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比較多少課件
《比比誰高》使幼體驗高快樂幼測量定興趣認識基礎理解操作首尾相接測量嘗試運用種測量技能探索測量新解決遇難題
目標:
1.自由探索進步理解首尾相接測量培養幼觀察能力、操作能力
2.體驗種測量工具測量同結能認真作記錄並能用確語言表述測量結
3.喜歡參與測量樂意運用所知識解決所碰問題
2. 比較大小幼兒園數學題有哪些
幼兒園比大小的數學題有無數個。如果附上自然數的條件的話,如下:
0<1,1<2,2<3,3<4,4<5,5<6,6<7,7<8,8<9
9>8,8>7,7>6,6>5,5>4,4>3,3>2,2>1,1>0
可分為質數、合數、1和0。
1、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這兩個因數的自然數叫做質數。也稱作素數。
2、合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其它的因數的自然數叫做合數。
3、1:只有1個因數。它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4、當然0不能計算因數,和1一樣,也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3.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數,比較多少》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會正確進行「多、少」的比較。掌握比的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比較多個物體的多少。掌握自己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准備: 教學課件及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1、多媒體課件展示小豬、小兔蓋蓋房子的情境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用所看到的動畫內容講小故事給同學們聽,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 2、談話導入: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麼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觀察動畫處,組內交流。說一說動畫片里的故事都講了什麼? 小組交流:有4個蘿卜、3個蘋果、4隻小兔、3隻小豬、4根木頭、4隻小凳……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同樣多」 ⑴、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有多少呢?(學生數一數) ⑵、問:小免去搬磚,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麼知道的?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嗎 ⑶、問: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怎麼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4=4學生書空並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 ⑷、學生動腦筋:看看,動畫片里還有什麼和什麼「同樣多」? ⑸、動手操作:學生用學具袋中的物品擺「同樣多」的物品 比如說:圓片和三角形
4. 幼兒園大班比較多少 大於號 小於號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大於號和小於號 設計思路 根據大班幼兒的特點,我在幼兒已經認識「+」、「一」和「=」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認識「>」和「」和「」、「」、「」、「」。 (1)出示兩幅圖片(圖一、圖二),幼兒說出其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8和6),並引導幼兒對這兩個數字進行比較,說出8大6小。 (2)教師:我們可以在8和6之間放一個符號,這樣大家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能放「=」嗎?引導幼兒認識「>」。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表示前邊的數字比後邊的數大,初步理解「>」的含義,說出「8大於6」。 (3)出示兩盤水果,讓幼兒說出其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7和5),啟發、引導幼兒說出「7大於5」。 3.認識「
5. 大班幼兒數學比較多少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自己探索兩組物體(5個以內)的多少。
2、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
3、樂於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引導幼兒掌握重疊和對應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會比較兩組(5以內)物體的多少。
2、活動難點:幼兒自己嘗試找出比較物體多少的兩種方法。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超市游戲。(碗和勺子)
2、學具准備:超市游戲。(每人手中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
3、顏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組,每組不超過五個,用學具袋裝好。)
4、貓和老鼠頭飾若干。(各占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師幼互相問好,聽音樂走線。
2、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今天,老師買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個碗和五個勺子)
教師:請小朋友們幫老師看一下碗和勺子哪個多一些?哪個少一些?你是怎麼發現的呢?
(引導幼兒自己嘗試用重疊和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在幼兒發現了一種方法後,老師進行及時鼓勵與總結,並強調是用了什麼方法進行比較的;若幼兒沒有發現,教師要進行合適的引導。)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玩「超市游戲。」比較學具袋中的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哪種多一些?哪些種少一些?一樣多?
第二組:玩雪花片。比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種顏色多一些?哪種顏色少一些?一樣多?
4、集體游戲:貓捉老鼠。
教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放音樂《一隻小小老鼠》。)
每組8-10人,分別戴上貓和老鼠的頭飾。(每種頭飾不超過五個。)玩貓捉老鼠的游戲。當音樂停止時,要請幼兒說出自己組中貓和老鼠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小朋友們今天真棒!都學會了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重疊和對應。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小學具袋的門打開,把手中的學具寶寶一個一個裝進去,不要忘記把學具袋的門關上!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一下男孩和女孩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2、請幼兒回家後比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誰的多一些?誰的少一些?
6. 幼兒大班趣味數學《比多少》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幼兒教學不同於正常學齡兒童教學,他們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興趣持續時間都不如正常學齡兒童,因此幼兒教學的設計應更具操作性和趣味性,讓幼兒感覺自己不是在課堂上學習,而是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玩游戲。讓幼兒不玩中不知不覺的學習,即能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會有效的吸引幼兒注意力。 活動目標: 1. 感受操作活動的樂趣。 2. 在游戲中探索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兩組物體多少的技能。 活動重點、難點: 1. 比較多、少、一樣多 2. 學慣用一一對應的方法。 活動准備: 演示用教具: 1. 標有數字的小房子若干。 2. 毛絨玩具 4 個,藍球 4 個;帽子 4 頂。 3. 幼兒操作材料。印有 4 娃娃卡片紙(數量同幼兒一樣多)、棗每人 4 個,山楂每人 4 個。 4. 孩子坐成大半圓,桌子分成四組擺在後面。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兩組實物教幼兒學慣用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一樣多。 二、游戲 1. 送籃球: 演示提問:首先請出個娃娃客人(帶頭包飾的幼兒)站成一橫排。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客人,請客人按照從左到右擺成一橫排,再出示四個籃球,一一對應的擺在娃娃的前面,讓幼兒判斷兩組物體的多少。 2. 送毛絨玩具 演示提問:將 3 只玩具一一對應分給 4 個娃娃客人 師:娃娃和玩具一樣多嗎?讓幼兒說說兩組物體的數量關系,啟發幼兒說出娃娃多 1 個,玩具少了一份 3. 給娃娃客人戴帽子。 請一名幼兒為娃娃客人戴 1 頂帽子,一個對一個地放在娃娃的上面,比一比,娃娃和帽子是不是一樣多? 4. 為娃娃客人送食物 請小朋友把盆子中畫有 4 個娃娃客人的卡片拿出來,進行操作活動。 ( 1 )給娃娃客人分紅棗,把棗一個對一個地擺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棗是不是一樣多? ( 2 )為幼兒為娃娃客人分山楂,一個對一個地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山楂是不是一樣多? ( 3 )啟發幼兒說出娃娃多 1 個,山楂少 1 個。用什麼辦法使娃娃和山楂一樣多呢? 三、活動總結 我們今天 學會 了比較兩組物體一樣多的方法,我這里有許多小腳丫,我們班有許多小朋友,我們怎麼知道我班的小朋友和小腳丫是不是一樣多呢?孩子自由發表意見,進行操作。
7. 兩道數學題
1、設大班分到x個蘋果
1/3x=1/2(150-x)
所以x=90
所以大班分到90個蘋果
2、設甲堆煤x噸,則乙堆煤(140-x)噸
(140-x)-10=5/6(x-1/4x)
所以x=80
所以甲堆煤有80噸,乙堆煤有60噸
8. 幼兒園大班數學《2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說課稿 一、說教材內容及作用 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是在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的基礎上,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的新知識,是在比較大小的基礎上加深對數的大小的認識,為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奠定基礎,在整個數的學習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歷比較20以內兩位數大小的過程,掌握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培養抽象概括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養成用數學思維方法去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清楚地表述比較的方法 三、教法與學法 1、情境創設法,以情境激興趣。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設計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通過看猜一猜的學習方式去引入。 2、合作探究法,以合作促深化。 合作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方法,在小組中交流想法,互相啟發,使認識得到深化,知識得到鞏固,也能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游戲練習法,以練習促發展。 游戲活動是有目的的練習形式,使學生對知識進一步感知、理解、掌握、運用。 四、說教學過程: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1、復習導入新課。 通過對20以內數的順序的復習,通過談話引入對兩個數的大小的比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達到引入新課的目的。 2、新課教學。 第一階段:通過生活實物蘋果和餅乾的比較,讓學生加深對數的認識,再通過一對一的比較,讓學生明白誰多,誰少,引申出4比6小,6比4大。再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讓學生理解更加深刻,比較出4和6的大小。 第二階段:通過出示小明和小梅的對話課件,說出自己的年齡,讓學生們比較誰的年齡大,誰的年齡小,同樣通過一對一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多和少的比較。再請出任意兩位同學,說出自己的年齡,拿出相對應的數字卡片,兩位同學比較一下手中的數字大小,在實踐中理解數字的大小,逐漸訓練學生認識到按數的順序數,排在後面的數要大,排在前面的數要小的規律。 第三階段:通過出示小汽車的圖片,讓學生知道小汽車有4個座位,而現在有7個人想坐車,能坐下嘛?讓學生在比較4和7的大小的過程中明白,人多了,座位少了,坐不下這么多人,因此,7比4大,再普及乘座車輛不要超載的知識。 3、課堂練習。 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大和小,並能快速的比較出兩個數的大小。 4、課堂小結。 讓學生小結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課後練習。
9. 幼兒園比較大小的各種題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大的物體,會比較大小。 2、培養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活動准備: 1、課件-數學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狀的圖片,形狀標記、大小標記各若干個。 活動過程: 1、出示數學卡比較 教師:森林中大象和螞蟻是好朋友,大象和螞蟻雖然身材不一樣,但是他們互相幫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螞蟻坐在大象的背上開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螞蟻的身體和大象的身體比起來有什麼不同? (小螞蟻的身體小,大象的身體大) (2)誰來說一說這是什麼水果?(蘋果,草莓) 哪一個水果大呢?我們用圓圈把它畫出來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來玩了,小蜜蜂和小貓的身體誰更小呢? 我們用小圓點把他畫出來吧。 2、出示數學卡比較 媽媽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個更大一些呢?
10. 幼兒園大班數學比較多少,認識大於號,小於號或等於號
活動目標: 1.通過課件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