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極其少見的珍貴草葯,外號「奶參」,它都有什麼功效
外號“奶參”,但它的學名叫做輪葉黨參。輪葉黨參往生長比較陰暗,潮濕的地方,例如雨水多陽光少的山坡、靠近河水兩面的山坡上。而這種珍貴的草葯往往分布在我國的黑龍江、廣西等陰暗潮濕的地區。那麼這種珍貴的草葯有什麼功效呢?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個:可以補充乳汁,補氣血,治療失眠。記得鄰居家的嫂子,生下孩子乳汁不足,她的婆婆用輪葉黨參,白術,黃芪,當歸等葯物,為她熬制了一味中葯,她喝了幾頓之後,乳汁就變得充足。與此同時,在生過孩子之後,她有氣血不足症狀,吃了這味中葯之後,氣血不足的狀況有所改善。
現在我們大多數人生病選擇吃葯治療,都會選擇吃一些西葯。但是中葯是中華人民的瑰寶,身為中華兒女,我們應當信任我們中華人民的瑰寶,相信中葯的療效一定勝過西葯。中葯除了熬制麻煩一些,味道偶爾不是很好,但是這些都影響不了他治療疾病的效果。不知道屏幕前的小夥伴有沒有被中葯的治療效果震驚到的事例?歡迎評論區評論哦!
2. 輪葉黨參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輪葉黨參多採用根莖和種子繁殖。(1)挖根栽植。於6月初,從山野挖取帶莖葉的輪葉黨參的植株,根莖約重30克左右,立即按深0.5厘米,行距10厘米栽入事先做准備好的砂性土壤中。然後,澆適量的緩苗水,成活後生長迅速,於9月下旬採集種子。采種7天後起收根,年均增重22克左右。
(2)種子繁殖。
①種子處理:在春播時可催芽播種,使芽早出土,此法在春季和床土水充足時採用。把種子放在45~50℃的溫水中浸泡8小時,撈出後用紗布包好放在25~30℃的恆溫箱里,經4~5天種子開始萌發,待出芽種子達到30%時即可播種。而在冬季室內保管的種子,在春播前應做種子處理,可把種子放在2℃的冰箱里,放置7天後播種,可提高發芽率。
②播種育苗:播種量為每100米21.5~2千克種子,播種時要以10倍的濕沙攪拌經處理過的種子,才能播得均勻。播種方法採用撒播或條播。條播時在苗床上用木板或窄鎬頭開溝,行距10厘米,深2~3厘米,寬5~6厘米。然後均勻地撒下種子,覆土1.5~2厘米,播後澆水。播期春秋兩季均可,春季為4月下旬至6月中旬,秋季為10月下旬至上凍前,出苗率在91.8%~96%。各播期的幼苗生長發育均快。
③種苗管理:出苗後,於6月上旬和7月中下旬各除草1次,6月中旬沿栽培行一側開一淺溝,按每平方米50克二銨復合肥追肥,覆土澆水。6月下旬在行間每40厘米距離插一根1米高的小柱架,如架材缺少也可種些高粱、玉米等高稈作物。入冬前清除雜草並澆1次封凍水。
3.定植定植移栽在苗床地里生長1年的苗,於第二年4月中、下旬起苗栽至大田;挖根移栽時,要防止傷害主根,才能促進生長,質量好。移栽要進行選苗,先移栽主根粗而直的壯苗,移栽的行距為50~60厘米,株距為10~15厘米。如土質肥沃、苗壯苗大,可適當稀植。因輪葉黨參的根具有縱深生長的特性,因此需直立移栽。移栽時的底肥為每667米2施農家肥1500千克,可溶性磷肥50千克、草木灰75千克,同時栽後要澆適量的緩苗水。
3. 輪葉黨參有哪些功效
輪葉黨參為桔梗科植物羊乳去栓皮的根,又名山地瓜、白蟒肉、奶參、羊奶參等,葯食兼用。原產我國,廣泛分布在我國華北、華南、西南等地。
輪葉黨參每百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質23克、脂肪3.5克、糖分4.5克、粗纖維6.4克、鈣90毫克、磷121毫克、鐵2.1毫克,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還含有芹菜素、木樨草素、黃銅醇甙、皂甙等。
輪葉黨參具有補身潤肺、促乳、排膿的功效;用於肺臟腫、乳腺炎、淋巴結核、蚊蟲咬傷等。在葯材市場、醫院、葯店銷售。
輪葉黨參是營養價值很高的山菜之一。在春秋兩季挖取肥大肉質的根,炒食或腌漬鹹菜均可,風味獨特,是我國出口韓國等國的主要山菜之一。輪葉黨參營養豐富,是自古以來人們喜食的山珍,味道鮮美。在韓國上市的製品有腌漬的罐頭和曬乾的干製品等。我國出口的輪葉黨參干製品大約8~10美元/千克。
4. 輪葉黨參是一味中葯材,怎樣種植輪葉黨參呢
輪葉黨參別名山胡蘿卜、土黨參、奶參、沙參等,中葯材名為羊乳,是長白山地區珍貴的葯用和食用植物,具有較高的葯用和食用價值。由於長期過度掠奪性開采,野生資源幾近枯竭,市場缺口較大,價格逐年上漲。
輪葉黨參是一種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株高2~3米,莖葉茂盛,必須上架管理。每公頃需要70000條,厚度2~3cm,高度2~3M。當主藤高40~50cm時,應及時插入架條,使其自然地放在架上。輪葉黨參花芽形成時采芽、打藤、噴三唑,除種田外,花芽在開花前應除去,剪去主蔓的1/3,噴三唑,以減少地上部分的養分消耗,促進根系快速生長,提高產量。種植後第二年,輪葉黨參開花結果,7月中下旬開鍾形花,8月下旬至9月中旬成熟。由於成熟期長,膠囊頂部開裂,種子容易脫落,應在成熟時收獲,曬干,搓去種子,風干後置於陰涼處,通風乾燥處使用。
5. 輪葉黨參的植物形態是怎樣的
輪葉黨參纏繞莖長約1~3米,體內有白色乳汁。根圓錐形或紡錘形,主根長達20多厘米,有須根,成株根重100多克,根皮淡紫色或淡黑褐色。莖纏繞,無毛而光滑,有多數短分枝,主莖生葉少,葉片呈菱狀狹卵形,互生無毛;分枝上葉4枚輪生,有柄,狹卵形或菱形,長3~7厘米,無毛,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
輪葉黨參
花單生於側枝頂端,有短梗;萼片5裂,裂片三角形,披針形,宿存;花冠5裂,寬鍾狀,黃綠色或紫色反卷。果為蒴果,成熟時於頂部3裂,種子多數,淡褐色,具膜質翅。
6. 輪葉黨參後茬地載山芋頭可以嗎
輪葉黨參後茬地載山芋頭可以,沒有什麼影響。
7. 輪葉黨參要怎麼採收加工
1.種子的採集。輪葉黨參花期為7~8月,果期為8~9月。蒴果成熟時於頂部3裂,其種子易散落,須及時採集。
2.根的採收與加工。輪葉黨參起苗移栽2年後,根重可達30~50克,適於食用和葯用,開始採挖。葯用根於8~9月挖取,洗凈,曬干。食用根的收獲季節為春秋兩季,春季在出芽前,秋季在下霜後。一般每公頃產3000千克。挖取根莖時要謹防傷根,且大小分開。過小的可施足底肥重新移栽,下年收獲。用水洗凈後去外層老皮,宜炒食或鹽漬上市。秋季收獲除直接上市和加工外,還可以在窖里貯藏,到冬季上市,有利於調節蔬菜市場的需求。在窖里貯藏時,要用濕沙把根埋好,溫度保持在1~4℃,以防發芽;同時適當通風。
用作葯材時需剝皮,陰干或烘乾(溫度在50℃左右)出售。
嫩葉及肉質根均可食用。春夏季節采幼嫩莖葉,開水燙後炒食。夏秋季節刨出肉質根,洗後剝皮,撕成細條,再用清水浸數小時,腌漬、炒食均可,也可涼拌或干制。「拔絲羊乳」甜脆可口,堪稱席上佳品。
8. 輪葉黨參與沙參區別
參有很多種,大多數參也都有保健作用,但效果和配葯都是不一樣的,用法和療效也有一些不一樣,那麼黨參和沙參的區別又哪些?哪一種更好?
沙參呈圓錐形或圓柱形,略彎曲,長7~27厘米,直徑0.8~3厘米,頂端具1或2個根莖,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凹陷處常有殘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橫紋,呈斷續性的環狀,下部有縱紋及縱溝。體輕、質泡、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多裂隙。無臭、味微甘。功效為養陰清肺,益胃生津。主治肺熱燥咳,乾咳少痰,勞嗽久咳,熱傷胃陰,口渴咽干。
黨參多呈長圓錐形。根粗稍細,少有分枝。因生長年限不等,根長8~30厘米,直徑0.5~2.5厘米。表麵灰褐色或灰棕色。頂生經年退化或蜂窩狀的基痕,俗稱『獅子盤頭』。近蘆頭處有緊密的環狀橫皺紋,向下逐漸稀疏,約至全體之半。全體有較深的縱皺紋,並有橫紋根痕。皮鬆肉緊。質堅體輕,有彈性、易折斷。斷面淡黃棕色,外皮曲折環繞,有裂隙或射狀花紋,松緊不一,中間有一黃色圓心,有細小緻密之孔有特異氣味,味甘甜濃厚,嚼之無渣。功效為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生津,養血。主治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血虧萎黃
9. 輪葉黨參的病蟲害有哪些
病蟲害防治輪葉黨參在野生環境中,病害很少。但在大面積人工栽培條件下,其病害可能擴大。
(1)斑枯病。症狀為病株的葉面上出現白色或褐色斑點,逐漸擴大到全葉,最後乾枯脫落。此病害易發生在潮濕高溫的7~8月,即開花初期。防治方法:於發病初期,用1∶1∶120的波爾多液或500倍液的多抗黴素噴霧於全葉。
(2)銹病。為害葉片、莖和花托,形成病斑。注意選地和輪作;及時將病株拔除燒毀;發病初期用50%二硝散200倍液或敵銹鈉200倍液,7~10天噴霧1次,連續2~3次。
(3)蠐螬和地老虎。危害幼根。防治蠐螬,每667米2用85%的硫丹1.5~2千克,加50千克土攪拌,均勻地撒在植株附近的表土上,即可消滅。防治地老虎,每667米2用35克敵百蟲加炒豆餅1千克做毒餌,均勻地撒在植株附近的表土上,可殺死其幼蟲。
10. 你好,我種植輪葉黨參當地的農業部門推薦我用高氯復合肥。。能否鑒定我的輪葉黨參對氯離子敏感度
輪葉黨參,對氯離子敏感度,很難進行鑒定。
輪葉黨參,也叫山胡蘿卜、假黨參。為桔梗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主要野生於山野溝窪潮濕處及灌木叢中,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和中南各地。花期8~10月。
在當前的施肥水平下,是不存在所謂的忌氯作物的。生產中發生的所謂燒苗現象,絕大部分是由於肥料離種苗太近、施肥後土壤缺水嚴重,且溫度較高引起。由於化肥中含有的氮素產生的氨氣,對種子、根、芽、莖、葉片熏蒸刺激所致。另有一小部分是施用了雙氯基的高氯復合肥,同時土壤水分不足,引起幼苗根系附近局部氯離子濃度過高引起的。因此,高溫季節或者蔬菜作物,播種或者移栽時,應當避免施用含氮量高的肥料品種,使種苗與化肥適當隔開,播種或者移栽後及時澆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