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05Photoshop製作延時攝影視頻
內容描述:將固定間隔時間拍攝的若干張照片合成為視頻。
一、導入照片
文件——腳本——將文件載入堆棧——使用文件夾——瀏覽——確定
二、打春歲唯開時間軸
窗口——時間軸
三、從圖層創建時間軸
在時間軸工作區的右上角,單擊下拉選項——從圖層創建時間軸
四、選擇全部幀、反向扒培幀
由於創建時間軸後圖片為逆序,所以要在下拉選項中依次點擊——選擇全部幀——反向幀
五、導出、渲染視頻
主要是修改大小和幀速率。雀皮
一般選擇25幀。
參考教程(其中有幾部用不到已省略):
利用ps製作延時攝影
Ⅱ 如何用photoshop製作延時攝影視頻ps延時攝影後期製作
1打開Photoshop,文件-在bridge中瀏覽。
2打開素材所在的文件夾。
3選擇全部素材,工具-Photoshop-將文件導入Photoshop圖層。因為老三的電腦卡,所以只選了36張。
4導入圖層後,窗口-時間軸。
5這是你發現有一張圖片已經在時間軸里。則是在關閉選項卡左下角有個小倒三角,點擊它。選擇從圖層建立幀。這時你會發現圖片順序是顛倒的。點擊倒三角,選擇全部幀。選擇反向幀。圖片順序就調整過來了。你可以設置圖片之間的時間。一般為0或者0.2秒以內。否則看起來一頓一頓的。設置好後。文件-存儲為WEB。在設置窗口。文件格式設置為GIF,顏色256,播放選項選擇永遠(只播放一次的話則選擇一次)。如果GIF太大,則通過調整圖像寬高來調整大小。直接保存,就製作完成了。
網上其實可以搜到很多教學視頻的,可以去看看
ps做視頻怕是做不了了,你可以用premiere製作延時攝影視頻,同一家的產品,入手也會快很多。
計算好,所有照片換算成視頻時間為多少秒(以30楨;
24楨還是60楨計算),然後導入到pr,把所有照片放入,然後打成「嵌套」,然後更改播放速度的百分比[酷拽]So easy
Ⅲ 沒有bridge怎麼做延遲攝影
製作延時攝影作品有很多種,國外的Startrails、國內的星軌堆棧中文版PS插件StarsTail,及Lightroom都可以。
什麼是延時攝影
你一定在電影電視上看到那種雲動得很快,日出、日落,植物生長都在很短時間內完成那種畫面——那就是延時攝影。一種對展現眼前事物充滿表現力的方式。
可以拍攝延時的設備很多,除了攝像機、相機,甚至手機都能拍攝延時。攝機做不到的,單反可以!
相機拍攝延時,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利用RAW格式來進行拍攝,通過後期軟體,可以有很大的色彩調節空間。做成視頻後,畫面的銳度、寬容度是普通攝像機難以比擬的。
當現在的攝像機還在以4K攝像作為一個很大賣點的時候,普通的相機拍攝的照片,都可以遠超4K那3840×2160的解析度。
特別要說的是,現在流行星空的延時拍攝,那種斗轉星移的效果,在高ISO、長時間曝光的情況下,連專業攝像機都做不到,而單反卻可以!
延時拍攝,腳架的穩定性很重要,在戶外風沙大的時候,我會使用更加穩定的攝像機腳架。
簡單的拍攝准備
除了相機,拍延時基本要求只有兩個:一個穩定的腳架;一根可編程快門線(有的朋友是通過刷固件等方式實現延時功能,這里就不做介紹了)。
順帶說一下我的慘痛經歷:我花了1000多元在網上購買的佳能的原裝可編程快門線只能連續拍攝99張,還不如人家100來元買的山寨快門線的可連拍張數多,心塞啊……後來買的是品色的快門線,可靠性高,沒有連續拍攝張數限制。
右為佳能原裝快門線,只能拍攝99張(坑爹啊!),左為國產快門線,可以連續拍攝無限張。
可編程的快門線設置很簡單了。記住幾個單詞:「Delay」表示延時拍攝模式。「INTVL」表示間隔時間,「N」表示拍攝張數設定——絕大多數可編程快門線都是如此。
比如,我想拍天上的雲翻滾的感覺,如果當時有風,雲移動相對較快,就設定為間隔3秒拍一張。拍攝張數一般來說,設定300張左右。
為什麼一次要拍300張?這是經驗——因為後期在電腦上製作,每一秒的視頻片段由25幀畫面組成,300÷25=12秒的畫面。你可以在這12秒的畫面中,進行剪輯,拍攝得越多,給後期剪輯的空間就越大。
實戰!星空延時攝影
拍延時,其實就是拍照片,所以光影、構圖等基本要求都一樣。這里以茶卡鹽湖星空延時拍攝為例進行說明,將歪斜的荒廢的電桿作為照片的主體,放在黃金分割線的1/3處。右邊恰巧有銀河,正好可以用來平衡畫面。然後如之前說的那樣,用可編程快門線進行連續的照片拍攝,這個過程會很長。
ISO:3200,曝光時間:30秒,光圈:F2.8
圖片素材的後期製作
後期製作分為兩步:第一步是處理照片;第二步是合成視頻。
通常使用Lightroom(簡稱LR)這款軟體進行照片的後期處理,LR可以說是目前專業攝影師使用得最多的軟體。優點很多,其中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一次性大批量處理照片。這與延時攝影完全是絕配。
將照片導入LR後的界面。
在LR裡面需要做的工作,第一個是調整圖片色彩——如增加對比度、飽和度等。除了基本色彩調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選項就是降噪。對於微光類型的高ISO拍攝,後期降噪是必不可少的。LR中有個重要的選項就是右邊面板「減少雜色」裡面的「顏色」選項,將它往右邊拉,彩色噪點就會慢慢消失。這點對於微光拍攝很重要。
第二項工作是設置畫面比例。目前的視頻都是16:9規格,因此我們在設定的時候,也要將其固定在「16×9」上面。然後對原始的3:2的照片畫面進行裁剪,使之符合高清視頻的比例。以上說的,都是在導入的第一張照片上進行調整。
設置為16:9的長寬比
第三項工作是我們要將第一張調整好的照片設置,用「同步」的方式應用在所有導入照片上。LR的這步批處理操作,讓我們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
具體做法為:點界面左下角的「復制」按鈕。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特別選中「裁剪」後,再點「復制」。
然後Ctrl+A,全選所有照片,點右下方的「同步」按鈕。這樣即可將所有照片都按照之前的設置進行批處理。
最後一步,點擊右鍵,導出照片。其他不用多說,記得把調整大小一項的長邊大小,設置為1920像素。這樣我們就能得到一系列可以用於製作1080P延時視頻的素材。
小知識:延時滑軌的運用
拍攝延時的基本配置是腳架和快門線。如果還想拍出更好的效果的延時,則需要再添加一個延時滑軌。延時滑軌工作過程是按照你設置的要拍攝的張數,比如300張。然後它會自動將這個滑軌的長度等分為300份。每次移動一格,停下來拍一張,再移動一格,停下來拍一張……這樣製作出來的視頻就是不光天上的雲、星星在動,連地面也會移動,讓畫面的吸引力更強。
你還可以用一個腳架支撐滑軌的一端,形成一個角度,玩法很多,大家可以慢慢去研究。
目前稍好一點的國產延時滑軌價格基本在6000元以上。且便攜度不佳,適合有車的朋友選擇。
圖中的黑色盒子是控制器,控制滑軌的移動與停止,滑軌由控制器內置鋰電池供電。
將數百張照片轉換為視頻
將照片轉變為視頻的軟體有很多。我比較喜歡的是LR+AE(Adobe After Effects)的組合方式。
AE的工作界面
第一步,在「文件」菜單里導入文件(勾選JPEG序列,選中第一個文件選擇導入即可)。要注意的是,在導入之前,最好將所有要導入的照片按順序批量重命名。比如Windows里可以用ACDSee,Mac可以用AdobeBridge等。
第二步,點第三個「新建合成」按鈕,並設定參數。
將JPEG序列,用滑鼠拖入「合成」中。
第四步,導出。按Ctrl+M(MAC電腦是Command+M),設置好路徑後,點擊「渲染」按鈕即可。AE默認的是無損的方式導出,文件體積相對較大。如果硬碟吃緊。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相對小一點的格式。
至此,基本的延時片段製作就完成了。如果還需要再進一步,就用剪輯軟體對拍攝的視頻素材進行剪輯,配上音樂字幕……旅行短片就是這樣產生的哦。
那麼,問題來了!
之前說的,只是在延時攝影中,最幸運的情況。有時候,辛苦拍攝的延時圖片,製作成視頻後,會出現畫面閃爍的問題。那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原因就出在鏡頭身上。
現代自動鏡頭,插在相機上都是最大光圈(LCD取景拍攝時除外)。當按下快門的一瞬間,光圈才會收縮到你所設定的光圈值大小,然後重新回到最大光圈,第二次快門按下的時候,重復這一過程。
那麼,問題來了——鏡頭光圈無法精確地在每次都縮小到完全相同的那個位置,偶爾會有很細微的區別。這種區別在單張照片看來,沒關系。但在一秒鍾由25張照片組成的視頻畫面中,問題就大了。拍攝時候的曝光量不一致,有的照片亮一點點,有的暗一點點。這就直接導致了製作出來的畫面閃爍。
我拿的是一款佳能EF 85mm/F1.2鏡頭。默認狀態是光圈全開。只有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才會縮小。
去閃!挽救延時拍攝
我使用LRTimelapse這款軟體進行去閃工作。去閃的時機位於最初將RAW文件導入到LR進行圖片處理之前。主要是LRTimelapse與LR配合協同工作,去除閃爍。
重要提示:去閃之前,先將照片的RAW格式進行備份,以免更改錯誤。同時,將去閃的照片文件夾、路徑改為是全字母的,以免去閃失效。
LRTimelapse導入RAW文件後的界面圖,選擇「去閃工作流」,那裡有上面3個,下面4個按鈕,這么多步驟要做,是個復雜的過程。個人建議是唯有多做幾遍,熟悉了,也不會覺得太麻煩。
其中左上角的藍色曲線,代表著照片序列曝光量的不同(怪不得會閃爍呢,相同設置下,曝光量這么不穩定)。
我們去閃的指導思想就是:將曝光不足的照片,增加一些曝光,曝光多的照片,減少一些曝光——當然,這些都由LRTimelapse這款軟體批處理完成。
挨著軟體的按鈕進行依次操作,第一個是「初始化」,第二個是「創建關鍵幀」之後保存。
這里注意,我們要切換到LR中,打開LR,導入照片,在將照片導入後,設置LR右下角的「過濾器」,選擇LRT-All Keyframes。
接下來,就只需修改設置的關鍵幀那幾張照片。調整顏色(按照上期講的,調整好一張,復制設置,再粘貼……),接下來將幾張關鍵幀的照片亮度調整為基本一致。具體操作為:選擇第一張關鍵幀,按住Ctrl,再選第二個關鍵幀,在LR的「設置」里,選擇「統一為選定照片曝光度」
調整好之後,Ctrl+A全選照片,選擇「照片」→「將元數據儲存到文件」。
接下來,回到LRTimelapse,來到「去閃工作流」的第二行。點擊「重新載入」,再點「自動過渡」使曝光量趨於一致。然後接下來點「去閃」,這一步記得要設置一個參考區,參考區是拍攝圖片中,除了閃爍外,沒有其他太大畫面變化的區域,比如用滑鼠選擇一小塊天空,就是用天空來測量閃爍。然後保存。
接下來,繼續切換到之前的LR界面。在右下方的過濾器中選擇「LRT Full Sequence」(顯示全部序列圖片的意思)。
在軟體右上角為「圖庫」的狀態下,Ctrl+A全選擇所有延時序列的照片。然後選擇「照片」→「從文件中讀取元數據」
接下來就大功告成,你會看到每一張照片的顏色、亮度都在被更改著。接下來的事情,只要按照上一講講的,導出16:9,1920×1080或4K尺寸的照片,即可在AE中完成延時片段的製作了。
Ⅳ 用ps如何製作延時攝影
使用ps製作多重曝光+延時攝影方法:
1.
首先我們打開photoshop
導入需要處理的圖片,街景為背景層,女孩子為覆蓋的圖層(同時用photoshop導入2張圖片後,用左側菜單工具欄第一個:指針工具
拖動女孩子到背景層中即可)一般選圖片我們都會選街景或者樹林,搭配人物,進行一個多重曝光的處理。
2.
圖為女孩子拖動到背景圖層後的樣子,我們點擊圖片中的描點,然後使用變換工具,可以直接拖動描點讓圖片變大變小或者翻轉,也可以在百分比中輸入數字,圖片會進行等比例的放大或者縮小,想要什麼樣的都可以慢慢地調整。
3.
調整好圖層的大小之後,我們在photoshop右側的圖層菜單,找到對應的菜單(女孩子的這個圖片的圖層)點擊右鍵混合選項,會跳出來如圖的界面,我們可以在混合模式中選擇對應的效果,比如變亮、比如濾色都是非常不錯的,大家可以多試試不同的圖層效果。
4.
點擊完混合模式的效果,並確認之後,就馬上可以看到效果啦!是不是很漂亮呢?我們還可以使用photoshop里的色階、曲線、顏色平衡等工具來調整圖片的顏色和明暗,讓圖片看起來更舒服,更協調。
5.
如圖就是圖片的最終處理效果!整個教程非常簡單,導入圖片,拖動圖片,變換工具到合適大小,製作圖層的效果(變亮或濾色),使用色階及色彩平衡等最後調整,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