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山市有18個鎮。分別叫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小欖鎮、東升鎮、古鎮鎮、橫欄鎮、三角鎮、民眾鎮、南朗鎮、港口鎮、大涌鎮、沙溪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
1、黃圃鎮
位於中山市最北部,地處「珠三角」西岸都市圈發展核心板塊,與廣州、深圳、佛山、江門、東莞、珠海、香港、澳門八大城市同在一小時生活圈內。轄12個村和4個社區。2014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22億元。
2、南頭鎮
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鎮中心位置東經113°29´,北緯22°72´,東和東南與黃圃鎮接壤,西和西南隔雞鴉水道與東鳳鎮、阜沙鎮相望,北與順德區容桂街道相鄰;靠近珠江口,毗鄰香港、澳門。有廣珠城軌、太澳高速公路貫穿全境。
3、東鳳鎮
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佛山市順德區,與小欖港隔河相望,北距廣州55公里,南距珠海60公里,東往深圳120公里,雞鴉水道和小欖水道流經東鳳南北兩側。截至2015年3月,東鳳鎮版圖總面積56.24平方公里,下轄5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4、阜沙鎮
阜沙鎮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東面和北面瀕臨雞鴉水道,與黃圃鎮、三角鎮相望,東、南面連接港口鎮,西面與東鳳鎮接壤,南面瀕臨小欖水道與坦背相隔。截至2014年,全鎮國土總面積35.41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
5、小欖鎮
位於珠江三角洲的中南部,是中山北部工商業重鎮,區域商貿中心,中國菊花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級重點鎮,廣東省中心鎮(縣級),在中山市經濟、人口、交通、城市建設規模中佔有重要地位。
6、東升鎮
東升鎮隸屬廣東省中山市,位於中山市境西北部,東臨港口鎮,西臨橫欄鎮,南臨石岐區,北臨小欖鎮,面積75.82平方公里,轄8個社區和6個村。東升鎮獲得廣東省教育強鎮、中國脆肉鯇之鄉、中山市經濟強鎮等稱號。
7、古鎮鎮
古鎮鎮是中山市下轄鎮,位於廣東省中山市西北面,中山、江門、佛山市(順德區)三市的交匯處,毗鄰港澳。鎮中心為北緯22.5度,東經113.2度,距廣州80多公里。全鎮總面積47.8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
8、橫欄鎮
位於珠江三角洲南部,西江出海口東岸,距中山市城區13公里,西臨西江(珠江流域支流)主航道下游,東與沙溪鎮以河為界,南與大涌鎮相接壤,西與江門市新會區大鰲鎮隔江相望;北與古鎮鎮以陸地為界。面積76.63平方公里,轄10個村和1個社區。
9、三角鎮
三角鎮隸屬廣東省中山市,位於中山市東北部,面積70.32平方公里。轄7個村和中心社區。三角鎮人民政府駐金三大道中103號。
10、民眾鎮
民眾鎮位於廣東省中山市東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地處大沙田地區,毗鄰廣州南沙區和中山市火炬開發區,鎮轄區為典型的嶺南水鄉,河流縱橫交錯。全鎮國土面積125.42平方公里,轄3個社區和16個行政村。
11、南朗鎮
南朗鎮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西靠五桂山,東臨珠江口,北接中山火炬開發區,南連珠海市,與香港隔海相望。
12、港口鎮
港口鎮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東北隔雞鴉水道與三角、民眾兩鎮相望;東南部與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以石岐河為界;南與東區、石岐區接壤;西靠西區街道和東升鎮;西北與阜沙鎮相連。
13、大涌鎮
大涌鎮隸屬廣東省中山市,位於中山市西南部,東臨岐江河,西靠西江。截至2012年,鎮下轄6個社區、2個村,總面積40.66平方公里,大涌鎮獲得「中國紅木雕刻藝術之鄉」、「中國紅木傢具生產專業鎮」、「中國牛仔服裝名鎮」、等稱號。
14、沙溪鎮
沙溪鎮隸屬廣東省中山市,古稱隆都,緊鄰中山市城區西部,總面積55平方公里。轄區內設有15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
15、三鄉鎮
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中山市南部,毗鄰珠海,地處山區與沖積平原中間,山丘環列。全鎮版圖面積93.68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
16、板芙鎮
板芙鎮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位於中山市南部,東傍五桂山,西臨西江,南連珠海,北枕中山城區,因地處板尾水與芙蓉沙而得名。以傢具、鞋業、服裝、化工、電光源等為主要產業,境內有金鍾山郊野公園、濱江路帶狀公園等旅遊景點。
17、神灣鎮
神灣鎮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東鄰三鄉鎮,南接坦洲鎮,北靠板芙鎮、五桂山鎮,西與珠海斗門區隔江相望。
18、坦洲鎮
坦洲鎮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為中山市直轄鄉鎮,位於珠江口西岸,地處中山市最南端,毗鄰珠海經濟特區,鄰近香港、澳門。坦洲鎮版圖總面積130.41平方公里,下轄7個社區和7個行政村。
(1)廣東中山有多少個鎮圖片擴展閱讀:
除了18個鎮,還有6個街道。6個街道指:石岐街道、東區街道、西區街道、南區街道、五桂山街道、中山港街道。
1、石岐街道
石岐街道位於廣東省中山市中心城區,東至起灣道與東區街道接壤,南到白石涌與南區街道毗鄰,西臨石岐河與西區街道相望,北至東明北路的橫河與港口鎮相連。
2、東區街道
東區街道(又稱東區)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中山市城區東部,是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東與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朗鎮為鄰,南靠五桂山千秋嶺,西與石岐區相連。
3、西區街道
西區街道位於中山市城區西部,是中心城區的西大門,面積25.21平方公里,轄9個社區。
4、南區街道
南區街道,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中心位置大致位於北緯22°46′,東經113°17′。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中山市城區南部。東倚五桂山,南接板芙鎮,西臨岐江河,北連石岐區及東區街道。
5、五桂山街道
五桂山街道隸屬廣東省中山市,位於中山市五桂山脈腹地,毗鄰港澳和珠海經濟特區,北面與中心城區接界,南面與南部中心鎮三鄉對接,西鄰板芙,東面是翠亨新區。
6、中山港街道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火炬開發區」),又稱中山港街道,隸屬中山市,位於中山市東部,是由國家科技部、廣東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於1990年共同創辦的國家級高新區。距中山市中心12公里,東臨橫門出海處,南至南朗鎮,西與石岐區及東區接壤,北隔橫門水道與民眾鎮相望。
2. 中山市所有的村鎮有哪些
截止2019年8月,中山市下轄18個鎮。
分別為:
1、黃圃鎮
中心位於東經113°2′,北緯22°44′,在中山市的正北端。黃圃鎮北、東、南三面均被西、北江入海的支流所環抱,北偏西有桂洲水道,北偏東有洪奇瀝水道,南偏東有黃沙瀝,正南有雞鴉水道。黃圃鎮以上述水道為界,分別與順德市、番禺市、及中山市的三角鎮、阜沙鎮隔水相望,正西端與中山市南頭鎮接壤。
轄12個村和4個社區:新沙村、石軍村、馬安村、橫檔村、大岑村、鰲山村、團范村、吳欄村、新地村、大雁村、兆豐村、鎮一村、新糖社區、文明社區、三社社區、永平社區。
2、南頭鎮
位於中山市北部,距市政府西北23.4公里,鎮中心位置東經113°29´,北緯22°72´,東和東南與黃圃鎮接壤,西和西南隔雞鴉水道與東鳳鎮、阜沙鎮相望,北與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相鄰;總面積28平方公里。
轄1個社區6個村,分別為:南頭社區1個社區;南城村、民安村、將軍村、滘心村、穗西村、北帝村6個村。
3、東鳳鎮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中山市的「北大門」,距離市政府22.6公里,東與阜沙鎮衛民村相連,東北隔雞鴉水道與黃圃鎮、南頭鎮相望,西南臨小欖水道與小欖鎮、東升鎮相眺,北與佛山市順德區桂洲鎮為鄰。全鎮國土總面積56.24平方公里,鎮中心位於北緯22°41′23″,東經113°14′27″。
轄伯公社區、民樂社區、東興社區、小瀝社區、東海社區5個社區,同安村、安樂村、和泰村、穗成村、東和平村、吉昌村、東罡步村、西罡步村、永益村9個行政村。
4、阜沙鎮
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中山市北部,東面和北面隔雞鴉水道與黃圃鎮、三角鎮相望,東、南面連接港口鎮,西面與東鳳鎮接壤,南面瀕臨小欖水道與坦背相隔。全鎮版圖面積37.1平方千米,鎮中心大致位於北緯22°40′,東經113°20′。
轄阜圩社區1個社區,牛角村、上南村、衛民村、阜東村、羅松村、阜沙村、大有村、豐聯村8個行政村。
5、小欖鎮
地處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中部,東經113°11′10″至113°16′18″;北緯22°34′40″至22°42′58″,位於中山市北部,是中山市北部地區的中心鎮,鎮域面積75.4平方公里。 東北與東鳳鎮隔河相望,東南與東升鎮接壤,因與古鎮鎮、橫欄鎮以河為界,北與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毗鄰;東南距石岐城區26公里,距珠海、澳門90公里,西北距廣州市中心城區70公里,西距江門市10公里。
轄新市、沙口、永寧、九洲基、東區、西區、北區、竹源、盛豐、埒西一、聯豐、績東一、績東二、績西、寶豐等15個社區。
6、東升鎮
地處北緯22°35ˊ、東經113°18ˊ,珠江三角洲的中南部,中山市境西北部,南接中山市區,北鄰佛山順德,面積75.82平方公里。
轄裕民、同樂、高沙、東升、兆龍、同茂、利生、東城8個社區和益隆村、新勝村、勝龍村、太平村、坦背村、白鯉村等6個村。
7、古鎮鎮
位於廣東省中山市西北面,是中山、江門、佛山市(順德區)三市的交匯處,毗鄰港澳。全鎮總面積52.22平方千米,鎮中心為北緯22.5度,東經113.2度,距廣州80多公里。
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 ,分別為海洲、古一、古二、古三、古四、六坊、七坊、岡東、岡南、曹一、曹二、曹三12個村民委員會和古鎮社區居民委員會。
8、橫欄鎮
地處珠江三角洲,位於中山市西部,西臨西江(珠江流域支流)主航道下游,東與沙溪鎮以河為界,南與大涌鎮相接壤,西與江門市新會區大鰲鎮隔江相望,北與古鎮鎮以陸地為界。總面積75.7平方公里。
轄10個村和1個社區:西沖社區1個社區新豐村、橫東村、橫西村、貼邊村、寶裕村、新茂村、裕祥村、五沙村、六沙村、三沙村等10個村。
9、三角鎮
位於中山市境北部偏東地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3°51'、北緯22°43',距中山市中心城區18.5公里。東北隔洪奇瀝水道與廣州番禺區橫瀝鎮相望,東南與民眾鎮接壤,西南隔雞鴉水道,與阜沙、港口兩鎮相鄰,西北隔黃沙瀝水道與黃圃鎮交界。三角鎮平面形狀東西較長,最長約11.2公里,南北較短,約8.8公里。全鎮總面積為70.13平方公里。
轄1個社區和7個村,分別為中心社區、結民村、蟠龍村、東南村、沙欄村、光明村、高平村、三角村。
10、民眾鎮
位於廣東省中山市東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東臨珠江口,南依橫門水道,北臨洪奇瀝水道,毗鄰中山港和廣州南沙區。全鎮國土面積118.87平方千米,鎮中心位於東經113°26′48″,北緯22°25′03″。
轄民眾社區、浪網社區、多寶社區3個社區,新倫、民平、新平、沙仔、錦標、義倉、裕安、新建、接源、沿江、群安、上網、浪網、新平四、東勝、三墩16個行政村。
11、南朗鎮
位於中山市東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東臨珠江口,西靠五桂山,北接中山火炬開發區,南連珠海市,與香港隔海相望。全鎮轄區土地面積總218.86平方公里,鎮中心大致位於北緯22°50′,東經113°53′。
轄南朗社區、橫門社區2個社區,關塘村、白企村、龍穴村、華照村、沖口村、濠涌村、大車村、左步村、欖邊村、南朗村、泮沙村、翠亨村、崖口村13個行政村。
12、港口鎮
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中山市中部,距市政府7公里。東北隔雞鴉水道與三角鎮、民眾鎮兩鎮相望;東南部與中山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石岐河為界,南與東區街道、石岐區接壤;西靠西區街道和東升鎮,西北與阜沙鎮相連。全鎮版圖總面積70.5平方公里,鎮中心大致位於北緯22°35′,東經113°22′。
轄群樂社區、勝隆社區、群眾社區、石特社區、西街社區、民主社區、港口社區7個社區,下南村、中南村2個行政村。
13、大涌鎮
位於中山市境西南部,鎮中心距中山市城區8公里。鎮境北部毗鄰沙溪鎮和橫欄鎮,東隔石岐河與南區相望,南部與板芙鎮接壤,西隔西江磨刀水道與江門市新會區相眺。
轄6個社區和2個村,分別是興涌社區、大涌社區、南文社區、安堂社區、嵐田社區、青崗社區、旗南村、旗北村。
14、沙溪鎮
位於市境西部,東與石岐城區接壤。西南鄰大涌鎮,西接橫欄鎮,北連東升鎮坦背、西區沙朗,南與南區隔岐江河與,中山二、三橋相交通。總面積55平方公里。
轄1個社區和15個村。分別是:匯源社區、康樂村、龍山村、龍瑞村、雲漢村、樂群村、龍頭環村、聖獅村、象角村、沙溪村、虎遜村、濠涌村、涌頭村、中興村、涌邊村、港園村。
15、三鄉鎮
中心位於東經113°26′,北緯22°21′,在中山市境南部,東和東南與珠海市唐家灣鎮交界,南連坦洲鎮,西接神灣鎮與板芙鎮,北與五桂山鎮接壤,版圖總面積93.68平方公里。
轄圩仔社區、前隴社區、南龍社區、西山社區4個社區和平南村、平嵐東村、橋頭村、烏石村、白石村、大布村、雍陌村、古鶴村、新圩村、茅灣村、崗泉村、塘敢村等12個行政村。
16、板芙鎮
位於中山市西南部,東傍五桂山鎮,西臨西江,南連三鄉與珠海經濟特區,北接中山市城區,距中山市區中心僅12公里,105國道縱貫全鎮,擁有國道和干線公路以及京珠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全鎮總面積79.7平方千米。
轄1個社區和10個村,分別是板芙社區、板芙村、板尾村、四聯村、祿圍村、廣福村、金鍾村、里溪村、深灣村、白溪村、湖洲村。
17、神灣鎮
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中山市南部,東鄰三鄉鎮,南接坦洲鎮,北靠板芙鎮、五桂山鎮,西與珠海市斗門區隔江相望。全鎮版圖面積60.9平方公里,鎮中心大致位於北緯22°18′,東經113°21′。
轄神灣社區1個社區,神溪村、宥南村、海港村、外沙村、竹排村5個行政村。
18、坦洲鎮
國土面積129.58平方公里,位於珠江口西岸,地處珠江三角洲南部,中山市南端,珠江磨刀門出海口東岸,東南與珠海市香洲區前山、南屏相鄰,西南隔磨刀門水道與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相望,北接三鄉鎮和神灣鎮,介於北緯22°10′-22°20′,東經113°20′-113°30′之間。
轄坦洲村社區、合勝社區、安阜社區、同勝社區、七村社區、十四村社區、金斗社區7個社區和聯一村、群聯村、裕洲村、新合村、永一村、永二村、新前進村7個行政村。
3. 中山市多少個鎮
中山市一共有25個鎮區,其中鎮18個(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小欖鎮、東升鎮、古鎮鎮、橫欄鎮、三角鎮、民眾鎮、南朗鎮、港口鎮、大涌鎮、沙溪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
1、黃圃鎮:位於中山市最北部,地處「珠三角」西岸都市圈發展核心板塊,與廣州、深圳、佛山、江門、東莞、珠海、香港、澳門八大城市同在一小時生活圈內。
2、南頭鎮: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鎮中心位置東經113°29′,北緯22°72′,東和東南與黃圃鎮接壤,西和西南隔雞鴉水道與東鳳鎮、阜沙鎮相望,北與順德區容桂街道相鄰;靠近珠江口,毗鄰香港、澳門。有廣珠城軌、太澳高速公路貫穿全境。
3、東鳳鎮: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佛山市順德區,與小欖港隔河相望,北距廣州55公里,南距珠海60公里,東往深圳120公里,雞鴉水道和小欖水道流經東鳳南北兩側。
4、阜沙鎮: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東面和北面瀕臨雞鴉水道,與黃圃鎮、三角鎮相望,東、南面連接港口鎮,西面與東鳳鎮接壤,南面瀕臨小欖水道與坦背相隔。
5、小欖鎮:位於珠江三角洲的中南部,是中山北部工商業重鎮,區域商貿中心,中國菊花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級重點鎮,廣東省中心鎮(縣級),在中山市經濟、人口、交通、城市建設規模中佔有重要地位。
6、東升鎮:東升鎮隸屬廣東省中山市,位於中山市境西北部,東臨港口鎮,西臨橫欄鎮,南臨石岐區,北臨小欖鎮,面積75.82平方公里,轄8個社區和6個村。東升鎮獲得廣東省教育強鎮、中國脆肉鯇之鄉、中山市經濟強鎮等稱號。
7、古鎮鎮:是中山市下轄鎮,位於廣東省中山市西北面,中山、江門、佛山市(順德區)三市的交匯處,毗鄰港澳。鎮中心為北緯22.5度,東經113.2度,距廣州80多公里。全鎮總面積47.8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
4. 中山有哪些鎮(全部)
截至2021年9月,中山市下轄15個鎮,分別為: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小欖鎮、古鎮鎮、橫欄鎮、三角鎮、港口鎮、大涌鎮、沙溪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
中山市:
廣東省地級市,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之一。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南沙區和佛山市順德區 ,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是全國4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截至2021年9月,下轄15個鎮、8個街道。
歷史沿革
1949年後,先後屬珠江、粵中、佛山地區。
1951年1月,中山縣設置1個區級鎮(石岐鎮)、11個區。
1953年3月改設17個區、3個區級鎮。同年6月,中山縣分出珠海縣後,全縣設15個區,3個區級鎮。
1953年3月12日內務部批准設立石岐市(省轄市),以中山縣石岐鎮的行政區域為其行政區域。
1959年3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岐市,將原石岐市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中山縣。
1959年10月,石岐公社改為石岐鎮;12月,經廣東省人民委員會確定為縣級鎮,仍稱中山縣石岐鎮,屬中山縣和佛山專區雙重管轄。
1961年8月,恢復區建制,其中張家邊區轄欖邊、南蓢、翠亨等7個公社。
1963年初,撤銷區建制。
1983年12月,中山獲准撤縣改市,屬佛山市管轄。
1983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山縣撤縣改市(縣級),由佛山市代管。
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行政區劃。
1988年1月7日,升為地級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山
5. 中山市有幾個區呢
截至2022年3月,沒有區。
中山市下轄15個鎮(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小欖鎮、古鎮鎮、橫欄鎮、三角鎮、港口鎮、大涌鎮、沙溪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
8個街道(石岐街道、東區街道、西區街道、南區街道、五桂山街道、中山港街道、民眾街道、南朗街道)。
區域內含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個經濟協作區翠亨新區,轄132個社區和150個行政村。
區劃沿革:
1995年,轄9街道24鎮:中山港街道、中區街道、東區街道、西區街道、郊區街道、環城區街道、岐江區街道、蓮峰區街道、煙墩區街道、三鄉鎮、三角鎮、大涌鎮、小欖鎮、五桂山鎮、古鎮鎮。
東鳳鎮、東升鎮、民眾鎮、沙朗鎮、沙溪鎮、坦洲鎮、坦背鎮、板芙鎮、阜沙鎮、南頭鎮、南朗鎮、神灣鎮、浪網鎮、黃圃鎮、港口鎮、翠亨村鎮、橫門鎮、橫欄鎮。市政府駐東區。
1996年9月,將中區、煙墩區、蓮峰區、岐江區4個街道合並為中區街道;同年12月,石岐郊區街道改為北區街道。
1998年1月1日,環城區街道正式更名為南區街道。1998年,撤銷翠亨村鎮、橫門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南蓢鎮。1998年8月,撤銷管理區。
1999年,撤銷沙朗鎮並入西區街道,撤銷坦背鎮並入東升鎮。
2000年5月,撤銷中區街道辦事處和北區街道辦事處,組成石岐區街道辦事處;撤銷浪網鎮,將其並入民眾鎮;6月8日正式實施。至2000年底,全市設置19個鎮、4個街道、1個開發區,轄94個居委會、400個村委會。
2002年,中山市轄5個街道(東區、西區、石岐、環城、中山港)、19個鎮(港口、三角、民眾、南蓢、三鄉、坦洲、神灣、板芙、大涌、沙溪、橫欄、古鎮、小欖、東鳳、南頭、阜沙、黃圃、東升、五桂山),400個村委會、124個居委會。
2003年9月1日,南蓢鎮更名為南朗鎮。
2005年11月10日,撤銷五桂山鎮,設立五桂山街道辦事處。至此,中山市轄6個街道、18個鎮。
2008年末,中山市戶籍總人口146434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72615人。轄6個街道(石岐、東區、西區、環城、中山港、五桂山)、18個鎮(港口、三角、民眾、南朗、三鄉、坦洲、神灣、板芙、大涌、沙溪、橫欄、古鎮、小欖、東鳳、南頭、阜沙、黃圃、東升)。市政府駐東區街道。
2009年末,中山市面積1770.42平方千米,轄6個街道、18個鎮,120個社區、159個行政村。市政府駐東區街道。
2021年7月19日,撤銷小欖鎮、東升鎮,設立新的小欖鎮;撤銷民眾鎮,設立民眾街道;撤銷南朗鎮,設立南朗街道,將中山港街道海濱社區的馬安村劃歸南朗街道管轄。
6. 中山有多少個鎮,都叫什麼名
廣東中山市一共有18個鎮: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小欖鎮、東升鎮、古鎮鎮、橫欄鎮、三角鎮、民眾鎮、南朗鎮、港口鎮、大涌鎮、沙溪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連廣州,毗鄰港澳。5個街道辦事處(石岐街道、東區街道、西區街道、南區街道、 五桂山街道)。
中山位置境域
中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南沙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
全境位於北緯22°11′—22°47′,東經113°09′—113°46′之間。行政管轄面積1800.14平方千米。市中心陸路北距廣州市區86千米,東南至澳門65千米,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
7. 中山市有幾個區縣
中山市有五個區縣。
中山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南沙區和佛山市順德區 ,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全國4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
地勢地貌:
中山市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區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五桂山、竹嵩嶺等山脈突屹於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陸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沖積平原、海灘組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山市
8. 中山市有多少個鎮區,分別面積和人口
一、火炬開發區
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中山市東部,總面積7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88萬人。
二、石歧區
石歧區是中山市的中心城區,面積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萬人。
三、東區
東區位於中山市城區東部,面積71.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33萬人。
四、南區
南區位於中山市城區的南部,面積4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12萬人。
五、西區
西區位於中山市區西部,面積26.7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21萬人。
六、小欖鎮
小欖鎮位於中山市北部,總面積74.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5萬多人。
七、南頭鎮
南頭鎮位於中山市北部,總面積30平方公里,人口8萬多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山
9. 廣東中山的 各區各有什麼鎮
截至2019年10月,中山市下轄18個鎮,分別是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小欖鎮、東升鎮、古鎮鎮、橫欄鎮、三角鎮、民眾鎮、南朗鎮、港口鎮、大涌鎮、沙溪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黃圃鎮
黃圃鎮隸屬廣東省中山市,位於中山市最北部,地處「珠三角」西岸都市圈發展核心板塊,與廣州、深圳、佛山、江門、東莞、珠海、香港、澳門八大城市同在一小時生活圈內。
2、東鳳鎮
東鳳鎮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佛山市順德區,與小欖港隔河相望,北距廣州55公里,南距珠海60公里,東往深圳120公里,雞鴉水道和小欖水道流經東鳳南北兩側。
3、小欖鎮
小欖鎮地處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中部,東經113°11′10″至113°16′18″;北緯22°34′40″至22°42′58″,位於中山市北部,是中山市北部地區的中心鎮,鎮域面積75.4平方公里。 東北與東鳳鎮隔河相望,東南與東升鎮接壤,因與古鎮鎮、橫欄鎮以河為界,北與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毗鄰。
4、古鎮鎮
古鎮鎮是中山市下轄鎮,位於廣東省中山市西北面,中山、江門、佛山市(順德區)三市的交匯處,毗鄰港澳。鎮中心為北緯22.5度,東經113.2度,距廣州80多公里。
5、神灣鎮
神灣鎮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中山市南部,東鄰三鄉鎮,南接坦洲鎮,北靠板芙鎮、五桂山鎮,西與珠海市斗門區隔江相望。全鎮版圖面積60.9平方公里,鎮中心大致位於北緯22°18′,東經113°21′。
10. 中山市有哪幾個鎮
三鄉鎮、三角鎮、大涌鎮、小欖鎮、五桂山鎮、古鎮鎮、東鳳鎮、東升鎮、民眾鎮、沙朗鎮、沙溪鎮、坦洲鎮、坦背鎮、板芙鎮、阜沙鎮、南頭鎮。
南朗鎮、神灣鎮、浪網鎮、黃圃鎮、港口鎮、翠亨村鎮、橫門鎮、橫欄鎮。
中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南沙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
全境位於北緯22°11′—22°47′,東經113°09′—113°46′之間。行政管轄面積1800.14平方千米。市中心陸路北距廣州市區86公里,東南至澳門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
中山市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區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五桂山、竹嵩嶺等山脈突屹於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陸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沖積平原、海灘組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