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南省總人口和面積是多少
【面積】海南省的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三沙群島(西沙、中沙、南沙)的島焦及其海域。全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三沙群島)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島陸地面積3.39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森林面積2041333公頃。
【人口】常住人口為864.73萬人! ,漢族人口為688.55萬人,占總人口的82.6%;少數民族人口為144.89萬人,占總人口的17.4%,其中黎族人口131.91萬人,苗族6.84萬人,回族1.07萬人。
② 海南島的面積有多大
海南島是中國南方的熱帶島嶼,面積3.54萬平方公里,人口925萬,島上熱帶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藍,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
海南省陸地主體,平面呈雪梨狀橢圓形,長軸作東北—西南走向,長240千米,寬210千米,面積約3.54萬平方千米,為國內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
(2)目前海南有多少立方面的圖片擴展閱讀
海南島是一個歷史不長、但風景優美的沿海島嶼,為中國第二大島。在地質時期,海南島原與華夏大陸相聯,後斷陷形成的島嶼。從平面上看,海南島就像一隻雪梨橫卧在碧波萬頃的南海上。
海南島地質構造形態在空間分布上,以各種不同的方向、形跡和性質的構造組合,形成東西向構造、南北向構造、北東向構造、北西向構造等主要構造體系,成為陸地的主要構造格局,控制著島陸沉積建造、岩漿活動、成礦作用及晚近時期的山川地勢的展布。
海南島地勢為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偏南到四周沿海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逐級遞降,組成環形層狀地貌,在各種地貌類型中,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佔全島總面積的25.4%,丘陵佔13.3%,台地佔32.6%,階地佔16.9%,平原佔11.2%,其他佔0.6%,具有台地、階地特多,山丘密集相連,平原少而分散的特徵。
海南省的居民,分屬於漢、黎、苗、回、藏、彝、壯、滿、侗、瑤、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鮮、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錫伯、門巴、納西、仫佬、哈薩克、鄂倫春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與苗族的生活習俗。
③ 海南面積是多少
海南的面積:
約3.54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
海南,簡稱「瓊」,省會海口,位於中國最南端。全省下轄4個地級市,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2014年末常住人口903.48萬人。海南全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屬於大陸島,隔著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海南島是海南省的主要組成部份。。海南島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海南省是中國國土面積(含海域)第一大省。
在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0度左右,海南島也是中國最南方的省,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望,距離大陸的雷州半島最窄處約18公里。西臨中國南海的北部灣,東面和南面瀕中國南海。
④ 海南省有多大的面積
海南省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小、海洋面積最大的熱帶海洋島嶼省。陸地面積約3.5萬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約200萬平方千米。
1950年4月30日解放,設立海南行政公署,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派出機關。1984年年5月成立海南行政區人民代表大會及人民政府,一級地方國家行政機關。1988年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海南經濟特區,延續至今。海南省現行行政區劃,突破了其他省、市、自治區現有機構模式,不設地區一級的中間層次,實行由省直接管轄市、縣的行政體制。行政區域含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及其海域,直轄8個市(2個地級市,6個縣級市)和10個縣、5個市轄區以及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縣級)。
⑤ 海南島面積有多少
海南省 海南省是中國最南省份,位於東經108°37'-117°50',北緯3°58'-20°20'。面積3.4萬平方公里。包括海南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等島嶼,海南島為中國第二大島。北隔瓊州海峽與廣東省雷州半島相望;西臨北部灣;南達曾母暗沙,與馬來西亞為鄰;東南瀕臨太平洋,與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相望。 人口: 據人口抽樣調查,全省2003年年末常住人口為810.52萬,境內有漢、黎、回、苗、壯等民族。 簡介: 海南省簡稱瓊,省會海口,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活動,漢初設珠崖、儋耳二郡,三國有海南名稱。唐分設崖州、瓊州、儋州等,明設瓊州府,清改瓊崖道。由於地處中國最南端,古時被視為蠻荒絕地,共有49名被貶流放的官員在此度過餘生。1988年置海南省,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省礦物、動植物資源豐富,尤其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可觀。海南島是中國熱帶作物基地。橡膠產量佔全國60%以上。此外還有劍麻,咖啡,椰子,菠蘿等熱帶作物,熱帶雨林中盛產貴重木材,藤類,南葯及珍貴鳥獸。海域盛產石斑魚,海龜,龍蝦等。 風味食品: 著名菜餚有文昌雞、嘉積鴨、東山羊(萬寧縣)、曲口海鮮(瓊山縣)、萬泉鯉魚、五指山金錢龜和鱉、福山乳豬、東方白切羔羊、那大狗肉等。 地方文藝: 有瓊劇和黎族、苗族歌舞。 旅遊資源: 海南省長夏無冬,青山綠野生機盎然,森林覆蓋率高達50%。熱帶雨林鬱郁蔥蔥,藤蔓交錯。海水中的紅樹林猶如海上森林,千姿百態。濱海大道椰樹搖曳,熱帶風情濃郁。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地理氣候,清新的空氣使海南島有「百果園」、「南葯寶庫」、「長壽島」、「綠島」的美稱。 海南島有長達1580多公里的海岸線,其中沙岸佔50%-60%,沙灘寬數百米至上千米不等,海的坡度一般為五度左右,平緩延伸。多數地方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沙白如雪。岸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海水溫度一般為18℃至30℃,當北國千里冰封的時候,這里依然暖風和煦,可以海浴。被稱為「東方的夏威夷」。這里遍布最理想的海水浴場和避暑勝地,如三亞市的鹿回頭、亞龍灣、大東海、天涯海角等。沿海還有火山爆發奇觀。 陵水縣南海猴島常使人津津樂道。五指山為海南島主峰,氣勢格外磅礴。五公祠,海瑞墓,瓊台書院是著名人文景點。黎族是海南島特有的少數民族,人口約70萬人,他們善紡織、印染、服飾,飲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成為海南最主要的民族習俗旅遊資源。
⑥ 海南島的面積多大,人口有多少
海南島的長軸呈東北一西南向,長約300餘公里,西北一東南向為短軸,長約180公里,面積約3.44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
根據《海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海南省全省總人口為8671518人。其中漢族人口為7225726人,占總人口的83.3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445792人,占總人口的16.67%,其中黎族人口1277359人,占總人口的14.73%。
拓展資料
海南島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望。瓊州海峽寬約30公里,是海南島和中國大陸間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灣和南海之間的海運通道。由於鄰近大陸,加之島內山勢磅礴,五指參天,所以每當天氣晴朗、萬里無雲之時,站在雷州半島的南部海岸遙望,海南島便隱約可見。
海南島是一個歷史不長、但風景優美的沿海島嶼,為中國第二大島。在地質時期,海南島原與華夏大陸相聯,後斷陷形成的島嶼。從平面上看,海南島就像一隻雪梨橫卧在碧波萬頃的南海上。
⑦ 海南島有多大多少平方公里
1、海南島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面積3.54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
2、海南島地理環境
海南島是一個美麗富饒,歷史悠久的海島。在地質時期,海南島原與華夏大陸相聯,生斷陷形成的島嶼。地質構造運動引起的海南構造隆起是海南島中部不斷抬升,逐漸形成了現在海南島的地貌特徵;山地位於中央,丘陵、台地、平原依次環繞四周。海南島平均海拔 20米。500米以上的山地佔全島的25%,100米以上的平原、台地佔三分之二。
3、海南島自然環境
海南島的地形,以南渡江中游為界,南北景色迥然不同,南渡江中游以以地區,和雷州半島相仿,具有同樣廣寬的台地和壯麗的火山風光。據地質學家的考證,海南島與雷州半島本來連成一片,只是到了距今1萬年前以來,海面上升,海浪沖刷,形成一條長達80公里,寬約20公里的瓊州海峽,才使兩者南北分居,隔海相望。在南渡江中游以南地區,五指山橫空出世,周圍丘陵、台地和平原圍繞著山地,環環相套,南部沿海,山地直逼海岸,氣勢十分雄偉。海南島,是一個「四時常花,長夏無冬」的地方,氣候條件特殊。年平均氣溫在24℃左右,為全國之冠。7月份是最高氣溫的月份但平均溫度只有28.4℃,由於海風吹拂,並無十分悶熱的灼人之感;1月份是最冷月份,但平均氣溫為17.2℃,更是溫暖如春。海南島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600多毫米左右,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為充沛,時見暴雨出現,也常有台風侵襲。
⑧ 海南省的面積有多少平方公里
海南省海南島總面積3.39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千米。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海南省的管轄范圍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8)目前海南有多少立方面的圖片擴展閱讀
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這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7℃,大於或等於10℃的積溫為8200℃,最冷的一月份溫度仍達17~24℃,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照率為50%~60%,光溫充足,光合潛力高。海南島入春早,升溫快,日溫差大,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中國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間,年平均降水量為1639毫米,有明顯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總降水量達1500毫米左右,佔全年總降水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鋒面雨、熱雷雨和台風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少雨季節,僅佔全年降水量的10~30%,少雨季節乾旱常常發生。
⑨ 海南的土地面積有多少
海南省-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於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掛牌。從此,海南成為我國最年輕的省份和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南海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僅次於台灣的全國第二大島.中國陸地面積最小,海洋面積最大的省。省會:海口。土地總面積33920平方公里.森林面積1714700公頃.森林覆蓋率 達51%。約佔全省森林面積一半的熱帶天然林,從1994年起全面停止採伐,進行保護和恢復。人工林主要樹種有橡膠、桉樹、木麻黃、相思、國外松、芒果、龍眼、荔枝、椰子、檳榔及其它熱帶果樹。 主要林副產品有熱帶水果、造紙木片、橡膠及橡膠材、松脂、南葯等。海南地處熱帶,位於東經108度37分,-111度05分,北緯18度10分,-20度10分之間年平均氣溫23-25°C,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熱的8月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長夏無冬。當北國千里冰封的時候,這里依然暖風和煦,可以海浴。,全島面積約為3.4萬平方公里,人口為700萬,其中有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約120多萬人。
海南島與美國 夏威夷處在同一緯度,在長達1528公里的海岸上遍布可以開發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旅遊聖地的旅遊資源,島上終年氣候宜人,四季鳥語花香礦物、動植物資源豐富,尤其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可觀。所孕育的熱帶雨林和紅樹林為中國少有的森林類型,是開展科研、旅遊和教學最理想的選擇之地。已發現的植物有4200種,佔全國植物種類的15%,有近600種為 海南特有。在4200種植物中,喬灌木1400多種,佔全國喬灌木種類 的28.6%,其中800多種是經濟價值較高的用材樹種;葯用植物2500 多種,佔全國葯用植物的30%左右,其中有抗癌作用的植物137種;果樹142種;油料植物89種;其它經濟植物近200種。野生動物中爬 行類104種,佔全國的29.5%;獸類76種,佔全國的18.6%。海南豐富的生物在中國佔有十分顯著的地位,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海南林業的重點工作之一。現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植物有58 種,其中一級1種,二級19種,三級38種;保護的動物133種,其中國家一級14種,二級87種,省級32種。
海南省處於亞洲,是太平洋經濟圈的中部,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對,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領海。中部有五指山、黎母嶺山地及台地,四周有寬窄不等的平原。島內有已成為中國十大空港之一的瓊山美蘭機場和三亞鳳凰機場,環島高速公路,遍布全省的高星級酒店等現代化設施,為人們提供了高檔次的食品、住、行、游、購、娛旅遊條件。 適宜的氣候和優良的沙灘使這里遍布最理想的海水浴場和避暑勝地,如三亞市的鹿回頭、亞龍灣、大東海、天涯海角,瓊山市的秀英海,文昌市的清瀾灣,瓊海市的長坡,銅鼓嶺南北海岸,陵水縣的猴島,東方縣的魚鱗洲,萬寧市的石梅灣等。沿海還有火山爆發奇觀(如瓊山市的桂林洋水下村莊和馬鞍嶺熔岩洞穴等)與紅樹林海岸景觀。陵水縣南灣猴島常使人津津樂道。五指山為海南島最高峰,氣勢格外磅礴。瓊中的瓊崖縱隊舊址則為現代革命紀念地。黎族惟獨分布在海南島,人口約120多萬人,他們善紡織、印染、服飾,飲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成為海南最主要的民族習俗旅遊資源。
海南島迷人的海水、雪白的沙灘、明媚的陽光,旖旎的海底世界及富有傳奇色彩的少數民族風情定會使您流連忘返。這里四季如春鮮花盛開、瓜果飄香,陽光、沙灘、海水、空氣,還有那多情迷人的黎苗少女,興隆康樂溫泉,無不散發著這個熱帶海島的特殊魅力。
編輯本段二、地理和氣候
地形
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歌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位置與疆域: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的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全省陸地(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南島形似一個呈東北至西南向的橢圓形大雪梨,總面積(不包括衛星島)3.39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 海南島與廣東省的雷州半島相隔的瓊州海峽寬約18海里,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是我國最南端的領土。是我國跨緯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歷史沿革
1.唐虞至南北朝
唐虞時代,海南島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為揚越之南裔。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統一嶺南廣大地區,在南方設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秦始皇把中原幾十萬人遷徙其地。其時,海南島為象郡之外徼。秦漢之交,中原戰亂,秦龍川令趙佗自立為南越王。南越王國勢力和影響當及海南島。
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等率師平定南越之亂。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在海南島設置珠崖郡、儋耳郡。
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春又罷珠崖郡,下詔放棄珠崖郡,設置朱盧縣,隸屬交州合浦郡。
在西漢時期,從漢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設縣,至漢元帝初元三年罷棄,前後歷時65年,海南島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的。
東漢建武十九年癸卯(公元43),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往來南海,撫定珠崖,復置珠崖縣,屬合浦郡,而省朱盧縣。
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丁卯(公元67)又復置儋耳縣,珠崖、儋耳2縣均隸屬於合浦郡,督於交州。加強了東漢王朝與黎族先民的聯系。
三國時期,吳赤烏年間(238~251)在雷州半島設立珠崖郡(治今廣東徐聞),領徐聞、朱盧、珠官3縣,屬高州管轄,對海南島實行「遙領」。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並入合浦郡。朱盧改為玳瑁。合浦郡領合浦、南平、盪昌、徐聞、玳瑁、珠官6縣。屬交州。不久廢珠官縣。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復立珠崖郡,治徐聞,不久又廢。以珠官、朱盧屬越州。
梁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廢儋耳郡的地方設置崖州,統於廣州。時儋耳歸附俚僚首領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請命於朝,故置崖州。《北史》和《隋書》均載「海南儋耳歸附者千餘峒」,是為「海南」一詞的最早記載。崖州設置,此事意義重大。從漢元帝罷撤珠崖郡之後,歷代州郡治所均設在大陸,對海南地區只是「遙領」而已。至南朝梁時,始在海南本土設置崖州,有效地管轄海南島全境。
西漢至南北朝,大概經歷了始置、罷棄、遙領、重建的過程。西漢王朝在海南開郡設縣,雖經殘暴手段實現,但從歷史上看,這無疑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但由於封建統治治理政策失誤和中原多亂,海南又長期處於自治的狀態。特別是南朝梁時,在廢儋耳郡歸附俚人首領冼夫人達千餘峒的基礎上重建崖州,這對後來歷代中央王朝有效統治海南有著重要的意義。
4.明清時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軍揮師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帥歸降。同年十月,海南島改乾寧安撫司為瓊州府,並改吉陽軍為崖州,南寧軍為儋州,萬安軍為萬州,3州隸於瓊州府,仍屬廣西。不久又將南建州改為定安縣。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隸於廣東省。從此,海南島歸廣東省管轄。
洪武九年,海南島屬廣東布政使司海南道。當時領縣情況是:
瓊州府領瓊山、澄邁、臨高、定安、文昌、樂會、會同7縣;儋州領宜倫、昌化2縣;萬州領萬寧、陵水2縣;崖州領寧遠、感恩2縣。海南島1府3州13縣。
正統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倫縣並入儋州,崖州附郭寧遠縣並入崖州,萬州附郭萬寧縣並入萬州,也就是說,州治所在地的縣,歸並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機構重疊。瓊州府領3州10縣,並成了明代的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