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自行研發的殲31戰機厲害嗎到底有多厲害
殲31戰機是我國自行研發的第2款5代機,論起綜合作戰能力要遜色於目前我國已經列裝的殲20戰機。
例如,殲20戰機最大速度可達2.5馬赫,但是殲31戰機的最大速度只有2馬赫左右;
殲20戰機作戰距離可以達到2000公里左右,殲31戰機最大作戰距離估計也就1000公里;
(T-50)
估計美國人不會賣給巴基斯坦F-35,所以最終很可能會引進我國生產的第5代戰機,也許就是殲31。
在未來,如果殲31戰機在空戰中取得優異的成果,必然會在國際市場打開銷路,每年賣個上百架,每架賣個六七千萬美元,那可就是六七十億美元的銷售額。
而且,要保證五代機的戰鬥力需要精心的維護和保養,例如美國的F-35戰斗機在未來半個世紀的時間里采購成本只有6000億美元,但是後期的維護、保養將會達到1.1萬美元,後期的服務遠比戰機的本身售價要高得多,這又是一筆可觀的利潤。
所以,一旦我國的5代機打入國際市場,會大大增加我國軍火銷售的利潤!
❷ 殲-31與其他殲擊機相比有哪些優劣點
沈飛粽子機「殲31」通體黑色,黃色勾邊,尾翼上噴有一隻海鷹,布局雙斜尾隱型,沒鴨翼,和美國的F35比較接近。粽子機「殲31」真機圖曝光正時值美國防長帕內塔訪華前夕,又是中日釣魚島問題的緊張時期,粽子機「殲31」的曝光,讓人不禁對之間的聯系多加揣測,有網友感嘆「中國軍工這是要給力保衛釣魚島了」。據傳,「殲31」戰機將命名為「鶻鷹」,是雙發中型(輕型)戰機,代號為J-31 001一號試飛機,發動機型號未知。
殲31的主輪距寬度與F-35相近,而前後輪距因為照片視角原因看不太確切,但從其與主翼根的相對位置來看,前後輪距應該也與F-35相似,而且主輪也採用了雙小輪,確實很容易令人聯想到上艦的要求,當然是否能搞定上艦事情還沒那麼簡單,可能技術上做了預留准備。可以看到殲31機的主翼前緣後掠角可能比F35略大,更傾向F22的設計,由於照片視角問題,還不能精確比對,但存在這種差異的可能,就是在機身、機翼氣動阻力方面31機的設計更偏向高速性一些,在推力和推比差一些的情況下這也是比較合理的設計考慮,由於仍屬中等後掠角,結合採用升力體機身和分段融合邊條,整機升阻比方面相信會有不遜於F-35C的效果。
殲31機的翼展和翼面積相對更大,尺度與F-35艦載的C型更接近,翼載荷較低,同時也採用了整體式的後緣襟翼。前移的較高的菱形垂尾在位置和作用上應該都與F-22一樣,突出大迎角的方向控制能力,F-35的設計要求是50度迎角機動,F-22是60度,我國的四代機競標要求也是60度,殲31機在大迎角機動性能方面有可能也沿襲了601競標方案的設計和要求標准。殲31機和F-35、F-22主翼、尾翼、垂尾耦合設計也比較相似,大家耳熟能詳,沒有什麼特別要解釋的。綜合來看殲31機的氣動布局設計對高機動性有較高追求,性能偏重亞跨音速段,但綜合水平會受到發動機性能的較大約束
殲31機的機腹彈倉蓋已部分打開,粗略分析尺寸較大,長度如按照機身不含空速管長17米算可能有接近4米左右,寬度也較為可觀,估計橫向排4枚中距彈是可以的,考慮類似JDAM這樣的武器,如果內載2枚同時還能帶兩枚空-空彈的話,隱身情況下的標准多用途作戰能力可以算是與F-35在一個台階上了。現在還不清楚機腹中距是否帶中隔,如果有的話有可能是一個重外掛點,外掛武器方案總體與F-35類似,但因為推力/推比和油耗的原因有效載彈量可能會小不少。31機側面應該沒有彈倉了,一個是內容積還要保證載油量和設備空間,另一個主機輪艙蓋尺寸比較大,已佔用了側面較多面積。殲31機和F-35的雷達艙大小很接近,座艙蓋雖沒有F-35那麼大和傾斜,但也相去不遠,視野尤其是下視角很優秀,這也符合其多功能對地攻擊和可能上艦的設計需求。新機「殲31」總體布局和外形類似F-35,不過採用了雙發設計,前移的菱形垂尾設計與F-22相似,由於發動機直徑小,對應的進氣道直徑也小,因此即使具備較大機腹內置彈倉的情況下也比F-35的機身顯得更纖薄一些,機頭雷達罩傾斜明顯,座艙蓋暫時還是分離式,後續換成整體式對現有技術而言已不存在什麼問題,只是成本和隱身性能的差別。
考慮外形隱身設計,殲31機與F-35側面機身傾角(包括垂尾)接近,可能略大2度左右,對側面威脅方向雷達波的散射偏離效果近似,但機身下表面外形更簡潔平坦,凸截面區域更小,略佔一些優勢,內置彈倉效果就不用說了。機翼前緣後掠角如果確實比F35大的話,對前向隱身也更有利,包括較小的座艙蓋設計一起,能夠減小前向威脅角內的散射。對於殲31和F-35來說,能夠在減輕結構重量、隱身和進氣效率等方面同時取得理想效果,肯定是沒理由不用的。殲31機表工藝看起來還不錯,估計跟黑絲是一樣的技術,機尾RD-33/WS-13發動機噴口外形很明顯了,發動機艙尾端與噴口結合部有比較大空隙,看起來比較怪異,為未來三維矢量預留?端面似乎未J20、F-35那樣鋸齒化處理,而是比較平滑,也許要等更大更細的圖片出來能看得更明白些。隱身設計上,對後部看來也沒花太大功夫,可能也是原型和技術階段的緣故,後續再看吧。就外形而言隱身性能上殲31機在前向和側向都與F-35相近,並有更優的潛力,以後圖片多了,再粗略建模來估算估算。
殲31和美國F22對比,簡直就是翻版F22。601這款新機雖然是集團自研,但結合J20一起從隱身、氣動和結構的一體化設計技術上來看,除了發動機,搭配武器方面可能還需要再加快和提高一些,其他四代機主要技術確實已經被我國全面掌握,包括基礎航電方面的一些進步,至少已經跨進了這一代的入門水平。差距雖然存在,但對抗態勢上已經足以影響美軍優勢,我國要做的就是繼續加快、拓寬技術發展和研製定型,只要不是存在代差,就有戰場上的足夠話語權。601這款機出來,從設計特點上看確實定位基本就是美軍體系中F-35的位置,側重的是多用途能力。如果性能也符合期望,後續能夠保質保量,不排除有割據江湖的潛力。總體來看,31機的氣動設計是在考慮了推力/推比約束條件下,對氣動進行適當優化以獲取所需機動性的平衡設計,綜合水平也許不如J20的高機動性來得突出,但由於具備隱身特性優勢,空-空任務下對付三代機仍會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多用途能力方面掛載點設計會比較靈活,內油量還無法估計,但整體性能受發動機約束會比較明顯,這也應該是未來重點改進的方向。信息有限,評估粗略,以後再補充完善。
❸ 殲-31裝配渦扇19後性能是否會有很大提升,成為最強艦載機
殲31戰斗機換裝渦扇19也很難成為我國海軍的艦載機,這和他換裝什麼樣的發動機沒有關系,殲31最大的問題是尺寸小,功能差,不符合海軍對於海上機動作戰的需求。至於渦扇19中等推力發動機,已經是我國在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上發展的第三個型號,今年有才剛剛完成了地面測試,至於他何時能夠進入部隊服役還不好說。
阻礙殲31成為艦載機的最大問題
殲31戰斗機的最大問題就是小。小也許更加靈活,但是在實際當中,小帶來了很多的問題。首先,小就意味著航程短,殲31雖然在珠海航展上有過自己飛行3000多公里趕到航展現場的「壯舉」,但是細究起來,這也只不過是一個空載、滿油下的直線轉場航程,實際上,殲31的最大作戰半徑不會超過1000公里,因為殲31的尺寸和米格29接近,發動機是和米格29完全一致的RD33發動機。
❹ 殲31戰機到底有多厲害
眾所周知,隱身戰機作為目前全球軍工航空技術的頂尖代表之一,其入門門檻非常高,對於技術的研究和突破的要求也非常大,而世界上第一款隱身戰機F-22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立項進行研製,並且於本世紀初期進行裝備,而在其裝備到現如今的近二十年的時間裡面,世界上出來的隱身戰機僅僅有四款,這其中還有一款還是F-22原先的研製國家美國,並且還有一款大家也都知道其隱身性能一直飽受懷疑和詬病。而這也可以完完全全的反應第五代隱身戰機在現如今的世界的研發難度有多大。
有些人可能只知道殲-31是我國第二款隱身戰機並且沒有獲得軍方支持,但是卻不知道為何沒獲得支持,這是因為殲-31准確的來說是一款自研戰機,這個自研指的是自己立項自己籌資。當年由於沈飛和成飛競標五代機項目失敗,為了積累五代機研製技術,不出現技術斷層,保留研發團隊,沈飛便自籌資金立項研製隱身戰機,這就是競標失敗的產品的下一款產品殲-31,其本質是利用不太先進的技術或者殲-20已經使用的技術來進行打造,曾經打算作為一款外貿機進行研製,這也是為何其頻繁出現在國際展覽的原因,但是由於殲-20的服役,其一直沒有獲得支持,而從性能來看其真的中規中矩,甚至有的地方還比較粗糙,再加上載彈量和載油量以及發動機等方面的數據,真的稱不上一款性能強勁的戰機,但是在非隱身戰機來說,其還是非常強悍的。
❺ 殲31是一款非常漂亮的戰斗機,研發時間幾乎和殲15差不多吧內部結構幾乎與殲15雷同性能比殲15要好
研發時間肯定不一樣,因為去年殲15量產了,而前年殲31才首飛,而一架戰機的試飛周期一般都在5到10年,兩者差的有點遠,至於性能,殲31的目標是F35,殲15的對手是FA18,所以殲31肯定強。殲31很漂亮這一點毋庸置疑,一架好看的飛機一定是一架好飛機
❻ 誰能發下中國殲系列所有戰機的圖片 要高清的 圖片還有標明是殲幾 謝謝啦
上圖為殲31雪鶚,隱形中型戰機
*******************************
圖片已經到上限了,還有幾款戰機因為沒有實物圖,或者有了樣機卻沒有服役,我就不發圖片了,發不了。
殲12,殲13,殲9,殲16
❼ 殲10,殲11,殲15,殲16,殲20,殲31,分別是幾代機各是輕型、中型、重型的哪種
俄式分代:殲10、11、15、16屬於四代機,殲20、31五代機。飛豹也就是四代。美式的話, 殲10、11、15、16屬於三代機, 殲20、31屬於四代,飛豹也是三代。 殲10、31屬於中型戰斗機,殲11。15、20屬於重型戰斗機,殲16和飛豹屬於戰斗轟炸機。
❽ 殲20和殲31哪個好都有什麼特點
這兩款飛機都是很優秀的新一代隱形戰機,殲20代號「威龍」,北約稱為「炎齒」。而殲31代號「鶻鷹」,名字都非常霸氣。兩款先進戰機走的發展路線不同,一個是重型高機動制空戰機,另一個是多用途戰機。如果從目前的發展狀況看,殲20的設計方案明顯更成功,而且殲20戰機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高端隱形戰機,是支撐起未來制空權的核心戰斗機。
殲31的定位,更像是一種輔助殲20的飛機,殲31一直想走出國門,競爭國際訂單。同時在國內的戰機采購中,爭取獲得未來航母隱形艦載機的地位。兩款飛機各有特點,接下來具體討論。
❾ 有沒有殲-25,殲-18,殲-14,殲-20,殲-31,殲-60對比圖
殲-31戰斗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沈飛)研製的第五代單座雙發隱形戰斗機 。
❿ 殲-31為何不受空軍歡迎
主要原因還是是殲-31太小了,無論從機體尺寸、航程載彈量還是升級潛力都會受到限制,中國空軍根據作戰任務以及戰略目標,現在需要的是功能全面參數優秀的重型戰機,而且目前裝備的三代機和四代機還都非常新,暫時不太可能大面積替換五代機,並且空軍已經裝備了殲-20重型隱身戰斗機,暫時不需要類似於殲-31的中型隱身戰斗機。並且殲-31的設計還在進一步的完善,還沒有最終成型,所以在以後等三代機和四代機壽命到期,空軍需要大規模換裝的時候,估計會考慮殲31這種中型的五代機,所以目前的殲31主要作用應該還是技術儲備加出口,空軍自己裝備的可能性不大。
為了對標美國的F-35C航母艦載機,在殲-31的驗證機上,也開始了下一代的航母艦載機研發,但是我國海軍在航母的使用過程中,通過大量的作戰任務等訓練,認為給航母配備的新一代艦載機必須是殲15那樣的重型戰斗機,由此,目前的殲-31戰斗機進入我國空軍的戰斗序列的前景堪憂。之所以現在的殲-31第三號驗證機還在不斷地進行試飛。除驗證相關技術而外,也意圖出口五代戰機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