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15分鍾有1位女性死於宮頸癌,宮頸癌是什麼如何預防
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看看每15分鍾有1位女性死於宮頸癌,宮頸癌是什麼?如何預防?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每15分鍾有1位女性死於宮頸癌,宮頸癌是什麼?如何預防?
01
世界范圍內,每年有大約50萬新發病例和30萬婦女死亡病例。我國每年有新發病例15萬左右,並呈年輕化及上升趨勢。年輕婦女宮頸癌的發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
宮頸癌是唯一病因明確、可以早期進行預防的癌症。預防HPV感染是防治宮頸癌的主要途徑。
HPV與宮頸癌的關系及HPV 感染的特點
HPV 廣泛存在於人群中,40%的女性在性生活開始的前兩年內會感染上HPV,但是在被HPV 感染的第一年內有70%的病毒被體內的免疫系統自動清除,前兩年內則有90%的病毒被清除,三年後幾乎只有5%的病毒轉為持續感染,進而發展為宮頸癌。在HPV 持續感染的影響下,從宮頸癌前病變發展為宮頸癌的整個過程可能需要10-30 年。
子宮頸癌是我國成年婦女罹患率為最高的癌症,早期發現的話差不多可以百分之百的治癒,難就難在婦女本身是不會感覺到她已患有零期的癌症,因此要靠子宮頸細胞檢查。這當中最簡單最容易的大眾集體檢查方法,是子宮頸抹片檢查。但是抹片檢查的信賴度不是很高,幸好一般由正常子宮頸發展為零期癌至少要七年以上,零期癌進展到侵入癌也要十年,因此在這十多年中若有問題的病人,每年都做檢查,應該會找出病來,抹片檢查大概在零期癌之前會分為三種報告︰(一)正常或發炎;(二)低危險群;(三)高危險群。 對於後二者報告,我們還需以陰道鏡來檢查有問題的地方,甚至做切片檢查,其他的檢查方法也有做熒光反應及切片檢查。
02
宮頸癌可謂是紅顏女性的殺手,李媛媛、梅艷芳等美麗的女明星都是因宮頸癌而“香消玉殞”,這個疾病也是中國 15 歲至 44 歲女性中的第二大高發癌症,每年約有 13 萬新發病例。
每年, 中國的宮頸癌病例佔全球的 28% 以上。在全球范圍內, 平均每分鍾即檢查出一例新發病例,每兩分鍾就有一名女性死於宮頸癌。
我國每年新發宮頸癌人數約佔全球 12%,根據 2014 年 WHO 世界癌症報告顯示,2012 年,我國估計新增大約有 6.2 萬新發宮頸癌患者,總發病率為 9.4 / 10 萬人/年。雖然發病率較東亞地區及世界平均水平低,但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每年新發病人數量佔了全球的 12%。
雖然絕大多數癌症都找不到具體的病因,但是幸運的是宮頸癌找到了明確的病因。持續的高危病毒感染是導致宮頸鱗癌及其癌前病變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幾乎所有(>99.9%)病變中都有高危病毒感染。
HPV家族中的HPV16和18亞型與惡性腫瘤的發生最為密切,導致了70%以上的宮頸癌、80%的肛門癌、60%的陰道癌、40%的外陰癌。HPV 45和HPV 31則分別導致了5%和10%的宮頸癌。
原來宮頸癌是一種特殊的“傳染病”。是傳染病就好辦了,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就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人群易感性。三個環節必須同時存在,方能構成傳染病流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新的傳染不會發生,不可能形成流行。
如何預防傳染病?
方法也easy,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如何預防HPV感染和宮頸病變甚至宮頸癌?
一、定期檢查,篩查策略如下。
2016年1月,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發布了子宮頸癌的篩查和預防實踐指南(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157,ObstetGynecol.2016;127:185-7.),
1.強調了宮頸癌篩查應在21歲開始。不管女性第一次性生活發生在幾歲或有其他行為相關的危險因素,小於21歲的女性不做篩查,除外HIV感染女性。年輕女性如果出現HPV感染,而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在1-2年內依靠免疫系統清除病毒而不發生瘤變。比指南建議的時間更早的進行篩查可能會增加患者的焦慮、患病率和花費,並導致過度隨診。
2.21-29歲女性應行單獨細胞學檢查,每3年篩查一次,不必每年行宮頸癌的篩查。30歲以下女性不必行聯合檢查。30-65歲女性推薦每5年行細胞學和HPV聯合檢查;每3年單獨行細胞學檢查也是可行的,不必每年篩查。
3.對於既往篩查充分陰性且沒有CIN2(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2級)或更高級別病變的患者,65歲以後應停止各種形式的篩查。所謂既往篩查結果充分陰性被定義為,在過去10年間,連續3次細胞學陰性,或2次聯合篩查陰性,最近的一次檢查在5年之內。有CIN2、CIN3(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3級)和AIS(宮頸原位腺癌)病史的女性,應該在CIN2、CIN3和AIS自然消退或妥善治療後持續篩查20年,即使超過了65歲。
4.對於已行全子宮切除,且既往沒有CIN2或更高級別病變的女性,應停止常規的細胞學檢查和HPV檢測,且沒有任何理由重新開始。
5.有下列高危因素的女性,可能比常規篩查指南推薦的需要更頻繁的篩查,這是針對平均風險的女性:
1) HIV感染女性;2)免疫缺陷女性(例如接受實體器官移植者);3) 子宮內乙烯雌酚暴露女性;4)既往因CIN2,CIN3或癌治療女性。
聯合篩查結果異常的處理:
1.聯合檢查中細胞學ASCUS和HPV陰性女性,CIN3的風險很低,但其風險仍略微高於聯合篩查陰性女性,推薦3年內行聯合篩查。
2.30歲及以上女性,聯合篩查中細胞學檢查陰性HPV陽性女性,應依照下列兩種途徑之一進行處理:
(1)12個月內重復聯合篩查。如果重復的細胞學檢查為ASCUS或更高級別病變,或HPV仍為陽性,應建議患者行陰道鏡。否則,患者應3年內行聯合篩查。
(2)立即行HPV-16和HPV-18的HPV分型檢測。如果HPV-16和(或)HPV-18陽性,應直接行陰道鏡檢查。如果兩種HPV亞型檢測系陰性,應在12個月內重復聯合篩查,對其結果的處理參照2012ASCCP修正的異常宮頸癌篩查結果的管理指南。
二、發現宮頸疾病,及時治療。
HPV的致癌過程並非一步到位,而是由HPV感染——持續感染——癌前病變——癌症的時段通常十年左右,因此,只要女性有自我保健意識,定期做檢查,絕大多數可以預防,或者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及時治療,未雨綢繆,將宮頸癌阻斷在癌前階段的搖籃里。
三、HPV疫苗的接種:目前認為疫苗的保護率在70-80%以上。據估計,大約在全面接種疫苗20年後才會出現宮頸癌發病率的顯著下降。在這一天來臨之前,宮頸癌篩查依舊是預防宮頸癌的最佳方法,且篩查建議和HPV的接種狀態無關。
世界各國正在研究的HPV疫苗有目前最流行的只有三名成員,分別是:二價、四價和九價疫苗,“價”代表了疫苗可預防的病毒種類。
1、二價疫苗“Cervarix”
超過70%的宮頸癌都是由HPV16和HPV18這兩種病毒引起的!二價疫苗就可以預防由HPV16和HPV18型病變引起的宮頸癌。2016年7月,率先幸運獲准進入中國市場的就是二價疫苗——希瑞適。
2、四價疫苗
可以預防6、11、16、18型HPV。雖然HPV6和HPV11並不屬於宮頸癌高危型HPV病毒,它們卻是引起尖銳濕疣和外陰癌的“罪魁禍首”。四價疫苗“Gardasil”(佳達修)在2017年6月也進入了中國市場。
3、九價疫苗
針對HPV6、11、16、18、31、33、45、52、58九種亞型,據稱能預防90%的宮頸癌!九價疫苗目前還沒有獲准進入中國市場。
四、保持外陰清潔,避免感染。積極治療外陰炎、陰道炎等婦科炎症。
五、健康、和諧的性生活、避免多性伴,丈夫有同樣責任。
六、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已知的能夠增加HPV持續感染的因素包括:吸煙、免疫系統功能抑制和HIV病毒感染)有利於保持免疫力,預防癌症和疾病。
預防宮頸癌,看似簡單不?簡單!執行有難度嗎?需要廣大熱愛健康的朋友堅持。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接種疫苗、配合定期的宮頸癌的篩查,相信未來的某一天,消滅宮頸癌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03
同房出血是宮頸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早期宮頸癌或癌前期病變甚至也沒有任何症狀,這就需要進行常規的宮頸防癌篩查,使之消滅在萌芽狀態。
那麼,如何做好宮頸癌的篩查呢?
宮頸癌篩查三部曲,教你有效預防宮頸癌。
(一)宮頸癌篩查第一步:
1、宮頸和陰道細胞學檢查:
TCT(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圖片技術)——目前國際上較先進的一種宮頸癌細胞學檢查技術,與傳統的宮頸巴氏塗片檢查相比明顯提高了宮頸異常細胞的檢出率。醫生將採集到的細胞放入裝有細胞保存液的標本瓶中送達實驗室,製片過程由計算機程序控制。病理醫生可以一目瞭然,使宮頸癌尤其是癌前病變的診斷率顯著提高。
2、HPV DNA檢測:HPV DNA檢測是是一種基因檢測方式,根據HPV的分型來預測宮頸癌發生的風險系數。目前資料證明,HPV感染是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最主要病因, 99.8%的宮頸癌患者中可以發現HPV病毒。
3、篩查方法:
(1)篩查的年齡:性生活開始後3年左右應開始進行宮頸癌篩查,一般不晚於21歲,65歲以上可終止篩查。
(2)篩查的時間間隔:1次/年。連續3次正常者,可適當延長至2-3年再進行篩查。
(二)宮頸癌篩查第二步:
陰道鏡檢查:陰道鏡是介乎於肉眼和低倍顯微鏡之間的放大內窺鏡,通過放大直接觀察宮頸表面血管上皮的形態結構作出診斷,是一種臨床診斷法。
當宮頸細胞學檢查發現異常時,就需做陰道鏡檢查以確定病變。
(三)宮頸癌篩查第三步:
宮頸活組織檢查:為確診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最可靠的方法。任何肉眼可見的病灶均應作單點或多點活檢,以明確診斷,盡早採取有效治療方法。
由於宮頸癌存在較長的、可逆轉的癌前病變期,早期發現、及時治療,能有效的杜絕宮頸癌的發生。宮頸癌預防的一個重點是要加強定期的體檢,爭取在早期發現腫瘤並得以治療。早期的宮頸癌往往是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單純憑宮頸的外觀也不能發現任何的異常,必須是要通過細胞水平的檢查才能了解。等到腫瘤發展到了晚期,可能會有性生活後出血、白帶增多、疼痛,甚至累及周圍的臟器的可能,晚期治療腫瘤的效果相對就差得遠了。
2. 感染hpv病毒有什麼症狀是什麼症狀圖片
眾所周知,HPV是宮頸癌發生的必要條件,但這種病毒並不像腸道病毒一樣進入人體後產生明顯反應,它比較難捉摸,即使引起了癌前病變,也不明顯。所以,如何早期發現它成了一個重大難題。
二、感染高危型HPV早期的表現
1.感染了高危型HPV,主要表現為皮膚上的腫瘤和癌症,如宮頸癌。
2.宮頸癌的症狀表現為:陰道分泌物異常或出血、性交疼痛、里急後重和小便疼痛。
如何檢測HPV感染?
醫院都有直接檢測HPV的項目,檢測結果有陰性和陽性之分:結果為陰性:代表沒有感染HPV病毒;結果為陽性:代表你已經感染HPV,那麼患宮頸癌的風險會增加。但需要明確的是,HPV陽性並不一定會發展為宮頸癌,需要進一步檢查子宮頸細胞,看是否有癌變。如果沒有發現任何病變,只需定期隨診即可,發現異常即刻就醫。
3. 宮頸癌早期症狀圖片
宮頸癌的常見早期徵兆有以下三個情況:
1、接觸性出血。
這是宮頸癌最突出的症狀,宮頸癌中約有70%~80%的患者有陰道出血現象。多表現為性交後或行婦科檢查,或用力大便時,陰道分泌物混有鮮血。老年婦女若遇到性交後出血,不要總認為是由於性交用力不當而引起的,而忽略宮頸癌存在的可能。若每次性交後都出血,更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2、陰道不規則出血。
老年婦女已絕經多年,突然無任何原因地又「來潮了」。出血量常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狀,極易被忽視。其實,這種陰道不規則出血常是子宮頸癌的早期徵兆,許多老年患者就是以此症狀而來就診,得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故應當引起老年人的高度警惕。
3、陰道分泌物增多。
臨床上大約75%~85%的子宮頸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大多表現為白帶增多,後來多伴有氣味和顏色的變化。白帶增多是由於癌瘤刺激所致,起初正常色味,後來由於癌腫組織壞死,伴感染,則會從陰道流出帶惡臭味的膿性、米湯樣或血性白帶。
4. 宮頸癌鱗狀細胞癌
你的擔心,有點顯得多餘的。但是,作為子女的心態,是可以理解你的擔心的。
因為,你母親的病,已經做了該做的事情了。接下來,無非就是繼續治療和不斷的觀察和復查了。至於,病情的何去何從,就不是意願可以控制的事情。包括醫生在內,我們只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切預防措施。
而你作為子女,應該引導家屬,走向一個健康的思維。畢竟,從古到今,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逃脫生命的終結,任何一個人,總會有120歲的一天的。它不一定是因為宮頸癌,也不一定會因為其他,但總有一種情況。。。這些,是不可逆的事情。雖然誰也不願意它發生,但是,有些事情,遲早會發生。
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厚度。能在有限的生命前,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不要留給自己有遺憾的機會,似乎比單純的延長生命,更有意義。
而且,憑著多年的從醫經驗,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除了病入膏肓的患者。大多數的癌症患者,最終死於並非疾病。而是恐懼!我們行內,都有這么一句話,癌症患者,並非死於病,而是精神崩潰。因為一次次的治療,一次次的悲觀,會讓人失去信心,而中斷治療。往往你看電視,很多的所謂「奇跡」其實都是發生在堅韌不拔的心態後面。
請記住,悲傷是會傳染的,天下的父母,他之所以能抵擋住任何的艱辛,都是源自於對子女的愛護。只有子女,才能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用你的微笑,大膽的表露出來,告訴你的媽媽:「媽媽,我愛你」。它能比任何的葯物,對你母親起到更大的作用。
5. 宮頸癌的前兆是哪些症狀圖片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產及性生活紊亂的婦女有較高的患病率。初期沒有任何症狀,後期可出現異常陰道流血。
6. 宮頸癌常見信號有哪些如何診斷宮頸癌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這種病好發於中青年婦女,好發年齡在30歲到55歲之間,近年來,年輕女性發病率在升高。那麼,宮頸癌會有哪些常見表現呢?
其次是陰道排液,也就是陰道排出異常分泌物,「白帶」異常,開始可能量比較少,也沒什麼異味,後來可能逐漸增多,並伴有異味甚至惡臭味,可以是膿血樣,或米湯樣。
其他還有下腹疼痛,小便急且次數多,或者小便帶血,排便困難等等。
其實一句話,只要是有異常,就應該要去檢查,而不是簡單地對號入座,並不是有這些症狀就表示得了宮頸癌,沒有那麼簡單。關鍵還是要重視,不要抱僥幸心理,一再拖延。
以上為宮頸癌的一些常見症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奉勸女性同胞們,工作再忙,也要關心自己的身體,一有不適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檢查,有些疾病因一拖再拖就拖成大病,到時候就追悔莫及了。
★本文由婦產科醫生編寫,
7. 39歲女子長期腿痛,查出宮頸癌晚期,長期腿疼竟為何也會導致宮頸癌
39歲女子長期腿痛,查出宮頸癌晚期,長期腿疼竟為何也會導致宮頸癌?
長期腿疼為什麼會導致宮頸癌:現代社會女性 多種原因會導致宮頸癌 但是為什麼長期腿疼也會影響 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宮頸癌----宮頸癌,也稱為子宮頸癌,是發生在子宮頸部位的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人乳頭狀瘤病毒是該病發生的最主要危險因素。可以通過定期篩查和注射疫苗預防宮頸癌。早期宮頸癌治癒率高,預後相對好。 宮頸癌的症狀主要有哪些呢 -- 一般來說,宮頸癌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陰道分泌物增多:大多數症狀是白帶增多,伴有顏色和氣味的變化,大多數發生在陰道出血之前。最初由於宮頸癌的刺激,宮頸腺分泌功能亢進,產生白帶,不能有任何異味。陰道出血:常表現為接觸性出血,勞累後性交或便秘,出血量可多可少。尿路症狀:患者經常有尿刺激,或感到尿頻和便血,也可引起盆腔和下肢疼痛,下肢腫脹 而宮頸癌引起腿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腫瘤壓迫大動脈所致
大家可以查看一下如下的圖片
以上是小編分享的一些內容啦~
8. HPV感染的症狀是怎樣的
現在很多醫學研究都表明,幾乎絕大部分人都是人體乳頭瘤病毒(hpv病毒)的攜帶者或者發病者,它通過各種途徑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一旦感染了hpv病毒,如果不及時治療,任其發展,後期很有可能會發生癌變。那麼,hpv感染症狀是什麼呢?怎樣才能判斷自己是不是感染了hpv病毒呢?
1、女性陰部感染hpv後,容易出現血性白帶,就是白帶內混有血絲,時多時少;
2、女性白帶顏色不正常,有時黃色或黃綠色,並且伴有一種腥臭味,這也是女性婦科有炎症的表現,有可能是hpv病毒感染;
3、有時白帶還會出現像豆腐渣一樣的形態,而且陰部有瘙癢疼痛感,也是感染病毒的表現之一;
4、女性白帶的各種異常情況都表示身體有這樣那樣的炎症疾病,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才能保證我們和後代身體的健康。
hpv感染怎麼治療
hpv病毒感染雖然不像艾滋病那樣可怕,但是如果不及時發現並積極治療,也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影響,特別是備孕中的年輕男女,hpv病毒感染如果得不到徹底治療,還可能對後代帶來感染疾病的危險,因此感染了hpv病毒後一定要及時治療。那麼,hpv感染怎麼治療呢?
1、在感染hpv初期,一旦發現自身出現症狀,哪怕是微小的症狀,也要盡快去正規醫院機構進行確診以及治療。一般的正規醫院都有專業對口的治療方法,先進的治療設備和豐富的治療經驗是那種小型私人機構無法比擬的,能更好的確保治療的效果。
2、在治療hpv病毒感染時,要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現在治療hpv病毒感染的方法一般有物理治療和葯物治療,病情嚴重的也要接受手術治療,因此,要聽取醫生建議,根據病情程度選擇治療手段。
3、在治療hpv感染過程中還要注意不要傳染給他人,應禁止性生活,預防將病毒傳播給伴侶,防止自己痊癒後再一次通過性接觸感染hpv病毒。
9.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的圖文詳解
圖1是人體子宮和陰道連接部位的冠狀切面圖,如果做婦科檢查,醫生能從陰道內看到的部分是那個黃色的部分,即是宮頸的外觀(圖3)。在宮頸的部位上,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細胞,如圖2所示,靠近陰道內的是鱗狀上皮細胞,而靠近子宮那個方向的是柱狀上皮細胞。兩種上皮在外觀上表現是不同的(圖3),是婦科檢查下所見到的宮頸外觀。在中央的部分,有點看起來象是「糜爛」的宮頸的部分,就是柱狀上皮覆蓋了以後的外觀,而外側相對比較光滑的宮頸,則是鱗狀上皮細胞覆蓋的宮頸的部位。柱狀上皮細胞和鱗狀上皮細胞是處在一個動態的平衡,有點類似打仗起來的僵持區,這個區域在醫學上被命名為「鱗柱交界區」,這個區域也是宮頸癌的好發區域(宮頸癌和宮頸糜爛沒有必然的相關性,下文分解)。
鱗柱交界區容易受雌激素的影響。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沒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狀上皮就靠內側些,到了來月經以後,柱狀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響下,更多地朝外側發展,因此就有更多的類似「糜爛」一樣的柱狀上皮在宮頸口檢查時被發現,絕經以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狀上皮又開始退回內方,此時檢查「糜爛」也就看不見了。所以,本質上上來說,所謂的宮頸糜爛,實際上是柱狀上皮外翻。
在過去的醫學教科書上,還有宮頸糜爛的所謂分度診斷,稱之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認為范圍的大小是炎症程度的輕重,面積小於1/3是輕度,1/3-2/3是中度,超過2/3是重度,如果理解前面所提到的所謂的「宮頸糜爛」的真正機制,則很好理解,其實是受雌激素影響後柱狀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屬正常生理現象。
10. 宮頸癌的早期症狀圖,宮頸癌病毒就一定是宮頸癌嗎
你好,宮頸癌的早期症狀不是很明顯,一旦出現症狀、病期已是中晚期。宮頸癌最常見的症狀是陰道有異味、分泌物增多和陰道不規則出血,如果你懷疑的話,建議去做宮頸刮片檢查,可排除早期宮頸癌,祝好,更多咨詢可隨時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