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羊身上的寄生蟲非常多,用哪種葯驅蟲最好
如果是圈養的羊,晚上最好同時注射這三種葯。放牧的羊灌溉早晨的空腹。同時使用三種葯物時,最好稍微降低使用量。最好先用少數量做實驗。5天後楊沒有不好的反應,最好再吃一群葯驅蟲。第一次驅蟲後每隔6 ~ 7天再開一次。對分散的羊來說,一年追趕兩次蟲子。第一個是開張後的2 ~ 3月,有助於趕走前一年剩下的寄生蟲,使它們變胖。11 ~ 12月是第二個驅蟲,趕走當年感染的寄生蟲,保障牲畜安全越冬。羊懷孕後最好不要驅蟲。懷孕前要驅蟲。由於孕期球蟲,容易發生羊流產。
羊消化道蟎蟲主要寄生在羊的腸內。症狀主要是消化不良、發育遲緩、精神不振、糞便變軟,甚至腹瀉死亡。羊消化道蟎蟲的驅蟲法可以口服睾酮、阿苯達唑、氯胺酮或甲醯胺。羊頭寄生蟲是羊腦包蟲,主要寄生在羊的大腦和脊髓上。症狀主要表現為消瘦、發育不良和神經症狀。羊腦包蟲的驅蟲方法是用睾酮、阿苯達唑、左旋咪唑口服或注射治療。嚴重的可以接受手術治療。
『貳』 山羊腦包蟲有些什麼症狀
山羊腦包蟲的症狀:
山羊腦包蟲病的主要表現為食慾下降,反應遲鈍,長時間沉鬱不動,遇障礙物時則奮力前沖抵物不動,兩眼視力模糊,其眼內瞳孔上附有一層白膜。
但是,寄生部位不同,則引起的症狀也不同:若蟲體寄生於腦部的某側則患羊將頭抵患側,並向患側作圓圈運動,對側的眼常失明;若蟲體寄生在腦的前部(額葉)則患羊頭部抵於胸前,向前作直線運動,行走時高抬前肢或向前方猛沖,遇到障礙物時倒地或靜立不動;蟲體寄生在小腦則患羊易驚恐,行走時出現急促或蹣跚步態,嚴重時衰竭卧地,視覺障礙、磨牙、流涎、痙攣,後期高度消瘦。寄生在小腦手術極難;若蟲體寄在腦表面則有轉圈、共濟失調神經性症狀,觸診時容易發現,壓迫患部有疼痛感或顱骨萎縮甚至穿孔;若位於腦後部則患羊表現角弓反張,行走後退,卧地不起,全身痙孿,四肢呈游泳狀。
病因:
羊吃到被多頭絛蟲卵污染的飼草,蟲卵隨著血液移行腦及脊髓,經2―3個月發育成多頭蚴而引起發病。多頭蚴的成蟲是一種多頭絛蟲,它寄生在狗、狐狸、狼的小腸中,長約40~80厘米。含有成熟蟲卵的後部節片不斷成熟與脫落,並隨著糞便派出體外,羊吃了被蟲卵污染的草料,進入羊消化道的蟲卵,卵膜被溶解,六鉤蚴逸出,並鑽入腸粘膜的毛細血管內,隨血流被帶到腦內繼續發育成囊泡狀的多頭蚴。
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羊圈舍的周圍盡可能減少犬的飼養,不給羊飼喂犬類污染過的飼料,更不能與犬同食。
2、狗要拴系飼養,不能放開或混入羊群,平時對狗糞便集中進行生物熱發酵處理。
3、不要讓狗吃患有腦包蟲的羊腦、臟器,定期給狗驅蟲。
4、牧羊犬應該做到每年春秋定期用氫溴酸檳榔鹼2-3mg/kg劑量口服驅蟲。
5、死於該病的羊頭和手術摘除的蟲體要深埋或燒毀,防止犬食。
6、每年的二月、7月下旬和12月下旬用吡喹酮70~8Omg/kg劑量對羊進行預防性驅蟲。
治療:
在病羊頭部額頂葉部位或骨組織較軟的部位,剪毛消毒,先用12號針頭刺穿軟組織,後用9號針頭緩慢刺入腦組織內,一邊刺一邊觀看針管內有無液體,若針管內有液體,則證明刺入了多頭勤包囊內,然後將針管和針頭分離,再用另一支注射器將左旋咪哇葯液注入包囊內即可。用葯量,大羊0.6g,小羊0.2-0.4g,溶水10ml。
『叄』 羊腦包蟲病怎麼治
腦包蟲病是多頭絛蟲的幼蟲引起的牛、羊的一種寄生蟲病。羊以轉圈、盲目運動為其特徵。一般羊向右轉蟲在左側,向左轉蟲在右側,頭下垂蟲在額區,平頭行走蟲在頸區,仰頭行蟲在枕區,頭高舉且運動平衡失調時蟲在小腦。若蟲在腰部脊髓時,常後軀麻痹。
預防:護羊犬或家犬要每3個月驅蟲一次,糞便堆積消毒滅蟲。撲殺野犬、狼、狐等終末宿主。死於該病的羊頭要深埋或燒毀,防止犬食。
治療:根治要及時確診部位,及早進行手術治療。治療時,最好確診其感染部位後,再局部切開取出蟲體;或在羊頭骨質軟化處為蟲體所在處手術。採用腦蟲凈葯物治療(見葯物說明書)。