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80年代服裝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宜家家居圖片在哪裡找 2025-05-24 13:22:17
圖片最高清是多少 2025-05-24 13:22:14
清涼卡通圖片 2025-05-24 13:15:01

80年代服裝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2-16 10:57:54

⑴ 80年代服裝特點

80年代初期,服裝流行與變化速度相對緩慢,到了80年代中後期,市場機制臻於成熟,服裝流行加快,這時候女性服飾開始向時裝化變化,在浪漫嬌美的基礎上,加上了成熟因素的設計風格。

造型和裝飾突出藝術性和時代風貌,強調合體廊形線和腰線,通常採用輕薄和半透明的絲綢等材料,使裝式更接近著衣者的需要,充分顯示人們享受時裝美的生活情趣。

1982年夏天,一種一開到底,釘上大扣子的布裙悄悄流行,隨後,有出現了黑色緊身踩腳褲,以及露臍短衫。運動休閑是上世紀80年代產生的概念,人們趨之若鶩,之一時期出現了外穿運動裝的時尚。

寬松,舒適,健康風尚使得運動裝不再是競技場上的專利,而成為健康養生,陶冶情操,調劑生活的一種服飾,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登山旅遊,上學上班,走親訪友,都能見到蝙蝠衫的身影。上世紀80年代初,喇叭褲是一種所向披靡的時尚。

(1)80年代服裝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中國民國時期的服裝特點:

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

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

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其中長期代表中國傳統服飾且受多民族服飾影響的漢服大放異彩。

⑵ 80年代流行的服飾什麼

八十年代蛤蟆鏡、長頭發、大鬢角、小鬍子、花格子襯衫、大喇叭褲是典型的小混混形象。
八十年代服裝樣式越來越豐富,夾克衫、西裝、運動服是主流服裝。服裝流行樣式一個接著一個,從牛仔褲到文化衫、休閑裝、健美褲(踩蹬褲)、直筒褲、老闆褲、蘿卜褲、夾克衫、蝙蝠衫、皮大衣、西裝、晚禮服、喇叭裙、一步裙、A字裙,甚至超短裙、迷你裙等紛至沓來,人們分辨著、追逐著、模仿著、新舊雜陳,花樣百出。

據說健美褲(踩蹬褲)喚醒了中國女性的審美和獨立意識,它一度泛濫於全國各個層面的女性身上,從學校的小女生到工廠的女工再到街道大媽,幾乎人人都有一條這樣的褲子。可後來再也沒人問津這種褲子。

⑶ 80年代流行的連衣裙是什麼樣子的

高腰線的可愛款式,傘狀裙擺為你掩蓋小肉肉。 U領的設計露出迷人鎖骨,配上大大的泡泡袖,古典氣質畢露。 長衫式連衣裙今年非常流行的款式 大圓點的復古圖案最適合搭配簡潔的剪裁

⑷ 80年代流行的服裝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戴蛤蟆鏡、穿喇叭褲是一種所向披靡的時尚,它的轟動效應不亞於現在的裸奔。所謂喇叭褲,因褲子形狀似喇叭而得名。褲腿上窄下寬,從膝蓋以下逐漸張開,褲口的尺寸明顯大於膝蓋的尺寸,形成喇叭狀;褲長一般蓋住鞋跟,走起路來,兼有掃地的功能。
於是,蝙蝠衫成了那個年代的流行裝。蝙蝠衫寬寬大大的袖子,一改傳統服裝的樣式,讓人們耳目一新,當時穿上很時髦。

牛仔褲在那個年代曾掀起過熱浪。現在它被大眾所接受。但在當時也是『不良青年』的專利,由於它過於頹廢、前衛,被大多數人所拒絕。不過經過時間的磨礪,牛仔褲現在已經深入人心,不光年輕人喜歡,上年紀的人同樣可以穿牛仔褲,它成了最招人喜歡的服裝。」

⑸ 70、80、90、00年代年輕人的服裝有什麼不一樣

70後以實惠舒適為主,不太喜歡張揚的花里胡哨的,80後則比70後前衛些,衣服比較注重款式裁剪,穿著更注重細節得體。90後則是時尚潮流的領軍著,衣著緊跟潮流節奏,注重品牌,特別是國際大牌。00後是最隨性的,可以不安潮流風向,只追求自己想要的喜歡的,穿出另類。

⑹ 八十年代的衣服(圖)

中山裝(看國80年代的人大吧!!職業裝)

比較流行的年輕人是牛仔褲!!

一般的,看過<<激情燃燒的歲月>>沒,差不多

⑺ 中國60.70.80.90年代服裝變化

1、60年代和70年代,國人的服裝色彩與款式十分單調,大家都是千篇一律的綠軍裝、灰色中山裝、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色的海洋」。

(7)80年代服裝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之初,因為當時物資緊缺,商品供應匱乏。這種服飾上的統一,也倒映著當時的社會文化。當時的社會,集體主義與艱苦奮斗氛圍濃重,強調犧牲個人利益為集體服務。因此,那種標榜個性、明媚艷麗的服飾,在那個時代並不為社會主流思想所認可。

時間來到90年代,時尚風潮一夜吹起。年輕人紛紛以追求「個性」為自己的服飾指導原則。不僅服裝上有了更多「奇怪」的選擇,染發、耳釘、文身等配飾亞文化也開始興起。人們對時尚的追求越來越個性化,不再隨波逐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達,網路購物的便利,各種自主搭配、私人定製的服裝悄然興起。彼此不同的風格之間,也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這是因為,更加發達的經濟讓人們擁有更多的消費選擇,更為分散的互聯網信息環境,讓人們培養出更加獨立的審美旨趣。在互相碰撞中,不同聲音之間也逐漸學會了尊重和包容。

⑻ 80、90年代的服裝特點

80年代:80年代改革開放,港台的服裝進入內地,年輕人開始引領新潮流,勇於追求時髦,緊身衣、牛仔褲、紅裙子、超短裙、長絲襪及高跟鞋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深埋幾十年的愛美之心,開始在服飾上得以釋放。老百姓服飾的春天開始於1978年改革開放。

90年代:到了90年代後期,時裝就花樣翻新地抖出各種賣點:閃亮,斜肩,花卉以及荷葉邊。那其中軟軟垂下的荷葉邊幾乎無處不在,似乎成了女人心愛之物。而那些穿著荷葉邊的女子,也好像平添了一份溫柔,一份嫵媚。

1993年至1994年夏季流行過一陣貝貝裙,無領無袖,腰節線以下有一圈細密的折襇,腰帶束於身後,在女裝中女性化元素流行了幾年之後,貝貝裙在1998年夏季成了女性裙子的首選,哈韓族,迷你,松糕鞋等詞開始流行。

(8)80年代服裝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服裝行業現狀:

總體來說我國服裝行業呈上升趨勢,而隨著一些電商的加入,使得競爭更加激烈。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為用戶謀取了更多優惠和便捷。

清明小長假期間,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布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通知顯示,目標價格政策是在市場形成農產品價格的基礎上,通過差價補貼保護生產者利益的一項農業支持政策。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後,取消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棉花。

當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種植面積、產量或銷售量等因素,對試點地區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於目標價格時,國家不發放補貼。具體補貼發放辦法由試點地區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衣服穿著打扮:

西方學者雅波特教授認為,在人與人的互動行為中,別人對你的觀感只有7%是注意你的談話內容,有38%是觀察你的表達方式和溝通技巧,但卻有55%是判斷你的外表是否和你的表現相稱,也就是你看起來像不像你所表現出來的那個樣子。

因此,踏入職場之後,那些慵懶隨意的學生形象或者嬌嬌女般的夢幻風格都要主動迴避。隨著年齡的增加、職位的改變,你的穿著打扮應該與之相稱,記住,衣著是你的第一張名片。

⑼ 急求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郵遞員服飾圖,要清晰可做展示用,標明年代

20世紀90年代發牛了很多戲劇忭的變化。服裝創意從街頭獲得的靈感不少於從下台獲得的靈感,二者之間的區別變得越來越模糊。前5年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風格(從迷你裙、喇叭裙到嬉皮式和鵬克式)的回歸,如未來鵬克式、牛態服裝、民族風格和吉拉吉風格。90年代服裝最人的發展要數面料的應用。新型面料如將合成纖維加入純棉小看上去像是皮革的材料,可將70年代風格以新的面貌十現。 一種重要的穿著方式是混合與重疊:如將開衫連衣裙與長褲混穿,採用桃色和橙色相抵觸的顏色,採用天鵝絨花邊、刺綉花邊、閃光貼花及佩斯利圖案等多重形式的裝飾。主要風格元素包括漏二L領風雪衣、超號型戰二L褲和單帶帆布包。男裝都市休閑也十要流行非正式工作裝。90年代小期除非常正式的行業外,牛仔褲和針織套頭衫被廣泛接受。曾經只是星期五穿的服裝已經延伸到其餘幾個工作日。相反,成衣套裝的需求在開始萎縮,隨著新 『代定做西裝店設訃的改進,高質量的量體裁衣套裝的市場正在擴人。 八十年代的褲子就是最流行喇叭褲。到九十年代就開始小褲管 。

⑽ 70、80年代穿著

中山服、綠軍裝、背個黃包包
頭上裹個羊肚肚毛巾
腳上穿雙布鞋(開口較大的那種)
還有軍用水壺、大前門煙(都是無嘴的煙)
右手拿著毛主席語錄
顏色以灰、黑、深綠為主,當然也有的確良襯衫的白色
紅領巾、男的發型領導大背頭、普通平頭,女的剪發頭(學生頭)或者留個大辮子
暫時想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