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蠟嘴雀有多少種有圖片嗎
擴展閱讀
小丸子搞笑動態圖片大全 2025-05-16 05:32:26
狡詐男人圖片 2025-05-16 05:26:02
圖片製作字幕配樂軟體 2025-05-16 05:18:48

蠟嘴雀有多少種有圖片嗎

發布時間: 2022-04-01 16:02:18

㈠ 蠟嘴鳥長什麼樣子

我們常說的蠟嘴雀有2種:黑頭蠟嘴雀和黑尾蠟嘴雀,其中一個明顯區別就是黑尾蠟嘴雀的嘴巴尖是黑色的,

㈡ 蠟嘴雀是幾級保護動物

蠟嘴雀是二級保護動物,繁殖於我國東北和長江中、下游一帶,分布在我國大部分省區。黑尾蠟嘴雀體長約18厘米,嘴蠟黃,雄鳥頭尾黑色,翅黑色但末端有白斑,身上的羽毛呈灰色,肋呈棕色,尾部有分叉。雌鳥翅黑色,其餘多為灰色,尾羽末端為黑色。

平時棲息在平原至海拔3000米的山地。生活在有樹木的地方,有時也到公園或居民區。大多幾十隻結成小群,也有3~5隻或單獨活動的。在樹上十分活躍,常在兩棵樹間跳躍不停,喜食麻籽和葵花籽。

生活習性:

棲息於山地及平原各種林型中,有時到果園及居民點附近活動,主要在高大的喬木林中成3~5隻小群活動,繁殖期成對活動。以各種植物種子、漿果、樹芽為食,也兼食少量昆蟲。

喜食麻籽、櫻桃核、葵花籽。5月上旬開始繁殖,營巢於針闊混交林。每天產卵一枚,每窩4~6枚卵。孵化期為14~15天,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㈢ 蠟嘴和銅嘴這兩種鳥有區別么能發圖片么

1、外型

蠟嘴雀,是中國傳統籠養鳥種,該物種雄雌異形異色,中型鳥類,體長17~21cm,嘴蠟黃,雄鳥頭尾黑色,翅黑色但末端有白斑,身上的羽毛呈灰色,肋呈棕色,尾部有分叉。雌鳥翅黑色,其餘多為灰色,尾羽末端為黑色。

銅嘴雀:體型略大(17厘米)而墩實的雀鳥。黃色的嘴碩大而端黑。繁殖期雄鳥外形極似有黑色頭罩的大型灰雀,體灰,兩翼近黑。與黑頭蠟嘴雀的區別在嘴端黑色,初級飛羽、飛羽及初級覆羽羽端白色,臀黃褐。雌鳥似雄鳥但頭部黑色少。幼鳥似雌鳥但褐色較重。

蠟嘴雀:

2、生活習性

蠟嘴雀:棲息於山地及平原各種林型中,有時到果園及居民點附近活動,主要在高大的喬木林中成3~5隻小群活動,繁殖期成對活動。以各種植物種子、樹芽為食,也兼食少量昆蟲。喜食麻籽、櫻桃核、葵花籽。 5月上旬開始繁殖,營巢於針闊混交林。每天產卵一枚,每窩4~6枚卵。

銅嘴雀:活時常棲於樹上,也常於地面覓食。食物多為樹木的果實、種子及農作物落粒。每年3~4月間開始雌雄成對生活,5~6月間在山林中營巢繁殖。巢呈碗狀,由枯枝、草根及樹皮築成。

3、分布范圍

蠟嘴雀:國內分布於內蒙古東北部和東南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一直到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浙江、福建、廣東、香港和台灣等省,西至四川、貴州、青海、甘肅、寧夏等地。其中在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為繁殖鳥,並有部分終年留居為留鳥。

銅嘴雀:西伯利亞東部、朝鮮、日本南部及中國東部,越冬至中國南方。 分布狀況:地方性常見。指名亞種繁殖於中國東北的落葉林及混交林,至中國南方及台灣越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銅嘴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蠟嘴雀

㈣ 蠟嘴雀有多少個品種

蠟嘴雀是家庭觀賞和調教技藝鳥之一,很有玩賞價值。蠟嘴雀里還有黑頭蠟嘴雀、黑尾蠟嘴雀和錫嘴雀三種之分。另外,還有斑翅、白翅、黑翅等三種蠟嘴雀黑尾蠟嘴雀


蠟嘴雀,又叫包頭蠟嘴、包頭、皂兒、小桑嘴等別名。
特徵
繁殖於我國東北和長江中、下游一帶,分布在我國大部分省區。黑尾蠟嘴雀體長約18厘米,嘴蠟黃,雄鳥頭尾黑色,翅黑色但末端有白斑,身上的羽毛呈灰色,肋呈棕色,尾部有分叉。雌鳥翅黑色,其餘多為灰色,尾羽末端為黑色。
習性平時棲息在平原至海拔 3000米的山地。生活在有樹木的地方,有時也到公園或居民區。大多幾十隻結成小群,也有3-5隻或單獨活動的。在樹上十分活躍,常在兩棵樹間跳躍不停,繁殖期成對活動。以各種植物種子、漿果、樹芽為食,也兼食少量昆蟲。喜食麻籽和葵花籽。5月上旬開始繁殖,營巢於針闊混交林。每天產卵一枚,每窩4-6枚卵。孵化期為14-15天,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飼養方式
剛捕到的生鳥野性較大,開始入籠時往往見手就啄,但一段時間後就可馴化。該鳥和其它蠟嘴雀一樣,非常聰明,可成群大籠飼養,經調教後也可以上架表演小雜技。飼料可選擇稻穀、葵花子、麻子等,輔以昆蟲和水果。另外必須放置水盆,供鳥每日水浴之用。
主食以谷類為主,蛋小米、大米、高粱混合飼喂,秋冬適當喂給瓜子、蘇子等油料作物。蔬菜、水果做保健食品。也可添加粉料:綠豆粉、蛋黃春夏季用;秋冬和換羽時適量加入花生粉。不定期的喂幾條麵包蟲,切記春節以後一定要少喂油料作物,蠟嘴最容易發火腫眼睛,麻子是罪魁禍首,千萬當心,完全可以不給。春夏季要提供水浴。
黑尾蠟嘴一般做為鳴鳥飼養,不用上架,生鳥用長方形的麵包籠即可,不能太大,大籠的活動空間多,亂撞,不利於服籠。完全開口大叫要等到換第一次毛以後,第2年的春天,如果遇到好鳥此時就可以托籠大叫了。當然,這要看養鳥人的調教手法了。我們這里很多人喜歡養剛會飛的雛鳥,基本上第2年春天都能大叫,但是聲音不夠洪亮,要是沒有好的成鳥套口的叫口也少且不夠婉轉,所以建議選擇成鳥飼養。
黑頭蠟嘴雀
別名梧桐、大蠟嘴。屬雀形目,雀科。在我國的東北北部和 蠟嘴雀中部繁殖,遷徙時經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四川等省,到湖南南部、福建、廣東等地過冬。
特徵
體長21厘米。嘴粗大,呈蠟黃色。額、頭頂、嘴基四周、眼先、眼周和下頦為深黑色。頭側、頸側及上體、翅上覆羽、肩背部為淺灰色,微沾淡褐色,腹部中央灰白色,尾下覆羽白色,尾羽黑色。
雌雄鑒別
雌雄同色,但頭頂黑色的形狀不同,從鳥頭的後面看,黑色形狀像桃子,向下有個尖的是公鳥;下端較鈍圓、無尖的是母鳥。另外雌鳥的顏色較淺。
習性
棲息於山地及平原各種林型中,有時到果園及居民點附近活動,主要在高大的喬木林中成3-5隻小群活動,繁殖期成對活動。以各種植物種子、漿果、樹芽為食,也兼食少量昆蟲。喜食麻籽和葵花籽。 5月上旬開始繁殖,營巢於針闊混交林。每天產卵一枚,每窩4-6枚卵。孵化期為14-15天,雌雄親鳥 黑尾蠟嘴雀共同育雛。
蠟嘴雀的挑選
每年秋季大量的黑頭蠟嘴雀從北方向南方遷徒,很多地方的鳥市上都會出現,要從中選出幾只好的蠟嘴雀並不難,無論雌雄及幼鳥均可調教。幼鳥的上嘴有黑色,並且黑色面積越大、顏色越深的年齡越小。
飼養管理
黑頭蠟嘴雀的叫聲宏亮、動聽,可用畫眉籠或八哥籠。但很多養鳥愛好者喜歡用架飼養,經調教後能學會其他小型鳥學不會的技藝。黑頭蠟嘴雀喜食麻籽、葵花籽和蘇子等油料作物的種子,但在人工飼養下不能多喂。平時以穀子和稻穀或者蛋米為主,並每天喂少量青菜和蘋果。每周清洗一次籠子及食水罐,保持食水清潔。對於受訓的蠟嘴雀就只喂麻子了,每天在調教後給喂飽,並給其飲水,喂飽後將鳥置於安靜的地方,其餘時間就不要喂它了。
護理
黑頭蠟嘴雀的籠子沒特殊要求,只要不影響跳躍即可。如作為訓練用,可用脖鏈栓著,放在鳥架上。一般用的鳥架為制的,長約40~50厘米,直徑1.5厘米,中間一段纏上棉線,便於鳥棲息。 黑頭蠟嘴雀喜歡吃麻籽、葵花籽、蘇子等油料作物的種子。這些食物在訓練時可作為獎勵用,平時不可喂多,以雞蛋米和蔬菜、水果為主。 剛買來的鳥,性情比較急躁;所以上架一定要注意脖鏈的長度,以免纏頸死亡。如果鳥的情緒無法穩定,上下翻飛,可用水將羽毛淋濕,控制使其活動;也可喂給用葵花籽。

㈤ 蠟嘴是一種什麼鳥

蠟嘴兒其實就是梧桐鳥(黑頭蠟嘴雀)~

http://ke..com/view/814229.html?wtp=tt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㈥ 什麼樣蠟嘴鳥好

摘要 環境

㈦ 東北蠟嘴鳥和南方蠟嘴鳥怎麼區分

區別:

第一、看體型,東北蠟嘴的嘴細窄而弧度大,下嘴向上凹,嘴與頭部比例勻稱,結合圓潤;南種嘴鈍圓而弧度小,嘴和頭部比例失調,下嘴基本是直的,東北蠟嘴身條細長,身窄頸長,南種身材粗壯;越往南的蠟嘴個頭越大;

第二、看羽毛,東北蠟嘴普遍來講毛色深,特別是野生鳥腹部毛色發灰,人工飼養腿毛後會變白,南方毛色較淺而發白;

第三、聽叫口,東北蠟嘴叫口清脆嘹亮如嗩吶,南種叫口委婉綿軟如簫。

該物種雄雌異形異色。中型鳥類,體長17-21厘米。嘴粗大、黃色。雄鳥頭輝黑色,背、肩灰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淺灰色,兩翅和尾黑色,初級覆羽和外側飛羽具白色端斑。頦和上喉黑色,其餘下體灰褐色或沾黃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雌鳥頭灰褐色,背灰黃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近銀灰色,尾羽灰褐色、端部多為黑褐色。頭側、喉銀灰色,其餘下體淡灰褐色,腹和兩脅沾橙黃色,其餘同雄鳥。

(7)蠟嘴雀有多少種有圖片嗎擴展閱讀

餵食方法:

黑尾蠟嘴雀是食谷類的鳥,喜歡吃一些穀子、麻子、葵子、蘇子、高粱等一些帶殼的食物,也喜歡吃一菜葉和水果。如唐菜、油菜、胡蘿卜、西經柿、蘋果、櫻桃等。凡是喂菜類和水果的時候一定要洗干凈再喂防止農葯中毒。

由於季節的不同所喂的食物也不同,但是每天要保證菜類和水果。這對鳥的消化有好處,而且還會令鳥的羽毛豐潤美觀。在夏季時可喂麻子、蘇子和葵子。

㈧ 蠟嘴鳥分那些品種

我國有兩種,黑頭蠟嘴雀,黑尾蠟嘴雀

㈨ 黑尾蠟嘴雀的介紹

黑尾蠟嘴雀(學名:Eophona migratoria)又名蠟嘴、小桑嘴、皂兒(雄性)、灰兒(雌性)。該物種雄雌異形異色。中型鳥類,體長17-21厘米。嘴粗大、黃色。雄鳥頭輝黑色,背、肩灰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淺灰色,兩翅和尾黑色,初級覆羽和外側飛羽具白色端斑。頦和上喉黑色,其餘下體灰褐色或沾黃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雌鳥頭灰褐色,背灰黃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近銀灰色,尾羽灰褐色、端部多為黑褐色。頭側、喉銀灰色,其餘下體淡灰褐色,腹和兩脅沾橙黃色,其餘同雄鳥。相似種黑頭蠟嘴雀體型較大,頭部黑色范圍小,飛羽中間有白斑而末端無白斑。黑尾蠟嘴雀是中國傳統籠養鳥種。無論雄雌的形象都憨態可鞠非常惹人喜愛。分布於中國、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和遠東南部、朝鮮、日本等地。

㈩ 蠟嘴雀的形態特徵有哪些


蠟嘴雀

蠟嘴雀的體型不大也不小,成年後的體長通常在19cm左右。它的外觀並不像其他鳥兒引人注目,但它卻一直是中國傳統籠養鳥種之一,很受人們喜愛。
本物種雄雌同形近色。成鳥眼先、嘴基和頜部極小的區域內為黑色;頭頂、頰部為棕色,從頭頂到腦後的羽色逐漸過渡加深,在枕部呈較深的棕色與頰部的羽毛形成一定的反差;頸部有一圈寬闊的灰色羽帶,後部闊而前部狹窄,有如披肩;肩部和背部的羽毛為茶褐色,明顯較頸部的灰色雨區為深。
腰部羽色呈較淡的皮黃色;尾上覆羽褐色;尾羽呈凹形,與尾上覆羽大體同色,亦為褐色,但最外側兩枚尾羽褐色並呈現輝藍色的金屬光澤,且尾羽各羽羽稍白色;翅上覆羽為白色或皮黃色,在翅上形成一道寬闊的縱向白斑,與肩部的茶褐色羽毛形成鮮明對比;飛羽黑色,並呈現輝藍色金屬光澤,猶如經過淬火處理的鐵,部分初級飛羽特化,羽端呈方形,內翈先端具以缺口。
次級飛羽各羽羽端均為方形,這使得本物種的翅膀在收攏的時候端部出現一種類似鋸齒的形狀,如同剪過,這也是是其他鳥類所不具有的特徵;下體自頸部的灰色區域以後均以淡褐色和白色為基色,胸部、上腹部、兩脅皆做淡褐色,下腹部、尾下覆羽純白色,虹膜褐色;喙粗壯,呈灰色顯現金屬光澤,頗有錫的質感,這也是本物種命名的原因;足粉色。雌性成鳥較雄性頭頂的顏色略顯灰。亞成體為成鳥的暗色版本,且胸腹兩脅具幼細的褐色橫紋,飛行時成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