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地球上有多少毒蛇圖片
擴展閱讀
新春的圖片有哪些 2025-05-23 13:57:29

地球上有多少毒蛇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2-24 17:32:01

⑴ 世界 上有多少種蛇!毒蛇有多少種!

分類:
有關蛇的分類,經現今分類家研究結果認為可將蛇類分為三大類,即盲蛇類、原始蛇類、高等蛇類。盲蛇類和原始蛇類是較為原始蛇,大都無毒。

〈一〉盲蛇類:細盲蛇科都屬於此類,沒有毒性。外形像蝡蟲,為生活於熱帶或亞熱帶,營地下生活的小型蛇類,台灣有盲蛇科而沒有細盲蛇科。細盲蛇科和盲蛇科,外型和習性都很相似。眼睛退化,沒有視覺作用。盲蛇無下頷齒,而細盲蛇有下頷齒,但都有上頷齒。

〈二〉原始蛇類:幾種最大的蛇類,如蟒蛇、蚺等,都屬於此類。它們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台灣沒有這類的蛇。它們具有腰帶和殘存的後肢,是無毒的蛇類。喜歡盤據在樹上,一動也不動,十分懶散的模樣。只有森蟒蚺,多半棲息在水邊,經常襲擊停留在水邊的鳥類。

〈三〉高等蛇類:高等蛇類是較進化的蛇類,包括有毒蛇和無毒蛇。就演化上來看,是由無毒黃頷蛇科,演化為有毒蝙蝠蛇科以及蝮蛇科。

⑵ 世界上十大最毒蛇的名字和照片~~

黑曼巴蛇、內陸太攀蛇、德克撒魯視聽蛇、噴毒眼鏡蛇、眼鏡王蛇、加彭蝰蛇、響尾蛇、鉤鼻海蛇、虎蛇、巨環海蛇

⑶ 世界哪些蛇最毒圖片

關於毒蛇,諸家說法不一,還望採納


1、非洲死神――黑曼巴蛇

黑頸噴毒眼鏡蛇最長可達2米多,平均長度為1.5米,可噴射6.2毫升的毒液。這種好鬥的毒蛇能成功地吞下一隻兔子、約0.8米長的蜥蜴以及約1.5米長的鼓腹毒蛇。

⑷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蛇

現在世界上已知的蛇有3000多種,它們的體形大小相差懸殊。最大的蟒蛇長達10多米,體重可達幾百公斤。最小的盲蛇,體長只有十幾厘米,體重才幾克。蛇的全身覆蓋著鱗片,鱗片、肋皮肌、肋骨和脊椎骨的協同作用使蛇能夠迅速地蜿蜒爬行。蛇常吐「芯子」。芯子就是它的舌頭,長而有分叉,能感受空氣中化學成分的刺激,從而判斷周圍有敵人還是有食物。蛇的下頜骨與頭骨連接得非常鬆弛,而且下頜骨中間還以韌帶相連,因此可以吞食比自己頭部大四、五倍的食物。從蚯蚓、昆蟲到魚、蛙、鳥、獸都可作為蛇的食物。生殖方式有卵生和卵胎生兩種。蛇分無毒蛇和毒蛇。毒蛇最重要的特徵是口腔上頜生有毒牙,頭部多呈三角形。我國有名的毒蛇有:眼鏡王蛇、眼鏡蛇、蝮蛇、金環蛇、銀環蛇、竹葉青等。

⑸ 地球上有多少種蛇類

全世界的蛇類有2700多種,其中毒蛇有600多種,而真正致人死命的不過10幾種。能噴射毒液的蝰蛇可以將毒液噴出4米多遠,在捕食時,毒液是它的武器,可以殺死獵物,蛇在吃獵物的時候不會把獵物撕成小塊,而是整個吞下。蛇能吞下比它身體還大的獵物

⑹ 世界最大的毒蛇圖片

這個。相當於一條蟒蛇。Kingcobra(眼鏡王蛇)體型與注毒量皆是最大,以同類蛇為生

⑺ 世界上有多少種毒蛇,最好有圖片。

當今世界上有3000多種蛇,毒蛇600多種從毒液毒性來說,世界上最毒的蛇是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的裂頰海蛇,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 陸地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亞西部的最毒的陸生蛇就是內陸太攀蛇(以前叫內陸盾尖吻蛇) ,一條蛇的毒液能毒死25萬只老鼠。 從排毒量來說,最危險的蛇是眼鏡王蛇(好像俗名是過山風),排毒量大,而且基本無血清可以救治,被咬三分鍾之內就可以見到佛祖(或者耶穌),在中英文的文籍裡面都有記載。 在非洲,黑曼巴是最富傳奇色彩及最令人畏懼的蛇類,不僅有著龐大有力的軀體, 致命的毒液, 更可怕的是它的攻擊性及驚人的速度. 民間有傳說它在短距離內跑得比馬還快, 更有傳說一條遭圍捕的黑曼巴, 幾分鍾內竟殺死了13個圍捕它的人!(呵呵,我之前在它的圖片旁弄錯了)雖然這只是傳說, 且先不論屬實與否, 但黑曼巴的確是世界上速度最快及攻擊性最強的蛇類. 國內傷人率較高的有尖吻蝮(五步蛇),舟山眼鏡蛇,東南亞傷人率最高的是圓斑蝰 這三種在上面的圖片里都有,大家可以自己找找 另外,毒蛇咬傷的症狀可以是(神經毒):局部疼痛、腫脹、麻木,齒痕無滲液。出現四肢無力、流涎、惡心、吞咽困難、頭昏眼花、視力模糊、眼瞼下垂、復視、語言障礙、四肢癱瘓、呼吸淺慢,或有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昏迷、抽搐。嚴重者可發生呼吸、心跳驟停 在非洲,黑曼巴是最富傳奇色彩及最令人畏懼的蛇類

⑻ 地球上有多少種毒蛇

全世界有毒蛇約有650餘種,能致死人命的約有200餘種。我國有蛇類158 種毒蛇47種,有致死人命的有10種,好大眼鏡王蛇、金環蛇、銀環蛇、蝮蛇、 五步蛇、竹葉青、海蛇、蝰蛇、烙鐵頭等,其中以大眼鏡王蛇最毒。 毒蛇的頭大多呈三角形,頭部兩側口角的上方有一對毒腺,上頜骨不宅有一對或數 對粗長的毒牙,所以被 毒蛇咬傷後,皮膚上除了有細小的牙痕外,還有兩顆較細的 毒牙痕。毒腺與毒牙相通,它分泌的毒液(分神經毒和血液毒兩種),通過毒牙咬人, 注入人體,造成中毒。 金環蛇、銀環蛇等毒蛇含有神經毒,毒害人的神經系統,引起肌肉麻痹。被這類毒蛇 咬傷後,局部僅有輕微灼熱或癢感,1~3小時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四肢無力、流涎、 眼皮下垂、惡心嘔吐、語言不清、吞咽困難等。嚴重者全身癱瘓、昏迷、抽搐、瞳孔 散大,最後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五步蛇、竹葉青、蝰蛇、烙鐵頭等毒蛇含有血液毒,能溶解組織、溶血和抗凝血作用, 主要損害血液和破壞血管壁,引起全身出血。被這類毒蛇咬傷後,局部劇痛、腫脹明 顯,並迅速向上蔓延,皮膚起血泡甚至壞死,傷口流血不止。病人全身酸痛、畏寒發 熱、口渴煩躁、血壓下降、休克、多處出血(如皮下出血、鼻出血、嘔血、咳血、尿 血等)。嚴重者可發生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弱。 大眼鏡王蛇、眼鏡蛇、蝮蛇等毒蛇分泌的毒液中,既含神經毒又含血液毒,因此稱為 混合毒。病人中毒後出現上述兩種毒液的中毒症狀。 被毒蛇咬傷後應立即上止血帶,防止毒素吸收。止血帶扎在傷口近端,距傷口5~10 厘米處;止血帶不宜扎得過緊,並每隔30分鍾左右松一次,每次松1~2分鍾。止血 帶待用了解毒葯以後去掉。傷口可用清潔的水沖洗。經過上述簡單處理盡快轉送到醫院 治療。 常用的解蛇毒葯有季德勝蛇葯、群生蛇葯、上海蛇葯、廣東蛇葯等。最有效的為抗蛇毒

⑼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蛇

今世界上的蛇約有3000種,其中毒蛇有650多種。中國蛇類216種,毒蛇65種。

十大劇毒的蛇

1.銀環蛇

俗稱:銀腳帶、過基峽。銀環蛇是劇毒蛇。吃飽後常在路邊休息,拂曉時才回窩,夜行人路過常被咬傷。銀環蛇的毒性比金環蛇強。書上說它們善良,行動遲緩,很少攻擊人。一般人觸動它時,它會把頭壓在身下藏起頭不動。實際上怎樣沒試過,估計它要讓你欺負急了,你就掛了!

2.五步蛇

學名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尖吻蝮廣泛分布於我國南方和東南亞某些區域。

3.眼鏡王蛇

俗稱:過山峰。這個剛剛已經說了,性情更兇猛,反應也極其敏捷,頭頸轉動靈活,排毒量大,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眼鏡王蛇多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m的山區,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晝行夜伏,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

4.舟山眼鏡蛇

舟山眼鏡蛇,在廣東、廣西、香港俗稱飯鏟頭,台灣則稱之為飯匙倩、飯匙銃、膨頸蛇。屬於眼鏡蛇科,分布於中國南部、台灣和中南半島的中低海拔地區。舟山眼鏡蛇為大型前溝牙毒蛇。受驚擾時,常豎立前半身,頸部平扁擴大,作攻擊姿態,同時頸背露出呈雙圈的「眼鏡」狀斑紋。

5.原矛頭蝮

原矛頭蝮,又名為龜殼花蛇,為蝰科原矛頭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烙鐵頭、筍殼班等、老鼠蛇和惡烏子等,是台灣六大毒蛇之一。頭長呈三角形,頭長約為其寬的1.5倍。龜殼花常與無毒的擬龜殼花混淆,擬龜殼花的頭部較圓。

6.白唇竹葉青

竹葉青的身體是綠色的,不仔細辨認會與無毒的翠青蛇相混起來,但是它的尾巴焦黃,這正是與翠青蛇相區別的地方。因為它的尾巴似火燎焦,所以叫它「焦尾仔」或「火燒尾」的青竹蛇。竹葉青有撲火和聚居習性。

晝夜活動,多在夜間尋食。竹葉青喜歡上樹,常纏繞在溪邊的灌木叢或小喬木上,會主動攻擊人。在有"竹爺"的地方,最好帶頂帽子,為什麼自己想。一般你是看不到它的,也就別老拿手往樹上伸,摘個果子、花什麼的,你知道果樹上有沒有它---實在饞了用棍子敲。

7.白眉蝮

白眉蝮為蝰科亞洲蝮屬的爬行動物,劇毒,分布在朝鮮半島、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等地,多棲息於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區以及主要棲息於墳堆草叢及其附近。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釜山。

8.灰藍扁尾海蛇

藍灰扁尾海蛇棲息於海洋之中,水深不超過10米,多於夜間出沒沿岸沙灘、岩礁間。日間時候,它們多躲藏於海岸邊的岩縫間休眠。以海蛇科而言,藍灰扁尾海蛇擁有較強的陸行本領,即使離海有數十米之遙,仍有可能找到他們的蹤影。捕食方面以一般魚類為主。

藍灰扁尾海蛇擁有強烈的神經毒素,但由於它們的口部細小,攻擊性較低,因此對人類的威脅並不特別嚴重。

9.圓斑蝰蛇

稱百步金錢豹、盧氏蝰蛇(魯塞爾氏蝰蛇)、鎖蛇,是蛇亞目蝰蛇科蝰亞科山蝰屬下的一種劇毒蝰蛇。體粗壯,全長1m左右。頭較大,三角形,前端較窄,後端較寬;鼻孔大,背位,無頰窩,頭背為小鱗,起棱。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台灣及東南亞地區。

10.金環蛇

金環蛇俗稱金腳金環蛇帶,這是一種粗細適中的蛇,身體的橫斷面是極特殊的三角形。它的頭很窄,並且和脖子渾然一體,它的鱗片也是光滑的。

這種蛇從脖子到尾巴全身裝飾著黑白(或乳白)相間的寬度大體相等的條紋。是危險的毒蛇。金環蛇的中毒症狀都是明顯的神經系統症狀:流涎、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肌肉麻痹、運動不協調、呼吸微弱發展至衰竭,最後死亡。不過它的毒性還比不上銀環蛇。

(9)地球上有多少毒蛇圖片擴展閱讀: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爬行綱蛇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

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

身體細長,四肢退化,無可活動的眼瞼,無耳孔,無四肢,無前肢帶,身體表面覆蓋有鱗。

蛇類是變溫動物,體溫低於人類,又被稱為冷血動物,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會進入冬眠狀態。

部分有毒,但大多數無毒。另外「十二生肖」中也有「蛇」這一屬相。

基本介紹

蛇屬於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又有蛇、虺、螣、蚺、蜧、蜦等別稱,根據品種也會有蝮、蚺、蟒、蝰等近義稱呼,屬於有鱗目。身體細長,四肢退化,身體表面覆蓋鱗片,蛇雖細長卻是脊椎動物。大部分是陸生,也有半樹棲、半水棲和水棲的,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及紐西蘭、愛爾蘭等島嶼之外的世界各地。以鼠、蛙、昆蟲等為食。

按現行分類系統,可分為3亞目、11科。

  1. 盲蛇亞目(Scolecophidia)分盲蛇科、異鱗蛇科和細盲蛇科。

2.原蛇亞目(Henophidia)分蟒科、筒蛇科、針尾蛇科、內鱗蛇科和瘰鱗蛇科。

3.新蛇亞目(Caonophidia)分游蛇科(有多個亞科)、眼鏡蛇科(有眼鏡蛇亞科、扁尾蛇亞科和海蛇亞科)和蝰科(有白頭蝰亞科、蝰亞科和蝮亞科)。除游蛇科的大部分外,此亞目都是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