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行楷書法字帖
優秀的行楷書法字帖,幫助你在行楷字方面的進步。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行楷書法字帖,希望對你有用!
行楷書法字帖欣賞
行楷書法字帖圖片4
當代楷書的發展
當代楷書創作,依託經典進行考量,存在一些誤區。這種誤區表現在碑學范疇楷書的創作中,往往在於誤將筆墨的粗野、字型的過度誇張變型當作碑學體系雄強之美的表達方式,其背後所隱藏的是缺少對書法本體的細微體察。魏書固然有神采飛揚之作,但其本質,無不落實於天真渾厚,內質沉靜艱深。而當代某些創作,一味張揚個性的背後,恰恰是底氣不足,缺乏真實的個性。作為楷書,當其完全喪失詳、靜之美,實際上也就喪失了楷書存在的深厚社會文化背景。
而純粹帖學體系的楷書,往往局限於一家一體,追求小情調,小趣味,以陰柔的審美趨向為主要特徵,其筆調過於流走,其形態多過於秀美。作為個人的逸興閑情,歷史亦不乏其人,但如若從歷史的角度,從一個書法創作者的歷史責任進行考量,則該類楷書創作則缺少藝術創作的本質元素:創新元素。在這樣一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藝術創作者必須承擔應有的文化責任,所以對於此類楷書創作也應當保持清醒的認識,這可以是創作的起點,但決不應該成為創作的終極目標。
② 鋼筆書法字帖行書
鋼筆行書字帖,很精美的一些行書創作作品。通過字帖你可以更直觀的發現行書之美。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鋼筆書法字帖行書,希望對你有用!
鋼筆書法字帖行書欣賞
鋼筆書法字帖行書圖片4
如何欣賞行書之美
一幅書法作品的好壞是從兩個大方面來看的:
一、是書法基本功,書法中內涵的基本功如何又是由以下兩點決定的:第一,看字體間架結構的基本功怎樣。寫毛筆字,一個字的間架結構寫不好,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字意,從而影響到書法的審美價值。一個字的間架搭好,這個字的字體也就確定了。“真、草、隸、篆”,不同字體有不同的間架結構。每個書法家在字體上求變,首先是在前人書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李斯在史籀大篆字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創造了小篆字體的間架結構;程邈在前人書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而成隸書。王羲之也是在前人書體的間架結構上求變,而大成楷書、行書、草書。他書寫的字體間架結構就非常美。後世的大多書法家都在他的間架結構上求變化,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一個用毛筆寫字的人,連字最基本的間架結構都寫不好,那他就成不了書法家。
“真、草、隸、篆”,每種字體都有自己的行筆的法則。行筆法則變了,字體也跟著有所變化,也許新的、更好的、具有審美性的字體就產生了。我們賞析一幅書法的好壞一定要從每一筆的起筆、行筆、收筆去看,看起筆是否有力,行筆用力是否均勻流暢,在寫點、橫、折、豎、勾、撇、捺、提等筆劃時,是否符合這種字體的行筆法則,這些行筆法則都是前輩大書法家千錘百煉出來的。每個大書法家在行筆都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其寫的每一筆劃都有功力,都有審美價值。書法家在行筆上沒有功力、沒有審美價值的筆劃叫“敗筆”。所以書法家不可不以前人好的行筆法則為學習基礎,練好書法行筆中每一筆的基本功。有的毛筆字,從紙的正面看有字,從紙的背面看無字,說明寫字人行筆無力不能力透紙背。有的毛筆字,從紙的背後看筆劃斷續,說明寫字人行筆用力不均勻。如“大”字,從紙背後看,起筆處是點,收筆處是點,交叉處是點,整個字的背面是6個點,這就是行筆用力不均勻所致。明末清初的王鐸,被日本人稱為中國清朝草書“書聖”,他的書畫作品在拍賣市場中也有較高的價位,但他的書法行筆中有很多毛病,讓人覺得書法不夠精。明朝詹景鳳的字,寫得就很精到,敗筆很少。
二、看內涵的語言,書法語言又包含以下5點:第1點,書法中是否有文學的內涵。好的書法作品不但每個字都體現著該字的字意,而且通篇都反映出文章的含意。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通篇文字不但映射出字體的美,而且還反映著文章的美,把文字的美和文章的美都內涵在書法作品中。蘇東坡的書法作品《赤壁賦》也是這樣。這些書法作品被稱為“文人字”。我們看一件書法作品時常評曰:“這是文人字”、“這是書家字”、“這是匠人字”。這是由於寫字人的文學水平不一樣,反映在字上,字中表現出的內涵不一樣、所產生的感受也不一樣。第2點,讀好的書法作品給人的思想以馳騁的餘地,讓人欣賞書法就像是在欣賞詩詞,因為書法本身就是思想的寫照。讀文徵明的書法作品就像讀田園詩,會勾起對田園的聯想。讀毛澤東、郭沬若的書法作品也都會給人以詩詞的聯想。第3點,書法作品中是否內涵音樂的韻律。好的書法作品中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和字與字之間的結構都有音樂的韻律,你讀毛澤東的書法作品《沁園春·雪》就彷彿感到世界上最雄壯的交響樂在奏鳴。第4點,書法中是否內涵著畫的意境。“字畫本一體”,字乃抽象的畫,好的書法作品充分展示著畫的意境。第5點,書法中內涵的勢態。書法中內涵的勢態包括大氣還是小氣,是瀟灑、飄逸還是拘謹,是格調高雅還是低俗,是厚重還是輕浮等等。這些統統和書法家的品格有關,俗話說“字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毛澤東書法大氣磅礴,這是由大政治家的氣魄所決定的。王羲之的字瀟灑飄逸,顏真卿的字厚重,文徵明的字格調高雅。總之,書法作品所涵蓋的豐富語言,從某一角度來說,應是書法家人格的寫照。
③ 優秀硬筆行書書法字帖
如何寫好一篇硬筆行書呢?是很多人都比較在意的事情。那麼,其實在家中准備多一點行書字帖的話,每天多多臨摹,效果也是蠻大的。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優秀硬筆行書書法字帖,希望對你有用!
優秀硬筆行書書法字帖欣賞
優秀硬筆行書書法字帖圖片4
行書用筆五要素
行書書法的用筆方法很多,具有靈活性、伸縮性、多樣性等特點。所以,我們掌握行書行書的用筆特點是有助於我們書寫行書書法,有利於我們的進步,行書書法用筆的熟練與否,直接關繫到書寫質量。
第一、行書書法用筆,要揮毫得當。行書書法要行筆時即按得下,又提得起,若用小毫寫行書書法大字,就會捉襟見肘,形同枯槁。其實,行書書法字體的肥瘦,亦往往與用筆的大小、深淺有著密切的關系,行書書法用筆毫太過,則行書書法筆畫就會刻板、扁平、浮薄而失天機。
第二、行書書法用筆,要筆筆送到,行書書法是很飽滿的書法藝術作品。所謂行書書法用筆要筆筆送到,就是在一個行書書法筆畫運行的過程中,要使筆鋒到位,不能筆肚到了筆畫末端,而筆尖才到中途即挑出或折出。這是行書書法行筆提起的關鍵,這筆筆送到的功夫來源於我們對楷書書法筆法的功底,不然送不到位,筆畫質量就差,行書的筆筆送到是緩和了書法藝術鼓噪的力道。
第三、行書書法用筆,要欲橫先豎、欲豎先橫,還要做到牽絲不粗。行書書法橫畫、豎畫的起筆不論藏露,都與楷則原理一致。橫畫中不承上畫的露鋒起筆,尤須注意,不使尖筆過多,以防筆畫的單薄刻削,要使起筆處豐滿厚實,在行書書法寫作時,如果是字與字的縈帶犖絲粗了,就會有喧賓奪主、連綿纏繞之嫌。
第四、行書書法用筆,要注意書寫時的轉鋒如筋、縱筆展放、搭鋒變化。行書書法的轉鋒要達到如筋環一樣的效果,具有立體感,在書寫的時候,可以做灑脫,大膽的創作,盡情揮灑縱橫,這樣的行書書法就會呈現出了氣勢奔放、筆姿靈動的藝術效果。我們說的搭鋒變化,就要說搭鋒在一幅行書作品中,能起著變換姿態、產生節奏增加變化的作用。
第五、行書書法用筆,要做到接筆輕捷、圍筆流暢、翻筆生動、順應自然。行書書法所涉及的是每一行中字與字之間的聯系,是行書章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富有韻味、富有情趣、富有生動變化的內在(無形)或外在(有形)的運動軌跡來表現。所以我們說行書書法用筆,要做到接筆輕捷、圍筆流暢、翻筆生動、順應自然,書法的高妙在於人力使然中體現自然,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
行書書法的用筆老辣,是“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的一種標志,並非故意造作可為。行書書法的用筆特點也是行書在發展過程中,根據前人書法藝術創作來總結的,學習書法就要懂得書法藝術發展的每一個特點,這樣才會有利於中國書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