜 無籽西瓜平均每隻重3~3.5千克,平均畝產2250千克左右,是目前國內出口量較大的品種之一,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
酒味西瓜 出自美國園藝師的「酒味西瓜」,培育方法十分特別,用一根燈芯,一端浸在美酒里,另一端接在瓜藤的切口上,並用石膏封牢,當西瓜成熟後,酒香撲鼻,別有風味。
方形西瓜 「方形西瓜」的培育方法是,趁西瓜剛剛結出果實,便把西瓜置於方形的模殼中,成熟後即呈正方體。
橡皮西瓜 河南中牟縣農技人員利用8年時間培育出的「橡皮西瓜」,具有耐貯存、耐運輸等優點,這種西瓜在室內自然條件下存放3個月不變質,長途運輸2000多公里不破爛。
什錦西瓜 美國阿肯色州栽培的「什錦西瓜」,最重的達90千克,成熟後肉色有3種,含糖量比普通西瓜高3~5倍,素有「西瓜大王」之美譽。
奶味西瓜 這是我國西瓜育種專家鄭宜興培育成功的組合雜味新品種,現已定名為荊雜512,屬大果型品種,味特甜,具有牛奶香味。
上架西瓜 江蘇南京大廠區葛塘新村蔬菜科技站培育的「上架西瓜」,採用搭架種植方式,瓜早熟,產量比普通西瓜高出1倍。
耐貯西瓜 泰國有一種西瓜,瓜皮堅硬,具有熟透不倒瓤、貯放不湯化等特點,在室內自然貯放,可從8月份放到春節,鮮甜不變。
西瓜論品種可分為三類:
可分為三類:普通西瓜、瓜子瓜、小西瓜
論種子又可分為四種:
大籽類型100克--150克.中籽類型40克--60克.小籽類型20克--25克.子瓜類型150克--200克.
普通西瓜主要是買來吃;
瓜子瓜主要晾瓜子賣;
小西瓜用來觀賞.
西瓜的品種很多,開始由日本、我國台灣省、韓國等地引進。近幾年國內有關單位培育了一批品種,其生產性能和果實性狀及品質接近引進品種,現介紹幾個目前應用較多的品種,供各地選用時參考。
2.1 紅小玉
湖南省瓜類研究所育成的一代雜交新品種。生長勢較強,可以連續結果,果形稍大,單瓜重約2.0Kg,1株可結3~5個瓜。果實圓形,具綠色條帶,外觀漂亮,皮薄,果肉紅色,含糖量13%以上,果肉細、無渣,種子少。自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約需35天。該品種1999年在北京市大興縣第12屆西瓜節上獲新品種獎。目前在上海市南匯縣、浙江省加善縣有一定栽培面積。
2.2 春光
合肥華夏西瓜甜瓜科學研究所育成的雜交一代新品種。果實長橢圓形,鮮綠色覆有細條帶,單瓜重2.0~2.5kg,果形周整,不變形、不空心,果肉粉紅色,肉質細嫩,含糖量13%,梯度小,風味極佳。果皮薄,僅2~3mm,具有彈性,不易裂果,耐貯運性好。植株生長穩健,低溫下伸長性好,在早春不良條件下雌、雄花分化正常,坐果性好,易栽培。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早期約35天,中期約30天,目前在滬郊、浙江加善縣有較大面積栽培。
2.3 陽春
合肥華夏西瓜甜瓜科學研究所育成的雜交一代新品種。果實高圓形,皮色翠綠覆有墨綠色條帶,外形美觀,果肉金黃色,鮮艷,肉質細嫩,爽口多計,中心部含糖量12%-13%,梯度小,風味佳,品質上等。植株生長強健,耐病,抗逆性強,在低溫弱光下生長正常,易坐果,單株結果數多,單瓜重約2kg,極早熟,適於大棚早熟覆蓋栽培。
2.4 黃小玉 H
湖南省瓜類研究所育成的一代雜交新品種。果實高圓形,單瓜重2kg左右。果皮厚約3mm,不裂果,果肉金黃色略深,含糖量12%~13%,肉質細,纖維少,籽少,品質極佳。抗病性強,易坐果,極早熟,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約26天。
2.5 特小鳳
台灣農友種苗公司育成的雜交一代新品種。極早熟小果型品種,果實圓至高圓形,果形整齊,具墨綠色條帶,果肉晶黃色,肉質細嫩、脆爽,甜而多汁,含糖量12%左右,果形整齊,皮薄,較易裂果。耐低溫,適於秋、冬、春三季栽培,產量高,一般667m2產量1400Kg。
2.6 早春紅玉
由日本引進的雜交一代品種。1996年引入,2000年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該品種生長穩健,耐低溫弱光,適於大棚早春設施栽培。極早熟,主蔓5~6節出現第1朵雌花,雌花著生密,開花後在正常溫度22~25℃下成熟。果實圓至高圓形,單瓜重1.5~2.0 kg,果皮深綠色覆有墨綠色條帶,果皮薄約3mm,不耐貯運。果肉黃色,質細無渣,中心含糖量12%以上,口感極佳,產量較高,一般 667m2產2000Kg左右。
2.7 黑美人
台灣農友種苗公司育成的雜交一代品種,2000年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生長健壯,抗病,耐濕,夏季栽培表現突出。極早熟,主蔓6~7節出現第1雌花,雌花著生密,夏秋季開花至果實成熟僅需22天。果實長橢圓形,果皮黑色有不明顯條帶,單瓜重2~3kg,果皮薄而韌,極耐貯運。果肉鮮紅色,中心含糖量12%,最高可達14%,梯度小。最適於夏秋栽培。
其他栽培品種還有小蘭(台灣農友種苗公司)、那比特(韓國)、小天使(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小玉(廣州協力園藝研究所)、華晶5號(河南孟津縣西瓜協會)、俏美人(河北省蔬菜種苗中心)等。
3 保護設施種類、結構和性能
為防止小西瓜裂果,必須在設施保護條件下栽培,常用的為大棚(中棚)和小拱棚覆膜栽培。
㈢ 種子的種類都有哪些有無胚乳怎麼看
植物種子簡介 種子(seed)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體,它由胚珠經過傳粉受精形成。種子一般由種皮、胚和胚乳3部分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種子只有種皮和胚兩部分。種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體棗胚得到母體的保護,並象哺乳動物的胎兒那樣得到充足的養料。種子還有種種適於傳播或抵抗不良條件的結構,為植物的種族延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統發育過程中種子植物能夠代替蕨類植物取得優勢地位。種子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葯用(如杏仁)、調味(如胡椒)、飲料(如咖啡、可可)等都來自種子。 種子的形態 種子的大小形狀,顏色因種類不同而異。椰子的種子很大,油菜、芝麻的種子較小,而煙草、馬齒莧、蘭科植物的種子則更小。蠶豆、菜豆為腎臟形,豌豆、龍眼為圓球狀;花生為橢圓形;瓜類的種子多為扁圓形。顏色以褐色和黑色較多,但也有其他顏色,例如豆類種子就有黑、紅、綠、黃、白等色。種子表面有的光滑發亮、也有的暗淡或粗糙。造成表面粗糙的原因是由於表面有穴、溝、網紋、條紋、突起、棱脊等雕紋的結果。有些還可看到種子成熟後自珠柄上脫落留下的斑痕棗種臍和珠孔。有的種子還具有翅、冠毛、刺、芒和毛等附屬物,這些都有助於種子的傳播。種子體積的大小差異很大,一個帶著內果皮的椰子種子,可以達幾千克重,而葯用植物馬齒莧種子的千粒重只有0.13克,寄生的高等植物列當種子更小,千粒重僅在0.0029-0.0049克之間。 種子大小的差異懸殊,各有其生物學上的意義。例如椰子的種子很大,每株結實數量有限,由於種子極易萌發,種子內又富含液體胚乳,營養充足,這樣就可得到「重點保證」。而那些體積極小的種子,則以多取勝,雖然它們只有占總數很少的種子能夠萌發,但仍可產生大量後代。許多一年生雜草植物,就是以這種方式進行大量繁殖的。 種子的結構 種皮:由珠被發育而來,具保護胚與胚乳的功能。裸子植物的種皮由明顯的3層組成。外層和內層為肉質層,中層為石質層。 被子植物的種皮結構多種多樣,如花生、桃、杏等種子外面有堅硬的果皮,因而種皮結構簡單,薄如紙狀;小麥、玉米、水稻、萵苣的種子,果皮與種皮癒合,種子成熟時種皮被擠壓而緊貼於果皮的內層;有些豆科植物和棉花的種子具有堅硬的種皮,種皮的表皮下有柵欄狀的厚壁組織細胞層,表皮上有厚的角質膜。有些豆類種子由於角質膜過厚形成「硬實」,不易萌發。棉籽的表皮上有大量的表皮毛,就是棉纖維。番茄和石榴種子的種皮,外圍組織或表皮細胞肉質化。蕃茄種皮的表皮細胞柔軟透明呈膠質狀,並有刺突起。石榴種皮的表皮細胞伸展很長成為細線狀。細胞液中含有糖分可供食用;荔枝、龍眼的種子可食部分與石榴不同,是由假種皮肉質化而成,假種皮是由珠柄組織凸起包圍種子而形成。 種皮的結構與種子休眠密切相關。有的植物種皮中含有萌發抑制劑,因此除掉這類植物種皮,對種子萌發有刺激效應。 胚 由受精卵發育形成。發育完全的胚由胚芽、胚軸、子葉和胚根組成。裸子植物的胚都是沿著種子的中央縱軸排列,不同種類種子的胚之間唯一不同的是子葉數目,變動在1-18個之間。但常見的子葉數目為兩個,如蘇鐵、銀杏、紅豆杉、香榧、紅杉、買麻藤和麻黃等。 被子植物胚的形狀極為多樣,橢圓形、長柱形或程度不同的彎曲形、馬蹄形、螺旋形等等。盡管胚的形狀如此不同,但它在種子中的位置總是固定的,一般胚根都朝向珠孔。 胚的子葉也多種多樣,有細長的、扁平的,有的含大量儲藏物質而肥厚呈肉質,如花生、菜豆,也有的成薄薄的片狀如蓖麻。有的子葉與真葉相似,具有鋸齒狀的邊緣,也有的在種子內部呈多次折疊如棉花。 胚乳 裸子植物胚乳是單倍體的雌配子體,一般都比較發達,多儲藏澱粉或脂肪,也有的含有糊粉粒。胚乳一般為淡黃色,少數為白色,銀杏成熟的種子中胚乳呈綠色。 絕大多數的被子植物在種子發育過程中都有胚乳形成,但在成熟種子中有的種類不具或只具很少的胚乳,這是由於它們的胚乳在發育過程中被胚分解吸收了。一般常把成熟的種子分為有胚乳種子和無胚乳種子兩大類。 在無胚乳種子中胚很大,胚體各部分,特別是在子葉中儲有大量營養物質。在有胚乳種子中胚與胚乳的大小比例在各類植物中有著很大不同。 不同植物種子中的胚乳的壽命,數量以及儲藏物質的種類都有很大不同。胚乳中最普通的儲藏物質是澱粉、蛋白質和脂肪。還有碳水化合物,如甘露糖和半纖維素可以沉積在細胞壁上,如咖啡、柿子、海棗等就是以這種方式貯存養料。含澱粉的胚乳常常是沒有生命的,如燈心草科、莎草科、禾本科、蓼科、石竹科中含澱粉的胚乳細胞成熟後細胞核退化;而在百合科、石蒜科、萱草屬、蓖麻屬和胡蘿卜屬中含澱粉的胚乳細胞是有生命的。 一般情況下,在胚和胚乳發育的過程中,胚囊體積不斷地擴大,以致胚囊外的珠心組織受到破壞,最後為胚和胚乳所吸收。所以在成熟的種子中沒有珠心組織。但有些植物在種子發育過程中珠心組織保留下來,並儲藏養料形成外胚乳。菠菜、甜菜、咖啡的成熟種子具有外胚乳。胡椒、姜的成熟種子兼有胚乳和外胚乳。
㈣ 蔬菜瓜類有哪些
蔬菜瓜類:黃瓜、南瓜、西葫蘆、筍瓜、冬瓜、瓠瓜、甜瓜、絲瓜、苦瓜、佛手瓜。
1、黃瓜
中國各地普遍栽培,且許多地區均有溫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現廣泛種植於溫帶和熱帶地區,黃瓜為中國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
㈤ 瓜有哪些品種
瓜的品種有:
1、西瓜。
中國各地栽培,品種甚多,外果皮、果肉及種子形式多樣,以新疆、甘肅蘭州、山東德州、江蘇東台等地最為有名。其原種可能來自非洲,久已廣泛栽培於世界熱帶到溫帶,金、元時始傳入中國。
2、哈密瓜。
哈密瓜主產於吐哈盆地,它形態各異,風味獨特,瓜肉肥厚,清脆爽口。哈密瓜營養豐富,含糖量最高達21%。哈密的甜瓜在東漢永平年間就成為進貢的異瓜種了。至清代,被哈密王作為貢品,受康熙賞賜而得名哈密瓜。
3、甜瓜。
中國各地廣泛栽培。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也廣泛栽培。甜瓜為中國最早利用為果品的瓜類,因本種栽培悠久,品種繁多,果實形狀、色澤、大小和味道也因品種而異,園藝上分為數十個品系。
4、香瓜。
香瓜,葫蘆科植物的果實肉質,具多室及多種子,和漿果很像,但是這些果實的花托與外果皮癒合,常形成厚厚的外皮,在分類上特別稱之為「瓠果」,香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5、白蘭瓜。
又名蘭州蜜瓜,原名華萊士,原產於美國。白蘭瓜一般重量為1.5-2公斤,皮厚瓜甜,汁豐肉嫩。在中國,白蘭瓜是從美國引入此栽培種,成為蘭州的特產。以蘭州市城關區青白石鄉的產品最為有名。
㈥ 中國蔬菜瓜類有幾種
黃瓜、西葫蘆、茄瓜、絲瓜、苦瓜
㈦ 看上去同黃瓜籽差不多的是什麼種子,
和黃瓜的種子非常相似的種子有香瓜種子,它們之間形狀,大小,質量都十分的相近,一般專業的人員也難以鑒別。
而菜瓜種子和其他瓜類種子在大小上是可以輕易區別的。只有香瓜的種子,以及某些甜瓜品種的種子與之相似。但是還是有辦法鑒別的,就是看種子的飽滿度,黃瓜種子相比之下顯得瘦弱一些,甜瓜類種子會更加的光滑飽滿。
㈧ 這是什麼瓜的種子
有點像絲瓜種子!但太飽滿~!
絲瓜又稱吊瓜,原產於海洋,明代引種到我國,成為人們常吃的蔬菜,絲瓜的葯用價值很高,全面都可入葯。絲瓜所含各類營養在瓜類食物中較高,所含皂甙類物質、絲瓜苦味質、黏液質、木膠、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擾素等特殊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㈨ 西瓜上的種子像什麼
西瓜的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種皮堅硬,其內有一層膜狀的內種皮。胚由子葉和胚組成,子葉肥大,貯藏大量的養分。
西瓜的種子扁平,種子形狀呈寬卵圓形或矩形,具有喙和眼點。種皮表面平滑或有裂紋,有的具有黑色麻點或邊緣具黑斑,分為臍點部黑斑、縫合線黑斑和全部具褐色斑點。種皮的色澤變化很大,可分為白、黃褐、褐、深褐、黑、紅、淡綠等,不同品種的種皮色澤與深淺均有差異。
西瓜種子的大小差異懸殊。根據對國家西瓜甜瓜種質資源中期庫內800份西瓜種質的種子調查表明:大粒種子每粒重達200mg以上,而小粒種子只有10mg左右,其縱徑范圍為4.5~16.7mm,橫徑為2.7~12.0mm,厚度為1.6~3.6mm,種子千粒重多在20.0~200.0g之間。根據種子大小可將西瓜品種分為大籽型品種和小籽型品種。中國各地的傳統地方品種多數為大籽型品種,種子千粒重在77~105g之間;東亞生態地理型品種的種子多數為小籽品種,種子千粒重在33.5~55g之間;各地的籽瓜(打瓜)品種的種子最大,千粒重可達250g以上。
種胚的飽滿程度和種子內貯藏養分的多少與其種子發芽和幼苗初期生長密切相關。小籽型品種的種胚比率較高(55.5%~60.4%),大籽型品種種子的種皮較厚,種胚比率較低(40.9%~51.1%),但大籽種胚的絕對重量較高,因此,其種子的出苗率高、幼苗也較大而粗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