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軍旗語手勢(圖片加簡介)
海軍旗語(單個字母):
(1)部隊手勢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旗語(英語:Flag semaphore),一種利用手旗或旗幟傳遞信號的溝通方式,可分單旗和雙旗等兩種,又稱為「手旗信號」或「手旗通信」,距離較長時,藉助雙筒望遠鏡或望遠鏡,以延伸目視距離。
我國海軍的信號通信是使用國際通用的手旗姿勢,利用漢語拼音組詞完成信息傳遞的。
B. 手勢語與圖片
美國特種部隊使用「手勢語」簡單明了、示意明確且不會引起誤會。以下即是一些常見的「手勢語」:
方向:以食指與中指合並,其餘三指合握,兩指指向的方位即所標示的方向。引導隊友前進、觀察、聆聽、攻擊與分散行進路線,都可用此手勢表示。同樣意思也可用四指並攏,拇指內扣表示,但此手勢通常在大量人員移動時使用,若要示意迂迴時,則以手腕與手臂的彎曲配合指向表示。
清除:軍事任務中所指的清除含義眾多,手勢也是。如果清除的是前方哨兵,則是以手作刀砍頸或食指劃過頸部表示;清除鐵絲網則是以食指與中指作剪刀狀;清除高塔上的敵人則是以食指與中指合並指於另一手的手掌下方,與球賽中的暫停手勢類似;清除地(詭)雷並開路,則以雙手手掌向外劃出,像游泳時的動作。
掩護:在接戰中,自己要移動位置並請求隊友提供掩護與火力壓制時的手勢有二種。其一為低勢掩護,即移動將以低姿態(爬、伏)進行時,以左手握拳,右手出掌蓋於左拳上示意;若以右手出掌覆於頭部,則表示將以高姿態(沖刺、跳出掩體或壕溝)或是多人戰術移位的方式進行移動。
停止:是前行的尖兵對後續的主力部隊最常用的手勢。五指並攏,手掌直立,指尖朝上,示意部隊停止前進;若是握拳則表示所有人停止動作;而若是手掌朝下則表示所有人須保持低姿勢或立即蹲下。
截斷:左手掌心朝上,右手呈刀狀豎置於左掌上。當遭遇敵方小部隊,要予以中途攔截、切斷其後路或從後方切入包圍時,都可以此手勢示意。
C. 特種部隊戰術手語圖文講解
特種部隊戰術手語圖文講解:
1、 你——以食指指向受訊的隊員。
我——以食指指向自己的胸膛。
來——伸開手臂,手指間緊閉,然後向著自己身軀方向擺動,指示隊員靠近自己。
資料拓展:
1、成人——手臂向身旁伸出,手部抬起到胳膊高度,掌心向下。
2、小孩——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彎曲,掌心向下固定放在腰間。
3、女性嫌疑犯——掌心向著自己的胸膛,手指分開呈碗狀,寓意是女性的胸部。
4、人質——用手卡住自己的脖子,寓意是被劫持的人質。
5、指揮官——食指、中指、無名指並排伸直,橫放在另一手臂上。
6、手槍——伸直大拇指及食指,互成90度,呈手槍姿勢。
7、自動武器——手指彎曲成抓狀,在胸膛前上下掃動,像彈奏吉它一樣。
8、霰彈槍——發信號的是手持霰彈槍的隊員,只需用食指指指自己的武器便可。
9、門口——用食指由下方向上,向左再向下,作出開口矩形的手勢,代表門口的形狀。
10、窗戶——用食指由下向上,向右,向下再向左作出一個閉合矩形的手勢。
11、聽到——舉起手臂,手指間緊閉,拇指和食指觸及耳朵。
12、那裡——伸開手臂,用食指指向目標。
13、掩護我——把手舉到頭上,彎曲手肘,掌心蓋住天靈蓋。
14、放催淚彈——手指分開呈碗狀,罩住面部的鼻子和嘴巴。
15、集合——手腕作握拳狀,高舉到頭頂上,食指垂直向上豎起,緩慢地作圓圈運動。
16、推進——彎曲手肘部位,前臂指向地上,手指緊閉,從身後向前方擺動。
17、明白——手腕舉到面額高度並作握拳狀,掌心向著發指令者。
18、發現狙擊手——手指彎曲,像握著圓柱狀物體放在眼前,如同狙擊手通過瞄準鏡進行觀察一般。
19、趕快——手部作握拳狀態,然後彎曲手肘,舉起手臂作上下運動。
20、看見——掌心稍微彎曲並指向接受信息的隊員,手指間緊閉,將手掌水平放置在前額上。
21、檢查彈葯——手執一個彈夾,舉到頭頂高度,緩慢地左右擺動。
22、、指令已收到——伸開手,大拇指和食指呈圓形狀,同「OK」的手勢相同。
D. 軍人敬禮的手勢是怎樣的
當聽到敬禮的口令時,右手迅速抬起,胳膊略與肩平其,手掌昇平放制與眉同高,掌心向上梢向下,中指略與太陽穴兩零米處。
國際上常見的舉手禮方式是右手五指並攏、手掌伸平,舉至右眉或右太陽穴附近位置,然後放下。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國軍隊中,行舉手禮時手掌的方向通常為向下,英國則是手心向前。
大多數國家規定,軍人在戴軍帽時才可行舉手禮,但是美國陸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等軍隊規定在穿軍服、不戴軍帽的場合也可以行舉手禮。波蘭陸軍的敬禮方式為右手食指和中指並攏、其他三指握拳。
(4)部隊手勢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舉手禮的起源已經不可考證,通常有兩種說法,一是古羅馬軍團士兵(或歐洲中世紀參加比武的騎士和武士)舉手作遮擋陽光狀,以表示對上級(或觀看比武的貴婦)的尊敬;一是與握手的用意相同,向對方顯示自己手中沒有武器。
不過,比較正確且有根據的說法是:中古時期的歐洲,當騎士在路上交會時,會以右手掀起頭盔,讓對方看清楚自己,以表示尊敬,而這個動作進而演變為後來的舉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