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了那麼多的抖音,看了那麼多的毒雞湯,聽了那麼多的閑言碎語,為什麼還是不捨得分手。明知道以後不可能
人都是感情動物,面對感情問題都是當局者謎,放不開捨不得是常有的事,但時間是治癒一切的良葯,努力過好自己的日子,彼此祝福對方吧,對方過的好就是值的欣慰的事情了,哪怕那個陪在對方身邊的人不是自己。放下了也就開心了。祝福你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加油啊!
㈡ 為什麼雞湯聽多了就對正能量感到厭惡
因為你的三觀正常。
大多雞湯、正能量雞湯,分為幾類:
空話虛話,啰嗦一長串(特色是包含大量「不要XX」的句式排比),內容假大空和泛泛為主,這一套其實和算命先生/泛泛星座論一回事,都是拿人類深層意識的共同性來說空話,毫無咀嚼的營養(看一遍可以,看兩遍就瞎眼)。
用結果做條件。設定難以或不能實現的條件,然後推導一個高大上的結果。(特色是包含譬如「如果XX、越XX、一旦XX」)。「學會不依賴他人,才能成長」←隨口造了一句,你體會下,「學會XX」作為一個本身不具有的特性,卻被直接放在條件上,卻不談如何「學會」,到頭來只是一杯「雞湯」。
毒雞湯。這一塊可以了解下倖存者偏差。打個極端的例子:10000個人不上大學,有一個人卻通過自己的努力發財了,毒雞湯得出結論[不上大學也能發財]。邏輯上並無矛盾,但是卻忽視了99.99%的失敗者,而只談那0.01%的成功,這個套路也經常出現在傳銷團體中。
瞎類比(常常出現句子「XX就像、XX好比」)。人類不管放眼地球還是太陽系,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拿一些無關的自然/非生命跡象來類比人類的生命活動是非常物質的,什麼「生活就如一杯水」、「愛情就像一首歌」,然後就行一系列強拉硬扯的說辭,完全忽視人類活動的復雜性,妄圖把復雜的事情符號化、公式化。
可以說大多數雞湯其實只不過是廢話而已,聽多了自然覺得厭惡(廢話≈噪音,理解下);而毒雞湯更是經不起推敲;另一類就是我最討厭的拿人做類比(包括所謂的企業「狼性」),人之所以是人,能利於食物鏈頂端,需要的是「人性」而不是什麼動物性。
真正好的雞湯,應該是告訴你,什麼時候做什麼(而且這個行動是可以身體力行的)。因為人在盲目時,會因自己的大腦麻痹自我而無視一些在旁人看起來顯而易見的選擇,所以這時才需要真正的「雞湯」(我覺得說成「涼水」更合適)去澆醒迷惑的人。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他」這句話聽起來土味十足,但是對於身處恐懼的人,確是最好的鼓舞,也經得起反復琢磨,這就是我心中合格的「正能量」。
㈢ 每天看了那麼多的心靈雞湯,為什麼還是活不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把心靈雞湯比作一部車,那麼你不給車加油,這部車怎麼會有足夠馬力去盡情馳騁。所以,應該可以知道要想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就要不斷的加油,以心靈雞湯為輔,自己的努力行動為主!眾生的無奈,無奈的眾生。什麼都貪多,多多未必益善。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半本論語安天下,一句詩書定太平。不在吃多吃的少,消化不良不長肉.。佛法傳世三千年,悟真成佛有幾人?不是佛法無靈驗,信受之者感不深。當下現實,資訊傳播迅速快捷,方便太多,也造成了信息泛濫,五味雜陳,不善擇法者消化不良。
理論與實際,實是兩張皮。知識與智慧,不是一回事。法要為人用,無用不是法,弱水三千飲一瓢,路對一票就到家。捨不得,舍什麼?舍貪心,沒有用的少劃拉。雞湯是輸入,活出自己的樣子需要把你腦子里正確的東西輸出並實現,理解受容易,人是社會的一粒沙塵,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主觀的,客觀的因素都會對我們產生影響,人在世上,就算目前還沒沒有活出自己的樣子,不要氣餒不要放棄,只要你朝著目標在走,就算最終沒有到達終點,但你努力的過程其實比結果更有意義!
㈣ 沒有心計,人太直 套路總是學不會
很多情況下,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平常與人交際,你有沒有總會感覺自己莫名其妙的就被人套路了,被人賣了還幫人家數錢的那種?直到後來,事情都發生完了,自己才恍然大悟,告訴自己這個人不要再相信了,可是到下一次,你還是會口無遮攔地告訴ta你知道的重要信息,甚至一次次把自己推進了「地獄」。這樣的情況,大概是不少見的吧,在很多人之前。所以啊,你可長點心吧,你要沒心機了,雖然說,有心計是貶義詞,但是傻蛋被人騙被人利用也是貶義詞啊。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有你們這些,不知道自己是沒心機、太單純的人,好好看看,下面提到的這幾條是不是說的你,中了幾條說出來,全中的舉手手。
一、總是習慣把情緒掛在臉上。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那些什麼情緒都寫在臉上或者表達出來的人很討厭,因為自己不懂得隱蔽自己的心裡變化,而身邊的人,沒有一個是有必要和有義務分享你的快樂和分擔你的憂傷的,尤其是負面的情緒和煩惱,是會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的。但是毋庸置疑的人,都放在臉上的人是非常單純和直接的,反而什麼都憋在心裡的人,城府深,難靠近。
二、說話喜歡說透,還覺得自己很聰明。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其實你說的已經很明白了,但是對面的聽眾還是問一些同樣的話,或者是表現得自己沒聽懂你的故事,又或者根本不在意你的故事,致使你會本能地豐富自己的故事,透露出來更多的信息。但是說多錯多,你都說明白了,還以為自己的表述很棒,可是被人卻已經在給你下套了。
三、遇事喜歡逞強,不懂得示弱。
研究表明,在職場上,那些首先受到關注和提拔的,一般並不是那些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或者是工作量最大的人,而是那個和上司溝通更多的人。為什麼呢?沒有人會因為你能夠完成一項任務而對你這樣一個小透明生發出多大的興趣,進而重用你,而只會認為你是一個很不錯的員工,而那些,和上司溝通得比較順暢的人,表達了自己更多想法的人,更容易成功。
你不做,總有人會做,但是一定程度的示弱,你能找到機會表達你的想法和看法。
四、面子看得特別重,往往死要面子。
死要面子的下一句是什麼?活受罪。這是死要面子的必然結果。你重視的是什麼,就註定被什麼所累。你太沒有心機了,總想著一些自己行不行,而別人,已經知道你必然會因為愛面子,而逞強了。
五、多愁善感,容易被心靈雞湯感動。
心靈雞湯現在已經被炒稱為是毒雞湯了,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和感悟,你要花時間和自己,以及你自己身邊的人相處,找出適合你自己的,既能夠舒適,又能夠順利成功的方式,而不是因為雞湯文,把自己困在了情緒裡面。
六、覺得自己是老實人,不會處理關系是天經地義的。
那你真的就是活該是老實人了。這個社會有它自己的准則,要麼你完全不理會,做你自己,要麼就在做自己和順應它之間找到平衡。而你已經意識到自己不會處理關系不是一件好事了,也就是說這種情況已經困擾了你。但是沒有什麼是天經地義的,你太滅心機了。遲早,你需要更多的社會關系的。
㈤ 為什麼毒雞湯總是流行不起來
「這碗雞湯有毒」、「幹了這碗毒雞湯」,有時候,那些油膩的快要溢出手機屏的雞湯,也會常遭到這樣的吐槽
。因此有一段時間,我們不屑再發雞湯安慰別人或自我安慰,甚至看到一篇稍有雞湯味道的文章就要拿出來與旁邊的人調侃一番——「你看這人多傻!」不過,即使一些心理、生理都很正常的人群會對心靈雞湯嗤之以鼻,但總讓人無奈的是,這個互聯網時代中,還是雞湯類的文章最受歡迎。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雞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加油,你一定行的!負能量:不要啊,我肯定不行的...毒雞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石頭永遠不會,你要認清自己才行。
看到區別沒?雞湯無腦的讓你朝一個方向努力,企圖光靠振奮人心的話讓你成功。負能量否決你的決定,但不考慮為什麼要否決(也許不該否決呢?)。毒雞湯否決你的決定,並告訴你你為什麼不行,但是話有點難聽。
㈥ 有沒有人像我一樣對心靈雞湯和正能量深惡痛絕小學聽中學聽大學聽,找工作了還聽,正常人怎麼可能不膩
不願意聽就不聽好了,都長大了,什麼分辨不出來,所以隨自己發心吧,我也厭惡心靈雞湯,但是正能量還是要有的。
㈦ 心靈雞湯聽起來很有道理,為什麼有些人認為是「毒雞湯」
「心靈雞湯」起源於一個叫做傑克.坎菲爾德的美國人,據說他曾負債一百多萬,後來便是靠著心靈雞湯起家,徹底還完債務後還大賺了一筆,具體的實例各位可以去網路一下。
現在受一些社交媒體影響,「心裡雞湯」可謂是大行其道,但同樣的,毒雞湯也不少見。心裡雞湯和毒雞湯可謂只有一步之差,我在這里簡單概括一下毒雞湯以及心靈雞湯的不同。
看起來很有道理是不是?但拜託,大家都是成年人,不可能全都圍著你轉,真正的愛情應該是兩情相悅,應該是互相付出,不是你在做公主,別人當奴僕。
更不是他在奮斗的時候你在享受,等人家奮斗出結果了,你去有福同享,人家在受苦的時候你卻不知道在哪。
這是愛情嗎?這是趨吉避害,這是自私,在這里也奉勸女生們別這么容易被那些毒雞湯給侵蝕吧。
㈧ 經常聽雞湯的利弊
這個要看你自己怎麼用思維去判斷雞湯文,如果你懂得站在正能量的一面去看待問題,雞湯文其實看看也是有好處的,有時候可以鼓勵你上進,可以讓你覺得生活還是很美好的,當然也有反的一面,如果你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問題,或許會隨波逐流,過那種得過且過的日子,沒有上進心也有可能的,雞湯文其實既可以鼓勵你上進,也可以消磨你的意志,關鍵在於看的人是什麼心態。
㈨ 來講一講自己聽到過的沒用的毒雞湯都有什麼
記憶猶新的有一句「像我這種連名牌都不認識幾個的人,有時候連別人在炫富都感覺不到」我覺得這是在貶低自己其實努力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就好了。
㈩ 每天都聽心靈雞湯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每天都聽心靈雞湯是一種很不好的體驗,因為高三最後的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是會被各種鼓勵的話洗腦,一開始還是有能激勵同學的,但是時間長了每個人都是對這種東西麻木了,對這些心靈雞湯就是見怪不怪了,心靈雞湯可以激勵一個人,但是要把握好那個尺度。
高三的最後那段時間真的是接受了太多的心靈雞湯。
我們的高中班主任是第一次帶高三的班級,就是會有很多經驗不足的地方,但是他也是想要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好的成績,幾乎是在學校的每一天都會給我們講心靈雞湯,老師也是為了我們的成績,什麼辦法都想嘗試一遍,但是時間長了效果就是會直線下降,慢慢的同學就是變得麻木了。
想要有好的成就還是要自己努力,不要只依賴於別人的鼓勵,這樣是會很難有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